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的本质与真理的存在性
“1”的本质与真理的存在性
张 娴
1是什么?
最近做到一道问卷题目:6/2(2+1)=?
我想这道题,看它的式子,有好几种理解,答案应该有以下几种:
a) 6/2或者(2+1)=3
b) =1
c) 6/2×(2+1)=3×3=9
    也许还有其他的答案吧,以上只是我的几个答案。
是的,有的问题可以有多种答案,比较典型的如:1+1=?
a) 1+1=2(1本书+1本书=2本书,标准的数学计算公式 )
b) 1+1=0(在拔河比赛中的情况;吃掉1个苹果再吃掉一个,桌子上就没有苹果了)
c) 1+1>2(在生产中,创造出的事物)
d) 1+1<2(有时候2个人的办事效率会小于1个人的)
e) 1+1=1(将1杯水倒入另一杯水中)
f) 1+1=11
g) 1+1=田、王
其他脑筋急转弯的答案,在网上还有:
“1+1=0(一次生加上一次死,你什么也没有得到)
1光年等于多少年1+1=10(计算机二进制)
1+1=3(一只健康的公牛与另外一头母牛有了一个宝宝)
1+1=4(母牛怀的是双胞胎)
1+1=6(一家三口加上另一家三口是6个人)
1+1=14(一周加一周是14天)
1+1=120(一分钟加一分钟是120秒)
1+1=7200(一个小时加上一个小时是7200秒)
1+1=60(一个30天的月加上另一个30天的月是60天)
1+1=62(一个31天的月加上另一个31天的月是62天)
......
以此类推,答案有无数个,比如爸爸的一份爱加上妈妈的一份爱是无尽的爱;一个学校加上另一个学校有多少学生也不是一定的;世态总在不断变化,所以1+1从来没有准确的答案,谁也无法说出下一刻1+1,从这种角度来看会等于多少。”
何新在《哲学思考》中有下列论述:
何新:真正的精确性也许只有在初等数学中才能得到。即1+1=2。但实际上,就连这个等式也并非绝对无可争议。例如把两桶水注入到一个大桶中,在抽象的意义,结果就是1+1=1。
记者:有人会说,前面两个“1”与后面的“1”在质上不同。
何新:然而“1”的本质是什么呢?它不仅是数量上的基本单位,同时也是一种“质”。我可以再举一个例子来说明。
以一个不知大小的数进行运算,可以得到精确的结果。如:
X=?     
我们不必知道“X”是什么数,“”的数值是无理数,也就是没有确定值的。但我们以之作相除的结果却可以很确定,结果就是“1”。为什么?
在这里,1并不是一个“数”,而是指示一种关系,即某物或某量,无论其多么大或多么小,其与自身的比例总是同等大小,这是一种“质”的相同。这种关系就是“1”。这样考虑的“1”,实际就已推翻了罗素、怀特海在《数学原理》中对于“1”的定义。【何新《哲学思考》下卷,第33-34页】
我从c)、d), 又可以导出为无穷大或者无穷小,而无穷的概念一出现,就可以得出该问题的无穷答案。
也就是说答案很多,不能穷尽,所以我以为是未知,因为每一种都可以有一个前提。
“真”是什么?
所谓真,当然指事物规律的、本原的天然属性和状态。真理的、真相的、真实的、真正的状态。然而一切的真都具有相对性。鲜花是真的花,塑料花是真的假花。我们总是生活在一个需要真实,却又经常靠虚幻来感知的宇宙中。
某天晚上我们抬头看见天上的繁星,此时你会觉得那些遥远的星星在你眼前是一种真实的存在,但按照科学的解释,此时此刻的那些星星,可能已经并不存在了。至少不是当前的这种
状态了,它是一个若干万光年之前的存在体,在多少万光年前这颗星体发出了光芒,经过长久的运行来到了你的眼前,你才看见了它。但从它发出光到你接受到这光的若干万年时间里,那颗星星已经发生了变化。你看见的不是此时此刻的真实,你只是踏进了古人认为永远不可能是同一条的河中。
艺术是的一种虚拟
看来,我们似乎是生活在一个虚幻的真实中,你看见的并不一定是真实,而你没看见的真实却处处存在。我们活着就是很艺术的活着。
艺术并不在这个问题上钻牛角尖,但是它似乎代表了这个世界最经常的一种处境。艺术对真作虚拟的设定。这里,我们可以把真,理解成某种现实的客观状态,而艺术往往要超越这种状态,凭着想象去虚拟另外的一种存在状态。
一切的绘画实际在这个意义上都是对真的虚拟。本来画布画纸都是二维平面的,你之所以感到了空间,感觉到了物象的立体,是因为艺术仿真,没有这种虚拟,绘画就不存在了。雕塑亦然。科学的远期结果,往往是无法真实表达和描述的,一切对远期结果的表达或描述,不
能不通过虚拟来实现。这个手段就是不折不扣的艺术手段。当科学的结果视觉化,它也就同时意味着艺术化。
眼见不实
真理有两种情景,一种是物化的客观存在反映于我们的视觉,一种是经验的判断和认识反映于我们的思维。看见什么就印证什么的存在,这是视觉的真理。视觉通常是验证“真”的首要条件。
科学要揭示的,就是我们看见或看不见的真。诚然,真理、真相、真实,绝大多数情况还要诉诸人的视觉,只有出自视觉的真,才会被人实实在在地感觉到。
科学的判断和符合逻辑的推理的连续结果,以视觉的形态出现时,会出现所谓的“怪圈”。
这在荷兰画家埃歇尔的作品中,得到系列化的见证。他的一幅作品画的是一个建筑上的水槽,水朝低处,流向远处,在呈Z字形的渠道里流淌,流淌到水渠断裂的地方变成瀑布倾泻而下,瀑布掉在了另一处的水槽里。这似乎都是合乎逻辑的。但在视觉上,它却形成了不可
思议的背悖,瀑布掉下来的水槽却正好又是水源,它们又重复以Z字形流向远处的水槽。按照透视的原理无可挑剔,按照哲学的思考却十分荒谬。
他用类似的矛盾空间表现方法,处理过许多合乎透视学,却背逆逻辑关系的画面。它告诉人们,客观的真实靠视觉来接受与承担,有时却会得到一种虚假的表象。
如果仅靠视觉来验证与接收,并不能得到接近真理的结果,那么,就需要用心理的、逻辑的,也就是认识的、科学的、理性的判断标准来补充、来矫正。这样,想象的重要性就凸显出来了。
一方面,科学绝对尊重客观的真实;另一方面,在客观的真实无法视觉化体现的时候,只要凭想象的补充、导引。艺术和科学,在想象的意义上,其直通的关系就是如此明显。
艺术联通虚幻、想象、梦境,留下了与科学的对驳接口,以善于虚拟真实的功能,并联合引领了科学。科学不断扩充着艺术的内存,同时消弭二者的矛盾和段痕,令“假作真时真亦假”,提醒所以相信眼睛或相信心灵的人:客观的真实和艺术的真实,有意义。
绝对的真理是什么?
