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素禀赋_地理因素与新国际分工
要素禀赋、地理因素与新国际分工
徐康宁 王 剑
本文以要素禀赋和地理因素为主要研究视角,运用国际中间产品的进出口贸易数据,采用双边贸易的引力模型对国际分工变化的决定因素进行计量检验。研究结果表明,要素禀赋和地理因
素共同决定了新型国际分工的基本格局,但两者的影响力发生了交替变化。在产品内国际分工这
一新的分工模式中,地理因素的影响力在上升,要素禀赋对分工格局的影响力却有所下降,并在
一定程度上主要局限于区域内部的分工体系中。这种趋势引导国际分工在空间上朝着更加区域化
的方向演进。
关键词 产品内国际分工 垂直专业化 要素禀赋 地理因素
作者徐康宁,1956年生,经济学博士,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南京 210018);王剑, 1979年生,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南京 210018)。
一、引  言
过去的十多年内,世界经济的显著变化之一就是全球范围内国际分工的深化,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垂直专业化生产模式下的国际分工①开始成为国际分工体系中的主角。在本文所研究的主要时间跨度(1995—2004)内,垂直专业化模式下的生产分工成为发展最快的国际分工形式。跨国公司基于全球价值链的考虑,将一体化的生产过程分解成若干阶段,根据不同生产阶段的要素密集程度在全球范围内配置生产资源,并对国际生产网络进行系统整合。在这样的国际分工体系中,处于不同生产阶段的各国根据自身的比较优势更加专业化于某一特定的生产阶段,经国际贸易途径在国家之间交换零部件等中间产品,实现生产、加工、装配等环节的有效衔接,从而带动中间产品国际贸易的迅猛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讲,当前的垂直专业化生产模式下的国际分工已经演化成产品内的国际分工,产业内的贸易实际上已在相当程度上成为一种产品内的贸易。
所谓产品内国际分工,我们可以给出一个基本的定义:这种分工是指参与分工的国家与地区根据自身的比较优势和客观条件在一个产品内部的不同生产阶段和价值链层面上展开的国际分工形态。产品内国际分工一般要符合三个条件:第一,一个产品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进行生产;第二,一个国家生产的产品中至少有部分中间产品来自于另一国;第三,一国利用他
①研究文献中对垂直专业化的生产分工模式有多种称谓,其他常见的还有“分割价值链”(slicing the
value chain)、“国际外包”(international outsourcing)等等。
国际贸易专业排名
国提供的中间产品生产的产品中又会有部分或全部用于出口。产品内国际分工依据的比较优势,主要是要素禀赋的构成;客观条件则是指包括地理因素在内的各种经济、社会条件①。产品内国际分工和已有不少文献研究的产业间国际分工有所不同,前者主要是在一个产品的同一生产过程实现分工,参与分工的国家必然涉及零部件等中间产品的交换,完成最后产品生产的国家有可能(实际上经常是)再把产品出口到提供中间产品的国家。产业间的国际分工,主要是产品差异化和国别技术差异的结果,参与分工的国家相互提供和交换最后产品。产品内国际分工和垂直专业化生产分工既有相同又有区别。当垂直专业化国际生产分工是围绕一个产品生产,涉及产品零部件的交换时,就是产品内国际分工;否则就是产业间国际分工。如不专门所指,产品内国际分工与垂直专业化生产分工在本文中具有相同意思。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参与国际分工体系中的变化是最为显著的,走过的是一条典型的由传统水平分工向垂直专业化生产分工或产品内分工演变的道路轨迹。过去的十几年,中国是世界上参与垂直专业化生产分工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无论是本文表1显示的数据,还是中国加工贸易占对外贸易的高比重,都可以证明这一基本判断。中国参与国际分工体系越深,也就越需要了解国际分工的内在变化。无论是出于学术研究的新拓展,还是为政策选择提供有意义的实证检验结果,都有必要研究当前的国际分工新格局及其影响因素,尤其是需要研究垂直专业化生产分工格局究竟在多大程度上改变了原有的全球生产体系,以及在新的全球生产网络中国家利益的损益变化。
从学理上看,可以从两个视角解释国际分工的格局及其变化,一是要素禀赋的影响,二是地理区位的影
响。要素禀赋的理论解释较少考虑地理空间的影响。实际上,国际分工涉及资本、货物、服务在国家间的转移,世界各国在空间距离、内陆临海等地理区位条件上的差异使这种国际转移产生了相当高的运输成本,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国际分工的空间布局。我们观察到,地理位置越靠近的国家往往更易于形成区域性的生产分工网络,北美、欧洲、东亚等地区都是典型的代表。即使技术进步已经大大降低了运输成本,但Hummels的实证结果表明地理距离仍然是决定国际分工的一个关键因素②。
尽管近年来国际上已有不少学者关注到国际分工的模式转换,并对垂直专业化生产分工的形成机制、决定因素以及经济影响等问题作了相应的理论和实证研究③,但由于数据资料和统计标准缺乏一致性,许多文献在垂直分工的界定和量化方法上还存在着一定的出入,从而使研究结果不很理想④。在检验国际分工的决定因素时,由于各自研究的侧重点不同,一些重要的解释中国社会科学 2006年第6期
②③
④卢锋把产品内分工分为一般的产品内分工和产品内的国际分工。除了比较优势外,他认为规模经济也是产品内分工的源泉。参见卢锋《产品内分工》,《经济学季刊》第4卷第1期,2004年。
D.Hummels,Tow ards a Geog ra p hy of T rade Costs.University of Chicago,mimeograph,1999.
