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养殖生猪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生态养殖生猪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进入21世纪,我国畜牧业迅猛发展,同时也受到诸如疫病和药残等因素的严重影响,多次疫情的侵袭后,特别是去年“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的流行,对我国的中小型养猪业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另外,环保方面也要求兴建养殖场与污染治理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启动的“三同时”原则,使从业者感受到越来越巨大的环境压力。同时,政府和民众对养猪业饲养方式的关注度大大提高,都在寻求合理解决中小型养猪业者的科学饲养模式,以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养猪场是一个巨大的污染源。据预算,1头母猪1天产粪5kg,产尿15kg1头肉猪1天的产粪1.5kg,产尿4kg。这样,一个万头规模的养猪场的年排泄量约为3800吨,年排尿量约为1万吨,另外还要消耗512万吨水冲洗猪场粪便,不仅造成大量水资源浪费,而且也使产生的粪便污水体积加大数倍至十几倍。而纵观国内大部分地区的养殖业,由于环境治理措施没有跟上,大量的粪便废水直接排放,以至受纳水体发黑、发臭、水资源遭受到破坏。养猪场巨大的污染,已经引起国家各级部门的重视,已经有几个城市正式出台了从200911日起,在全市范围内禁止养猪。据了解,东莞将分四步逐步停止养猪业发展:从现在起到1215,对暂缓清理
的养猪场进行核查,并进行立牌公示,实行统一管理,接受社会监督;今年年底前对所有非暂缓清理的养猪场进行彻底清理;关闭。
优越的环境,才能生产优质的产品。养猪业与环境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这已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和重视。保护猪的健康,就是保护人类自身的健康,保护养猪环境,就是保护猪的生产力。
近年来,我国农产品出口屡屡受挫,主要原因在于疫病和药残。抗生素的滥用使各种病原微生物的抗药性不断增强,人畜共患病暴发几率加大,对城乡居民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畜产品质量安全倍受关注,人们希望获得无污染、安全、优质的猪肉。另外,我国人口众多、土地资源有限,水资源严重匮乏。人均 400千克粮食仅仅是小康水平的下限,人均水资源量不足2400立方米,仅为世界人均占水量的1/4,被列为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贫乏国家之一。所以节约水资源,在高耗水的养猪行业体现的尤为重要。
随着国际大环境对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视,中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保障食品安全问题,绿无公害农畜产品越来越受消费者的欢迎,所以,生产养殖无公害无药残的绿生猪,面对变化复杂的市场环境,将有更广大的市场,具备更强的市场竞争力,也会有更大的经济效益。
***生态养猪,实行标准化饲养,生产无公害肉 严格按照无公害畜产品生产技术标准的要求,采用绿饲料、添加剂、兽药和科学的饲养方法,生产无污染的无公害绿生猪。完全达到无污染,高效益,高品质的效果。
国家政策进一步倾斜三农及畜牧业。 2007 6 25 2007 蝇蛆养殖 12 19 国务院 2 次举行常务会议研究生猪生产发展。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多次做出批示,并且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及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从财政来看,出台了 10 项支持政策,包括:能繁母猪补贴、能繁母猪保险、疫病防疫补助、生猪良种补贴、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强制扑杀补偿、屠宰环节病害猪无害化处理补助、生猪调出大县奖励、完善生猪生产消费监测预警体系、增加猪肉储备规模、支持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基础设施建设等。
综上所述***生态生态养猪项目,无论是从社会效益还是经济效益来看都是一个势在必行的绿可持续发展的项目,一个多元化、产业化的新型发展项目。
 
第一章 生态养猪项目的发展背景
随着养猪规模化、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我国养猪业当前面临着三大难题:一是“质量安全”;二是“效益提高”;三是“环境治理”。由这三大问题直接表现出来的药物残留、能源缺乏、饲料短缺、疫病频繁、环境污染等已成为限制我国养猪业发展的瓶颈因素。
与此同时,我国养猪业也呈现出三大趋势:一是大型集约化养猪规模进一步扩大,技术含量、设施设备等全面提升;二是50-2000头的适度规模养殖场(户)蓬勃发展,形式多样,急需规范;三是超小规模的农户散养正迅速消失。2007 年我国为扶持养猪生产共投入了 152 亿元, 2008 年在此基础上仍会增加,并加强实施力度。在新时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畜牧业建设成为环境优良、以人为本、自然社会资源合理利用、产业和谐发展的可持续新型畜牧产业。所以,我们必须从产业与社会等各方面综合考虑适度规模养猪的发展模式和管理方法。生态养猪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