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岩银行挤兑危机案例
北岩银行挤兑危机对我国银行业信贷高速增长的启示(2010.07.02)
[摘要]英国北岩银行挤兑事件从本质上看与其实施高速扩张战略紧密相关。危机前期该行高速发放房地产按揭贷款,造成资产负债结构失衡、流动性期限错配,在次级债风波影响下致使流动性不足而出现挤兑危机。2009年以来,我国银行业信贷投放高速增长,流动性向社会转移,银行业流动性大幅下降,大多数银行通过发行次级债补充资本充足率,提高银行自身的流动性。北岩银行的经营教训凸显了银行业对信贷投放及流动性管理的重要性,同时也给金融监管带来新的启示。
  (世经评论·北京)为满足经营业绩增长的需要,国内银行普遍实施扩张性经营策略,促使今年信贷投放高速、巨量增长,造成大多数银行流动性不足、资本充足率下降。因此,国内银行大多通过发行次级债而解决流动性不足及资本充足率下降的问题,但由于国内银行业发行的次级债大部分由各银行交叉持有,整个银行体系的增量资本较少,次级债的发行不能从根本上增强银行的流动性及整体风险抵御能力。2007年北岩银行发生挤兑事件的本质与当前国内银行业的信贷高速扩张存在相似之处,我国银行业必须引以为戒,重新定位经营战略。
 
  一、北岩银行挤兑危机的成因分析
 
  (一)挤兑危机成因
 
  北岩银行发生挤兑事件究其根源,其自身因素是危机的主导因素。北岩银行成为上市公司后,制定了快速扩张的经营战略,之后其住房按揭贷款业务一直处于快速发展的轨道,成为英国第五大抵押贷款银行,在英国抵押贷款市场中具有重要的影响力。北岩银行资本在挤兑危机发生前数年一直非常雄厚,资本充足率远远高于巴塞尔协议的标准,1997-2007年10年间,其资产规模增长7倍,年均增长21.34%。可以说,北岩银行危机的本质是住房按揭贷款业务的信用风险所导致,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因素。
 
  首先,为了配合北岩银行整体快速的发展战略,1999年北岩银行转变经营战略采取了证券
化模式,即发放与转移模式,证券化作为其主要资金来源而被过分依赖,从而使其资金来源存在明显较大的潜在风险。资金来源中的短期资金比重严重偏高,其中证券化资金来源占其资金来源的一半以上,而英国主要银行的这一比例约为20%,同时由于资金来源只有5%是存款,没有充足的存款作为补充筹资渠道,为日后危机的发生埋下伏笔。
 
  其次,北岩银行挤兑危机是建立在风险偏好增强的基础上,为了追求高盈利、快发展的发展模式,北岩银行用高风险的优惠按揭产品过度开发市场,其按揭类型相当细化,包括组合按揭(together mortgages)、固定利率按揭(fixed rate mortgages)、可变按揭(variable mortgages)、终生按揭(lifetime mortgages)、出租按揭(buy to let mortgages)等等,并使用激进的低优惠利率和高住房抵押比例。以组合按揭为例,假设贷款人的房产价值为10万英镑,那么其可从北岩银行得到最高9.5万英镑的按揭贷款,另外还可能得到最高3万英镑的不保障贷款,3万英镑贷款则视客户自身需求情况而定,即是按揭计划可以使贷款购房者得到相当于房屋价值125%的贷款,风险偏好过强增加了危机发生可能。与此同时,北岩银行的债务比和产权比率近年来不断增加,而存款占资产和资金的比率却连续下降,其5年间
的增长率均为-15%左右,总资本比率也从2003年的14.30%降至2006年的11.60%,高速增长的债务存量以及存款相对的增长缓慢意味着北岩银行的发展不平衡,存在过度使用风险的倾向。
 
  第三,北岩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存在期限、利率不匹配问题也是危机发生的根本原因。该银行直接持有与美国次级债相关的金融产品尚不足总资产的1%,但由于资金来源主要依赖短期市场,当美国次级债危机波及到欧洲短期资金市场时,造成流动性不足,银行信贷收缩,造成北岩银行融资困难,引发挤兑危机。加上批发市场和住房贷款市场不同的定价机制加大了北岩银行资产负债的利率缺口,其每年要多支付1200万英镑利息,利率缺口的扩大以及流动性不足导致的贷款业务放慢降低了银行经营收益,影响了市场上投资者的信心。
 