P.  C.Athukorala and Yamashita,Product Fragmentation and Trade Integration:East Asia in G lobal Context,A ust ralian N ational Universit y W orking Pa per,2005;Salvatore Baldone,Fabio Sdogati and L ucia Tajoli,Patterns and Determinants of International Fragmentation of Production:Evidence f rom Outward Processing,O x f ord Universit y Development S tudies W orking Pa per,1999;Rodolfo Helg and L ucia Tajoli,Patterns of International Fragmentation of Production and the Relative Demand for Labor, N orth A merican J ournal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vol.16,2005,pp.233—254.
Athukorala和Yamashita以SITC代码为7类和8类中的若干种贸易品作为零部件产品,Baldone等人是以对外加工贸易(outward processing trade)数据衡量垂直专业化分工水平,Hummels等人则是以投入产出表数据测算垂直专业化分工程度。参见本页注①、②。
变量未纳入到计量模型中,因而削弱了实证结果的可靠性①。促使本文研究的还有很重要的两点:一是关于国际分工决定因素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国家之间是否存在差异,以及这些因素对国际分工的影响力是否随着时间推移而发生动态变化,目前鲜有文献提及;二是国内文献几乎空缺引入地理因素的国际分工方面的实证研究。本文根据联合国统计处最新修订的国际贸易分类标准②,以国际标准的数据库为研究数据来源,对垂直专业化生产的国际分工格局及其演进作机理分析并进行相应的数量检验,在此基础上,重点考察要素禀赋与地理因素对当代国际分工的影响,并对前人尚未涉足的问题作一些尝试性的补充。
二、国际分工的演进
由于国际分工是个相当抽象的概念,难以用数量指标具体度量,而严格的学术研究又必须将之数量化,以使研究的过程达到精确的效果,并做到结论可以检验。为了清楚地观察国际生产分工的变化,实际上也是分析产品内分工的机制,我们在本文中把垂直专业化生产分工或产品内的国际分工具体界定为生产过程中零部件生产(代表中间产品)与装配活动(代表最终产品)在国家间的分工,以及各国专业化于生产流程中的每个特定阶段的状况。这样,我们就可以借助于制造业零部件产品的国际贸易数据来描述国际分工的格局及其演进情况
③。这样的观察
图1 世界经济贸易发展趋势
    数据说明:(1)零部件出口额取自At hukorala 和Yamashita (2003);(2)世界出口总额和GDP 总额取自UNCTAD
Database ;(3)图中经济贸易指数是作者根据总量数据计算而得,以1992年为基期。
要素禀赋、地理因素与新国际分工
①②③Athukorala 和Yamashita 的计量模型中没有包括服务因素,Baldone 等人的计量模型中没有包括市场规
模因素。参见第66页注①、②。
根据贸易品的主要用途,联合国统计处在第3次修订的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ITC.Rev.3)的基础
上,重新制定了按宽泛经济类别定义的分类(Broad Economic Categories ,简记B EC ),将贸易品分为初级产品、零部件产品、资本品、消费品等等,大大方便了有关国际分工的研究。
根据Lemonie 和Kesenci 对于贸易品所属生产阶段的划分方法,除特别注明之外,本文的零部件产品是
指B EC 代码为42和53的贸易品。这一分类口径不仅包含了7类和8类商品中的零部件产品,而且还纳入了6类商品中的零部件产品,因而更全面地反映了零部件贸易和国际分工的情况。
方法和研究思路在国际学术界也有先例①。
在最近的十余年里,零部件产品的国际贸易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其增长速度大大超过世界贸易的平均水平。1992年至2003年间,零部件产品的出口贸易额由4100亿美元增至10400亿美元,年均增幅达到14%,而同期世界出口贸易额的平均增幅仅为9%,这表明国际分工模式正由水平专业化向垂直专业化演变。在这种分工模式的转换过程中,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活动扮演着极为关键的角,正是由于它们在全球范围内配置生产资源,整合垂直一体化的生产流程,从而使各国固定在世界分工金字塔的各个层级,同时也推动零部件等中间品贸易的迅速扩张。图1直观显示了国际零部件贸易在世界经济贸易中地位提升的发展趋势。
在国际分工格局的演变中,一方面,发达国家占有着绝对主导的地位;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也卷入到更深的分工体系中。表1中列示了代表性国家和地区参与国际分工的程度。1995年,发达国家零部件产品的进口和出口贸易额都远高于发展中国家,绝大部分的垂直专业化生产都是由发达国家来完成,发展中国家尚处于国际分工的边缘地带,基本上处于水平分工阶段。然而,经历了十年的发展演化之后,国
