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的心音乐课教案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感恩的心音乐课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感恩的心音乐课教案1
【教学内容】
唱歌课《感恩的心》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演唱歌曲,让学生从小懂得尊敬父母、尊敬师 长、友爱他人,激发学生的感恩之情,并能用优美动听的声音、 感恩的情怀演唱歌曲。
2、通过学唱歌曲的二声部,掌握二声部歌曲演唱的方法 以及感受二声部音乐的丰富彩。
3、通过简单的手语学习,让学生体会肢体动作与演唱相 结合的表演方式。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同学们在以前的音乐课中应该学习了不少歌曲,也欣赏了许多的音乐作品,请说一说哪些歌曲或音乐作品给你的印象最深刻,它们给你带来哪些感受呢?(完整聆听)
1、初次聆听
教师:乐曲给你带来怎样的感受?在以前所学习的歌曲中是否有类似的作品?(柔和、温暖、感动)
2、再次聆听
教师:整首歌曲由几个部分组成?它们之间有什么不同?
(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深情地诉说,第二部分表现了内心的 呼唤。)
设计意图:导入部分让学生直接从感受出发,挖掘出对不同音乐作品的不同感受, 加深学生对曾经学习过的音乐作品的印象和理解,为接下来聆听歌曲做铺垫。
请学生划分歌曲结构,目的是让学生更深入地感受歌曲不同情感的表达,从而产 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建议: 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了收集和处理信息、发现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能运用清晰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能运用自己的方式去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 教师应该将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自由畅谈 。在情感上,能够将“感恩的心”延伸到整首歌曲所要表达的情感:亲情、友情、师生情、同学情、感恩之情。 从学生亲身经历的某件事情、某个故事或当下某些热点事件体现出内心所领会的感恩。
二、学习歌曲
1、第一部分
(1)聆听歌曲,第一部分由几个乐句组成?
(三个乐句)
(2)说一说这些乐句旋律和节奏具有怎样的特点?能否根据听到的旋律在黑板上画出旋律线?
(有时平缓,有时呈波浪 型,第三乐句将旋律推向高潮。)
(3)跟着钢琴轻声学唱第一部分,唱好第一小节的弱起拍,教师应用一些简单又直观的指挥手势加以引导。(避免用力歌唱)
(4)教师范唱,让学生聆听并对比,出切分音位置情感的变化,了解切分节奏对情感的强化作用。
(5)学生根据对比所掌握的要领,随音乐伴奏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2、第二部分
(1)聆听歌曲,第二部分的情感是怎样的?像第一部分一 样,也是用单声部呈现的吗?音高有怎样的特点?
(发自内心的呐喊、二声部呈现、音比较高)
(2)学生跟随录音一同轻声歌唱高声部,音较高的部分要将气息轻推上去,唱好音准。
(3)第二部分仿佛发自内心的呐喊,表达出一种感恩的心情。请学生再次跟随教师琴声有感情地学唱低声部曲谱。
(4)教师与学生配合演唱二声部曲谱。
(5)学生与学生合作演唱二声部,要将一、二声部的曲谱唱和谐、准确,做好这一步骤后将歌词填充进去。
(6)歌曲的最后一句有一些难度,教师运用简单有效的手 势指挥学生将节奏唱准确。关注并提醒学生歌唱的气息、声音和情感的状态。
(7)将学生分成两组,完成整首歌曲的演唱。
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多次的聆听、发现,感受歌曲的情绪,了解歌曲的特点,并通过演唱进行表现。让学生从音乐要素本身去了解不同的音乐要素带给人的不同感受,例如歌曲第一小节长时间的休止意在让人酝酿好情绪,安静平和地进入到歌曲中;切分节奏的运用让情感一层一层的推向内心深处;画旋律线能让学生更直观了解这首作品的旋律走向。
歌颂妈妈的歌曲
教学建议:教师应给予学生充分的学习自主性,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感受学习聆听,体会并演唱歌曲。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讲述、探索、发现、对比、演示、创造等多种方法让学生进行有效的音乐学习。歌曲的最后一句有一些难度,教师可做多示范,让学生更加直接地到不同之处,进行有效学习。
三、拓展练习
1、教师示范,教学生一些基本的手语动作,如信心、命运、感谢等,让学生一边用手语表现,一边演唱。
2、学生自主设计表现方式,参与歌曲表演。
设计意图: 通过手语与歌唱的结合,培养学生的协调能力,了解如何运用恰当的方式表现音乐,体验音乐给人带来的快乐与美的享受。
教学建议:在完整表现歌曲时,教师可以编排适当的队形,让学生将教室当成舞台,体会舞台表演的乐趣。
感恩的心音乐课教案2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感恩是一种传统”“感恩让生命更精彩”两部分内容的阅读,了解中外有关感恩传统、感恩故事,懂得感恩的内涵,学会感恩。
2.搜集有关感恩的故事、诗歌等,在课外阅读中深化对本单元主题的认识和理解。
3.将感恩之心转化为感恩行动,在点滴的生活小事中报答他人对自己的爱。
课前准备:
搜集有关感恩内容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
1、师:同学们,我这里有一首歌,你们想不想听一听?
放歌曲《感恩的心》
2、师:谁听出来了,这首歌的名字是什么?谁想为大家读一读这首歌的歌词?
2-3名学生说一说。
二、提示课题,点明中心。
1、师:那么,什么是感恩呢,下面我们打开书41至43页的内容,认真读一读,一会我来同学说一说。同学们自由的朗读。
2、师:通过刚才的阅读,感恩是什么,?
3、师:下面请大家再读一读课文中的内容,我相信你们会有更多新收获!
4、指名学生说一说,明白了什么?
5、结合本单元所学的几篇课文,谈谈自己对感恩的理解。例如结合《炊烟》一课,理解接受山里人热情的帮助后,作者感恩的心情;《新年礼物》小麦克的行为是对父亲之爱最好的报答。
三、交流课下查阅的资料,加深认识,丰富感受。
交流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
(1)小组内交流。几个同学为一组,互相传阅或口头交流。根据材料性质,发言者可以给大家朗读,也可以讲述主要内容。
(2)全班交流。可以选一部分同学在全班交流、发言,也可以将同学的资料分门别类,装订成册或张贴出来。要鼓励学生有效利用《童年书架》或其他书籍,方便快捷的搜集到有关资料;更要允许学生讲述自己曾经阅读过的资料信息,如以前曾经学过的有关感恩的课文等;也可以由教师直接推荐有关阅读篇目,防止为完成作业,硬性规定所有的学生必须重新查阅资料的做法,要本着省时高效的目的,结合当地教学资源和学校实际进行,不要人为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