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层建筑施工防台风安全控制与预警
1.1防台、防汛的安全管理技术
在气象学上,按世界气象组织定义:台风是热带气旋中的一类,其中心持续风速在12 级至13级(即每秒32.7米至41.4米),是自然灾害性气候的一种形式。台风具有发性强、 活动范围广、危害程度大等特点,其发性强主要表现在台风在登陆后能够诱发强对流、汛 期暴雨、雷电等发性自然灾害。
其中,强对流天气指的是发生突然,常以雷雨大风和局部强降雨等方式出现的灾害天气, 通常会造成城市构筑物、景观树木等的损毁;汛期暴雨指的是在洪涝灾害发生前期的频繁降 雨现象,最终会诱发凌汛和洪涝灾害的发生,对建筑物而言,主要是地下室结构造成堵塞和 破坏;雷电天气雷电是伴有闪电和雷鸣的自然放电现象,其雷电感应效应会形成高压电场放 电,击毁现场的建筑电气及机械设备。
总而言之,台风时期的所有气候灾害联合起来,会对城市建筑物和城市居民造成不可复 原的损伤。然而,从另一方面来说,台风在时空分布上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借助气候预测技 术能
够较为准确地测量其预警期,从而为采取科学可行的防台防汛控制措施提供可能性。 1.1.1防台防汛的安全管理特点概述
在超高层建筑的安全管理方面,由于超高层建筑具有结构超高、规模庞大、系统复杂和 周期漫长等特点,台风的灾害作用会在超高层建筑的施工过程中会更加凸显,结构破坏、高 空坠物、设备倾覆都是超高层防台防汛中必须关注的问题,这是安全管理技术的新挑战。因 此,根据台风时期的安全管理特点和超高层建筑安全控制WBS,建立超高层建筑的防台防 汛安全预警体系,采取具有针对性的分级安全控制措施,是防台防汛安全管理技术的关键。
(1)防台防汛的安全管理帼$
依据现有的国家安全控制方针政策,结合超高层建筑施工的实际经验,本课题以上海中 心大厦工程为超高层建筑防台防汛安全管理的范例,通过对台风时期超高层建筑的安全管理 关键环节的结构分解,分析和归纳安全管理关键控制点中的各个重要的安全控制环节。此外, 列出每个环节在台风或暴雨出现时可能发生的危险情况(即危险源),为下文构建超高层防 台防汛预警体系提供完整的分析框架。
超高层建筑主体构造主要包括巨柱、钢梁、钢板、桁架、等结构构件;幕墙、涂料、二 结构等装饰性构件;水、暖、电、通、网等管线及机电设备。此外,为了完成超高层建筑的
施工,需要大量的临时附着物作为施工辅助及保障工具,包括大型施工机具、脚手架系统、
模板系统、施工消防和用电设备、临时维护设施等
当发生台风和暴雨灾害时,根据超高层建筑的结构和体型特点,超高层建筑主体构造及 临时附着物中主要存在着三类重大危险源主体。它们分别是:大型施工机具、脚手架系统和 玻璃幕墙系统,每类重大危险源主体又分别对应不同的子危险源,每种子危险源均有分级别 的安全预警体系和有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措施。这些危险源主体都是防台防汛的安全控制关键 节点。
基于上述的几点,本文以上海中心大厦为例,建立针对台风灾害的安全管理帼$,如 表4.2所示:
表4.2.1超高层建筑防台防汛安全管理帼5及危险源一览表
(以上海中心大厦工程为例)
分部工程 | 关键控制点 (分项/设施/ 活动) | 安全控制环节 | 潜在危险源 |
核心筒结构 | 巨型塔吊 | 设备构造及位置 | 1、塔吊由于爬升框系统和支撑系统的结构失稳 可能导致整体性倾覆; |
2、塔吊自身结构节点发生松动,结构破坏; | |||
3、塔吊之间发生碰撞现象; | |||
杂物及附着物 | 塔吊附墙框平台上的杂物没有及时清理,导致 高空坠落 | ||
避雷设施 | 塔吊接闪器或防雷接地体未符合安全设计规范 要求 | ||
整体爬升钢平 台 | 设备构造及位置 | 1、外挂脚手底部与墙面节点发生松动;门洞部 位外挂脚手与内筒架节点发生松动 | |
2、外挂脚手架的扣件发生松动的情况 | |||
围护设施 | 钢平台的围网出现破损现象; | ||
设备电源 | 钢平台动力系统在台风来临时期电源没切断 | ||
避雷设施 | 塔吊接闪器或防雷接地体未符合安全规范要求 | ||
