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古韵新声》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第五单元《古韵新声》
一、单元教学设计说明
本套教材比较注重对我国古诗歌曲和传统古典音乐的继承与发扬。古诗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古诗与音乐有着密切的关系,古诗朗诵的韵律感与音乐的韵律具有共通性。许多作曲家都致力于古诗歌曲的创作,希望通过演唱古诗歌曲继承和发扬古诗的传统,让人们从古诗中受到教育,使古诗更加深入人心。本单元还包括部分中国古曲曲目,古曲是我国民族音乐中的瑰宝,对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了解中国悠久的音乐文化、增加民族自豪感有重要作用。
本单元包括四首音乐作品和一个活动:唱歌作品《梅花》与《静夜思》、欣赏作品《梅花三弄》与《渔舟唱晚》,活动《古诗朗诵演唱会》。通过本单元教学内容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古诗类型歌曲的演唱方式,建立学生对中国古典音乐的审美意识,通过诗、乐、画三方面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对中国古典音乐产生共鸣,进而产生愿意进一步接触的愿望。
二、单元教学目标
古诗改编的歌曲
1.通过本单元演唱、欣赏和活动,引导学生热爱我国优秀的传统音乐文化。能够感受音乐中传达的情绪,提高学生的歌唱能力。
2.通过学唱《梅花》,让学生了解梅花不畏严寒、在风雪中竞相开放的特性和坚强不屈的性格,并能够用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
3.通过欣赏古琴独奏《梅花三弄》,学习古琴的知识,感受古琴的音和韵味,让学生对古琴的技法及音乐表现力有初步了解。
4.欣赏《渔舟唱晚》,能够分辨出乐曲的段落、熟记不同的主题,体会乐曲表现的意境,并能用相应的表情术语做定义。
5.通过学唱《静夜思》,提高学生的合唱能力,能够用较长的气息和纯净的声音演唱歌曲,表现思念故乡的情感。
6.能够积极参与“古诗朗诵演唱会”的表演,与同学们交流目已熟悉的古诗及歌曲,对古诗歌曲的音乐特点有所认识。
三、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1.唱歌《梅花》
(1)教材分析
王安石是宋代的文学家。与一般描写梅花的诗不同,王安石的《梅花》不仅表现了梅花凌寒独自开的坚强性格,而且表现了梅花幽香扑鼻、洁白如雪柔美的一面。其大意是:在寒冷的冬天,别的花都凋谢了,只有在院墙边上的几枝梅花冒着寒冷独自绽放。远远地看去一片雪白,难道是下起了雪?忽然闻到了淡淡的清香,原来是严寒中开放的白的梅花。
歌曲为一段体,大调式,由四个乐句构成。第一乐句的“墙”字很有特点,从时值看,是一拍半,但作曲家却没有按常规用四分附点音符,而是用了切分节奏,在以3为主的一拍半中,又用了一个十六分音符的4,不仅使音乐显得有生气和活力,而且强调了第一个字的语气,使音乐的开篇有独到之处。第二乐句给人一种柔美的感觉。节奏是对第一乐句的重复,保持了旋律进行的统一。第三乐句的节奏和旋律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特别是第一乐句出现了最高音5,同前一乐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把情绪推向了高潮,表现了梅花“凌寒独自开”的坚强性格。接着的第四乐句旋律逐渐下行,情绪逐渐平稳,结束在主音上。随后,第三四乐句又反复了一遍,更加突出了梅花坚强的性格。
(2)教学建议
①这是一首古诗歌曲,教师可以通过读歌词的方式让学生体会古诗的律动和韵味,然后再进行唱歌教学。尤其要注意歌词咬字与旋律之间的结合。
