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盛年多盛事“四大工程”壮国威(下)——“十二五”国防科技成就系列报道之一
《中国军转民》编辑部
【期刊名称】《中国军转民》
【年(卷),期】2016(000)001
【总页数】8页(P20-27)
【作 者】《中国军转民》编辑部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电脑看书软件中 文
“十二五”期间,以“北斗”、“高分”、“探月工程”、“载人航天”四大工程为代表的中国航天又迈上新的高度。完成多次国际商业发射,航天外交已成为中国高科技“走出去”的一张名片。
“十二五”期间,中国航天集团公司军民融合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民用产业市场份额已经超
过半壁江山。四大主业的齐头并进,有力地推动了航天强国建设的步伐。同时,中国航天集团公司不断提升军民融合发展水平,“十二五”期间,清晰北京、天津、上海等主要产业基地项目布局,推进武汉、保定、固安等新的产业基地建设,继续深化产业基地重点项目建设,加强产业基地内部的组织协调和资源整合,形成产业发展合力和规模效应。
端午节高速为什么不免费在2015年度《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上,中国航天集团公司以2014年271.904亿美元的营业收入位列第437位,跻身世界500强企业行列,在该年度上榜的106家中国企业中排名第98位,在上榜的46家国资委监管的非金融类中央企业中排名第43位。
“十二五”期间,以“北斗”、“高分”、“探月工程”、“载人航天”四大工程为代表的中国航天又迈上新的高度。完成多次国际商业发射,航天外交已成为中国高科技“走出去”的一张名片。
航天“十二五”工程之三:
“绕、落、回”探月完美演绎
中国深空探测技术实现历史性突破
绕月探测工程(三期)是一项复杂的多学科高技术集成的系统工程。从绕月探测开始到目前的落月工程实施,使我国深空探测技术实现了一次又一次历史性突破。贯穿于“十二五”期间的三期工程于2011年立项,任务目标是实现月面无人采样返回。工程规划了2次正式任务和1次飞行试验任务。分别命名为嫦娥五号、嫦娥六号和高速再入返回飞行试验任务。
绕月探测工程是一项伟大的系统工程,对卫星的质量要求非常高,“一百减一等于零”是形容每一个环节,甚至每一个焊接点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地方都必须做好,否则一个小的地方出了问题,就可能导致整个工程的失败。为此对卫星、火箭几大系统进行“两个百分之百”的质量复查,充分保证了质量。
绕月探测工程又是一项复杂的多学科高技术集成的系统工程。从绕月探测开始到目前的落月工程实施,使我国深空探测技术实现了一次又一次历史性突破。小青柑
春节放假“嫦娥”一号、二号和三号卫星的成功研制。“嫦娥”探月卫星是一个全新的航天器,也是我国“绕”、“落”月探测工程五大系统中最为核心的系统。“嫦娥”一号、二号卫星与国外2000年以后已经发射的环月探测卫星相比,我国卫星的发射质量与干重的比例、载荷与干重比、
能源系统和工程寿命等指标,均达到了国际上同类水平;“嫦娥三号则比嫦娥二号重了1000多公斤,入轨精度提高3倍多,因此需要突破多项技术来满足发射要求。”嫦娥三号由软着陆器和巡视器组成。为保证其在月面成功实现软着陆,并顺利开展科学实验,科学家和工程师们从科学设计到进行大量试验验证多方面着手,确保巡视勘察器能够“迈开”四条腿,巡视器“睁大”三双眼。此外,她的制导、导航与控制能力和精度,深空大天线支持条件下的远距离测控精度以及热控水平等,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绕”、“落”月探测工程是我国首次开展对地球以外宇宙天体的直接探测,是世界科技领域的前沿项目。面对这一全新领域,预见今后十几年内,世界范围内新的科学技术发展必将不断发生新的变化,航天技术还有可能发生许多突破性的进展。届时某个突破性的、革命性的成果,往往带来航天事业更多巨大的变化,因此要科学预见,密切关注,紧紧跟踪,正确认识和处理坚持自力更生、自主创新同充分利用全球科技资源的关系。
绕月探测工程系统复杂、协作范围广,是“万人一颗星”。随着“嫦娥”一号卫星圆满完成任务和二号卫星的有效运行,世人对探月二、三期管理模式及其机制怎样继承、创新和发展,怎样在我国现有的技术水平和有限的经费条件下,实施复杂的多学科、高技术集成的重大
工程机制创新,怎样使科学目标通过工程实施变成现实的科研成果等等,都抱有强烈的兴趣。因此,在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重大科技工程管理学,探讨“两弹一星”成功经验在新形势下对实施国家级重大科技工程的启示时,必须稳妥处理好发挥一期管理体系特及作用与二期管理模式及机制创新的关系。
