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核电重启下的日本机会
产业经济学家 白益民
2012年6月15日,中国国家环保部在发布了《核安全规划》和《核安全检查情况报告》全文,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和建议,其中后一份报告尤其引人注目,被外界看来是中国核电重启的重要信号。一天之后,日本野田佳彦内阁宣布,重启位于福井县关西电力公司大饭核电站的第3和第4号核反应堆,意味着日本自去年3月福岛核电危机后停止运行的众多核反应堆也都将重新启动运行。
日本本有着“核电三巨头”之称的日本三井财团东芝、三菱财团三菱重工和三和财团日立制作所,三家公司无论从核电上游铀矿权益,还是下游铀浓缩、核电站建设等都有着绝对优势,使得日本核电产业已十分成熟,没有理由停止国内核电事业发展。中国的核电重启,是当前中国电力产业发展的必然结果,但这同时预示着日本这三家公司将可以继续在中国开拓市场,中国核电重启为其带来了更多机会。
日立:久谋中国核电产业实名认证在哪
单卵细胞球早在1997年日本三和财团的日立公司便进入到中国核电产业。当年1月31日,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带头组建了浙江秦山第三核电站有限公司,作为秦山核电站三期工程的业主单位,全面负责秦山三期工程的建造、运营和管理。日立在这时候以主要分包商身份参与到了工程建设中。
1997年3月27日,日本日立(中国)有限公司与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大连五二三厂合资设立了大连日立宝原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注册资本2.4亿元人民币。其中日立持有公司60%股份,大连宝原核设备有限公司(1999年由大连五二三厂重组而成)持有剩余40%股份。
通过大连日立宝原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日立为秦山核电站提供了当时最先进的52英寸半速汽轮机,以及发电机、钛管凝汽器、辅机等设备。2000年1月,大连日立宝原机械设备有限公司负责的秦山核电站三期1号机蒸汽涡轮机设备建造完毕,同年10月2号机蒸汽涡轮机设备也相继完成。最终在2003年12月,秦山核电站三期工程1号和2号机组正式投入使用,项目全面投产。
秦山核电站工程虽然结束,但日立在大连的合资公司并没有闲下来。2004年开始,为应对日本国内电力建设费用的削减,日本公司决定从大连日立宝原机械设备有限公司处进口核
电冷却装置部件,用于日本国内的电厂建设。与日本国产产品相比,在中国生产的核电设备价格要低得多,所以日立在当时改变了生产策略,有效运用中国合资企业生产产品。
2005年6月27日,日立(中国)有限公司取得原大连日立宝原机械设备有限公司中大连宝原核设备有限公司所持有的40%股份,成为了该公司的独资股东,同时将公司名称变更为大连日立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此举意味着日立通过秦山三期工程以中日合资形式进入中国核电领域后,摆脱中方资本,在中国成立了一家全日资核电设备企业。
日立在关于全资子公司化以及公司名称的变更说明中表示,一直以来,大连日立宝原机械设备有限公司大连市及大连地方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日立将继续重视这些积累的友好关系,适应不断扩大的市场需求,谋求进一步的事业发展。
2006年3月17日,大连日立机械设备有限公司在历经15个月申请审查后,取得了国家核安全局颁发的核安全2、3级压力容器和热交换器及设备闸门制造资格许可证,这为日立取得中国核电设备建造又增加了一份资质。
钱塘湖春行原文2008年8月15日,大连日立机械设备有限公司在取得核电设备制造资质后,首次接受委托
为红沿河核电站制作设备闸门。次年5月28日,大连红沿河核电站接收了大连日立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提供的核电设备闸门,这也是大连日立自2005年独资后,首次顺利完成第一台核电设备闸门的生产制作及按期发货。
除设备闸门以外,大连日立机械设备公司还在2010年5月和12月分别为红沿河核电站1号机组和2号机组提供了除氧器。除氧器是核电站常规反应堆给水回热系统的重要大件设备。
东芝:中国核电重启必受益
东芝参与到中国核电产业同样由来已久。在2004年9月28日,中国首个依托第三代核电技术项目—中广核集团旗下广东阳江和中核集团旗下浙江三门核电站启动,同时开始核反应堆供货全球招标。这份总价值高达80亿美元的项目随后吸引了大批世界核电领域实力企业前来投标,截止2005年2月,中国发改委就受到了十多家核电公司的投标文件。
2005年8月,西屋电气副总裁DanielS.Lippmann来华公关,并对媒体强调,西屋电气已经得到了美国所有有关政府部门的批准,将在阳江和三门核电站项目当中把AP-1000技术100%转让给中国。这对于追求核电自主化的中国来讲,无疑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最终在2006年12月26日,中国发改委宣布,经认真招标评标,国家核电技术招标机构选择日本东芝旗下美国西屋电气公司和美国绍尔集团(Shaw Group)联合体作为优先中标方,中国将引进西屋电气先进的AP1000技术,建设浙江三门和山东海阳的4台核电机组。中美两国还就合作建设中国压水堆核电项目及相关技术转让签订了两节备忘录。
日本东芝在2006年2月6日以54亿美元与西屋电气公司达成全面收购协议。在当时,西屋电气除了中国项目外没有参与任何一项核电项目,东芝收购西屋便成为了曲线进入中国核电领域的举措。
