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明白这5个W,写作不再一头雾水!
搞明⽩这5个W,写作不再⼀头雾⽔!
写作,固然是极为个⼈化的⾏为,但是如果从写作的传播本质来看来看,也还是有⼀定的规律可循的。美国传播学者拉斯韦尔提出的5W理论,对于我们理解写作这件事很有价值。
所谓5W理论,即:Who (谁)Says What (说了什么)In Which Channel(通过什么渠道)To Whom (向谁说)With What Effect (有什么效果)。
下⾯,结合这5个W和⼤家⼀起来分析⼀下写作吧。
1、Who,谁在写?
按照写作⽬的不同,写作者也各不相同。
写作者在写作中确认⾃我的存在。
什么意思呢?就是你有什么样的写作⽬的,才能确认你是什么样的写作者。
写作,肯定有原始的冲动和⽬的。受某种⽬标激发,才有写作的冲动。
当我们准备写作之前,可以先问⼀问⾃⼰,我写作究竟是为了什么?或者说,希望我的作品能给我带来什么?
有⼈希望通过写作帮助他⼈,有⼈希望对事业有所裨益,有⼈借以增加⾃⼰的权威,更直接⼀点说,很多⼈希望通过写作获得财务收益,等等。
其实,⼈都是逐“利”的动物。只是“利”的表现形式不同。
写作的⼈容易犯的⼀个⽑病就是,⾃命清⾼,羞于谈“利”。
其实“利”不仅仅是钱,只要对⾃⼰能够带来愉悦的,我认为都是“利”。
简单划分,写作者⼤致可以分为理想主义的写作者和实⽤主义的写作者。
理想主义的写作者,写作更偏重于精神⽅⾯的获“利”,⽐较重视获得精神满⾜感。
现实主义的写作者,写作更偏重于物质⽅⾯的获“利”,⽐较重视物质上的获得感。怎么查自己的ip
当然,⼤部分写作者是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兼⽽有之。
就拿我来说,⼀⽅⾯,对写作的爱好让我乐此不疲,另⼀⽅⾯,毫不讳⾔,通过写作⽔平的提⾼,能够促进⾃⼰的事业发展,获得更⼤的影响⼒,通过⾃⼰的写作带来更好的财务收益。
精神和物质的双重追求,是⽀持我们写作最⼤最持久的动⼒啊。
昨天和简友⼩⽩聊天,她说想写但是写不好?
我问她为什么要写?她说,想要记录,不想⽣活太混乱,整理思路。
那我建议她写⽇记就好,这不需要在简书进⾏公开写作啊。
写作其实是⼀件很苦很枯燥的事情,每天对着电脑噼⾥啪啦,哪有逛街、吃饭、打游戏、K歌来得痛快。
但是,如果⼼⾥有了清晰的⽬标和对利益的准确定位,那么,写作的快乐尽管不那么⽴竿见影,但是却能更加持久和激荡⼈⼼。
因此,你对⾃⼰作为写作者的定位⼀定要清晰,不论是为了理想还是为了稻梁,不论是想成为散⽂作者、故事写⼿、⼲货⾏家还是⼩说达⼈,你⼀定不能信马由缰、犹豫不定,不知道把⾃⼰摆到什么位置上,那样写出来的东西也会犹豫不定,让读者摸不着头脑。
2、Says what,写什么?
因为我不太擅长写⼩说等虚构类作品(咳咳其他类型好像也不太擅长),所以,下⾯重点谈谈⾮虚构类写作的内容。
什么是⾮虚构类作品?我理解,就是能够给⼈知识的⼲货⽂章。
鸡汤⽂算不算?如果能够给⼈启发和教益,能够不仅讲道理还能指路⼦,应该也算。
举个栗⼦,简书⼤神彭⼩六,就是⾮虚构类写作者的佼佼者。作为知识管理达⼈,他的⽂章中能够给⼈很多关于学习成长的⼲货。
简书上,其实⾮虚构类写作占的⽐例还是⽐较⼤的,也是读者⽐较爱看的,因为能够得到很多现实的教益。
但是,在⾮虚构类写作内容上,除了⼀些准⽅向的签约作者⼤神们,绝⼤多数⼈都是以分享⾃⼰的各种体悟为主。
这样写作最⼤的问题,就是容易把⾃⼰的经历、故事、观察写完,陷⼊没有题材可写的尴尬。
对付这个尴尬,其实有⼀个办法,那就是你想⼀想,有没有什么话题你⼀谈起来就两眼放光、滔滔不绝?”
