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公务员法》最新考题及答案
第1题我国国家公务员指各级国家行政机关中()。
A.除领导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
B.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
C.除从事党务社团工作以外的人员
D.除工作人员以外的领导人员
本题正确答案:B
第2题公务员培训和挂职锻炼属于()。
A.求才机制
B.用才机制
C.留才保障机制
D.育才机制
本题正确答案:D
第3题国家公务员录用,只从社会上选拔人员担任()。
A.主任科员以下领导职务
B.副主任科员以下领导职务
C.主任科员以下非领导职务
D.副主任科员以下非领导职务
本题正确答案:C
第4题国家行政机关录用公务员,只录用政府机关以外的单位中()。
A.具有国家公务员身份的人
B.不具有国家公务员身份的人
C.无固定工作的人员
D.除工勤人员以外的人员
本题正确答案:B
【第5题】国家公务员的录用标准是()。
A.品学兼优
B.德才兼备
C.选贤任能
D.又红又专
本题正确答案:B
【第6题】报考公务员的年龄要求一般为()。
A.35岁以下
B.35岁以上
C.25岁以下
D.25岁以上
本题正确答案:A
【第7题】负责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国家公务员的录用考试组织工作的部门是()。
A.国务院人事部门
B.省级政府人事部门
C.地方各级政府人事部门
D.上一级政府人事部门
本题正确答案:B
【第8题】新录用公务员试用期满不合格者()。
A.处长试用期
B.接受培训
C.挂职锻炼
D.取消录用资格
本题正确答案:D
【第9题】民族自治地方人民政府录用公务员时,对少数民族报考者()。
A.在提高条件下择优录用
B.在降低条件下优先录用
C.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
D.在降低条件下择优录用
本题正确答案:C
【第10题】公务员考核内容包括德、能、勤、绩四个方面,重点考核()。
A.政治素质
B.职业道德
C.领导能力
D.工作实绩
本题正确答案:D
【第11题】公务员考核的等次分为()。
A.优秀、良好、差
B.优秀、及格、不及格
C.优秀、合格、不合格
D.优秀、称职、不称职
本题正确答案:D
【第12题】公务员在德、能、勤、绩四方面达到胜任职务()。
A.优秀
B.称职
C.较好
D.不称职
本题正确答案:B
【第13题】对公务员的物质奖励不包括()。
A.奖金
B.奖品
C.奖章
D.工资晋级
本题正确答案:C
【第14题】公务员在辞职申请审批期间不得擅自离职,否则()。
A.不准辞职
B.辞退
C.撤职
D.开除
本题正确答案:D
【第15题】对公务员的精神奖励不包括()。
A.嘉奖
B.记功
C.授予荣誉称号
D.升职
本题正确答案:D
【第16题】国家公务员升职不包括晋升()。
B.职称
C.领导职务
D.非领导职务
本题正确答案:B
【第17题】公务员晋升副处到正司级职务的文化程度要求是()。
A.高中以上
B.大专以上
C.本科以上
D.研究生以上
本题正确答案:B
【第18题】公务员若对降职处理不服,申请复议或申诉必须在接到降职决定之日起()。
A.一周之内
B.委任制
C.30日之内
D.三个月之内
本题正确答案:C
【第19题】对公务员培训要贯彻国家确立的培训原则,其中关键是()。
A.理论联系实际
B.学用一致
C.按需施教
【第29题】与西方文官制度标榜的文官““政治中立”具有本质区别的是:()。
A.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
B.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C.坚持为人民服务
D.坚持德才兼备用人标准
本题正确答案:B
【第30题】我国政府人事管理工作的基础是()。
A.职位设置
B.职位说明书
C.职位分类制度
D.确定公务员级别
本题正确答案:C
【第31题】下列属我国公务员制度的一个特是()。
A.职位设置
B.职位说明书
C.职位分类制度
D.对公务员实行分级制度
本题正确答案:D
【第32题】报考国家公务员并担任主任科员以下非领导职务的人可以是()。
A.中学教师
B.在职国家公务员
C.外籍华人
D.在狱人员
本题正确答案:A
【第33题】下列不属物质鼓励的是()。
B.奖品
C.工资晋级
D.加班费用
本题正确答案:D
【第34题】公务员在受到何种惩处后若在年度考核定为“称职”还可按时晋升工资档次的是()。
