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农场创业计划书(3篇)
有机农场创业计划书(3篇)
有机农场创业计划书(通用3篇)
    有机农场创业计划书 篇1
  一、总体概况
  该项目总占地近900亩地,其中生态农业观光部分集中占300亩,初步投资1个多亿(另周边生态农业产业推广基地5000亩),将建设农业生态温室、农业科技观光展览厅、生态餐厅、瓜果农园等重点项目,同时辅之以田园生态别墅(投资约4亿、建筑面积约11万平米)、配合农业观光的乡村风情农家院、以及温泉度假酒店、温泉花园等重要配套服务项目。该项目将是黄山地区首家将现代农业生产、农业观光旅游与休闲度假相结合的复合型地产项目。
  (一)、对于现代农业生产,黄山地区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农业创业项目
  1、土壤:黄山市中低山地大部分为黄壤,山地黄棕壤,土层较厚,石砾含量较高, 透水透气性能良好,肥力较高,有利于木、茶、桑和药材生长。丘陵地带多为红壤和紫土,质地粘重,
酸性,肥力很差,但光热条件好,适宜栎松、油茶等生长,山麓盆地与平原谷地多砂壤土、溪河两岸多冲积土,适用于农业耕作。
  2、气候:黄山市地处北亚热带,属于湿润性季风气候,具有温和多雨,四季分明的特征。年平均气温15――16℃,大部分地区冬无严寒,无霜期236天。平均年降水量1670毫米,最高达2708毫米。降水多集中于5-8月,水热资源十分丰富,适宜多种林木、茶叶、果树及农作物生长。
  3、水系:新安江是全市的主要河流,属于钱塘水系。它源出休宁冯村五股尖(海拔1618米)北侧,上源流经祁门县,复入休宁以后称率水,它在屯溪纳横江后,称为渐江,江面展宽,流至歙县城南朱家村又有练江来汇,始称新安江。“深潭与浅滩,万转出新安。”新安江东流至街口附近,便直奔浙江省而去,干流自歙县流至街口,长约44公里,其集水面积有5944平方公里。除新安江以外,境内还有发源于黄山北坡的青弋江,北流入长江,发源于黄山南坡西段的阊江,南流入鄱阳湖,均属长江水系。位于青弋江上游的太平湖,波光潋滟,山空蒙,恬静,明丽,妩媚而动人。
  (二)、对于农业观光旅游,开发农业旅游,要坚持以农业为基础,利用农业、农村资源,
兴办休闲旅游事业,然后逐步过渡到旅、农、工、贸综合发展,从而在农村这片广阔的地域上寻并创造出城市旅游点无法与之媲美的农业旅游景观特。根据系统设计的指导思想,为了在农业旅游系统中建立不同门类的子系统,从而建设各具特、内容多样、轻松愉快的不同农业旅游模式,我们就要研究农业旅游的基本特点。黄山市区农业旅游具有以下基本特点:
  1、(1)农业特性
  旅游农业是在农业生产的基础上开发其旅游功能的,旅游农业的引人入胜主要是优美的田园风光。在开发旅游功能的过程中,可能局部地改变原来的农业生产结构,但农业生产仍是旅游农业的主要方面,所以要防止旅游农业的过度开发,避免破坏基本农田保护区等。
  2、(2)生态特性。
  旅游农业的发展的目标之一是调整人和自然,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旅游农业的兴旺也要得益于宁静优美的生态环境、天然的自然景观以及纯朴的乡村生活方式、民族文化等。因此,在开发建设旅游农业过程中,尽可能不破坏原来的自然生态环境,减少人工作用,促进农业生态系统良性循环。
  3、
  (3)娱乐特性。
  旅游农业除了具有优美的生态环,还应具有一定程度的娱乐性,否则也不能吸引大量的游客。娱乐性主要体现在观光、农业体验、民俗活动和自然探险等富有农村农业和自然风光特的游乐活动中,而人工游乐设施则适可而止。
  (三)、对于黄山市的农业休闲度假村以及度假山庄的规划,其遵循以下的原则,设计具有合理性与可行性。
  1、导入多重理论原则
  相当一部分农庄主是在房地产行业和流通行业中完成原始资本积累,看好休闲农业发展前景而转投休闲农业的,对休闲农业旅游者的需求、特征和趋势等缺乏深刻认识。在当前的各农庄规划中,农庄主往往或根据经验融合自己对休闲农业的体会自行设计,或照搬照抄先进地区代表作,建筑外观雷同,内部布局失当,功能单一而接近,少有精品,造成旅游者审美疲劳,回头率低。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