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次战争 高中历史必修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
两次战争
【教学目标】
1.比较战争前中英两国社会状况,理解战争爆发以及中国失败的必然性。
2.知道战争的过程、结果、签订签约。
3.理解战争对中国的深远影响。
【教学重难点】
重点:战争的背景、过程、结果及影响。
难点:理解战争爆发的必然性以及中国失败的原因。
【知识概览】
战争拉开了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本课内容主要有三个知识点。
战争前的世界与中国:欧洲进入资本主义发展时代,清政府作为中国的统治者对世界形势的变化浑然不觉。
两次战争及其它侵华行为:两次战争的失败,清政府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面对民族危机,林则徐、魏源和徐继畬等近代中国最早睁眼看世界的人,初步提出了向西方学习的主张。
【导入新课】
教师PPT出示花的美景图片,问学生是否知道这是什么花。学生回答
教师介绍这美丽的花就是花。在其美丽的外表下,结出的果实流出的汁液经过加工就是人们熟知的膏了。是一种公认的,长期吸食给人类带来极大的危害。就是这样世界公认的,170多年前,曾经的文明国家英国就为了向古老的中国发动了一场维护贸易的战争,这就是战争。那么,英国为什么要发动战争呢?带着这个问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两次战争。
【讲授新课】
框题一:19世纪中期的世界与中国
『新知讲解』
教师出示1840年的中国与世界形势图,让学生在地图上出中国和英国的位置。
1840的英国刚刚完成了工业革命,工业生产的能力大大提高。随着生产能力的提高,对原料和市场的需要就更为强烈。为了获得原料和市场,英国凭借其强大的军事实力不断进行对外扩张。到19世纪40年代,英国在世界范围内建立了广阔的殖民体系,号称”日不落帝国”。在亚洲,英国已经先后占领了印度、新加坡、缅甸等殖民地。古老而又地广人稠的中国成为了英国理想的殖民地。这一时期,英法成为侵略中国的主力,而后崛起的美俄等列强则成为了英法侵略中国的帮凶。
『合作探究』
教师布置学习任务:结合所学,试从政治、经济、军事、对外四个方面比较战争的中英两国的社会状况。
政治上: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英国:资本主义君主立宪制度。
经济上:中国:封建自然经济占主导,资本主义萌芽虽然在明朝中期就已经出现,但发展缓慢;英国:经历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迅速。
粽子馅料大全
军事:中国:装备落后;英国:尖船利炮,装备先进。
对外:中国:闭关锁国;英国:殖民扩张。
『知识小结』
框题二:两次战争
『新知讲解』
(一)
教师播放视频,学生观看视频,初步感受虎门销烟带给人的震撼。
教师提出问题:一个文明国家公开支持向另一个国家走私,这是一件多么不道德的事情。英国为什么要向中国走私呢?
