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政策的变化和调整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政策的变化和调整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李培林
摘要:本文分析和描述了中国改革开放30年社会政策的变化和发展,认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真正起点实际上是阶级阶层政策的调整,即通过调整利益格局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团结一致向前看的局面。中国在改革过程中,在20世纪80年代形成“社会发展”的理念,并把社会发展的内容列入国家发展规划,在90年代形成以增进效率为取向的社会政策体系,这一体系包括社会保障、收入分配、社会福利、劳动就业、人口生育、教育医疗、社会流动、城乡管理等方面的一系列社会政策。进入新世纪以后,面对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拉开和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等一系列新挑战,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逐步形成以社会和谐为取向的促进公平和效率均衡的社会政策新体系。
社会政策通常是指一个国家的政府为了实现特定的发展战略目标,在促进社会事业发展、配置社会保障和公共、解决各种民生问题的价值取向、基本原则和具体措施。社会政策并非从来就有的,它是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为解决工业化、城市化带来的各种社会问题而产生的。中国在改革开放以前,只有经济统计而很少社会统计,也几乎没有社会政策的观念。但这并不意味着那时没有社会政策,而是说在改革开放以前,几乎所有的社会政策都被看作政治问题。实际上,直到2006年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社会政策”这个概念,才第一次被写入中共中央全会的决定,尽管在此之前,人们已经广泛使用这个概念。
与社会政策的概念相近的一个概念是公共政策,公共政策是指国家和政府制定和实施的对社会经济生活的进行干预的政策,是一个含义非常广泛的概念。社会政策可以说是与公共政策的相互交叉的概念,但也有的时候,人们把这两个概念视为大同小异,相互替代使用。
社会政策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的区分,狭义的社会政策,主要是指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方面的政策,而广义的社会政策是指相对于政治、经济、文化的社会领域的政策。本文所阐述的改革开放30年的社会政策变化,是从广义上使用社会政策的概念,主要包括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医疗、反贫困、环保等方面的政策。当然,这种划分也不是绝对的,像收入分配这样的问题,很难说仅仅是社会问题,也有政治和经济方面的重要影响。苹果暗黑模式
一、改革开放以后社会政策的两个重大调整
改革开放伊始,首先要实现的是工作重点的转移,即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要实现这一重大转变,就要调整利益格局,以便调动人民众参与改革开放和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性,因而在阶级阶层政策和分配政策上进行了重大调整。
1.阶级阶层政策的调整带来社会关系的深刻变化
人们一般是把中国的改革定义为市场化改革,把改革的起点设定为农村土地承包制的开始实行。通常
的说法是,1978年冬,安徽凤阳县小岗村,18位农民冒着风险,在土地承包责任书上按下了红手印。这一事件成为农村改革发端的标志性事件。但实际上,“包干到户”在一些地方的试行是在1980年代初的事情。1979年9月的中共十一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还只是允许农民在国家统一计划指导下,因时因地制宜,拥有经营自主权,以便发挥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到1980年9月,中共中央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肯定了包产到户的社会主义性质。到1983年初,农村家庭承包责任制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广。
全球票房排名
实际上,作为改革的序幕或者说真正的起点,是放弃和否定“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路线,所以改革首先进行的,是围绕着“拨乱反正”对阶级阶层政策进行了一系列的重大调整。其中包括:
第一,平反一大批历史上的冤假错案,为几百万人摘掉了“反革命”、“走资派”、“修正主义分子”、“黑帮分子”的帽子,恢复了他们的名誉。
第二,摘掉了知识分子在中的“臭老九”帽子,重申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改正了1957年绝大多数被错划为“右派分子”的案件。
第三,从1979年1月起,摘掉地主、富农分子的帽子,给予他们人民公社社员的待遇,其子女的个人成分一律定为“社员”。
第四,从1979年1月起,落实对国民党起义、投诚人员以及在大陆的台湾同胞亲属政策,此外还宽大释放了原国民党县团以下党政军特人员。
第五,在1980年代初,为原86万工商业者中的70万人恢复了劳动者身份,并随后明确规定,原工商业者已经成为社会主义社会中的劳动者,其成分一律改为干部或工人。①这些为了“团结一致向前看”而进行的阶级阶层关系的重大调整,调动起各个社会阶层投身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性,扩大了改革的众基础,同时这些政策调整也意味着,从此放弃在“”中那种简单地把“政治思想”和“历史背景”作为划分阶级阶层的依据。
随后的经济体制改革,带来阶级阶层结构和利益格局的深刻变化。这种巨大变化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所有制结构的深刻变化使非公有制经济快速成长,由此产生了私营企业主、个体工商户、外资和私营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等新的社会阶层;二是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动使2亿多农民转变了职业身份,成为“新工人”;三是与现代经济社会相联系的社会中间阶层的人员规模快速扩大了,而且社会流动大大加快。