“绕”、“落”月工程实践中留给我们的宝贵经验和启示,是不是需要进一步弘扬、继承和深化、升华。回答是肯定的。“绕”、“落”月探测工程建立健全了从最高管理层、协调层,到五大系统、分系统、子系统直到根植于班组的全面管理体系,积累了宝贵经验。
体制机制创新问题是老生常谈的话题。在我国现阶段搞重大科技专项,必须要坚持科技创新与管理创新,必然也必须要继续深化改革、搞好体制机制创新,这就需要按照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确实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的决定性作用,正确认识和处理政府主导同市场机制的关系。搞重大科技专项,科技创新与管理创新本身都离不开市场经济环境和条件,都必须遵循航天产业发展和国防科技工业发展的规律,这就需要正确认识并更加注重发挥市场机制在有效配置人才、技术、资金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从“嫦娥”卫星的历次发射及组织实施来看,作为政府部门的产业政策和科技政策,应当更
多地立足于培育国防科研基础能力、重大科技专项研制能力和持久创新活力。这里虽然还有许多理论与实践问题亟待破解,但核心问题还是正确处理政府主导与市场机制、军民深度融合与现有企业、科研单位全面改革的关系问题。
搞重大科技专项,必然需要科技创新,而企业创新是要有效益的,这两者关系如何处理,一直是难题。对搞重大专项工程的科技创新评价,不能仅仅停留在设奖、拿奖上。要进一步从机制和制度上完善政府机构和社会机构引导重大工程科技创新,激励重大专项科技创新,正确地评价重大专项科技创新。
海棠花的种类站在国家利益的大局上,需要正确认识和处理统揽全局同健全协调配合机制的关系,进一步理顺政府部门间及与军队的关系,加强横向协调。探月工程管理模式证明,它完全有力量把多元利益统一在国家利益之下。要以战略的眼光积极慎重地确定事关国家长存发展的重大科技项目,以科学的方法制定国家重大科技工程的实施,防止坐失机遇和走弯路。要积极探索并深化现有体制改革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资源配置的方法和手段,努力根据不同的重大科技工程的特点,参照矩阵式管理模式,建立健全适合专项工程要求的统一的协调配合机构和机制。通过职责清晰的协调配合机制和会议制度,及时解决工程实施过程中存在或出现的各类问题,确保整个工程紧张有序、系统协调地推进。
作为我国首次对地球以外宇宙天体的探测,工程的重点和难点在于测控技术的创新和测控能力的跃升。为此,航天人排除万难掌握了地月转移轨道控制、月球卫星精密定轨、大时延多模态下卫星状态监视与控制、多体制联合测控等一系列关键技术,突破了远距离测控、高精度测量等重大技术难题,实现了国内航天测控网、天文观测网、海上“远望”测控网和欧洲空间局测控网的无缝链接,使我国航天测控技术水平达到了新的高度,航天测控能力有了新跨越,保证了对“绕”、“落”月卫星进入深空后的技术测控。
探月工程是涉及最多的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信息技术和工业技术及其他技术学科交叉融合的领域。承担地面应用系统的研制、建设和运行工作,需要攻克的难关是,如何准确接收到每颗“嫦娥”卫星的探测数据,指引“玉兔”展开月面巡视。因为,月球和“嫦娥”卫星距离地球有40万公里之遥,单靠普通地面站天线接收不到“嫦娥”每颗卫星的信号,必须研制新的大口径天线和高灵敏数据接收系统。研制建设“绕”、“落”月探测工程的地面应用系统,将再次为嫦娥三号的落月准确、巡视有效发挥更加独特的作用。
曹格打侧田作为第一个深空探测地面应用系统,既涉及机电一体化、自动控制、无线电通信、信号处理、网络通信、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等高新技术,也与天体化学、地质学、天文、空间科学
等基础科学密切相关;探月工程逐渐确立了我国月球科学研究的基础体系和探测数据的处理方法,建成了月球和深空探测数据处理系统、数据管理系统和科学研究基地,保障了月球探测科学数据的可靠接收、正确解译和深化研究。
对于任何一个大的科学系统工程来说,科学目标既是源头,也是最终的“试金石”。“嫦娥一号”在绕月一年时间内携带精心设计的8种有效载荷,围绕四大科学目标,从200公里的上空对月球进行科学考察。完成四大科学任务:探测月面地形地貌,获取全月球立体图;探测月球表面的元素和矿物成分;探测月壤特性;探测地月空间环境。这些需要全国相关科学家数年合力攻关,才能拿出精确的科研成果。说它难度很大,如其中的微波探测月壤特性,在全世界都是第一次,是更无可以借鉴的创新,使“绕”、“落”月探测工程科学目标完美实现。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