  (二)事件的特点
 
  1、事件发生突然。此特点是北岩银行挤兑危机同以往相比具有的最大特点。危机发生前北岩银行业绩优良,其资产规模在1997-2007年10年间增长了7倍,同时观察其资产收益率(roa)、净资产收益率(roe)和变动率指标(roc)近几年的表现,北岩银行在挤兑危机发生前具有较强的利润创造能力,并且其销售增长率从前几年的10%左右大幅提升至2004年的60%以上,而在挤兑危机发生前的2006年下半年及2007年上半年,其销售增长依旧维持在30%和37%的较快发展水平(见图1)。在此背景下,较为原始的银行挤兑危机突然发生在具有良好成长性的银行上较为出人意料。
图1:2002~2007年北岩银行盈利能力情况
  资料来源:笔者根据中国工商银行城市金融研究所提供相关资料整理得出。
 
  2、管理层应变能力不足加剧危机。北岩银行高速扩张以来就长期面临流动性不足的问题,并且敏感性较高的企业盈利能力小幅下降并未引起管理层的高度重视,对潜在风险的忽视使北岩银行失去避免挤兑发生的契机。而在危机发生后,北岩银行管理层曾一度试图掩盖事实
真相,以资金营运故障等借口解释流动性缺失的现状,并在资金高度紧张的情况下依然进行部分派息,由此引发市场更大的担忧,造成了二次挤兑的发生。北岩银行管理层在挤兑危机过程表现出较低的危机发现能力和应对能力,由于管理层应对能力的不足和不负责任的态度,加上明显存在管理失当,加剧了北岩银行挤兑危机。
 
  二、当前我国银行业信贷增长情况分析
 
  (一)2009年国内信贷增长情况
 
  1、总体概况。随着我国2008年末推出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加上国内银行业特别是上市银行迫于经营压力的增大,自2008年11月银行信贷投放大幅度快速增加,呈现持续增长的态势(见图2),其中一季度信贷投放增长更是创造历史高位,总体创下1994年以来的最快信贷
交通银行贷款利率
增速。截止2009年9月末,国内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39.04万亿元,同比增长34.16%。1-9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8.67万亿元,同比多增5.19万亿元,分部门情况:居民户贷款增加1.84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6672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1.17万亿元;非金融性公司及其他部门贷款增加6.83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1.44万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4.30万亿元,票据融资增加8803亿元。9月当月人民币各项贷款增加5167亿元,若还原票据贴现减少的3517亿元,贷款实际增长8684亿元,信贷增速再次提升。
图2:国内信贷增长情况图
  资料来源:笔者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网站(http://v/diaochatongji/tongjishuju/)相关数据整理得出。
 
  2、运行特点。总体来看,2009年的信贷投放以大型上市银行为主,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4家国内大型上市银行的贷款增量约占前三季度境内贷款增量的四成。从贷款投向情况来看,政府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吸纳了大量的信贷资金,特
别是7-9月票据融资连续下降,共减少8262亿元,而新增短期贷款仅1207亿元,新增中长期贷款高达11229亿元,其中大部分长期贷款流向了政府投资项目,据不完全统计,此类贷款在新增贷款中的占比接近70%。
 
  3、增长模式的变化。随着2009年下半年票据的陆续到期和监管机构对银行资本金约束逐步增强等因素的影响,国内银行业信贷增长形成以票据置换为特征的信贷增长模式,一般性贷款占比迅速上升,尤其是中长期贷款占比已升至53.8%,9月末票据贴现余额仍有2.8万亿元,未来仍有较为充足的置换空间。从主体上看,票据存量的减少基本来自于国有及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的增长模式仍直接来自一般性贷款自身的增长。四季度这种趋势仍将持续,城市商业银行在贷款规模增长上的优势会进一步显现,信贷投放增速完全平稳的可能性较小。
 
  (二)国内信贷高速增长问题的分析
 
  国内银行业信贷高速增长最重要的原因是银行经营考核的压力所致。从银行角度来看,国内部分银行上市后,为确保业绩增长,在符合国家的政策环境下通过实施扩张性经营策略,加大信贷投放量成为经济下行期保利润的最主要选择,对优质项目先投放是同业竞争需要,也是银行纾缓经营发展压力的要求,特别表现在季末最后几天银行信贷投放的突然冲高。
 
