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代 | 起讫年代 | 都城 | 今地 | 开国皇帝 | ||
三皇五帝 | ||||||
夏朝 | 约前2146-1675年 | 安邑 | 山西夏县 | 禹 | ||
商朝 | 约前1675-1029年 | 亳 | 安徽亳州 | 汤 | ||
周 | 西周 | 约前1029-771年 | 镐京 | 陕西西安 | 周文王姬发 | |
东周 | 春秋 | 前770-476年 | 洛邑 | 河南洛阳 | 周平王姬宜臼 | |
战国 | 前475-221年 | |||||
秦朝 | 前221-207年 | 咸阳 | 陕西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汉 | 西汉 | 前206-公元8年 | 长安 | 陕西西安 | 汉高祖刘邦 | |
新朝 | 9-23年 | 王莽 | ||||
东汉 | 25-220年 | 洛阳 | 河南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220-265年 | 洛阳 | 河南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221-263年 | 成都 | 四川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孙吴 | 222-280年 | 建业 | 江苏南京 | 吴大帝孙权 | ||
晋 | 西晋 | 265-316 | 洛阳 | 河南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317-420 | 建康 | 江苏南京 | 晋元帝司马睿 | ||
前赵(汉赵) | 304-318 | 平阳 | 山西临汾 | 高祖光文皇帝刘渊 | ||
319-329 | 长安 | 陕西西安 | ||||
成汉 | 306-347 | 成都 | 四川成都 | 太宗武皇帝李雄 | ||
前凉 | 314-363 | 姑臧 | 甘肃武威 | 高祖明王张寔 | ||
后赵 | 319-351 | 襄国 | 河北邢台 | 高祖明皇帝石勒 | ||
前燕 | 337-370 | 龙城 | 辽宁朝阳 | 太祖文明皇帝慕容皝 | ||
前秦 | 351-394 | 长安 | 陕西西安 | 世宗明皇帝符健 | ||
后秦 | 384-417 | 长安 | 陕西西安 | 太祖武昭皇帝姚苌 | ||
后燕 | 384-407 | 中山 | 河北定州 | 世祖成武皇帝慕容垂 | ||
十六国 | 西秦 | 385-431 | 苑川 | 甘肃榆中 | 烈祖宣烈王乞伏国仁 | |
304-439 | 后凉 | 386-403 | 略阳 | 甘肃平凉 | 太祖懿武皇帝吕光 | |
南凉 | 397-414 | 西平 | 青海西宁 | 烈祖武王拓跋乌孤 | ||
南燕 | 421事件是什么 398-410 | 广固 | 山东益都 | 世宗献武皇帝慕容德 | ||
西凉 | 407-421 | 酒泉 | 甘肃酒泉 | 太祖昭武王李暠 | ||
胡夏 | 407-431 | 统万城 | 陕西靖边 | 世祖烈武皇帝赫连勃勃 | ||
北燕 | 407-436 | 和龙 | 辽宁朝阳 | 高句丽人高云 | ||
北凉 | 397-439 | 张掖 | 甘肃张掖 | 太祖武宣王沮渠蒙逊 | ||
*冉魏 | 350-352 | 邺城 | 河北临漳 | 汉人冉闵 | ||
*西燕 | 384-394 | 长子 | 山西长子 | 鲜卑族慕容泓 | ||
*西蜀(后蜀) | 405-413 | 益州 | 四川成都 | 汉人谯纵 | ||
南朝 | 宋 | 420-479 | 建康 | 江苏南京 | 宋武帝刘裕 | |
齐 | 479-502 | 建康 | 江苏南京 | 齐高帝萧道成 | ||
梁 | 502-557 | 建康 | 江苏南京 | 梁武帝萧衍 | ||
陈 | 557-589 | 建康 | 江苏南京 | 陈武帝陈霸先 | ||
南北朝 | 北朝 | 北魏 | 386-534 | 平城 | 山西大同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420-589 | 洛阳 | 河南洛阳 | ||||
东魏 | 534-550 | 邺 | 河北临漳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535-556 | 长安 | 陕西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550-577 | 邺 | 河北临漳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557-581 | 长安 | 陕西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581-618 | 大兴 | 陕西西安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618-907 | 长安 | 陕西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十国 | 后梁 | 907-923 | 汴 | 河南开封 | 梁太祖朱晃 | |
后唐 | 923-936 | 洛阳 | 河南洛阳 | 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936-947 | 汴 | 河南开封 | 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947-950 | 汴 | 河南开封 | 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951-960 | 汴 | 河南开封 | 周太祖郭威 | ||
前蜀 | 891-925 | 成都 | 四川成都 | 高祖王建 | ||
后蜀 | 925-965 | 成都 | 四川成都 | 高祖孟知祥 | ||
杨吴 | 892-937 | 扬州 | 江苏扬州 | 太祖杨行密 | ||
南唐 | 937-975 | 金陵 | 江苏南京 | 烈祖李昪 | ||
吴越 | 893-978 | 杭州 | 浙江杭州 | 武肃王钱鏐 | ||
闽国 | 893-945 | 长乐 | 福建福州 | 太祖王审知 | ||
