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堂从业人员卫生要求
(一)检查和报告健康状况
1、体检
每年一次,新参加工作人员和临时参加工作人员,在取得健康证后上岗,如果有以下几种情况不得参加接触直接入口食品工作。
-痢疾
-伤寒
-活动性
-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
-其他有碍食品卫生的疾病
2、晨检
每天检查,发现有以下症状时,立即暂停接触直接入口食品,并立即向保健老师报告。
-腹泻
-手外伤
-手部皮肤湿疹、长疖子
-咽喉疼痛
-眼耳鼻分泌液体
-发热
-呕吐
这些疾病和症状都潜伏着病原微生物污染食品的可能性,应及时,直到痊愈才可上岗。
(二)良好的个人卫生要求
1、 保持个人清洁
勤洗澡、洗头、保持个人的清洁卫生,尽量减少食品受到病源微生物污染的风险。
2、重要的手部卫生
手是人体接触食品机会最多的部位,未经清洗的双手可以携带大量的细菌和病毒,绝大部分人体对食品的污染都是有不清洁的手传播的,因此手是从业人员卫生中最为重要的部分,洗手是个人卫生中最为重要的环节,还应该重视肥皂洗手,有效的洗手能够有效的去除手部的大部分微生物,要保持手部的清洁卫生应该做到:
——按照标准程序洗手:打湿双手-涂上洗手液-双手用六步法搓擦20秒-冲洗(工作服为短袖的应洗到肘部)-干手-关闭水龙头-消毒剂中浸泡20-30秒。
——操作时不佩戴外露饰物(包括手表),因为饰物表面的凹陷处容易藏污纳垢,而且戒指等小饰物可能在操作中混入食品。
——手不要碰触与操作台有过接触的工作服。
——指甲的卫生要求:剪断指甲,不涂指甲油。
—
—正确使用手套:一次性橡胶或塑料手套不重复使用。
——手套永远不能代替洗手,戴手套前和更换新手套前都要洗手。
——连续操作每4小时更换一次手套。
——直接接触入口食品的操作人员在下列情况下要洗手:开始工作前、处理食物前、处理生食后、上厕所后、咳嗽、打喷嚏、擤鼻涕、摸耳朵、鼻子、口腔或身体的其他部位后、从事任何可能会污染双手的活动后、认为需要时。
3、卫生要求工作服的穿戴
——工作服应做到定期更换,保持清洁。
——准备清洗的工作服应放在远离食品加工处理区,以免污染食品。
——不能穿戴工作服走出食品加工场所区,如要外出应脱掉工作服。
4、进食、喝水、抽烟及其他
人的口中含有数以千计的细菌,进食、喝水、抽烟时,口水可以传播到操作人员的手中或直接污染食品,因此应该做到:
——不在加工食品和存放餐具的专用场所进食、喝水和抽烟。
——在完成这些活动后,必须洗手。
——个人衣物和私人物品不得带入食品加工区,应存放在更衣室。
——自身的饮食,作为食品加工操作人员,在日常生活中应自觉的不食用那些不干净的、有可能使人致病的食品。
——非操作人员进入食品加工区域,也应按照操作人员的要求做好个人卫生。
5、专间操作人员的特殊卫生要求
——进入前更换专用、清洁的工作衣帽及佩戴口罩,工作衣帽应每天进行更换、清洗和消毒。
—
—在操作中不宜频繁进出专间,出专间时应脱掉专用工作服,严禁穿工作服进入粗加工场所和上厕所。
——专间人员应特别强调双手的清洗和消毒,在进入专间、触摸专间以外的任何物品都要清洗和消毒双手。
——其他人员不得进入专间。
——专间操作人员不得直接拿去任何未经消毒的物品。
幼儿园
2023年3月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