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业指导手册
一、新生寄语
亲爱的新同学们,大家好!经过大家的努力,你们考进了防灾科技学院。欢迎你们成为我们灾害信息工程系大家庭中的成员!
当今社会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技术很大程度上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你们选择了学习作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信息技术,意味着你们选择了美好的未来,选择本系就读也意味着你们选择了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人生动力加油站。在这里,你们将系统地学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掌握信息技术领域的主流技术和软件开发方法,你们将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做学问,练成一身服务于祖国和人民的本领,度过你最难忘的青春时光,发掘永无止境的精神动力,为扬起生活的风帆做好一切准备。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新环境,新起点。希望大家以崭新的姿态投入到紧张的学习和生活中去,珍惜美好的青春时光,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充分利用学校提供的优良学习条件和学习环境,不耻下问,勤于思考,做一个志存高远、学业精深、体魄强健的防灾人,为明天的成功递交最满意的答卷!
同学们,你们肩负着社会的责任、父母的重托、老师的期望,背负着未来的梦想。你们一定会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科学安排大学的生活时光,用诚信、勤劳和智慧谱写人生的美好篇章,用知识和力量陪伴你成长。最后祝各位新同学学业有成、生活愉快!
二、灾害信息工程系简介
灾害信息工程系的前身是建于1986年的计算机与电子技术系,现有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3个本科专业。
灾害信息工程系现有专任教师43余人,其中教授3名,副教授11名,讲师20余名,其中博士6人,硕士27人。近年来,我系教师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三大检索文章30余篇,核心期刊论文40余篇;共主编或参编教材18部;承担国家级课题3项、省部级科研课题20余项、厅局级科研课题30余项,教科研经费300余万元。
灾害信息工程系现有7个综合实验室,建筑总面积近5000平方米,仪器设备总价值2500余万元。分别是:
海量数据存储与处理实验室:主要承担并行计算、云计算、分布式文件系统、大数据处理、数据挖掘等实验项目;
计算机软件实验室:主要承担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数据库、操作系统、算法分析与设计、编译原理、GIS应用开发、软件工程、软件测试等实验项目;
计算机硬件实验室:主要承担微机组装与维护、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计算机组成原理、SOPC、嵌入式系统、软件工程专业课程3G手机开发等实验项目;
网络工程实验室:主要承担网络故障检测与排除、综合布线、网络工程、思科路由与交换、思科语音交换、思科网络安全、H3C路由与交换、H3C语音交换、H3C网络安全等实验项目;
物联网实验室:主要承担物联网基础、RFID、无线传感器网络、物联网应用、智能电子商务仓储配送、智能超市、智能家居等实验项目;
信息安全实验室:主要承担网络安全技术、网络攻击与防范、计算机取证、信息系统安全测评等实验项目;
计算机基础实验室:主要承担全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课程教学实验项目。
三、学业导航
1.专业介绍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一门应用十分广泛的专业,它以计算机基本理论为基础,研究信息获取、表示、存储和处理等实际应用。
本专业学制四年,获取规定学分后可授予工学学士学位,本专业主要专业方向:(1)手持设备软件开发;(2)嵌入式软件开发;(3)GIS应用软件开发;(4)桌面/WEB应用软件开发;(5)物联网技术软件开发。
本专业旨在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数理基础,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本理论与方法,具备系统分析、软件开发和项目管理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政府机构从事计算机软件分析、设计、开发、测试与维护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2.课程介绍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把握行业主流技术,跟踪行业关键技术,以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课程体系。用“工程实例单元教学法”贯穿教学的始终,强化学生专业应用能力培养,使学生集知识学习、能力培养、职业素质养成于一体,按照“夯实基础、面向应用、强化实践、拓展素质”的指导思想,构建了“学科平台+专业(方向)课”的课程体系,明确不同专业方向对能力的要求,以一组密切相关的课程作为方向课,培养学生在本专业某个领域的应用能力。针对本专业不同的专业方向,开设的主干课程为数据结构、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计算机网络、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和软件工程等
数据结构:本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主要讲述线性表、栈、队列、串、数组、广义表、树和二叉树、图等常用数据结构以及常用的查技术、排序技术、索引技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数据结构(逻辑结构和存储结构)的概念及其有关的算法;培养学生利用数据结构和算法的理论和技术解决具体应用问题的能力。
操作系统:本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主要讲述用户接口、进程管理、处理机调度与死锁、存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等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和实现方法;掌握操作系统各个部分之间的有机联系,从
而了解操作系统在整个计算机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巩固和加强与本课程相关的其他计算机课程的知识,并为分析操作系统和设计应用软件打下理论基础。
数据库原理:本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主要讲述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数据模型、关系数据库及其标准语言SQL、关系规范化理论、数据库设计方法和步骤,数据库安全性和完整性的概念和方法、数据库恢复和并发控制等事务管理基础知识,关系查询处理和查询优化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地掌握数据库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技术;能熟练使用SQL语言在某一个数据库管理系统上进行数据库操作;掌握数据库设计方法,具有设计数据库以及开发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基本能力。
计算机网络:本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主要介绍数据通信和计算机网路的基本原理,主要内容包含数据通信基础和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运输层、应用层、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因特网以及高速网络技术及网络管理和网络安全等内容。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本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必选课程。本课程介绍了.Net 平台特性、C#基本的语言语法、C#的面向对象实现以及.Net 中常用的基础类;C#的
面向对象实现包括面向对象的封装、继承和多态的实现,并涉及了到.Net 中特定的索引器、委托等内容,常用的基础类库包括多线程、集合对象和哈希表、IO 和文件处理等名称空间。主要培养学生的程序设计能力及实践技能,初步具备应用程序开发能力,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基础。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