马楚 | 896-951 | 长沙 | 湖南长沙 | 武穆王马殷 | ||
南汉 | 905-971 | 兴王府 | 广东广州 | 高祖刘龑 | ||
南平 | 907-963 | 荆州 | 湖北荆州 | 武信王高季兴 | ||
北汉 | 951-979 | 太原 | 山西太原 | 世祖刘崇 | ||
宋 | 北宋 | 960-1127 | 开封 | 河南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1127-1279 | 临安 | 浙江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辽国 | 907-1125 | 皇都 | 辽宁 | 辽国耶律阿保机 | ||
大理 | 937-1254 | 太和城 | 云南大理 | 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1032-1227 | 兴庆府 | 宁夏银川 | 景帝李元昊 | ||
金 | 1115-1234 | 会宁 | 阿城(黑) | 金太祖阿骨打 | ||
中都 | 北京 | |||||
开封 | 河南开封 | |||||
元朝 | 1206-1368 | 大都 | 北京 |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1368-1644 | 北京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1616-1911 | 北京 | 北京 | 皇太极 | ||
中华民国 | 1912-1949 | 南京 | 南京 | 孙中山 | ||
夏朝:早在大禹治水之后,由于大禹深受拥护,根据“禅让”制而做了舜的继承人。启在与伯益争夺权位的斗争中获胜,而且杀死了伯益。而伯益本来是大禹按照禅让制选定的传位的对象,启的即位,打破了禅让制,成了历史上王位世袭继承制的开端。
商朝:在商汤灭夏,建立商朝之前,商部落是一个以畜牧业为主的部落,在黄河下游一带繁衍。商朝确立统治,就在亳(今河南商丘附近)建都;后来在盘庚时迁都到殷(今河南安阳小屯村),所以商朝一直也称作殷商。考古学家从安阳的小屯村发现了大量的甲骨文,说明殷商时代文字已经得到充分广泛的应用,发展得也比较成熟;汉字的结构在甲骨文中已经基本形成。著名的司母戊大方鼎重达875公斤,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西周:西周(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由周文王之子周武王姬发灭商后所建立,定都于镐京(今陕西省西安市西部)。由于周朝后来将都城东迁洛邑(今河南洛阳)称东周,所以称这一时期的周朝为西周。
东周--战国:商鞅变法,主要内容: 1、废井田,开阡陌封疆。2、奖励军功,禁止私斗。3、重本抑末,奖励耕织。4、推行县制。
秦朝: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对于后世影响极大。秦始皇在为维护统治而压制思想、泯灭文化、毁坏学术方面首开先河。他接受丞相李斯的主意,除少数几种书籍之外,大量诗书、典籍、诸子百家著述一律烧掉,并将460多名儒生、方士活埋,留下了一个骇人听闻的“焚书坑儒”的历史事件。 末年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农民起义,影响极为深远。在接踵而来的争夺统治权的楚汉之争(前207~前202年)中,汉胜楚败,使分裂形势得到控制,统一了国家,一个中央集权的王朝就这样建立了。
汉朝--西汉:汉文帝减轻人民的负担,减轻刑罚,其子景帝即位后,也持续此种政策,因此历史上将此时期称为“文景之治”。 只是,景帝在位期间,听取晁错的意见,进行削藩。操之过急,结果发生了“吴楚七国之乱”,为此时期唯一的一次动乱,且为期不到一年,结果由周勃的儿子周亚夫所平定。西汉中期算是汉朝最强盛的时段。景帝死后,太子刘彻即位,即汉武帝,一上台便改“无为而治”的治国策略。七国之乱后,朝廷设法剥夺各个诸侯王的力量,加强中央集权。“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成为了中国固有的文化潮流。 在这期间,汉朝先后出现了卫青、霍去病等天才将领,终于击败匈奴单于,使得“漠南无王庭”。又吞灭南越国,征服朝鲜,使中国成为亚洲第一霸主,世界第一帝国。外交上,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平帝年幼,王太后临朝,其侄王莽以大司马辅政,于公元5年弑平帝,
李儒子刘婴,王莽辅政,自称假皇帝,居摄三年后,公元8年自立为帝,改国号为“新”。张仲景因《伤寒杂病论》而被尊为中华“医圣”、中医之祖。汉元帝以王昭君嫁与呼韩邪单于,是为昭君出塞。到了东汉时期,匈奴又分为两部,分别为南、北匈奴。其中南匈奴立呼韩邪之孙比为单于,与汉朝关系友好。
汉朝--东汉:王莽为巩固自己的统治而实行了各种改制的政策,但这些改制不仅没有使社会稳定,反而激化了社会矛盾,导致绿林赤眉起义。刘秀是刘邦之后,王莽内乱时期起兵争夺天下,于公元25年重建东汉政权,定都洛阳,自号为“汉光武帝”,史称“光武中兴”。 公元105年,东汉的蔡伦改进造纸术,发明价廉物美的 “蔡侯纸”。佛教在公元前后通过丝绸之路由印度传到中国,对后世的中国文化产生深远影响。东汉时中国道教在民间兴起。东汉科技文化的发展在历史上是重要阶段。张衡发明浑天仪、地动仪;张仲景、华佗取得了很高的医学成就。继西汉司马迁的《史记》之后,东汉的班固著《汉书》,成为又一部重要的历史巨著。东汉还出了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王充。公元189年东汉中期以后,宦官专权,外戚干政,矛盾重重,暴发了“党锢之争”。公元184年(中平元年),在各种连绵不断的小规模起义的基础上,由张角领导的大规模的黄巾起义爆发。在黄巾起义的沉重打击下,东汉王朝走向名存实亡。
三国:黄巾之乱、易京之战、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潼关之战、汉中之战、夷陵之战、诸葛亮北伐、姜维北伐、魏灭蜀之战、晋灭吴之战。《竹林七贤与荣启期》,南朝大墓砖画。由上至下,左至右分别为春秋隐士荣启期及竹林七贤阮咸、刘伶、向秀、嵇康、阮籍、山涛、王戎。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