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巡回检察组》心得体会
磕着瓜子看完了《巡回检察组》,抱着笔记本又倒着看了一遍,终于追完了,泪目。沉醉于于和伟、宋春丽一帮戏骨的倾情演绎,更被本剧的高义大善所折服。
这部剧剧情跌宕起伏,政法干警人物各有各的性格,内容涉及杀人大案,也没绕开其他小案,开篇的母亲大闹颁奖礼,组织决定案件重查,案件疑云重重,监狱波诡云谲,是非黑白错综复杂,检察官剑走偏锋,卧底掮客,抽丝剥茧,与幕后黑手斗智斗勇,剧尾冤案水落石出,涉案人员被绳之以法,最终实现了人民的正义,也就是“每个人”的正义。
法,定争止纷,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就是有罪者认罪伏法,无罪者正义得以伸张。
——法律得到了普及。观众通过黄四海杀人的剧情,知道杀人有故意杀人罪和过失致人死亡罪之分,通过张一苇罪知道违背妇女意愿的深层含义,知道故意伤害罪,通过武强、冼友文知道了徇私舞弊减刑罪,这些法律常识的鲜明阐述让观众在吃瓜的同时,也学到了知识。
——正义得到了阐明。剧末,米振东和冯森的对话阐述了两种人心中相反的“正义”,一种是“我”认为的正义,一种是法律视野下的正义,前一种以个人利益为出发点,认为损害了个人利益就是损害了正义,于是私设公堂,搞个人审判,最终难逃法律制裁;后一种正义是法律框架下的正义,正如冯森所说,无论多大
的委屈,都要用光明正大的方式去解决,哪怕时间很长,只有这样才能活在阳光之下,正气凛然,无愧于心,无愧于人。
——矛盾得到了化解。本剧中有正与邪的较量,也有夫妻之间意见不合的矛盾,兄弟亲人之间因误会产生的矛盾,以及父子之间的矛盾在剧末都得到了升华。尤其是张友成和张一苇父子,冯森和郑锐父子,那一声“爸”,让人泪目不已。
这部剧好就好在这里,于生活,高于生活,但仍深植于生活。
剧中,胡雪娥在悲愤交加之际有一句台词,她说“如果你是清官,就应该给老百姓办事,如果你是贪官,就收钱给老百姓办事,可是你们不贪也不清,成天就在那里给我推,给我扯皮,你们当什么官”。这样的灰论调居然在弹幕里被一致赞同,是不是很奇怪?难道一定要违纪贪腐才能有所作为?《铁齿铜牙纪晓岚》里和珅说把米换成糠赈灾,反而对百姓好,因为贪官们不会贪,可以救更多百姓。很多人看了之后觉得触及到了贪污的大智慧。那么雍正时期赈灾直接发米也没人敢贪污,难道不是更好的结果。其实只是站的角度不同而已。当你是官员,你可以置身事外侃侃而谈,但当你是灾民,你希望吃糠还是吃米?贪腐对制度的破坏,对民心的动摇,这种损失是无法估量的。
一个冤案,挖出了深藏在政法系统里的腐败者,本该是执法者,却成了阶下囚,为什么当年屠龙的勇士终究成了恶龙?所为不过孔方兄和自己的那点私欲罢了。
“如同树木,越接近明亮的阳光,它的根越要深入黑暗的地下”,对于从事法律工作的人来说,他们比一般人更多的面对物欲横流的名利场和各种正与邪的较量,力量的博弈,当你凝视深渊,深渊也还以凝视。这个时候,法律人如何抉择,如何和自己的欲望和平相处,如何人性复杂和善恶美丑之间,凝练出理性,守住清贫、捍卫法律人的尊严?
当胡雪娥感谢冯森给了自己一个公正时,冯森说“这是我们应该干的,党给我发工资就是让我干这个的”,这句话也引发了弹幕的热议,其中有这样一句话,司法腐败是所有腐败中最可怕的腐败。的确如此,人们求助于法律,是因为此时的道德教化无用,法律底线一旦突破,有罪变成无罪,无罪变成有罪,所有的游戏底线将会丧失,社会也将丧失最后的守护堤。人们不再相信司法公正,不相信法律正义,丛林规则上演,那将是多么可怕的场景。
巡回检察组演员表介绍也许你说,你我都只是升斗小民,是普普通通的一个法律工作者,是这个庞大的社会机器上的一颗小小的螺丝钉,能做的可能很少,但是有一点,我们一定可以做到,就是一定不要成为我们批捕或者起诉过的那种人,不要从正义的一方沦为被审判的一方,因为,我们对于这个社会也很重要,做一个好的法律工作者,这个
世界就能多那么一点点的公平和正义,守住自己的操守和底线,一辈子做一个嫉恶如仇的法律工作者,不随波逐流,不放弃自己的原则,也不失望于人性。
愿我们办理的案件最终都能成为“法治中国”的历史注脚,在依法治国的宏大进程中,刻在人们的记忆里。
往事作序,来日为章。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