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专升本考试教育学(教育目的与教育制度)模拟试卷3 (总分:60.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填空题(总题数:7,分数:14.00)
1.“教育无目的论”是 1的观点。
(分数:2.00)
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杜威)
解析:
2.教育目的包括三个层次:国家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和 1。
(分数:2.00)
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教师的教学目标)
解析:
3. 1对其他各育起着保证方向和保持动力的作用。
(分数:2.00)
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德育)
解析:
4.德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使学生具有良好的 1和正确的政治观念,形成正确的思想方法的教育。
(分数:2.00)
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道德品质)
解析:
5.教育目的主要依据两个方面提出,一是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二是 1发展的需要。
(分数:2.00)
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个人身心)
解析:
6. 1学制的优点是上通下达、左右互连。
(分数:2.00)
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分支型)
解析:
7.1985年颁布的 1,提出把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责任交给地方,有计划,有步骤的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
(分数:2.00)
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解析:
二、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9,分数:38.00)
8.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的重点是 ( )
(分数:2.00)
A.发展学生的智力
B.发展学生的个性特征
C.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
D.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解析:解析: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是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9.“生活本身没有任何价值,它的价值在于怎样使用它”——卢梭。这句话体现了( )理论。
(分数:2.00)
A.社会本位论
B.个人本位论√
教育无目的论C.
D.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的统一
解析:解析:卢梭是教育目的个人本位论的代表人物,其观点即体现了个人本位论。
10.1993年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的“两基”指的是 ( )
(分数:2.00)
A.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
B.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C.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知识
D.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和基本技能
解析:解析:1993年颁布《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确定了20世纪末教育发展的总目标: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要建设好一批重点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简称“两基”“两全”“两重”。
11.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这是在( )年提出的。
(分数:2.00)
A.1949
B.1956
C.1957 √
D.1970
解析:解析:在1957年2月《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12.我国现阶段的教育目的指出,教育应培养 ( )
(分数:2.00)
A.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新人
B.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
C.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
D.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解析:解析:我国现阶段教育目的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与此相符的应是D项。
13.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教育目的虽然在文字表达方面几经变化,但是其基本精神一以贯之,这就是 ( )
(分数:2.00)
A.坚持社会为本
B.始终弘扬个性
C.强调人的全面发展√
D.培养专业人才
解析:解析: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制定的各种文件中有关教育方针及其规定的教育目的,提法虽然不尽相同,但基本内涵或基本精神是一致的,包含一个总的精神,就是培养学生成为未来国家、社会发展的主人,即一直强调人的全面发展。
14.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不同历史时期对教育目的的表述不一样,但其基本精神是一致的。以下不属于我国教育目的基本精神的是 ( )
专升本考试时间河南(分数:2.00)
A.社会主义是我国教育性质的根本所在,要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B.使受教育者在道德、才智、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C.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D.突出教育要为政治经济制度服务√
解析:解析: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主要表现在:①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性。②坚持全面发展。③培养独立个性。④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⑤注重提高全民族素质。故选D项。
15.智育的根本任务是 ( )
(分数:2.00)
√发展学生的智力A.
B.培养学生的自主性
C.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
D.完善学生的人格
解析:解析:智育是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与学习有关的非认知因素的教育。其根本任务是发展学生智力。
16.当前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 )
(分数:2.00)
A.学习能力
B.应用能力
C.操作能力
D.创新能力√
解析:解析: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教育对知识经济向人才培养提出的挑战的回应。
17.具体规定国家各级各类学校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彼此之间的关系的是( )
(分数:2.00)
A.学制√
B.培养目标
C.教育方针
D.课程计划
解析:解析: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具体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目的、要求、入学条件、修业年限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18.在教育制度中,处于核心位置的是 ( )