  1、巨量投放的同时造成信贷结构失衡。信贷增长呈现出明显的政府项目带动特征,政策性银行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五大银行成为拉动贷款增长的主力,巨量信贷投放在改善企业的流动性状况中提升全国企业景气程度和企业家信心及带动经济回暖等方面已起到积极效果。但是,从信贷投放的结构来看,投放贷款结构出现一定程度的失衡,这不利于银行信贷结构、产业结构及经济结构的优化。首先,从信贷投放主体来看,各银行将贷款集中在铁路、高速公路、电网、地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并且以中长期贷款为主,贷款高度集中在具有地方政府背景的融资平台及基础设施行业,客户和行业集中程度提高不利于分散银行的经营风险,并且各地政府大力发展新的基建项目,其还款来源是否
具备仍需要进行充分评估。与贷款大幅集中在政府背景企业相比,对于生产制造型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有效贷款增长乏力,融资情况依然不乐观。其次,从投放贷款品种来看,贷款主要集中在中长期项目贷款和超短期的票据融资,能够真正体现企业融资需求的短期贷款增长仍无起,8-9月份短期贷款小幅增长是建立在票据融资减少的基础上的。再次,从信贷投放地区来看,不同地区的信贷投放不平衡,总部经济所在地的京津地区信贷增势迅猛,而大型项目落户较多的中西部地区也出现大幅增长,相对而言东部一些外向型经济特征突出、产业调整受冲击较大的地区则增长放缓。最后,从贷款落地性质来看,目前信贷投放并未全部流向实体经济,存在通过资金多次流转间接流入股市、或变相用于股权投资等形式进行资本运作行,进入虚拟经济市场。总体而言,信贷投放结构的不合理不利于银行的长期稳健发展,也不利于经济形势的整体复苏,同时加大了监管难度。
 
  2、高速扩张的同时未能实现集约化经营。虽然短时间内来看,信贷高速扩张对银行业绩增长和增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银行在具体的经营活动中已出现各种各样的不规范行为和迫于经营压力的放贷冲动,从长远利益角度来看,其经营行为将会受到制约,且不具有可
持续性。具体表现在几方面:首先大面积的信贷投放是在低价策略和部分牺牲风险控制手段的前提下进行的,没有有效顾及到长期的利益;其次是银行在扩大规模的同时没有对业务及客户进行深度开发,仅满足于单项业务收入,从而使客户的综合贡献度较低,未能创造出单户企业的最大利润;最后是由于业绩增长压力的不断加大造成了基层银行经营及风险管理上的弱化,如迫于经营业绩压力,部分基层银行分支机构出现月末冲时点的不审慎经营行为,特别是在3月末、6月末的临时突击放贷,在下月初再收回,以此提高贷款和存款的时点余额。因此,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实现信贷的有效增长,促进信贷集约化经营,确保信贷资产质量经得起时间考验,必须引起各银行的高度重视。
 
  3、信贷高速增长致使银行资产负债结构失衡、流动性下降。2009年6月银行业贷存比为67%左右,表面上处于适中状态,相对于1998-1999年期间90%左右的贷存比仍存在很大空间。但有关统计资料显示,2009年6月扣除掉存款准备金后的贷存比为78.87%,较5月上升0.42个百分点,6月金融机构存贷差新增1661亿,较5月大幅减少2954亿。截至6月,银行超储率为1.7%左右,较一季度的2.8%大幅下降,由贷存比继续攀升以及超储率下降可见,银行体系流动性水平已有所下降,银行四季度的流动性管理重要性将会提升。
 
  4、银行业依靠发行大量次级债弥补流动性及资本充足率。伴随着2009年银行天量信贷投放,银行次级债的发行也出现井喷现象。截至2009年8月,各银行已发行次级债2240亿元,是2008年发行736亿元的3倍。在目前低利率的环境下,通过大量发行次级债一方面能够补充附属资本,从而提高资本充足率,另一方面可以有效节省成本,以较低对价取得高速的信贷扩张,从而实现银行以量补价(信贷增量弥补利差缩小的缺口)的经营策略。但由于我国次级债目前仅在银行间债券市场上发行交易,银行资金占据绝大部分,且次级债在市场上的流通性较差,故多为银行间交叉持有。有券商报告分析,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发行的次级债大约有50%是银行体系内由各银行交叉持有,意味着整个银行体系并没有太多的增量资本进入,整个银行体系并没有真正实现增强整体风险抵御能力。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