栈桥是青岛的标志,它始建于清光绪十六年(1891年),修建的是供海军码头使用的木桥。1931年改建,栈桥全部使用巨大的花岗石砌成,全长440米,宽10米。栈桥两边有铁链护栏和莲花路灯,尽头建有三角形防波堤,呈“个”形,以减弱风浪的冲击。最南端处筑有一座钢筋混凝土双层双檐琉璃瓦覆顶的八角亭——回澜阁,装饰华丽,可登临远眺。 桥身从海岸探
入弯月般的青岛湾深处,桥尽头具有中国民族风格的翘角重檐建筑端庄地安坐于碧波之上,在海岸周边众多欧式建筑衬托下,尤显别致。1984年、1998年,在保持栈桥原有风格的基础上,青岛市政府对栈桥进行了两次全面整修。如今,整修后由花岗岩砌造的桥体更加坚固美观,桥面宽敞,12对桥灯亭亭而立,整个桥体焕然一新。
1号: 青岛市人民会堂
青岛极地海洋世界门票价格5号 青岛市行政中心广场建筑
6号 海尔集团——海尔中心大楼
7号 青岛广播电视塔
9号 青岛香格里拉大饭店
11号 青岛市博物馆
14号 山东国际会展中心(青岛)
16号 青岛市图书馆
17号 青岛国际金融中心
20号 青岛国际机场航站楼
21号 山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综合办公楼
22号 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审判综合楼
23号 青岛极地海洋世界
26号 第29届奥运会青岛国际帆船中心
28号 青岛火车站
30号 卓亭广场
关于青岛的建筑
堪与青岛自然风光并提的青岛建筑,特别是一些年代久远的老房子,今天已经成了这座城市的旅游新宠。
十九世纪末开埠的青岛,其建筑先后受到欧美、日本等多国文化的影响。建筑界人士介绍,青岛的建筑有24个国家的艺术风格,青岛对那些有保留价值的老房子都努力地保留了下来并进行着精心的呵护。
青岛小鱼山一带历史上就是有名的文化区,这个区域里的建筑多是小巧的两层建筑,近来,这里的一些路口上挂出了介绍20处文化名人故居现址的牌子,并标有清晰的导示图。这些文化名人包括老舍、沈从文、闻一多、康有为、梁实秋和童第周、赫崇本、毛汉礼等科学家。
这些大都有百年历史的老房子,除部分修复向游人开放外,不少依然是在使用中的民居。但即使是这样,还是有不少游客喜欢在不打扰主人的情况下,近近地去品味这些文化味十足老屋的斑驳的墙面、老旧的门楣、尖尖的屋顶、暗红的瓦檐。
市区沿海一带,是青岛建筑精华的集中段。一片片造型特别、彩鲜亮的德式建筑,大
都分布在火车站与第一海水浴场之间。距海不远的迎宾馆,旧称“提督楼”或“石头楼”,为德国人1903年所建。这座典型的德国古堡式建筑,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高30多米,外观气势轩昂,内部装潢陈设富丽堂皇,如今是中外宾客理想的下榻处所。
离迎宾馆不远有一处呈凹字形的宏伟建筑,采用十九世纪欧洲公共建筑的对称平面,中轴线异常突出。这座德式建筑于1906年建成,砖石和钢木混合结构,一的红筒瓦覆顶,非常漂亮。
青岛八大关、太平角、汇泉湾和南海岸一带,有一片片小巧多姿的别墅楼。这些建筑体随山势的变化,高低错落,疏密相间,辅以山林和各种景物,构成了一幅“青山、红瓦、绿树、黄墙、碧海、蓝天”的大写意。
八大关的建筑是青岛旅游区内著名的景观,上百幢小楼各领风骚。这些工艺品般的建筑,一般都是二层小楼,建筑面积几百平方米。它们各自独立,却又相互关联。据建筑界人士介绍,八大关集中展现了各国建筑艺术的特点。
离迎宾馆不远有一处呈凹字形的宏伟建筑,采用十九世纪欧洲公共建筑的对称平面,中轴线异常突出。这座德式建筑于1906年建成,砖石和钢木混合结构,一的红筒瓦覆顶,非常漂亮。
青岛八大关、太平角、汇泉湾和南海岸一带,有一片片小巧多姿的别墅楼。这些建筑体随山势的变化,高低错落,疏密相间,辅以山林和各种景物,构成了一幅“青山、红瓦、绿树、黄墙、碧海、蓝天”的大写意。
