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专业知识竞赛数学史模块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
1.解析几何的奠基人、同时提出物质和运动不灭原理,发现光的折射定律的是()
A.欧几里得
B.费马
C.笛卡儿
2.负数的概念,最早出现于我国古代数学名著()
A.《周髀算经》
B.《海岛算经》
C.《九章算术》
3.“假如我比别人看得远一点,那是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缘故”这句话是()的经典名言
A.爱因斯坦
B.牛顿
C.富兰克林
4.具有“数学诺贝尔奖”之誉的奖项是()
A.沃尔夫奖
B.菲尔兹奖
C.格莫诺夫奖
5.1941年,中国华罗庚著()是20世纪数论经典著作
A.《堆垒素数论》
B.《代数拓朴学》
C.《数学原理》
6.公元前540年左右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提出“万物皆数”,发现且证明勾股定理,后又发现(),从而引发第一次数学危机。
A. 实数
B.无理数
C.有理数
7.1489年,捷克籍德国数学家维德曼首次使用符号()
A.×÷
B.+—
C.
8.1966年,中国()证明哥德巴赫猜想之命题( 1+2)
A.华罗庚
B.陈省先
C.陈景润
9.0~9这十个“阿拉伯数字”最早是由()创造的。
A.阿拉伯人
秦九韶著作B.古印度人
C.古埃及人
D.古罗马人
10.世界上第一个把π计算到3.1415926<π<3.1415927的数学家是()
A.刘徽
B.祖冲之
C.阿基米德
D.卡瓦列里
11.我国元代数学著作《四元玉鉴》的作者是()
A.秦九韶
B.杨辉
C.朱世杰
D.贾宪
12.在现存的中国古代数学著作中,最早的一部是()
A.《孙子算经》
B.《墨经》
C.《算数书》
D.《周髀算经》
13.《九章算术》的“少广”章主要讨论()
A.比例术
B.面积术
C.体积术
D.开方术
14.下列数学著作中不属于“算经十书”的是()。
A.《数书九章》
B.《五经算术》
C.《缀术》
D.《缉古算经》
15.刘徽首先建立了可靠的理论来推算圆周率,他所算得的“徽率”是()。
A. 3.1
B. 3.14
C. 3.142
D. 3.1415926
二、填空题
1.是古希腊论证数学的集大成者,他通过继承和发展前人的研究成果,编撰出旷世巨著。
2.中国古代把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称为和,斜边称为。
3.学派的基本信条是万物皆数。
4.《海岛算经》的作者是,的作者是朱世杰。
5.二项式展开式的系数图表,在中学课本中称其为三角,而数学史学者常常称它为三角。
6.欧几里得《几何原本》全书共分13 卷,包括有条公理、条公设。
7.被称为“现代分析之父”的数学家是,被称为“数学之王”的数学家
是。
8.世界上讲述方程最早的著作是中国的。
9.“鸡兔同笼”问题是我国古代的数学名题之一。它出自于我国古代的一部算书。
10.算筹和算盘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返的记数和计算的工具。用算筹进行计算,简称;用算盘进行计算,简称。
11.最早有意识地系统内使用字母来表示数的是法国数学家。
12.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值精确到6位小数的人是。
13.是最早认识和使用负数的国家。
14.《九章算术》共收有个数学问题,分为章。
15.在现存的中国古代数学著作中,最早的一部是。
推荐的资料
1.杨辉三角,是二项式系数在三角形中的一种几何排列,中国南宋数学家杨辉著《详解九章算法》中载有“开方作法本源”图,注明“贾宪用此术”,数学史上称其为“贾宪三角”。(贾宪《黄帝九章算经细草》主要内容被杨辉著作所抄录。)在欧洲,帕斯卡在1654年发现这一规律,因此又称帕斯卡三角形。帕斯卡的发现比杨辉要迟393年,比贾宪迟600年。
2.我国明朝的《算法统宗》讲述了一种“铺地锦”的乘法计算方法,是利用方格来算的。