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推进,推动着中国从传统的城乡二元结构向现代社会结构转变。这种社会结构转变的人口规模之大、速度之快和程度之深,在世界现代化历史上是空前的。数以亿计的农民离开土地向非农产业的迅速转移,乡村人口向城市的大量集中,为中国的社会结构转型带来强大动力,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就业方式和整个社会的面貌。
2.分配政策的调整带来利益格局的深刻变化
分配政策的改革是中国改革开放以后社会政策调整的主要方面,改革一开始就是从破除平均主义着手,要求打破大锅饭、拉开收入差距、引进竞争机制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在改革初期,收入分配的改革要排除的主要障碍就是“平均主义”的倾向。1984年《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强调指出,“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平均主义思想是贯彻执行按劳分配原则的一个严重障碍,平均主义的泛滥必然破坏社会生产力”。并且提出,“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是符合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是整个社会走向富裕的必由之路”。
1987年中共十三大报告,提出“在促进效率提高的前提下体现社会公平”的分配政策。这一政策后来在1992年中共十四大报告中被概括为“兼顾效率和公平”,在1997年中共十五大报告被概括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2002年中共十六大报告在重申“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的同时,进一步提出,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
分配政策的调整带来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各种相对独立的利益主体的产生形成复杂的利益格局:向地方政府“放权”和实现“分灶吃饭”的财政制度,造成以地区为单位的相对独立的利益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情况下,个体私营企业、三资企业、乡镇企业等也成为不同的利益主体;国有企业通过“承包制”、“利改税”、“拨改贷”、“股份制改造”等一系列改革,也成为市场导向的相对独立的利益主体;事业
单位等非营利组织在通过“创收”弥补经
①胡绳,1991,《中国共产党七十年》,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第481-483页。
费不足的驱动下也有了独立利益;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的参与分配也使整个分配格局产生深刻变化。
与此同时,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中国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单位之间以及社会成员个人之间的收入差距快速扩大,并在一些领域产生了严重的分配不公问题。在全球化竞争背景下,中国不同产业的比较收益差距扩大,非实体经济的飞速发展使财富积累速度加快,产业集化的现象使投资向特定区域更加集中,体力劳动的充分供给和竞争过度造成低位劳动工资水平停滞不前,加之腐败和非法收益的存在,这些都成为导致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的影响因素。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收入差距的扩大趋势引起社会的强烈不满和国家的高度重视。2003年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的决定,提出“整顿和规范分配秩序,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重视解决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差距过分扩大问题”。2004年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的决定,提出“切实采取有利措施解决地区之间和部分成员之间收入差距过大问题”。2005年中共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的建议进一步提出,“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2006年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的决定,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着力点,写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
提出“必须加紧建设对保障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并第一次系统提出要对收入分配进行“宏观调节”,要求“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公平,着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坚决取缔非法收入,促进共同富裕”。2007年中共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二、改革开放以来社会政策变化的基本内容
中国目前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系统的社会政策,中国的社会政策体系主要由人口政策、就业和劳动关系政策、收入分配政策、社会保障政策、城乡管理政策、科技和教育政策、社会治安政策、环境保护政策等组成。
社会政策涵盖的领域比较广泛,本文限于篇幅不可能全面阐述,在此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和描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政策发生的一些重要变化。
