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方文学中月亮意象比较
“意象”之词源于中国,最早见于《周易·系辞上》:“子日:‘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日:‘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此时,“意”“象”尚未联用,“象”是用来表达意的,当“言”不能很好地表达他的“意”时,就设“象”来表达。可见“象”是表意的一种很好的媒介。其后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里第一次把意、象连用:“玄解之宰,寻声律而定墨;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这里的意象主要是指一种内在主观情意与外在物象、情与景的融合,是一种“意”中之象,而且往往更偏重于意。将意象看成是一种心理表象,是西方文艺理论家们对意象的理解。西方文论中普遍使用意象(image)一词,是20世纪初的事。image”的词则源自拉丁语“imago”,“imago”是从古希腊语“eidolon”意译而来,原意为表象(representation)或是心的图像(mind picture)。所谓表象,是我们过去所感知和经历过的事物的形象在心理上的重现和回忆。美国文艺理论家韦勒克和沃伦在其合著的《文学理论》一书中,主要是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界定意象:“在心理学中,‘意象’一词表示有关过去的感受上、知觉上的经验在心中的重现或回忆,而这种重现和回忆未必一定是视觉上的。”这种从心理学意义上来理解意象的还有“意象派诗人庞德,文艺理论家理查兹以及哲学家康德等人。庞德说:“‘意象’不是一种图象式的重现,而是‘一种在瞬间呈现的理智与感情的复杂经验’,是一种‘各种不同的观念的联合’。 理查兹说:意象“是作为
一个心理事件与感觉奇特结合”。
综上所述,我们通常所说的意象就是融汇着作者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人类同住一个地球,共同拥有一轮明月,中西方民族的人们都喜欢欣赏月亮。起初月亮只是自然界的一个客观物象,但由于文学的审美作用,它逐渐成为一个具有丰富思想内涵和情感彩的文化载体,一个蕴涵丰富的艺术符号。月亮作为这样一个意象负载着民族深刻的文化内蕴,在中西方文学中频繁出现,是一个常见的、具有重要作用的传统意象。本文采用平行研究的方法,比较中西方文学中月亮意象的异同,并分析其成因,让人们对月亮意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有利于人们更好的解读中外文学作品中月亮意象的文化内涵,使人们对中外文化的差异有更深层次理解,促进文化沟通.
中方文学中月亮意象的相似性
(一)、以月来象征人的美貌或美好的事物
中西方文学名著中月亮常常被用作美丽、美女的代名词。《诗经·陈风·月出》中写道:“月出皎兮,佼人僚兮。”即以月光的美来映衬所爱人的美貌。自《诗经·月出》一曲唱出之后,
这种抒情旋律便久唱不绝,在月下诗词里,有时月亮干脆就直接被比喻成佳人形象。韦庄有“垆边人似月,皓婉凝霜雪”,苏轼谓“新月如佳人,出海初弄,娟娟到湖上,潋潋摇空碧”。古代文学中也有大量以月亮来象征人的美貌的著名篇章。如《儒林外史》第20回里描述辛小的美貌:“匡超人此时恍若亲见瑶宫仙子,月下嫦娥,那魂灵都飘到九霄云外去了。”《红楼梦》第3回中林黛玉看见贾宝玉时用“面若中秋之月”来形容宝玉的容貌。《金瓶梅》第24回中写西门庆家的女人:“月之下,恍若仙娥,都是白绫袄儿,遍地金比甲,头上珠翠堆满,粉面朱唇。”
以月来象征人的美貌,不仅在中国的文学作品中出现,在西方文学作品中也有较为频繁的出现。《爱的徒劳》中罗瑟琳说:“我的脸不过是一个月亮,而且是遮着乌云的。”国王便称赞罗瑟琳的美丽说:“遮蔽这样的明月,那乌云也是幸福的! 皎洁的明月,和你的灿烂的众星啊,愿你们扫去浮云,把你们的光明照射在我们的眼波之上。(卷2第254页)法国诗人波德莱尔也赞美道:“今夜月亮懒洋洋地进入梦乡,就像一个美女躺在坐垫上。”(《月亮的哀愁》)
(二)、以月来象征贞洁
西方文学中常用月亮来象征贞洁或有不洁的寓意。如赛勒美赞美月亮道:“她冰冷而贞洁,可以肯定还是个处女。”《奥瑟罗》中的主人公怀疑妻子的贞洁时说便说:“她的名誉本来跟狄安娜的容颜一样皎洁的,现在已经染上了污垢,像我自己的脸一样黑了。” (9345)中国文学中杜甫的《月》:“斟酌妲娥寡,天寒耐九秋。”是写月的贞洁。元代施君美《幽闺怨》第39出中:“贞心一片如明月,映入清波到底圆。”也写月的贞洁。
(三)、同时月亮在中西方月亮文学中都有着较多的孤独成分
这可能与中国嫦娥奔月的故事和希腊月亮女神的神话故事都是表现孤独的主题有关。中国传统的民间故事里,月亮叫做“广寒,是一座凄清的宫殿。那里住着一个美丽的少女嫦娥她因误食长生不老之药而飞入月宫与不停捣药的玉兔和不断砍桂树的吴刚为伴。不死的愿望虽然实现了,但是嫦娥却并不快乐,她在月亮上很孤独和寂寞。唐代诗人李商隐有诗感叹“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苍天夜夜心”,日日夜夜都是一样寂寞,你想追求永恒,就要付出孤独的代价。关于借月抒发孤独情绪的中国文学代表,在小说中要数中国四大文学名著之一的《红楼梦》了。《红楼梦》中对月亮的意境有很精彩的描写,《红楼梦》第七十六回“凸碧堂品笛感凄清  凹晶馆联诗悲寂寞”写湘云与黛玉二人一起赏月吟诗,对景感怀。湘云的“寒塘渡鹤影”,黛玉对出“冷月葬花魂”。