3.最早有意识地系统使用字母来表示数的是法国数学家韦达。
4.中国是最早认识和使用负数的国家。刘徽注解《九章算术》明确提出正数和负数的概念。
5.圆周率:我国古代的数学著作《周髀算经》中就有“周三径一”的记载。古希腊数学家阿基米德发现,当正多边形的边数增加时,它的形状就越来越接近圆。我国魏晋时期数学家刘徽采用“割圆术”来求圆的周长的近似值是3.14。我国南北朝科学家祖冲之使用刘徽的方法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7位,他还用22/7和355/133两个分数表示圆周率,22/7(约等于3.14)称为约率,355/133(约等于3.1415929)称为密率。
6.“鸡兔同笼”问题是我国古代的数学名题之一。它出自于我国古代的一部算书《孙子算经》。
7.《史记·夏本纪》:夏禹治水“左规矩,右准绳”。“规”指圆规,“矩”指直角尺。
8.中国古代把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称为勾和股,斜边称为弦。中国数学史上最先完成勾股定理证实的数学家是三国时期的赵爽
9.《周髀算经》和《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两部重要的数学著作。在现存的中国古代数学著作中,最早的一部是《周髀算经》。
10.第一个使用“=”的是英国数学家雷科德。第一个使用“>”和“<”的是英国数学家哈里奥特。德国数学家维德曼在《简算与速算》中提出用“+”表示相加,用“-”表示相减。
11.英国数学家奥特雷德首先提出用“×”表示相乘。德国数学家莱布尼茨提出用“·”表示相乘。
12.瑞士数学家雷恩用一条横线将两个圆点分开表示除,就有了现在的“÷”,德国数学家莱布尼茨提出用“:”表示除。
13.我国古代数学家刘徽在1700多年前就开始使用小数。在我国古代,人们用低一格摆算筹的方法来表示小数。大约400年前,开始用圆点来分隔小数的整数部分与小数部分,确定了现在这样表示小数的形式。
14.算式中的括号能改变运算的顺序。“()”是小括号,又称为圆括号,是17世纪荷兰数学家吉拉特首先使用的。在这之前,曾经有人用括线表示算式中先算的部分。“[]”是中括号,又称为方括号。17世纪英国
数学家瓦里士在计算时最先使用了它。“{}”是大括号,又称为花括号,大约是在1593年由法国数学家韦达首先使用。
15.算筹和算盘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返的记数和计算的工具。用算筹进行计算,简称筹算;用算盘进行计算,简称珠算。
16.中国是最早认识和使用负数的国家。《九章算术》记载,早在2000多年前就有了“粮食入仓为正,出仓为负;收入的钱为正,支出的钱为负”的思想。1700多年前我国数学家刘徽首次明确提出了正数和负数的概念。他还规定筹算时“正算赤,负算黑”,就是yoga 红算筹表示正数,黑算筹表示负数。400多年前,法国数学家吉拉尔首次用“+”表示正数,用“-”表示负数。
17.朱世杰是13 世纪至14 世纪元代数学家,燕山人。代表著作是《四元玉鉴》,其主要数学成就是求解方程的四元术、高阶等差数列研究及其在内插法上的应用。
18.《周髀算经》中的“髀”是指竖立的表或杆子。记载的数学知识主要有:分数运算、等差数列公式及一次内插公式和勾股定理在中国早期发展的情况。(我国最早记载勾股定理,中国历史上最早完成勾股定理证明的数学家是三国时期的赵爽。)
19.被誉为“数学界的诺贝尔奖”的菲尔兹奖。
20.《九章算术》共收有246个数学问题,分为九章。它们的主要内容分别是:
①“方田”:主要讲述了平面几何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分数的四则运算法则,以及求分子分母最大公约数等方法。
②“粟米”:谷物粮食的按比例折换。
③“衰分”:比例分配问题。
④“少广”:已知面积、体积,反求其一边长和径长等;开平方、开立方的方法。
⑤“商功”:土石工程、体积计算;工程分配方法;
⑥“均输”:合理摊派赋税;
⑦“盈不足”:双设法问题;提出了可以通过两次假设化为盈不足问题的一般问题的解法。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