1. 人口政策的变化
中国在20世纪下半叶的半个多世纪中,发生了人口增长方式的历史性转变,由高出生率、高死亡率、
低增长率,过渡到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增长率,再转变到目前的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增长率。促使这种人口转型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发展、社会转型和人口控制政策,特别是人口控制政策,在这种人口转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人口数量控制措施由宣传教育和节育转变为国家计划,成为历次“五年计划“进行指标限制的重要内容。1978年10月,在中共中央批转的《关于国务院计划生育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的报告》中,提出”提倡一对夫妇生育子女数最好一个、最多两个“。同年,第一次将”国家提倡和推行计划生育“写入《宪法》。
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在城市户籍人口中开始严格实施“一对夫妇一个孩子”的生育政策,这些政策所追求的目标,就是力争在20世纪末将总人口控制在12亿之内。但是,在2000年将总人口控制在12亿之内的目标,还是被一再突破,1987年就改为“控制在12.5亿之内”,“七五”和“八五”计划进而改为“在2000年将总人口控制在13 亿内,在2010年将总人口控制在14亿内”。
到2006年,中国总人口达到13.1448亿人,出生率降低到了 12.09‰,死亡率降低到6.81‰,自然增长率降低到5.28‰。但是,与此同时,人口老龄化、出生性别比偏高的问题电脑wlan密码怎么
凸显。未来几十年,中国将先后迎来劳动年龄人口、总人口、老年人口三个高峰,据测算,2016年15-64岁的劳动年龄人口将达到10.1亿人左右的峰值;本世纪30年代总人口达到15亿人左右峰值;40
年代65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3.2亿人的峰值。
中国目前的人口政策是,优先投资于人的全面发展,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引导人口合理布局,保障人口安全,促进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转变,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2. 就业和劳动关系政策的变化
改革开放前,经济增长、平均分配和充分就业,是中国发展的三大首要目标。充分就业被视为体现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优越性的一项重要社会政策。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被确定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以后,牺牲效率实现充分就业的做法被逐步放弃,就业状况更多地靠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的调整。20世纪90年代以后,就业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出现了就业形势紧张甚至严峻的局面,实行扩大就业的积极政策重新成为社会政策的重点。
改革开放以后,在国有企业的改革中,逐步放松了对解雇的限制,各种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则实行了市场化的就业制度。1986年,为了配合国有企业改革和劳动制度改革国务院颁布了《国营企业职工待业保险暂行规定》,明确规定对国营企业职工实行职工待业保险制度,这个暂行规定的出台,标志着中国失业保险制度的建立。尽管如此,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的城镇登记失业率虽然在缓慢增长,但一般都没有超过3%。
手机看电视
20世纪90年代后期,为了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解决很多国有企业普遍存在的人浮于事、效率低下、债务沉重、亏损严重等问题,实行了“减员增效”的重要措施。“减员增效”措施的正式提法,在正式文件中较早见于1997年《国务院批转国家经贸委关于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工作意见的通知》,这个通知提出了对国有企业实行“鼓励兼并、规范破产、下岗分流、减员增效、实施再就业工程”的改革方针。随后,这一政策作为改革的重要手段在国有企业中全面铺开和执行。从1998年到2003年,中国国有企业累计下岗2818万人。从2000年开始,中国加速了就业体制市场化改革,实行下岗与失业的体制并轨,到2005年底,下岗和失业的体制并轨工作结束,“下岗”从此成为一个历史性概念。
劳动力市场就业机制的形成使劳动关系发生明显变化,由此产生了大量新的劳动关系矛盾和纠纷,主要表现在一些企业不签订劳动合同或随意解除和更改劳动合同,拖欠工资现象严重,克扣工资,加班加点得不到合理报酬,企业劳动条件恶劣,劳动保护不到位,劳动者的权益维护不到位,等等。2001年,中国颁布了新修改的《工会法》,首次明确提出“维权是工会的基本职责”。各地开始探索建立政府、企业、工会三方的新型劳动关系调整机制,按照“双方自主协商、政府依法调整”原则,解决劳动争议。
2006年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的决定,提出“发展和谐劳动关系”的要求和目标。2008年1月7日,在国际劳工组织“2008年经济全球化与工会”国际论坛的开幕式上,中国在致辞中说:“让各国广大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是以人为本的要求,是时代精神的体现,也是尊重和保障人权的重要内容。
维护劳动者权益是工会的神圣职责。工会要积极为广大劳动者说话办事,特别是要致力于改善广大劳动者的劳动条件、劳动收入、劳动保障、生活质量,让广大劳动者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广大劳动者更多分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中国开始进入致力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和谐劳动关系的新阶段。
3. 社会保障政策的变化