⽆论是什么,总有令你感兴趣,欲罢不能的爱好吧?
可以从⾃⼰最熟悉,最爱好的东西写起。
哪怕你的爱好是打游戏,没关系,打游戏同样可以写得很精彩。
游戏环境是虚拟的社会,把游戏中得到的体会感悟,写出来,也会是很精彩的⽂章。
此外,很重要的是,我们要学会读懂⽣活这本⼤书。现实永远⽐⼩说更精彩,⼤量的写作素材永远都在我们⾝边可以到。
把⼯作和⽣活中积累的材料,哪怕只有只⾔⽚语,时时拿出来翻阅审视,寻灵感。
当然,前提是你要善于记录⼯作和⽣活的点滴,可长可短,不⼀定系统成篇,但⼀定要是真情实感的内容。现在有很多APP⽤来随⼿记都⾮常给⼒,⽐如印象笔记、涂书笔记、讯飞语记等等。
随⼿记录,这些都会是你取之不竭的选题库。
如果确定好选题,还是不知道怎么写?
那么,给⾃⼰提问吧,围绕⼀个选题,提五个问题,各个⽅⾯,越奇葩、越搞怪、越深⼊就越好,回答这些问题,就是写作的开始。
因此,⼀⽅⾯要培养⾃⼰的兴趣爱好,围绕兴趣爱好拓展特长,并使之成为⾃⼰源源不断的写作素材来源,另⼀⽅⾯,则通过对⼯作和⽣活的细致观察,⽹罗搜集写作素材,⼆者应该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3、In Which Channel,在哪发表?
⽹络时代,⽂章发表的渠道已经⼤⼤拓展了。
以往被纸媒拒稿就意味着⽂章没有发表出来被⼈阅读的机会了,但是,现在不能在纸媒发表的⽂章,还可以在各种⽹络平台发表,还有机会到达你的受众。
如果往前推五年,你要问我,写完⽂章往哪发,我肯定会说去报纸、杂志编辑的投稿邮箱,给他们发过去。
但是现在,我可能会告诉你,⼀个好的⽹络平台,努⼒经营你的IP,即“知识财产”(Intellectual Property)。
为什么?众所周知,纸媒已经呈断崖式下跌,发稿的版⾯越来越少,到达的受众越来越少,发表⼀篇⽂章的稿费越来越低。
⽽且,在纸媒上写作,很难形成系统性的内容,容易为了迎合写作纸媒需要的⽂章,⽽不是你个⼈IP积累的⽅向。
吴晓波作为著名的财经专栏作家,从2015年开始,已经不再写作纸媒的财经专栏了,因为他发现读者越来越少。他开始转战⾃媒体,开办了“吴晓波频道”,在新媒体领域玩得风⽣⽔起。
有时候,看看⽜⼈们在做什么,我们普通⼈还不赶紧跟上,你还想逆势⽽⾏?
因此,以前的写作磨练⽂笔就够了,现在的写作不仅磨练⽂笔,更要学会营销,打造品牌,形成IP。⽆论是在简书写作,还是做,以及其他林林种种的⽹络平台,只要你的写作够专业、够味道,总能吸引到⼀⼤批粉丝,成为你的拥趸,从⽽实现个⼈的写作价值,⾄于变现只是时间问题。
4、To Whom,写给谁看?
很多作者迈不过去的⼀个坎是——如果我写得不够好,别⼈看了笑话怎么办?