(分数:2.00)
A.社会教育制度
B.企业教育制度
C.家庭教育制度
D.学校教育制度√
解析:解析:学校教育制度处于教育制度的核心地位。
19.允许智力超常学生跳级、设立特殊学校与特殊班,说明学制制定是受 ( )
(分数:2.00)
A.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
B.人口的影响
C.人身心发展规律的影响√
D.文化的影响
解析:解析:学制制定受人的身心发展规律所制约。在学制上,确定入学年龄、修业年限、各级各类学
校的分段,都要考虑儿童和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切合他们智力和体力的发展水平。如题干中出于个别差异的考虑,就有设立特殊学
20.欧美现代学制最早出现在欧洲,主要有三种类型。西德等欧洲国家的学制属于 ( )
(分数:2.00)
A.单轨制
B.中间型学制
C.双轨制√
D.分支型学制
解析:解析:双轨学制以英国为代表,法国、西德等欧洲国家的学制都属于这种学制。
21.中国近代系统完备的学制系统产生于( )的《钦定学堂章程》(史称“壬寅学制”),由此形成中国现代学制的开端。(分数:2.00)
A.1902年√
B.1924年
年C.1912
D.1904年
解析:解析:1902年,清政府颁布了《钦定学堂章程》,亦称“壬寅学制”,这是我国正式颁布的第一个学制,但未实施。
22.1922年颁布的壬戌学制借鉴的蓝本是 ( )
(分数:2.00)
A.日本学制
B.美国学制√
C.德国学制
D.苏联学制
解析:解析:1922年,在北洋军阀统治下,留美派主持的全国教育联合会以美国学制为蓝本,颁布了壬戌学制,又称新学制或六三三学制,即小学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该学制明确以学龄儿童和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作为划分学校教育阶段的依据,这在我国现代学制史上是第一次。
23.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 )为根本目的的教育。
(分数:2.00)
A.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
B.全面促进全体学生身体健康成长
C.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智力潜能
D.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解析:解析: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24.教育目的所要回答的根本问题是 ( )
(分数:2.00)
A.要把教育引向何方
B.教育为谁服务
C.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
D.教育要怎样培养人
解析:解析:教育目的规定了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培养人的质量规格标准,是对受教育者提出的总的要求。
25.现代学制最早出现在 ( )
(分数:2.00)
A.美国
B.欧洲√
C.中国
解析:解析:现代学制首先产生于欧洲。
26.我国现行学制包含了学前教育、初等教育、_______、高等教育四个层次。从形态上讲,该学制属于_______学制。 ( ) (分数:2.00)
A.中等教育双轨型
B.中等教育分支型√
C.义务教育单轨型
D.义务教育双轨型
解析:解析:我国新学制的内容包括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从形态上看,我国现行学制是从单轨学制发展而来的分支型学制。
三、简答题(总题数:2,分数:4.00)
27.现阶段我国的教育目的及其体现的基本精神是什么?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阶段我国的教育目的: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1)正确答案:(正确答案:
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①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性。②坚持全面发展。③培养独立个性。④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⑤注重提高全民族素质。)
解析:
28.简述实施素质教育的措施。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改变教育观念。 (2)转变学生观。 (3)加大教育改革的力度。 (4)建立素质教育的保障机制。
(5)建立素质教育的运行机制。 (6)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解析:
四、论述题(总题数:2,分数:4.00)
29.试述全面发展教育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五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的地位存在不平衡性。全面发展教育不是均衡教育,更不是削弱个性的教育。人的发展应是全面、和谐、具有鲜明个性的。在实际生活中,青少年德、智、体、美、劳诸方面的发展往往是不平衡的,有时需要针对某个带有倾向性的问题强调某一方面。学校教育也常会因某一时期任务的不同,在某一方面有所侧重。 (2)“五育”各有其相对独立性。“五育”中的每一组成部分都有其相对独立性,有其特定的任务、内容
和功能,对其他各育起着影响、促进的作用,各育不能相互代替。德育对其他各育起着保证方向和保持动力的作用,提供了习惯和方法上的支持。它体现了社会主义教育的方向,是“五育”的灵魂;智育则为其他各育的实施提供了认识基础,是全面发展教育的核心;体育则是实施各育的物质保证;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是德育、智育、体育的具体运用和实施。因此,“五育”各有其相对独立性。 (3)“五育”之间具有
内在联系。“五育”虽然各自相对独立,但并非互不相干。作为人全面发展的不同方面,它们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因此,我们应树立整体观念,发挥教育的整体功能,综合地设计“五育”实施的过程,提高教育实效。)
解析:
30.试述建立学制的依据。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学制是随着各国生产力的发展和科技水平的提高而日
臻完善的。如推行普及义务教育制度,主要是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与科学技术发展状况对劳动者的文化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随着这种要求越来越高,对劳动者的文化水平、学历层次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这就要求延长义务教育的年限。
(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学制的建立要受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制约。学制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时期的产
物,要反映一定历史时期政治经济制度的要求,并为一定的统治阶级服务。 (3)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学制的建立还必须依据青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入学年龄、修业年限、各级各类学校的分段,都要考虑青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 (4)人口发展状况。教育事业的规模、教育结构的调整、教育发展规划的制定、教育经费的投资等,都与人口问题密不可分。人口的分布、增长率、年龄结构等都对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改革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5)民族文化传统。教育活动既是在一定的文化观念的影响下进行的,又承担着一定的文化功能,如文化选择、文化传承、文化整合与文化创造等。不同的文化特性必然会影响教育的特性和教育的制度。 (6)本国学制的历史发展和国外学制的影响。新的学制总是在旧的学制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因此,制定学制必须研究本国学制的演变过程,继承本国学制中有用的成分。同时,也可借鉴别国学制中的有益经验。)
解析: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