开学第一天的感想中国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社会保障制度,部分照搬苏联的模式,部分带有供给制的性质。其主要的体制缺陷:一是覆盖面小,实施范围窄;二是社会化程度低,保障功能差;三是社会保障受地区财政能力的影响,抚恤救济标准长期不变;四是管理体制分散、政出多门。
改革开放以后,针对当时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一些突出不合理的问题,从1984年开始,进行了一些初步的改革探索:一是扩大了社会保障的范围;二是提高了保障的标准;三是增加了保险项目。上述改革措施,突破了“企业保险”的格局,社会保障体系开始走上正规化、法制化轨道,这为社会保障制度由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国家负责、单位包办、封闭运行的制度安排,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责任共担、社会统筹的制度安排奠立了基础。
20世纪90年代以后,人口老化过程加速,离、退休人员不断增加,企业改革中下岗人员增加,又受到20世纪60年代以来生育高峰期的影响,每年新增劳动力待业人数也在增加,这三个增加形成了对社会
保障的巨大压力。1993年,中国正式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明确了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内容,提出了建立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多层次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制度,以及政事分开、统一管理的社会保障管理体制。
2006年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和2007年中共十七大,提出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一是促进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探索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到2006年底,中国享有养老保险的人数为21800多万人,占当年城乡就业人员76400万人的28%,说明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覆盖范围还相当窄,要大力推进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扩大覆盖面。二是全面推进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中国从1998年开始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从2003年开始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从2007年开始启动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这三项制度建设在2010年之前可以实现城乡居民的全覆盖。三是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提高保障水平。目前,中国城镇普遍建立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也于2007年上半年初步建立。
提出的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这是一个重大的社会政策抉择。取消农业税结束了农民2600多年来种粮纳税的制度,而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则将结束中国数千年来农民没有社会保障的状况。
4. 反贫困政策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增长和反贫困政策的实施,中国数亿人摆脱了贫困,为全球反贫困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从1978年至2006年,中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数量从2.5亿下降到2148万,减少了2.28亿多人;农村绝对贫困发生率由30%下降到2.3%。
在计划经济时代,中国政府的反贫困政策,主要表现为社会救济项目。这种反贫困的方式,被后来的一些研究者们称为“输血机制”,但是这种“输血”并没有在贫困地区产生有效的自我“造血”能力。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政府改变了扶贫政策,开始实行了以经济增长为目标的扶贫开发战略。
为了加快反贫困的步伐,中央和国务院在1984年发布《关于帮助贫困地区尽快改变面貌的通知》。中央政府在全国筛选出几百个贫困县,把中央的扶贫资金重点投向其中的国家级贫困县,余下的分别由省、县、乡级政府分级负责。到1986年,全国贫困县为664个,其中430个贫困县分布在十八个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从1986年到1993年,中国政府开始了全国范围内有计划、有组织、大规模的扶贫开发工作。全国农村贫困人口由1985年的1.25亿减少到8000万,平均每年减少640 万,贫困发生率从1985年的14.8%下降到1993年的8.22%。
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为了进一步解决农村贫困问题,缩小东西部地区的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国务院制定了《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决定从1994年到2000年,力争用7年时间,基本解决全国农村8000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经过7年的扶贫攻坚,全国农村没有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由原先的8000万减少到了3000万,占农村人口比重下降到3%左右。
网络机顶盒怎么样
进入21世纪后,中国的农村扶贫开发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中央政府制定了《中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