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十大典型案例 提供“共富”新经验
作者:浙江省林业局规划财务处
来源:《浙江林业》2022年第08期
编者按:
为发挥林业在推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总结提炼典型经验,展现各地林业发展的特及亮点,2022年4月,浙江省林业局开展了林业推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实践典型案例征集活动。活动开展以来,全省各地围绕“生态提质增汇、产业提效增收、文化提韵
增彩、管理提智增能”等方面,共选送近70个典型案例。评选活动从具有林业辨识度、社会影响力、众获得感的角度出发,经地方推荐、网络投票、专家评审,最终评选出十大典型案例。这些案例均为全省林业推进共同富裕提供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共富新经验,充分展现各地林业发展的特亮点。
[庆元县:创新“国乡合作”新机制 打造“共同富裕”新样本]
20世纪七八十年代,庆元创新开展了国乡合作改革,采取“国有林场出资金技术,农户以林地入股,收益按比例分成”的方式,按照“林地权属不变,林木权属共有,经营收益共享”的原则,将全县闲置零碎的林地统一流转整合,实施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建成国乡合作造林基地30多万亩,价值高达17亿元以上。经过30多年的精心管护,国乡合作造林基地已发展成为庆元最主要的商品林基地,活立木蓄积超过200万立方米,累计向村集体和林农兑现收益分红1.6亿元。庆元也被列为全省唯一的国乡合作经营改革创新试点县。
2022年4月29日上午,贤良镇石川村村民齐聚永青国有林场办事大厅,等待第一轮国乡合作造林分红。当天,石川村145亩山林共分得85.2万元,每亩净分红5862元。
林业“三定”后,林农承包的山林比较分散,面积也很小,又缺乏造林技术,不方便管理。参加国乡合作以后,山林由林场统一管理,不仅可以拿到分红,还可以腾出时间和精力从事其他生产工作。而合作造林兑现收益周期长、见效慢,使得部分林农不愿续签合同。为此,2021年庆元统筹谋划了国乡合作经营改革项目的2.0版本。新一轮合作打破原有的林木采伐后一次性兑现模式,以每3年按照不低于公益林损失性补偿标准支付一次预期收益,到期按照“多付不还、少付补足”原则结算收益。通过支付预期收益的方式使林农能够分年度提前获得利益。
不仅让利于民,国乡合作2.0还将通过森林资源资本化、市场化运营把“蛋糕”做得更大一些。2021年10月,庆元县和兴生态林业发展有限公司成立,该公司由庆元三家国有林场股权认购,以独立财务、独立开展工作的市场化纯公司模式运营,对参与合作的山林进行集中收储、统一经营,开展森林碳汇培育,发展林下经济、培育森林康养、生态旅游等绿新兴产业,拓宽森林生态产品价值转换渠道,同步推进生态保护、资源利用和富民增收。预计到2025年,国乡合作2.0可实现商品林收储10万亩,林木成熟后村集体和林农将可以获得总收益分红10.4亿元。
推进生态“生财”,让山林“富民”,庆元始终走在路上。为全力栽好“国乡合作”这一共同富裕“摇钱树”,庆元将迭代升级国乡合作2.0模式,对全县59万亩集体商品林资源进行集中收储和整合优化,实施珍贵树种造林、杉木大径材培育以及林下经济发展,全面提升森林资源的复合效益,打造“富裕森林”,释放带动增收能力。搭建“两山银行”融资平台,打通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通道,探索一条把森林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全力争当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的山区范例。
[余杭区长乐林场:山中新天地 林间大课堂]
余杭区长乐林场位于杭州市西北部,地处大径山乡村国家公园核心区内,创建于1910年,是浙江省创办最早的国有林场,林地经营总面积约2.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85%以上,活立木蓄积量20.7万立方米。主要从事生态建设和生态服务相关产业。
长乐林场积极践行“两山”理念,紧紧围绕“生态建设为主体,生态服务为特”的发展战略,以成为行业领先的现代高质量发展国有林场和绿生态产业综合服务商为建设目标,致力共同富裕。长乐林场旗下生态教育服务板块“长乐教育”紧紧结合“五生教育”理念,用好森林生态资源精心打造和开发“五生课程”,以正确的生态观和发展观,去处理教育市场发展与生