A.记过
B.撤职
C.警告
D.降级
本题正确答案:C
【第35题】以下属于直系血亲的有()。
A.养父母与养子女关系
B.叔侄关系
C.同父异母的兄弟关系
D.亲家关系
本题正确答案:A
【第36题】下列应当免职输手续中,属职务发生变动的是()。
A.离职学习超过一年者。
B.因健康原因不能坚持正常工作一年以上者
C.转换职位任职者
D.退休者
本题正确答案:C
【第37题】在任免机关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在任免权限范围内,通过法定程序,任免公务员担任某一职务时的应当任
A.转换职位任职者
B.晋升或降低职务者
C.因机构调整职务发生变化者
D.从其他机关及企业、事业单位调入国家行政机关任职者
本题正确答案:D
【第37题】在任免机关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在任免权限范围内,通过法定程序,任免公务员担任某一职务时的应当任
A.转换职位任职者
B.晋升或降低职务者
C.因机构调整职务发生变化者
D.从其他机关及企业、事业单位调入国家行政机关任职者
本题正确答案:D
【第38题】不履行国家公务员义务,不遵守公务员纪律,经多次教育仍无转变,又不宜给予开除处分的公务员,应当()。
A.撤职
B.辞职
C.辞退
D.调任
本题正确答案:C
【第39题】不胜任现职又不接受其他安排的公务员,应当()。
A.调任
B.辞退
C.转任
D.降职
本题正确答案:B
【第40题】由于公务员不称职而作的职务调整即()。
A.降级
B.降职
C.撤职
D.免职
本题正确答案:B
【第41题】属于国家行政机关内部与外部人员交流的形式是()。
A.转任
B.轮换
C.调任
D.辞职
本题正确答案:C
【第42题】公务员提交辞职申请书后,任免机关的审批期限为()。
A.一个月之内
B.两个月之内
C.三个月之内
D.半年之内
本题正确答案:C
法律常识200个必知知识点汇总
法律常识200个必知知识点汇总
1.法学是一门社会科学,以法(或法律)这一特定社会现象为其研究对象。
2.西方法学家对法的具体研究对象的理解:
⑴自然法学、哲理法学主张法代表正义、道德或哲理,认为法学应研究法的价值或最高目的(即
⑵分析法学主张法是国家权力的产物,认为法学应研究法的形式(即法律规范的效力来源、逻辑结构和
⑶社会学法学主张法是一种社会现象,认为法学应研究法的事实(即法的社会功能、法的效果以及法和
以上三种理解都是片面的,作为科学的法学,以上三方面都应研究。即,法学既要研究法的内容和形式3.法学的词源:
⑴中国:古代先秦(春秋战国)时期开始的类似后世讲的法学的名称是“刑名法术之学”或“刑
⑵西方:最早出现的法学一词通常指古代拉丁语中Jurisprudentia,愿意为“法律的知识”和“法律的技术”。古罗4.[法学体系]:是指法学研究的范围和分科,是由法学的各个分支学科构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
5.法学产生的前提:a立法已发展到相当复杂和广泛的程度;b社会上已出现一个职业法学家的集团。
6.法的起源的一般规律:从习惯演变为习惯法,再发展到成文法(广义的立法)。
7.法学的特征(实践性和阶级性):
⑴法学作为一门科学具有实践性的特征,是人们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的,是实践经验
⑵作为阶级社会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法学又具有阶级性的特征。它的内容、性质和任务,归根到底是8.马克思主义法学与以往法学的原则区别:
⑴以往的法学一般以唯心史观为基础,否认物质生活条件对法的决定作用。马克思主义法学以唯
⑵以往的法学都以不同形式否认法的阶级性,或者认为法是超阶级的“公共意志”的体现。马克思主义
⑶以往的法学大都认为法是超历史的,永恒存在的,马克思主义则认为,阶级意义上的法并不是超历史9.民主和法制的学说是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内容包括:
⑴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不可分。
⑵民主与法制不可分,民主和集中、民主和党的领导不可分,民主与法制建设不能超越历史阶段。
⑶应“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
⑷要法治不要人治,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
