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食物中毒案例
一、案例:近日,宣威文兴乡一村完小60多名小学生集体用餐后疑似发生食物中毒,均有肚子疼、拉肚知情者透露,当天下午4点左右,疑似中毒的小学生被大巴车紧急送至宣威中医院。从网友提供的图片上看,陪同小学生前来医治的除了学校老师,还有许多学生家长。知情者透露,当天下午4点左右,疑似中毒的小学生被大巴车紧急送至宣威中医院。从网友提供的图片上看,陪同小学生前来医治的除了学校老师,还有许多学生家长。
由于医院病房有限,急诊走道挤满学生,一些小学生不得不在医院楼道里进行输液。部分病情严重的同学躺在病床上输液。目前有疑似中毒症状的学生已全部送往宣威市中医院,相关救治工作正在进行中。有学生家长称,学校中午吃的饭菜中,有一道菜是洋芋酸汤,家长猜测说好像是馊的,才导致学生食物中毒。有学生家长说,必须弄个水落石出,体事件对孩子伤害最大的是心里阴影,远不止肚子疼那么简单。
目前食物残留物和部分学生呕吐物已被有关部门提取调查。有家长说,警方已经介入调查。中毒原因尚不明确,详细情况以警方及相关部门调查为准!公共卫生事件分几级
二、结合各级行政主管部门的历次检查结果和案例报道分析,可将发生学校食物中毒的主要原因归纳为:
1.法律意识淡薄、知识水平低一些学校的领导、食品管理等人员从未学习过食品卫生的相关法规,对相关的卫生标准缺乏最基本的了解。有些食堂从业人员从未经过培训,未取得健康证;有些厨师食品安全意识匮乏,加工过程不按照规范操作,导致食用未煮熟的豆浆、四季豆、发芽马铃薯等中毒事件发生。有些
炊事员不注意个人和环境卫生:处理食物前后不洗手;有的将有毒有害物随意堆放,导致亚硝酸盐、桐油和工业原料被误用。
2.食堂卫生条件差一些学校食堂年久失修,设施简陋、陈旧,管理混乱。食堂无防蝇设施,蟑螂、老鼠、各种昆虫肆虐。加工流程无序,生熟食品混杂,甚至将用来生食的食物成品直接放在潮湿地上。餐具消毒措施不落实,有的甚至根本不消毒。有的学校自建饮水设施,但长期无消毒措施和水质监测措施。
3.采购渠道混乱部分非法企业打着“学生奶”、“营养餐”旗号兜售伪劣食品。有些管理员见利忘义,从非法商贩处购买病猪肉、米猪肉、死鱼、死禽等。有些采购员明知对方为牟取暴利而在食品种植、养殖过程中滥用农药、兽药,却为了拿回扣而不顾广大师生的安危,照样进货。这些人之所以胆大妄为,与学校采购食品时不按照规定向生产经营企业索取卫生许可证、营业执照等有关。国家对学生奶、学校午餐等供销渠道、生产企业有卫生许可制度。关键在于管理者不严格执行,从业者明知故犯。
4.一些地方的学校小卖部成为销售假冒伪劣和超过保质期食品的窝点每次卫生检查都能从这里查获大量无生产日期、无厂名厂址、无保质期的“三无”食品。还有的常年出售国家明令禁止的混装玩具食品袋等。这些现象之所以屡禁不
止,原因在于学校与小卖部签承包合同后,只收经营费而不加管理;本地卫生、教育、工商监督机构各
自为政,没有协调配合,给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
5.安全防范意识差表现在两方面:
(1)学生心理发展不成熟,好奇性、探究性强,易被花花绿绿的包装和外观引诱,从而受假冒伪劣食品侵害;或者因不能识别有害食物的异常感官形态,食入污染食物而导致中毒。
(2)学校食堂等食品加工场所的管理和从业人员警惕性不高,安全防范措施不到位,给一些犯罪分子实施投毒犯罪提供了可乘之机。这类犯罪分子尽管为数极少,但出于泄私愤和报复社会的目的,常将投毒等作案场所选择在学校食堂,以自我防护能力较弱的学生为侵害对象,造成极恶劣的社会影响。
加强管理才能避免食物中毒现象的发生,学校应该负起责任来,建造一个安全的生长环境。下面请看以下佰佰安全网为您带来的安全科普知识,希望对您的生活有所帮助。
三、改进建议
一、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务必按照我部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加强学校食品安全管理的相关文件要求,全面落实学校食品安全管理各项规章制度。学校食堂必须取得餐饮服务许可证后方可供餐,严格执行食品采购索证索票、进货查验和台账记录制度,食品贮存、加工、供应管理制度和要求,确保采购、加工、供应、贮存等关键环节安全可控。
二、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完善食物中毒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制度,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后,必须立即报告当地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以便有效协调和利用相关资源妥善进行应急处置,最大限度地降低食品安全事故的危害和负面影响。
三、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试点地区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把食品安全摆在第一位,严格供餐模式准入管理。不具备食堂供餐条件的学校必须从县级政府组织招标确定的供餐企业、托餐家庭名单中选择校外供餐单位。严禁不具备相应资质的供餐企业(单位)、托餐家庭(个人),从事营养改善计划的供餐、托餐服务。要积极配合当地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加强对供餐企业、托餐家庭供餐过程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
四、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食堂从业人员培训工作,通过多种形式对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进行全员培训,强化其食品安全意识,规范其食品安全操作行为。为推进学校食堂从业人员培训工作,我部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
局组织专家编制了《学校食品安全管理与操作规范》(教学片),近期将配发各地,各地要充分利用该教学片对学校食堂从业人员开展培训工作。
五、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联合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加大学校食品安全督查频度和力度,特别是对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试点地区要定期进行巡查。对发现的问题要提出整改意见并限期整改,对学校食
物中毒和肠道传染病流行事件的原因和责任要一查到底,对因疏于管理、措施落实不到位造成食物中毒事件的学校和责任人要严肃查处。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