你可以说——“绝对的真理就是不存在绝对的真理。”但是,如果不存在,又何来绝对的真理?真理似乎是不存在的,但是不存在也是一种存在!那么存在与否,和“有还是没有”一样,陷入了一个悖论之中。
1902年,当弗雷格的《算数原理》第二卷即将出版时,罗素写给他一封信。信中指出:在集合论的理论中存在着一个悖论。通俗的说,这个悖论可以用下面的例子来解释:
有的集合不是自身的元素,例如:“铅笔”作为一个集合概念,本身并不是一枝“铅笔”。但有的集合则是它们自身的元素。例如:“概念”这个这个集合概念,本身则就是一个“概念”。
现在规定用M表示一切属于自身的集合,用N表示一切不属于自身的集合。那么这里就出现了一个问题。试问:N这个集合,它应当被划分于M还是N呢?
第一, 假定N属于N。在这种情况下,N就是
属于自身的集合。但是按照对M的定义,该集合即N应属于M。
第二, 假定N属于M。在这种情况下,N就是
不属于自身的集合。但按照对N的定义,N则应当属于N。
哥德尔后来也指出:“罗素把康托集合论中的悖论剥去了一切数学上的技术性细节,而让大家看到——我们的许多逻辑直觉(如关于公理、类概念、存在、集合等直觉),其实都是自相矛盾的。”
彭加勒就嘲笑罗素的“逻辑斯蒂”(又译“逻辑主义),说他的理论并不是什么也不长的不毛之地,它只生长矛盾。【M·克莱因著《古今数学思想》第4卷,第306页。】
从根本上说,悖论的发生,是源于人类思维及语言本身的弱点——我们必须用割裂(意义被分割)的、静态的语言符号去描述(表象)和把握整体而活生生的存在的世界本身。
万物皆有可能
罗素自己就说过:“数学就是这样一门科学:在其中我们永远也不知道我们所讲的是什么,也永远不会知道我们所讲的是不是真的。”
按照哥德尔不完备性定理,公理是难以被证明的,因为我们总是必须先要确定一个前提成立,
而这个前提本身则难以被证明,所以公理可以是存在的,也可以是不存在的,它不能被证明。
既然公理的证明都如此困难,我们又怎么知道是否有真理、是否存在绝对的真理呢!?
结束语
在一些年以后,我们才知道:
原来握在手里的,不一定就是我们想要的。
我们所拥有的,也不一定就是我们最重要的。
其实自己真正成长,往往要在经历许多事情后才会明白。
人生很多时候必须放弃,因为世间还有其他的美好。
对于已经拥有的美好,我们又因为常得而复失,而害怕放开那只有缘之手。
花有花开花落,月有阴晴圆缺,人生快乐也不快乐。
当我们拥有的时候,明天我们也许会失去,请珍惜;当我们沮丧的时候,明天我们也许将重新拾得,别放弃。
一个故事可以有很多个结尾,一道题可以有多种算法。
请别太在意一些事,珍惜眼前、过好现在!
万事未知,万物皆有可能。
对于明天,我们没有——绝对的把握!
参考文献:
文中有一部分参考了以下的文章,在此向该文作者致意:
《艺术世界》2001年第3期,《我们离真有多远——在科学与艺术之间》,作者:邹 文。
于2011-08-13 02:22:27
补充的说明:
庄子在《大宗师》,里面讲了一个老人的经验的故事:
有一位老人,年事已经很高了,看上去,却面如孩童,很年轻,别人问他,为什么?
老人说:我参透了圣人的道,必须有所守恃。参悟七个阶段:
“吾犹告而守之,三日而后能外天下;已外天下矣,吾又守之,七日而后能外物;已外物矣,吾又守之,九日而后能外生;已外生矣,而后能朝彻;朝彻而后能见独;见独而后能无古今;无古今而后能入于不死不生。”
首先,“外天下”,就是要忘记天下所有牵绊的事物。
第二,“外物”,是要把物质世界的东西从心底剥除。
第三,“外生”,就是超脱生死。这不是不重视生命,而是应该让一切顺其自然,从容的过好每一个当下。
第四,“朝彻”,就好像把屋子腾空、打扫干净。这样,当阳光进来的时候,才会“虚室生白”,有了空灵之境。
第五,“见独”,是说达到洞察万物的道理,天下万事万物,在你眼里不再那么神秘,你的思维使你变得开放,不再孤立的看待问题,思想成熟了,有了自己独立的见解。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