学生思考
教师通过图示向学生讲解英国向中国走私的原因
登机注意事项在正当中中英贸易中,中国向英国出口茶叶、丝织品和瓷器,这些商品在英国非常受欢迎,销量极大。英国向中国出口的则是棉布等工业制成品,这些产品在中国却出现了滞销的情况。在两国贸易中,中国处理优势地位,为了改变这种状况,英国选择了向中国走私。
教师出示图片,向学生介绍的危害。
怎样在word中画横线
不仅摧残人的身体,消磨人的斗志,而且造成大量的白银外流,致使中国的经济、军事都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教师出示林则徐的图片。为了杜绝,于是道光皇帝任命湖广总督林则徐到广州禁烟。
1839年6月3日—25日,林则徐将收缴237万余斤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
虎门销烟向世界人民表明了清政府禁烟的决心和弃绝的道德心。
『合作探究』
有人说:是因为林则徐的禁烟运动打击了英国商人的利益,如果没有林则徐禁烟,英国就不会发动战争。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
学生回答:不对
原因:林则徐禁烟运动只是导火线(英方的借口);
英国发动战争根本原因是:打开中国市场和掠夺中国原材料。
(二)第一次战争
教师出示第一次战争的示意图,结合该图梳理第一次战争的过程
第一阶段:1840年6月——1841年5月
第二阶段:1841年6月——1842年8月
结果:1842年英国舰队抵达南京下关江面,清朝派代表与英国谈判。8月29日,中英签订《南京条约》,清政府以失败告终。
教师出示表格,学生结合教材梳理《南京条约》完成表格内容,
影响: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战争成为近代史的开端。
战争后,英法美又先后与清政府签订了中英《虎门条约》,中法《黄埔条约》和中美《望厦条约》。
通过这一系列条约,列强获得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通商口岸传教权、内河航行自由权。
教师向学生解释什么是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
领事裁判权:外国公民中华犯罪,领事有权依据本国法律审理,中国无权干涉。
片面最惠国待遇:最惠国待遇不是相互的,只片面规定该缔约外国得享受最惠国待遇,而中国则无对等权利。
不难看出,这些条约对中国来说都是不平等条约,中国的领土、司法、关税主权都遭到了破坏。
(三)第二次战争
教师出示材料,根据材料学生回答问题
材料一:当《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签订之后,面对如此庞大的市场,西方商人简直是欣喜若狂。英国商人梦想:“如果每个中国人的衬衣下摆长一英寸,我们的工厂得忙上数十年!”。
世界这么大还是遇见你歌词
材料二:1853年,人数只有146000人的洪都拉斯,人均消费英国棉纺织品934.5便士,而拥有3.6亿人口的中国人均却只有0.75便士。
1.材料说明英国商品在中国遇到了什么问题?
2.英国人认为是什么原因导致出现了该问题?
3.英国的商人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
教师出示亚罗号事件图片,“亚罗号”是一艘中国船,曾为走私方便,在香港英国当局注册,但已过期。10月8日,广东水师在“亚罗号”上逮捕几名海盗和涉嫌水手。这纯系中国内政,与英国毫不相干。英国驻广州代理领事巴夏礼在英国驻华公使、香港总督包令的指使下,致函清两广总督叶名琛,称“亚罗号”是英国船,捏造中国兵勇曾侮辱悬挂在船上的英国国旗,要求送还被捕者,赔礼道歉。10月23日,英舰突然闯入虎门海口,进攻珠江沿岸炮台,悍然挑起侵略战争。
借口:“亚罗号”事件。
根本原因: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要求修约,而清政府以《南京条约》不是商约为由,拒绝修约。
重要原因:未达到贸易合法化的目的。
过程:
教师出示第二次战争的示意图
第一阶段:1856年——1858年
1856英法发动,美俄追随
1858签订《天津条约》
第二阶段:1859——1860
红领巾心向党的内容1860英法联军攻占北京,火烧圆明园
1860签订《北京条约》
教师出示圆明园图片,介绍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情况,让学生认识列强侵略中国所犯下的罪恶。
教师出示表格,梳理第二次战争列强与清政府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内容。
影响:从《南京条约》到《北京条约》,中国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受到了严重侵犯,中国从一个独立的封建社会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框题三:开眼看世界
(一)林则徐
教师出示林则徐及其《四洲志》的图片,林则徐一生力抗西方入侵,但对于西方的文化、科技和贸易则持开放态度,主张学其优而用之。根据文献记载,他至少略通英、葡两种外语,且着力翻译西方报刊和书籍。晚清思想家魏源将林则徐及幕僚翻译的文书合编为《海国图志》,此书对晚清的洋务运动乃至日本的明治维新都具有启发作用。
(二)魏源
教师出示魏源的图片并介绍他的主要活动。
成就:在《四洲志》基础上编成《海国图志》。
内容:1.按照世界五大洲介绍各国历史、地理和社会现状,介绍外国军事和外交。
2.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露露出装意义:是近代中国最早介绍外国历史地理的书籍之一,被誉为了解外国知识的“百科全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