而在缺乏中秋节这一特定文化内涵的西方文化中,月亮意象更是倾向于表现人类共同的情感---忧伤和孤独的主题。西方诗歌中多有体现孤独主题的月亮诗篇,如英国诗人雪莱在《宇宙的飘泊者》中写道:“告诉我,月亮,你脸苍白而发灰,在天路历程中始终无家可归,要在什么样的黑夜或白昼的深渊,你将寻到自己的安睡?拉美诗人卢贡内斯曾把月亮称为“白的孤独。哈代则在《当我动身去里昂乃斯》中写道:“当我动身去里昂乃斯,动身去百里之外的地方,月光点燃了我的孤独,树枝上挂满了白霜,当我动身去里昂乃斯,动身去百里之外的地方。”可见,在西方诗歌中,沐浴着月光的孤独常常会是一种洁净的孤独。虽然中国古典诗词中也有许多体现孤独主题的咏月诗作,但多与思乡有关,其孤独之中多了一份凄凉。
(四)、月亮的可望而不可得
《爱的徒劳》中罗瑟琳告诉垂涎自己的国王:“愚妄的祈求者啊!你不要追寻镜里的空花,水中的明月;你应该请求一些更重要的事物。”。(2255)这是暗示国王的想法愚蠢,水中捞月都是徒劳。这和东方文学中经常出现的镜花水月的寓意一样,镜花水月毕竟终成空。如《红楼梦》第5回中有说,“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 李白的《自梁园至敬亭山见会公,谈陵阳山水兼期同游,因有此赠》:“相思如明月,可望不可攀。”
二、中西方文学中月亮意象的不同内涵
(一)、中国文学中的月亮意象
1、人与月亮合二为一
人与月亮合二为一指的是作者借月亮来抒发情感,以达到主客观的统一,情景交融。在浩如烟海的中国古代诗文中.美丽而神奇的月亮是一个经久不衰、反复被描绘的意象。从《诗经》“月出皎兮,佼人僚兮”的美人迟暮,到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的苍凉壮阔,再到苏轼“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对人生的思考.月亮从此被披上了一层又一层的情感外衣,承载了越来越多人类的情感。正如克兰默在《灯宴》(1916)的序言中谈到了月亮这个在中国诗坛上无所不在的象征:月亮悬挂在中国旧诗坛的上空。……(她)是人间戏剧美丽而苍白的观众,而她所知道的一切隐秘、激情和欢乐,迅速地崩溃或是慢慢地腐烂,……她把远隔千山万水的情侣思念联结起来。
2、月亮是文人失意时情感寄托之所在
《淮南子·览冥训》中有这一样一段记载:羿请不死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以奔月。经过历代
诗人的反复吟咏,这一月亮的原始意象逐渐嬗变为失意的情感象征:文人们因为怀才不遇,仕途潦倒,便把这种失意的情感寄托于月,月亮反映着古代诗人骚客孤独与寂寞的心态,反映出失意者寻求慰藉与解脱的心态。于是月亮在那些失意的文人笔下成为了孤月、冷月、寒月。李商隐《无题》诗中有“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夜吟应觉月光寒”并不是月光真有冷暖之分,而是月亮构成了孤独与失意者的心像。该类诗常表现诗人宦海浮沉,仕途坎坷,人生失意的感慨和嗟时伤悲的情怀。诗中的月亮已成为士大夫们逃避现实苦难、超拨俗的人格化身。
3、月亮在中国古典诗词中还是表时空永恒的意象
时空合一思维是中华民族的一个思维特点。月亮在中国古代诗词中既是表时间的意象又可以是表空间的意象。由于月亮意象具有惟一性、共享性,能够连接相隔千里万里的人,也能够联系古今,是变时空合一思维的重要意象,往往揭示了深邃的宇宙生命之道,抒发了深沉的历史人生悲慨,传达出中国文化的悲剧意识。如李白的“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把酒问月》)。王昌龄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姜夔的“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扬州慢》)。张若虚的“江畔何人
初照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春江花月夜》) 元·耶律楚材的“我看长天汉家月,照人依旧轮明”(《过舍山和二韵》)中国十个最邪门的地方。这些诗篇所表达的情感虽不尽相同,但都是引月入诗,使得境界开阔,人生短暂的忧思被淡化、提纯,无声冷月超越了具体时空的限制,表现了深沉的历史之感。李白的《月夜金陵怀古》“苍苍金陵月,空悬帝王州。天文列宿在,霸业大江流。渌水绝驰道,青松摧古丘。台倾鸟鹊观.宫没凤凰楼。别殿悲清暑.芳园罢乐游。一闻歌玉树。萧瑟后庭秋。”诗人让明月与地理结缘.给它附上了丰富的人文历史背景.让“金陵月”成了阅尽沧桑的历史见证与人生的短暂、历史的变迁相观照,引出了诗人掩饰不住的思古幽情,抒发对宇宙永恒的羡慕与向往、对朝代兴亡的哀惜与伤感。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