教育部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提到,我国高职高专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应该是将高技术应用型专业人才的培养作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求为本质目标,以培养技能应用能力为主线,以“应用”主旨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由此可以看出,高职教育应切实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实用人才为目标。
物联网技术的主要作用是推动传统产业升级,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所以,高职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必须与物联网相关企业进行紧密的结合才可以达到培养目标。在培养过程中我们发现,工学结合是与企业合作的最好模式,通过这个模式可以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的综合工程实践能力,但是由于当前的工学结合教学模式还不能作为一套可以直接进行借鉴与利用的模式,另外,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本身也存在着一定的特殊性,从而导致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实训课程设置还存在着诸多问题。
一、高职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及学生特点分析(一)高职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特点分析
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是一个跨领域、多学科、综合
性的专业,对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因此,在培养学生时,应把实践操作与技能训练作为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必不可少的任务,这就迫切需要
高职院校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
物联网工程就业方向自2011年教育部批复各个高校陆续开展物联网相关专业并招生,到2016年,全国已有328所高职院校开设物联网相关专业。通过统计分析后可以看出,这些高职院校的物联网相关专业多数建立在计算机相关学院下,并且多以传感器获取数据后利用无线传输为目标;少数建在通信或者电子相关的学院下,并以信息采集为主要方向;同时也有极少数院校成立了物联网学院,同时将计算机、电子与通信等相关专业进行适当的融合,取各家之长共同发展。可以看出,无论物联网专
业的定位如何,开设物理网专业的高职院校都有一个共同点,那么就是将自己已有的优势专业作为依托,通过物联网技术的某个方向作为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
(二)高职学生特点分析
在当前我们国家的高考制度下,相当一部分高职学生由于不适应传统教育形式,缺乏学习的兴趣、意愿、
动力,致使他们在进入高职进行学习生活后自信心变得较差、挫败感较强。因此,在高职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引导他们重拾学习
的信心,
制订切合实际的学习目标,使他们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使他们愿意与老师进行交
流沟通,达到教学相长的目标。
①本文系2015年度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高职物联网类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研究”(项目编号:153315;
项目主持人:杨旭东)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作者简介:杨旭东(1968—),男,汉族,重庆市开州区人,重庆安全技术职业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计算机应用技术。谭劲松(1976—),男,汉族,重庆市万州区人,重庆安全技术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电子信息技术。丁天燕(1982—),男,汉族,重庆市万州区人,重庆安全技术职业学院助讲,研究方向:物联网技术应用。史记征(1986—),男,汉族,河南省商水县人,重庆安全技术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物联网技术应用。
[摘
要]针对高职院校在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专业定位不明确、
实训课程体系不合理等问题,首先分析了高职物联网专业及高职学生的特点,进而阐述了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及
“工学结合”模式在物联网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必要性,最后提出了“工学结合”模式下的实训课程体系,以期对高职物联网专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
键词]高职物联网;工学结合;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603(2018)15-0120-03
“工学结合”下高职物联网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探索①
杨旭东,谭劲松,丁天燕,史记征
(重庆安全技术职业学院,重庆404020)
课程教学课题
120--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