②这首歌曲的演唱要求能够运用优美的音和连贯的气息,教师可以设计相应的发声练习,训练学生声音的集中度和长气息演唱,再学唱歌曲。
2.欣赏《梅花三弄》
(1)教材分析
《梅花三弄》是一首优秀的古琴名曲,它以梅花为题材,表现了梅花不畏严寒、尚识不屈的坚强性格。这是一首表意的乐曲,欣赏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在教学中,教帅不要过多地引导学生联想具体的形象或情节,而应注意对音乐的整体把握。
  乐曲采用了主题变奏的手法将主题重复了三次,称为“三弄”。
全曲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呈现了乐曲的中心音调,旋律以跳进为主,节奏平稳、舒展,附点音符的运用使音乐具有流动感。然后反复主题,用古琴的泛音技法演奏,音清澈透明,使人感到梅花的清纯、高洁。
第二部分速度加快,富于动感,表现出动荡不安的气氛,衬托出梅花在恶劣环境下傲然挺立的形象。
第三部分音乐又恢复了平静,节奏舒缓,好像经过风霜的梅花依然呈现出清纯、洁白的风姿。
这首乐曲深受人们喜爱,流传千年,不仅因为古琴古朴、清幽的音和优美的旋律,还因为它表现了梅花清白、傲雪凌霜的高尚品性。它已经超越了音乐的范畴,赋予了作品深刻的文化内涵。这首乐曲还有许多改编版本,如作曲家王建中创作的同名钢琴曲就是以这乐曲的主题为素材创作的,乐曲融人了的诗词《ト算子·咏梅》的意境。
(2)教学建议
①这是一首代表性的古琴作品,也是中国古曲的代表作品之一。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视唱乐
谱的方式熟悉主题音调,体会主题变换拍子的表现特点。
②古琴是中国古代文人音乐的代表,具有独特的韵味和文化内涵。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认知能力,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为学生介绍一些古琴的故事,通过具体生动的故事展示古代文人的精神魅力和气节,进而深人理解古琴音乐的特点。
③这首作品应用了古琴很多具体的技法,教师可以截取演奏片段,让学生了解古琴不同演奏技法的音响效果,体会其表现力。
3.欣賞《渔舟唱晚》
(1)教材分析
《渔舟唱晚》是一首古筝独奏曲,它的标题选自唐代诗人王勃《滕王阁序》中的“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乐曲的意境优美,好像是一幅水墨画。它表现了夕阳西下,落日的余辉映照在湖面上,远处青山朦朦、白帆点点,随风飘来阵阵欢快的渔歌声,渐渐地,歌声远去,湖边只留下一片寂静。
全曲共分三段。
第一段:慢板奏出悠扬而富于歌唱性的旋律,配合左手揉、吟等装饰手法抒发了作者内心的感受和对湖滨晚景的赞美。
第二段:音乐速度加快,旋律从第一段上下八度跳进的曲调中发展而来。从全曲看,“徵”音是旋律的中心音,在这段中用了清角音( fa ),出现了暂时的离调,转入下属调,形成对比和变化,形象地表现了渔夫荡桨欢歌、破浪行舟的欢乐情绪。
第三段:快板奏出一连串模进音符,形象地表现了荡桨声、摇橹声和浪花飞溅声。随着音乐的发展,音乐速度逐步加快,力度加强。同时,作品运用古筝独特的演奏方法表出渔舟近岸、渔歌飞扬的情景。
尾声:音乐在高潮处突然收住,尾声旋律缓缓流出,这是第二段旋律中一个乐句的缩奏,最后结束在宫音上。力度减弱,好像最后一个涟漪消失在月之中,湖边只留下一片
幽静,意境深远。
《渔舟唱晚》是一首非常优秀的古曲,被改编成许多不同的演奏形式,如长笛独奏、钢琴独奏、小提琴独奏、管弦乐合奏等。特别是小提琴独奏《渔舟唱晚》,更加突出了音乐的歌唱
性。中央电视台在天气预报中也运用了这段主题,使它的影响更加广泛。一位外国竖琴演奏家听了这首乐曲之后非常赞赏,称它为一首“富有东方风味的世界名曲。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