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警机制实施条例
一、工程概况
二、当地气象与水文条件
1、潮汐性质
本地区海域潮汐性质属不规则半日潮,相邻两潮潮高不等。平均涨潮历时6小时15分,平均落潮历时6小时12分。
潮位特征值:多年平均高潮位2.75m,平均低潮位0.89m。最大潮差3.54m(1980年10月26日)。
2001年实测最高潮位3.49m,最低潮位0.15m。
2、潮流
该地区海域潮流为往复潮流,距曹妃甸甸头和浅滩较远海域潮流呈东西向往复运动,涨潮流向
西,平均流速0.24~0.97m/s,全域平均0.56m/s;落潮流向东,平均流速0.21~0.70m/s,全域平均0.42m/s,涨潮流速大于落潮流速。距曹妃甸甸头和浅滩较近海域潮流系顺岸或沿等深线方向运动。
3、波浪
据观测资料统计,该海域常浪向为S向,频率为10.87%,次常浪向为SW向,频率为7.48%。强浪向为ENE向,最大波高4.9m,该方向H4%≥1.5m出现频率为1.63%,次强浪向为NE向,最大波高4.1m,该方向H4%≥1.5m出现频率为0.97% 。
4、气温
年平均气 11.4℃
年最高气温 36.3℃
年最低气温 -20.9℃
5、 降水
本地区降水有显著的季节变化,降水多集中在6-8月,其降水量为年降水量的70%,而每年的12月至次年的3月是干旱季节,四个月的降水量仅为全年降水量3.5%。
三、建立天气预警机制的必要性
本工程预计工期共计335天,跨越了一年的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整个工程下来,期间可能会遭遇大风、暴雨,以及雷暴等恶劣天气的袭击。工地上机械及工人多,如遇恶劣天气,倘若不能及时躲避,将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建立灾害性天气预警工作机制,是有效防范和应对自然灾害可能引发事故灾难的关键,是切实保障工地现场物资和工人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措施。
整个施工工地各有关部门、单位要高度重视灾害性天气预警工作,努力建立完善协调联动机制,力求遇到灾害天气反映迅速,协调有序,科学处置。
四、主要预警类别
根据工地所处地理位置及以往气候特点,安保部将对以下天气情况进行预警预报工作:台风、暴雨、高温、寒潮、大雾、雷雨大风、大风、沙尘暴、冰雹、雪灾等10类。
1、台风预警信号
台风预警信号根据逼近时间和强度分四级,分别以蓝、黄、橙和红表示。
蓝表示:24小时内可能受热带低压影响,平均风力可达6级以上,或阵风7级以上;或者已经受热带低压影响,平均风力为6~7级,或阵风7~8级并可能持续。
黄表示:24小时内可能受热带风暴影响,平均风力可达8级以上,或阵风9级以上;或者已经受热带风暴影响,平均风力为8~9级,或阵风9~10级并可能持续。
橙表示:12小时内可能受强热带风暴影响,平均风力可达10级以上,或阵风11级以上;或者已经受强热带风暴影响,平均风力为10~11级,或阵风11~12级并可能持续。
红表示:6小时内可能或者已经受台风影响,平均风力可达12级以上,或者已达12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2、暴雨预警信号
天气预警级别暴雨预警信号分三级,分别以黄、橙、红表示。
黄表示:6小时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橙表示:3小时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红表示:3小时降雨量将达10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10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3、高温预警信号
高温预警信号分二级,分别以橙、红表示。
橙表示:24小时内最高气温将要升至37℃以上。
红表示:24小时内最高气温将要升到40℃以上。
4、寒潮预警信号
寒潮预警信号分三级,分别以蓝、黄、橙表示。
蓝表示:24小时内最低气温将要下降8℃以上,最低气温小于等于4℃,平均风力可达6级以上,或阵风7级以上;或已经下降8℃以上,最低气温小于等于4℃,平均风力达6级以上,或阵风7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黄表示:24小时内最低气温将要下降12℃以上,最低气温小于等于4℃,平均风力可达6级以上,或阵风7级以上;或已经下降12℃以上,最低气温小于等于4℃,平均风力达6级以上,或阵风7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