关于清明节的作文2007年7月24日,中国国家核电技术公司等部门与西屋电气、绍尔集团联合体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签署了第三代核电自主化依托项目合同。国家核电技术有限公司、三门核电有限公司、海阳核电有限公司、中国技术进出口总公司,与美国西屋联合体及分包商分别签订了第三代核电自主化依托项目4个机组的核岛设计及部分主设备采购合同;国家核电技术有限公司、中国技术进出口总公司与美国西屋联合体及主要分包商签订了AP1000技术转让合同。转让的技术包括AP1000主泵技术、AP1000爆破阀技术、安全壳技术、压力容器、蒸汽发生器、一体化封头技术,以及运行管理技术等核心技术。
东芝不仅自己踏入中国核电产业,还把同属日本三井财团的石川岛播磨重工带到了中国。2010年7月20日,浙江三门核电站1号组2套设备闸门和2套人员闸门全部制造完成,而这4套属于A1类核安全二级的设备正是由日本石川岛播磨重工公司横滨工厂制造,并由西屋电气负责供货给中国。
不过到了2011年3月,日本发生大地震,造成福岛第一核电站核辐射危机,中国方面审时度势,暂停了核反应堆项目的审批,西屋电气联合体与中国国家核电技术公司的技术转让和核电站建造项目也就此暂停。
中国放出核电重启计划风声后,2012年6月8日,东芝旗下的美国西屋电气公司便与中国国家核电技术公司合作,通过国核维科镐铪有限公司(西屋电气与国家核电技术公司所属的国核宝钛锆业股份公司合资公司)开始在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生产核级海绵锆。所以,中国此次的核电重启,势必会为日本东芝的核能事业带来新的动力。
锄禾古诗三菱重工:捆绑哈电集团
浙江三门核电站中,日本三菱财团的三菱重工株式会社是主要设备供应商。2007年9月28
日,中国中核集团三门核电有限公司在北京分别与哈尔滨电站设备集团下属哈尔滨动力设备股份有限公司、三菱重工的联合体签订三门核电站一期工程常规反应堆设备合同,与三菱重工、华东电力设计院签订三门核电一期工程常规反应堆设计合同。
日本经济新闻在三菱重工签约当天报道,三菱重工与哈电集团合作,全力进军中国核能设备市场,双方携手接获逾8.65亿美元订单。报道称,两家公司已经获得600-700亿日元合约,将供应涡轮机等设备予以浙江三门核电项目。
2008年4月,据日本日经产业新闻报道称,三菱重工与哈尔滨电站设备集团正式交换了提供核能发电用蒸汽涡轮机技术的合同。两家公司合作共同获得了山东(海阳核电站)和浙江(三门核电站)合计4台核能发电用涡轮机的项目,目前已就三菱重工提供技术一事达成基本协议。并且此次的技术合作,除了120万千瓦级的核能发电用大型蒸汽涡轮机之外,还涉及到湿气分离加热器、主要阀门及给水加热器等称为“二次设备”的主要装备。
哈电集团与日本三菱重工能够组成“核电联盟”,依托与之前的广泛合作。2003年11月20日,哈尔滨锅炉厂公司与中国华能国际电力公司签订了华能浙江玉环电厂4台一百万千瓦超超临界锅炉机组供货合同,而这批合同则被三菱重工和哈尔滨锅炉公司共同合作设计建造,
并最终供应给了华能玉环电厂,使其成为了我国首个使用百万千瓦超超临界机组锅炉的电厂。
2004年10月12日,继合作建造百万千瓦超超临界机组锅炉后,哈尔滨锅炉厂公司又与日本三菱重工签订“转让60-100万千瓦等级超超临界锅炉技术合同”,哈尔滨锅炉厂公司也由此成为中国第一家拥有世界顶级锅炉制造技术的企业,同时成为哈尔滨锅炉厂公司发展进程乃至中国电力行业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2005年3月,哈电集团核心成员哈尔滨锅炉厂公司再一次与三菱重工签署协议,引入三菱重工的脱硝SCR技术。这为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火力发电事业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撑,使得哈锅炉公司拥有了这项世界发达国家的电站技术。这一年10月,三菱重工还承制了中国秦山核电二期扩建工程核心设备主泵和上充泵的建造。
到了2009年1月28日,哈电集团旗下另一核心企业哈尔滨汽轮厂公司与三菱重工在日本神户签署AP1000核电常规反应堆汽轮机和辅机技术许可协议,该协议的签订,标志着第三代核电常规反应堆技术向哈电集团的转让正式启动。
日本三菱财团中除了三菱重工已经进入到中国核电产业,其另一财团成员三菱电机也开始布局中国核电。2007年7月,三菱电机从中广核集团旗下中广核工程公司手中得到6套CPR1000核电站用数字化仪控系统订单,用于广东深圳大亚湾核电站建设。2009年又收到中广核集团福建省宁德核电站4套数字化仪控系统订单。
2010年11月19日,三菱电机与中广核集团北京广利核系统工程公司共同宣布,接收到了2套1000MW核电站的数字化仪控系统订单,合同金额总计100亿日元,预计从2012年11月开始供货。
日本公司垄断世界核电
消除身上静电的最简单方法在全球对能源需求越发旺盛,常规能源价格不断攀升之时,日本提前预见到了核能对于未来世界能源格局的巨大影响。从2006年开始,日本“核能三巨头”东芝、三菱重工和日立公司分别捆绑核能巨头,形成了当今世界核能具有垄断性质的“三大联盟”:东芝-西屋、三菱重工-阿海珐和日立-通用。
日本三井财团的东芝首先开始核能产业跨国联合之路。2006年2月6日,东芝公司宣布以54
亿美元出价获得了英国核燃料公司旗下西屋电气的控股权。在当时,东芝公司的出价高于竞争对手通用电气和三菱重工,也比西屋电气母公司——英国核燃料公司的预期高出两倍。最终在当年9月28日,经过美国《反垄断法》批准,东芝以41.58亿美元控股西屋电气77%股份。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