⑸在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必须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⑹要遵循法制原则,不搞政治运动。
⑺解决消极现象的重要手段是教育和法制;要在“全体人民中树立法制观念”。
⑻要坚决打击各种犯罪活动。
⑼“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⑽在政治体制改革中,“不能搬用资产阶级的民主,不能搞三权鼎立那一套”。
10.法学自身的方法论:社会调查;历史调查;分析和比较法律;词义分析;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分析。
法的一般原理
(法的概念、价值、作用、历史发展和资本主义法)
12.法、法律的词源和词义:
⑴在古代汉语中,法和律二字最初是分开使用的,‘法’和刑通用,“律,均布也”,意思是一
⑵广义的法律指法律的整体。狭义的法律仅指全国人大和人大常委会所制定的法律。
⑶静态的法通常指法律规则、制度;动态的法则泛指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活动或过程。
13.法的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⑴法是一种调整人们行为的规范,是由国家制定和认可的,是一种强制性规则,它规定了权利、
⑵阶级社会的法代表统治阶级的意志,而这种意志归根结底是由这一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等,14.法的本质属性与非本质属性:
⑴法的本质属性即直接体现法的本质的属性(如法的阶级性、人民性等);
⑵法的非本质的属性,即直接体现法的现象的属性(如国家强制性、规范性等)。
15.法不同于其他上层建筑现象的基本特征:
⑴法是调节人们行为的规范。
①这表明法不同于同一上层建筑中的思想意识形态和政治组织(国家、政党)的基本特征。法是一种社
②从现象上说,法具有规范性和一般性(或称普遍性和概括性)的非本质属性。法的规范性是指它为人
③从法的规范性和一般性还可以派生出其他一些属性如连续性、稳定性和效率性。
④规范性文件属于法的范围,非规范性文件虽然也有一定法律效力,但不属于法的范围,只是适用一定⑵法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①这表明法与其他社会规范的区别。法由国家制定或认可,也就是使法具有“国家意志”的形式。
②制定或认可表明法的产生的两种方式。国家制定的法,通称为成文法和制定法,习惯被国家依法认可
③法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对以成文法和制定法为主的国家,如西方的民法法系国家(法、德等国)或当
④法由国家制定或认可表明法又具有权威性、普遍性和统一性的非本质属性。权威性指法代表国家主权⑶法规定人们的权利、义务、权力。
①这一特征也表明法律规范不同于其他社会规范。如内容、范围和保证实施的方式等方面。
②这里的‘人们’是泛指,在法学上讲是指能成为法律关系的主体,包括个人、社会组织、国家机关以
③这一特征说明法的现实性属性,即法律具体规定了人们可以和不可以、应该和不应该如何行为。
⑷法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国家公务员考试条件
①思想意识不具有任何强制性的特征。法律以外的社会规范也都具有一定强制力,但不同于以国家名义
②法必须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是指法具有制裁违法犯罪行为的功能。但法的强制力与法律制裁是既
③这一特征表明法的强制性是法的一个非本质属性。
16.法的要素:法由法律概念、法律原则和法律规则(规范)三个要素构成,法律规则是法的主体。
⑴[法律规则]:是一种社会规范,即特定社会体中一般成员共有的行为规则和标准。
⑵[法律概念]:是法律上规定的和人们在法律推理中通用的概念。
⑶[法律原则]:法律原则是法律上规定的用以进行法律推理的准则。
17.法律规则的逻辑构成:从逻辑上看,法律规则由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两个部分构成:
⑴[行为模式]:是从大量实际行为中概括出来作为行为的理论抽象、基本框架或标准。
①可以这样行为→授权性法律规范(鼓励性规范、容许性规范)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