八大关的建筑是青岛旅游区内著名的景观,上百幢小楼各领风骚。这些工艺品般的建筑,一般都是二层小楼,建筑面积几百平方米。它们各自独立,却又相互关联。据建筑界人士介绍,八大关集中展现了各国建筑艺术的特点。
青岛的近代建筑大都利用了城市的自然地形,凭借天然的海岸线和山地构造,巧妙组织道路和建筑布局。一位建筑师说,这是形成青岛建筑特的一个基本方法。青岛建筑特的本质在于,它是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的城市思想和建筑形式与当地自然环境相结合的共生现象,其中有迎宾馆、火车站等出类拔萃的欧式建筑,也有回澜阁、博物馆这般华丽辉煌的民族建筑,它们反映了不同的历史,也记载了城市的生活。
近年来,青岛在东部新区建设中,也注意讲究新建筑与“老房子”的过渡关系处理,讲究建筑设计因势谋景、借景造型,使大批自然美、建筑美与艺术美相融而成的建筑再成新景观。
青岛市十大标志性建筑候选名单图片简介及入选理由(按建筑竣工时间排序)
1号: 青岛市人民会堂
简介:青岛市市南区太平路7号。设有1450座的人民会堂是我市大型会演综合体,是市民参政议政、接待贵宾的重要场所;它造型气势磅礴、庄严雄伟,占地1.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三层,高25米。
入选理由:建于清朝总兵衙门旧址上的青岛人民会堂,于1960年5月30日竣工,是我市集会议、演出、接待于一身的大型会演综合体,是市民参政议政、接待贵宾的重要场所,曾多次接待过党和国家主要领导及外国贵宾;设计参照北京人民大会堂式样,造型气势磅礴、庄严雄伟;建成后的近50年,见证了青岛的沧桑巨变和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历程。建筑规模:占地1.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三层,高25米,设有1450座席。
2号 青岛黄海饭店
简介:位于青岛市市南区延安一路75号。采用现代建筑简约处理手法设计的黄海饭店诞生于改革开放之初。当时是全市最大的综合性涉外饭店,曾被誉为“华东地区第一高楼”。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地上21层,高66.3米。
入选理由:汇泉广场旁、小鱼山脚下的青岛黄海饭店建于刚刚改革开放的80年代初,是当时青岛接待国内外大型贸易代表团的首选之地,见证了改革开放之初青岛贸易迈向世界的蹒跚步伐,并曾以66米的身高被誉为“华东地区第一高楼”,是青岛改革开放之初新兴建筑的代表。建筑规模: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地上21层,高66.3米。
3号 青岛小鱼山—览潮阁
简介:位于青岛市市南区浮山支路24号。小鱼山建筑设计围绕“海”的主题,突出“鱼”的图案造型,使古典园林呈现时代气息,将自然美与建筑美融为一体,为岛城园林建筑的精品。
入选理由:小鱼山是青岛著名的具有古典风格的景点,为开发和利用风景资源,于20世纪80年代初建设了青岛市第一座古典风格的山头公园-小鱼山公园。公园因势谋景,以景造型,将亭、台、廊、阁有机地结合起来,使自然美、建筑美与艺术美融为一体。主建筑“览潮阁”,是一座18米高的三层八角挑檐式建筑,其东西两侧各建有一座绿瓦覆盖的挑檐式凉亭,东为四角“拥翠亭”,西为六角“碧波亭”,三者错落有致,比例协调,绿的琉璃瓦更使它们和山融为一体。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