态环境保护、产业发展与共同富裕的关系。
长乐教育依托林场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资源优势,以提高青少年综合素质为根本宗旨,以“生态、生存、生活、生命、生長”五生教育为理念,开设了“生态与自然、生存与拓展、生活与劳动、生命与安全、非遗与传承”五大系列课程共200多个活动项目。创办20多年来,共接待1000多所学校,300多万人次学生,2021年接待人次突破26万。
2022年,林场利用长乐森林公园基础设施改造提升的契机,积极整合径山周边乡村生态产品和服务,引入合作伙伴共同开发利用森林资源。目前引入项目有极限运动、影视拍摄、萌宠乐园、亲子采摘、森林露营、树上探险、丛林CS等特体验活动7个,为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打造绿生态服务平台。
长乐林场秉承“物质共富”与“精神共富”两手抓,依托自然教育功能积极探索村企合作新模式,以“营地+”模式推动“物质共富”与“精神共富”的共发展。该模式利用当地农户自有的农家土灶、自留地的特农业和当地的农村风貌,充分整合了农村丰富的农业生产、农家生活、农村手工艺以及农村文化等教育资源,因地制宜地开发了“农家生活”“农业生产”“农村社会”三大板块农事体验课程体系。实现了营内活动转向营外实践的空间突破,实现了单一的学
农活动向多元实践形式的内容拓展,实现了营地辅导员与当地农户相结合的师资互补。
长乐林场转型当好特生态服务者,闯出一条生态教育纵深发展、林场转型持续增收、对林业经济生产力贡献率越来越高的新路子。每年为当地带来近60万人次的客流量,提供了辅导员、苗圃工、中草药基地种植(加工、销售)人员、餐饮服务人员等400余个工作岗位,每年采购周边农户的蔬菜、禽蛋、春笋等乡土特产品200余万元,带动周边乡村民宿、餐饮等产业不断发展,每年增收近千万元,为周边乡村百姓增收致富提供服务。
[丽水市:“国家公园+”模式打通“生态”与“富民”转化通道]
丽水市坚持国家公园“园内严格保护、园外联动发展”的原则,在实行最严格保护的前提下,以“国家公园+”创新实践蕴育兴林富民活力源,破解了全国面临的生态产品“难度量、难抵押、难交易、难变现”等系列难题,更好地释放了生态改革最大红利,着力满足了国家公园生态保护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需求,推动了丽水共同富裕美好社会山区样板建设。
以“国家公园+生态保护”为抓手,蕴育生态资源资产“活力源”。创新“司法联动”机制、“三员管护”制度,设置管护岗位147个,促进当地农民就业增收;结合“天地空”一体化监测体系,
构建形成“点线面网”的全方位管护体系;园内生态系统原真性、完整性得到科学有效保护,旗舰物种百山祖冷杉等珍稀濒危物种保护取得突破性进展,新发现百山祖角蟾、凤阳巨基叶蜂等一批全球新物种。
以“国家公园+地役权”为抓手,赋权生态资源资产“促增收”。在国家公园创建过程中,丽水通过设立集体林地地役权改革,完成国家公园内10个乡镇32个行政村3.88万公顷集体林地地役权改革,实现国家、集体、村民三方共赢。3.23万村民共享改革红利年补偿收入总额达2805万元,户均约3868元,村集体年经济收入新增20万元以上,如屏南镇周埔垟村村集体统管山有1.37万亩,村集体经济组织可获补偿收入66.03萬元/年。
以“国家公园+绿金融”为抓手,盘活生态资源资产“强发展”。为进一步拓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融资渠道,释放地役权溢价效应,制订出台国家公园集体林地地役权补偿收益质押贷款和贴息贷款政策,推进国家公园58万亩林地可获贷款5.6亿元,户均达7.8万元,实现国家公园生态价值由“绿”转“金”。目前全市累放贷款7290万元,惠及农户386户,贷款余额达4871万元,为当地特产业持续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农村种植致富项目 以“国家公园+生态产品”为抓手,创造生态产品价值转化“增长点”。好空气也能卖钱致富。
以大型活动碳中和行动出售森林经营产生的碳汇减排量为契机,积极探索碳汇“交易”,邀请第三方机构核算碳汇总量,并以挂牌公示、协议签订等方式进行出售,成为森林生态产品价值转化的有效途径。嘉兴市南湖区人民政府先后向国家公园龙泉片区兰巨乡官埔垟村购买林业碳汇减排量550.4吨,创收5.5万元。同时推动国家公园品牌与“山”字系品牌融合发展,构建“线上导购+线下体验”营销体系,支持发展一批百山祖生物科技等生态环境内生型产业,让生态产品实现“生态+科技”的双重溢价。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