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趣 沈复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翻译:
我回忆自己年幼的时候,能够张大眼睛直视太阳。(当我)见到微小的事物,必定会仔细观察它的纹理,所以常常能感受到超出事物本身的乐趣。
夏天蚊子的嗡嗡声如雷,我暗暗把它们比作成的白鹤在空中飞舞。我心里这样想,成千上百的蚊子果真变成白鹤了;我抬着头看它们,脖子也因此僵硬了。(我)又留几只蚊子在未染的帐子里,慢慢地用烟喷它们,让它们冲着烟雾边飞边鸣叫,形成“青云白鹤”的景观,果然就像白鹤在云端飞鸣,因此我高兴得拍手叫好。
我常在土墙凹凸不平的地方,花台旁小草丛生的地方,蹲下身来,让身子和花台一样高;聚精会神仔细观察,把丛草比作树林,把虫蚁比作为野兽,把土块凸起的地方比作山丘,把低洼的地方比作山沟,凭着想像在其中游玩,(感到)安适愉快十分满足。
有一天,(我)看见两个小虫在草间争斗,便蹲下来观察。兴趣正浓厚(的时候),突然有一个庞然大物,推倒山压倒树地走来,原来是一只癞蛤蟆,(它)舌头一吐两只小虫就全被它吞掉了。我那时年纪小,正看得出神,不禁哇的一声惊叫起来。我定了定神,捉住了这只蛤蟆,用鞭子抽打了它几十下,(把它)驱赶别的院子去了。
1.节选自《浮生六记·闲情记趣》(自传体散文)。题目是编者加的。沈复(1763-?)字三白,号梅逸,长洲(现在江苏苏州)人,清代文学家。
2.余:人称代词,我。 3.忆:回忆。 4.稚:幼小。 5.张目:张大眼睛。
6.明察秋毫: 形容视力好。 秋毫,鸟类到了秋天,重新生出来的非常纤细的羽毛。后用来比喻最细微的事物。 7.藐:小。 8.细:仔细。 9.故:所以 10.物外:这里指超出事物本身以外。 11.私:私下里,暗暗地。
12.于:在。 13.则:那么,就。 14.或:有时。 15.项为之强(jiāng):脖子因此变僵了。项:颈,脖颈。强,通“僵”,僵硬的意思。 16.素:未染的。素帐:未染的帐子。 17.徐:慢慢地。 18.以:用。 19.使:让。 20.而:并且。 21.作:当做。 22.观:景观。 23.唳 (lì )鸟鸣24.为之:因此。 25.怡然:安适、愉快的样子。然,……的样子。 26.项:脖颈,颈。 27.以……为……:把……比作……。 28.怡然:安适、愉快的样子。怡然自得:形容安适愉快而满足的样子。 29.兴:兴致。 30..盖:原来 31.虾(há)蟆:癞蛤蟆。 在古文中,“虾”相当于“蛤”(但在考试中一般不会出现) 32.方:正。 33.鞭:名词动用,用鞭子抽打 34.之:代词,它指虾蟆。 35.驱:驱赶。 36.庞然大物:体积庞大的东西(后来引申为外表上强大而实际很虚弱的东西) 37.果:果真 38.林:森林 39.怡然自得:安适愉快而满足的样子。 40.私拟作:(我)暗暗把他们比作
物外之趣的三件事:
1.观蚊如鹤:夏蚊成雷,私拟作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观蚊成鹤]
2.神游“山林”: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
3.驱赶蛤蟆: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出自本文的成语:
明察秋毫 (形容视力极佳)
怡然自得 ( 形容安适愉快而满足的样子)
庞然大物 (体积极大的东西)
夏蚊成雷 (形容蚊子很多。这是夸张的表现方式)
怡然称快 (高兴得连声叫好)
倒装句:
徐喷以烟 (即以烟徐喷)
山市 蒲松龄
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然数年恒不一见。孙公子禹年与同人饮楼上,忽见山头有孤塔耸起,高插青冥,相顾惊疑,念近中无此禅院。无何,见宫殿数十所,碧瓦飞甍,始悟为山市。未几,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居然城郭矣。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忽大风起,尘气莽莽然,城市依稀而已。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楼五架,窗扉皆洞开;一行有五点明处,楼外天也。
层层指数,楼愈高,则明渐少。数至八层,裁如星点。又其上,则黯然缥缈,不可计其层次