附着物及杂物 | 1、钢平台上的施工设备(如布料机、氧气瓶、 电焊机)等机位出现滑移 | ||
2、钢平台内外的电线电缆发生破损和滑移等现 象 | |||
外围结构 | 脚手架系统 | 架体结构及位置 | 脚手架结构节点发生松动,导致坍塌; |
围护结构 | 脚手架操作平台、脚手通道和围护等设施不符 合安全规范 | ||
分部工程 | 关键控制点 (分项/设施/ 活动) | 安全控制环节 | 潜在危险源 |
附着物及杂物 | 脚手架的附着物、悬挂物脱离架体或架体上的 杂物没有及时清理。 | ||
钢结构(梁、 柱等施工) | 吊装节点 | 未及时根据气象预警,停止吊装作业 | |
结构构造及节点 | 1、钢梁和钢柱之间的节点发生松动, | ||
2、钢结构立焊连接产生明显的裂缝 | |||
压型钢板 | 吊装节点 | 1、未拆封的钢板未与主体结构绑扎固定或未下 吊至首层平台; | |
结构构造及节点 | 2、已铺设的钢板未有进行电焊加固的操作 | ||
3、钢板边角料未有进行集中放置 | |||
小型施工器具 | 设备电源 | 1、用电设备在台风发生前没有切断电源; | |
设备构造及位置 | 1、用电设备未安置妥当,随意摆放; | ||
2、接火盘、防火布随意摆放 | |||
防火涂料(涂 料的施工) | 架体结构及位置 | 脚手架没有靠边停靠和制动; | |
围护设施 | 施工段内的安全防护网绑扎不牢固; | ||
附着物及杂物 | 小宗或轻质材料未集中堆放 | ||
临边防护设施 | 围护设施 | 栏杆高度和绿网覆盖度未达到搭设的要求 | |
幕墙系统(包括 外幕墙支撑体 系、外幕墙工 程、内幕墙工 程) | 外幕墙板块 | 不安全行为 | 在台风来临的时期进行安装作业 |
设备构造及位置 | 运输吊笼的各部分(主架构、耳板、支脚和卡 环)发生松动的情况; | ||
结构构造及节点 | 幕墙龙骨未采取加固措施 | ||
板块在水平滑移的过程中产生严重摇摆;或与 楼板发生磕碰 | |||
附着物及杂物 | 小宗或轻质材料未集中堆放 | ||
悬挂式操作平 台 | 设备构造及位置 | 升降式平台未与结构柱固定 | |
围护设施 | 安全防护设施(如栏杆、侧网和平台网)等未 达到搭设的要求 | ||
避雷设施 | 避雷措施未符合安全规范要求 | ||
轨道式悬臂吊 机 | 不安全行为 | 在台风来临时期进行安装作业; | |
设备构造及位置 | 悬臂吊机及其吊装装置未固定; | ||
设备电源 | 吊机电源未切断 | ||
双层吊篮 | 不安全行为 | 在台风来临时期,工人在吊篮上进行安装作业; | |
设备构造及位置 | 双层吊篮未与支撑钢结构连接固定 | ||
内幕墙移动式 旋臂起重机 | 不安全行为 | 在台风来临时期进行安装作业; | |
板块专用架 | 设备构造及位置 | 1、专用架上的板块未安置妥当 | |
分部工程 | 关键控制点 (分项/设施/ 活动) | 安全控制环节 | 潜在危险源 |
2、专用架之间未连接固定 | |||
脚手架系统 | 架体结构及位置 | 1、悬挑脚手架的万向轮未刹住; | |
2、脚手架的结构连接点未得到加固; | |||
围护设施 | 脚手架外侧密目网未全部拆除 | ||
擦窗机(轨道 施工、擦窗机 预埋件施工) | 设备电源 | 台风来临时期,设备未切断电源; | |
附着物及杂物 | 临边零散材料、小型施工设备随意堆放,未固 定到特点位置; | ||
机电安装工程 | 综合管线 | 设备构造及位置 | 1、风管、电线管槽、排水管和暖通管没有加设 支架固定; |
2、强电管线螺栓固定处未加垫片 | |||
移动设施及材 料 | 架体构造及位置 | 脚手架没有靠边停靠和制动; | |
附着物及杂物 | 小宗或轻质材料未集中堆放 | ||
临边防护设施 | 围护设施 | 施工区段内未进行全封闭防护措施 | |
特殊:防汛工程 (是否应该单 列?) | 地下室结构 | 防水设施 | 进水部位没有得到有效的封堵和围挡; |
上部楼层结构 | 防水设施 | 进水部位没有得到有效的封堵和围挡;排水口 堵塞严重 | |
天气预警级别 |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