既然写作,就要给⼈看。写出来,不敢给⼈看的话,不如写⽇记去。
因此,写作作为⾯向⼤众的公共传播⽅式,我们⼀定要弄清楚的是,我们的读者是谁?在哪⾥?
⾸先要明确的是,不要希望博得所有⼈的欢⼼。
写得再好的⽂章,也是有⼈点赞有⼈骂。
众⼝难调在写作这件事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营销学告诉我们,只有针对性强的营销⼿段才能吸引注意⼒。
写作也是如此,不要试图满⾜绝⼤多数⼈的⼝味,那样的⽂章很容易失去个性、流于庸俗。
要相信,越是具有特⾊的,越能吸引到你的⽬标读者。
互联⽹的长尾理论告诉我们,不论多么⼩众的产品,通过⽹络的聚集效应,都⾜以获得良好的利润。
写作也是⼀样,⽆论你选择写什么内容,只要有特定的⽬标读者,哪怕再⼩众的内容,只要有特⾊有内容,套⽤罗辑思维的solgan“有种、有趣、有料”,总会被⼈到。
所以,不要在⼀篇作品⾥堆砌过多的主题或想法,保持简单的内容,并且针对某⼀特定的阅读⼈。
⾄于是哪些⼈,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如写作职场类的⽂章,⽬标读者就⽐较清晰,⼀般都是那些初⼊职场的年轻⼈,或者处在职业倦怠期的中年⼈,在写作中,就应针对他们的阅读⼼理和需求,理解⼯作⽣活中什么是他们渴望却不敢争取的,准确地充分地提供给他们。
千万不要忽视“写给谁看”这个问题,从某种程度上来看,这个问题甚⾄倒逼你的写作内容,不是你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是你的⽬标读者想看什么你才能写什么。⽆论你觉得你的⽂章再好,违背了这⼀条,你就要⾯临不到读者的窘境。
5、With What Effect ,效果如何?
写作效果,在纸媒时代,作者是难以知道的。
所幸我们赶上了新媒体时代,在这个时代的写作者,最幸运的就是能够得到读者的反馈,⽽且是即时化的。
这样,就能够使写作者的写作能⼒随着不断的反馈修正⽽迅速进化。
我讲这种写作,称为“以效果为导向的写作”。
在写作之前,你就要想清楚,你这篇作品,想要引发读者什么样的反应,取得什么样的效果。
最好的写作效果,就是引发读者的同理⼼,让读者与你的作品产⽣共鸣。
如何做到这⼀点?有以下⼏点需要注意。
第⼀,动真情。⼈都是情绪的动物。在写作中,要想与读者交谈⼀样,不要冷冰冰的,要敢于⽤情绪化的语⾔打动读者。看看咪蒙为什么那么⽕,就知道情绪化的语⾔有多⼤的作⽤啦。⾜够情绪化才能让读者感同⾝受。
第⼆,写真⼈。什么是真⼈?真⼈就是我们⾝边会出现的⼈,他们不是完美⽆缺的,他们也有缺点、弱点和个性,读者读到这些⼈的故事,会相信你所写的,并产⽣强烈的代⼊感。
第三,有细节。写作最忌空喊道理,⼤⽽⽆当。⼀个细节⽐⼀万条理论更有说服⼒。准确的细节能够体现你的专业性,让读者从你的写作中得到最佳的阅读体验。
第四,讲故事。最后也是最后重要的,⽆论写什么,虚构或者⾮虚构类的⽂章,有⼀招永远不会错,那就是⽤例⼦讲故事,⽤事实讲道理。即便再⼲货的⽂章,也要有⼏个案例来说明。
当然,写作中还有许多需要注意的具体⽅法,但是,搞清楚这5个W,写作总不会错得太离谱。
按照这5个W,⽆论是写作之前、之中还是之后,都可以随时检查修正⾃⼰的写作⾏为,确保能够更加⾼效地达成⾃⼰的写作⽬标!
PS:这是我对写作进⾏反思的第⼆篇⽂章,内容有些偏理论化,希望你看到这⾥没有睡着,有什么想法欢迎评论留⾔,我们⼀起交流啊!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