矣。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不一状。逾时,楼渐低,可见其顶;又渐如常楼;又渐如高舍,倏忽如拳如豆,遂不可见。
又闻有早行者,见山上人烟市肆,与世无别,故又名“鬼市”云。徐喷以烟的以是什么意思
翻译:
奂山的“山市”,是淄川县八景中的一景,但经常好几年也不出现一次。(有一天)孙禹年公子跟他的同业朋友在楼上喝酒,忽然看见山头有一座孤零零的宝塔耸立起来,高高地直插青天,(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又惊奇又疑惑,心想这附近并没有佛寺啊。不多久,(又)看见几十座宫殿,碧绿的瓦,屋脊高高翘起,这才明白原来是(出现)“山市”了。没多久,(又出现了)高高的城墙,(顶上是)呈凹凸形的短墙,连绵六七里,竟然像一座城了。城中有像楼阁的,有像厅堂的,有像街坊的,都清晰地呈现在眼前,用亿万来计算。忽然刮起大风,烟尘弥漫,全城的景象变得模糊不清了。过一阵子,大风停止,天空晴明,先前的景象全都消失了,只有一座高楼,一直连接到云霄与天河,(每层)有五间房,窗户都敞开着,都有五处明亮的地方,那是楼外的天空。一层一层地指着数上去,房间越高,亮点越小;数到第八层,亮点只有星星那么小;再往上就变得暗淡了,似有若无,看不清它的层次。(低层)楼上的人
们来来往往,各干各的事情,有靠着(栏杆)的,有站着的,姿态不一。过了一段时间,楼渐渐低矮下来,可以看见楼顶了;渐渐地,又变得跟平常的楼房一样;渐渐地,又变成了高高的平房;突然又缩成拳头一般大小,(再缩)成为豆粒一般大小,终于完全消失。 我又听说,有早起赶路的人,看到山上有人家、集市和店铺,跟尘世上的情形没有什么区别,所以人们又管它叫“鬼市”。
字词解释
《聊斋志异》1 、山市:山市蜃景,与“海市蜃楼”相似。 2 、奂山 :山名。旧淄川县有涣山,也写作焕山。 3.、邑:县。这里指清代淄川县,今属淄博市。 4 、然数年恒不一见 :但是经常是多年看不见一次。恒,经常。 然,但是。数年,许多年。 5 、同人:同业的朋友。 6、饮:喝酒 7 、青冥 :青天,天空。青,形容天空的颜。冥,形容天高远无穷的样子。 8 、相顾 :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9 、念:心想。 10 、近中:近处。 11 、禅院 :寺院。禅,佛教用语,表示与佛教有关的事物。 11 、无何 :不久,不一会儿。 12 、碧瓦飞甍(méng):青的瓦和翘起的屋檐 甍,屋檐。 13 、始悟 :才明白。始:才,悟:明白 14 、未几 :不久,不一会儿。与前边的“无何”含义相同。 15 、高垣睥睨:高高低低的城墙。
高垣,高墙。睥睨,又写做“埤堄”。指女墙,即城墙上呈凹凸形的矮墙。 16 、连亘 :连绵不断。 17 、居然城郭 :竟然像一座城市。居然,竟然。城郭,城市。 18 、中有楼若者 :其中有的像楼房。 19 、堂若者 :有的像厅堂。堂,厅堂。 20 、坊若者 :有的像街巷。坊(fǎng),街巷,店铺。 21 、历历在目 :清晰地出现在眼前。 22 、以:用 23 、莽莽然 :这里形容尘土之大。莽莽,广大。 24 、依稀 :隐隐约约。 25 、既而:一会儿。 26 、一切乌有:这个词用来形容什么都没有,或者也可以用来形容漏得或者消磨、消耗得所剩无几。现指,所有的(景象)都没有了。乌有,没有。乌,同【无】。 27 、危楼 :高楼。危,高。 28、 直接:一直连接。 29、 霄汉 :云霄与天河。 30、 窗扉 :窗户。 31、 皆:都 32 、洞开 :大开。洞:像洞一样。 33、裁如星点 :才像星星那么小。裁,同【才】,仅仅。 34、黯然缥缈 :昏暗得看不分明。缥缈,隐隐约约,若有若无。 35、而:连词,表示承接。 36 、往来屑屑 :形容来往匆匆。屑屑,忙碌的样子。 37、或:有的。 38、凭 :靠着。 39 、不一状 :姿态不一。 40、逾时:过了一会儿。 41、倏忽:突然。 42、人烟市肆 :人家和商店。市肆,集市。肆,店铺。 43、遂 :终于。 44、孤 :孤零零 45、耸 :耸立 46、惊疑 :惊奇,疑惑 47、碧 :青绿 48、 同人:同业朋友 49、然:但是 50、数:几 51、明(出自文中“则明渐少”):光亮, 52、行(出自文中“又闻有早行者”):赶路 (另一说行也为走的意思) 53、 与世无别:跟尘世上的情形没有什么区别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