际分工的地区格局发生了非常明显的变化,尽管发达国家仍然在分工体系中占有主导地位,但发展中国家已进入到垂直专业化分工体系中的较深阶段,占世界零部件贸易总量的比重与发达国家相差已不到6个百分点,进口方面所占比重甚至超过发达国家。
表1 国际零部件贸易的地区格局
国家/地区
19952004
进口出口贸易总额总额排名进口出口贸易总额总额排名
发达国家 5922(7512)7030(8010)12952(7516)5706(4911)10891(7010)16597(5219)美国 1592(2012)1620(1814)3213(1817)11330(1114)2282(1417)3611(1313)1德国 749(915)1049(1119)1798(1015)2753(615)1818(1117)2571(914)3日本 338(413)1445(1614)1784(1014)3528(415)1698(1019)2226(812)4英国 522(616)501(517)1023(610)4401(314)641(411)1042(318)9法国 422(514)513(518)935(514)5368(312)755(419)1123(411)8
 加拿大 480(611)271(311)751(414)7262(213)405(216)667(214)14
发展中经济1950(2418)1751(1919)3702(2414)5904(5018)4664(3010)10568(4711)
 新加坡 423(514)402(416)825(510)6688(519)779(510)1467(514)6香港 290(317)273(311)563(315)9885(716)838(514)1723(613)5韩国 203(216)330(317)533(314)10463(410)667(413)1130(411)7
 马来西亚263(313)234(216)497(310)11453(319)415(217)868(312)11
 墨西哥 130(116)166(119)296(210)13584(510)422(217)1006(317)10中国 165(211)106(112)271(117)171605(1318)988(613)2593(915)2
世界合计 7872(100)8782(100)16654(100)11610(100)15555(100)27165(100)
    注:(1)数据来源于UN COM TRADE Database并经作者计算整理,因为台湾地区不属于联合国成员,表中数据不包括台湾地区;(2)表中贸易数据的计量单位为亿美元,括号内数字为贸易额占世界总量的百分比。
从表1可以看出一些有意思的变化。在不到十年的时间内,发达国家的零部件贸易的世界排名除美国外都有下降,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同类排名除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外都有上升。英国下降了5位,加拿大下降了8位;韩国上升了3位,中国香港上升了4位,上升最显著的是中国(大陆),上升了15位,而且居世界
第二位。这说明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已经融入垂直分工的国际生产网络,而中国融入的速度最快,融入的程度也最深。包括香港、台湾、澳门地区在内的“大中国”经济圈在世界零部件贸易中的比重已大大超过现居首位的美国,成中国社会科学 2006年第6期
①  F.Ng,and A.Yeats,Major Trade Trends in East Asia:What are implications for regional cooperation
and growth.W orl d B ank Policy Research W orking Pa per,no.3084,2003.
为国际分工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说当代国际分工格局已经深深地刻上“中国印记”。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国际分工地位有所上升,但国际分工的主导权仍然掌握在发达国家手中。发达国家强大的科技实力和充裕的资本要素使其在技术和资本要素密集的核心生产阶段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发展中国家只是根据发达国家的需要专业化于零部件的生产加工和装配,而且这些非核心生产阶段还要受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的严格控制,由此在国际分工中仍然处于从属地位。表1中的数据也证实了这一点。与1995年相比,发达国家在2004年的零部件产品进口比重虽然大幅下降,但出口比重却维持了相当高的水平,占世界出口总量的70%,净出口额上升了316倍,而发展中经济体的零部件净进口额增长了512倍,这说明发达国家在引领发展中国家进入国际生产网络的同时,也使发展中国家和地区面临被“锁定”在国际分工底层的危险。
为了进一步揭示国际分工的深层次特征,我们以电子制造业为例,从价值链角度考察国际分工的格局及其演进趋势。表2列出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电子制造业中的零部件产品和最终产品的贸易数据。从中可以看出,发达国家在价值链的高端环节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①,处于零部件贸易的净出口方位置,是半导体、集成电路等零部件产品的供应者,而发展中国家则是零部件产品对应的接受者。但是发展中国家在最终产品上具有相当明显的比较优势,是电子消费品和资本品的供应者。分析价值链的演变过程可以发现,发达国家为了维持自身在高端环节的比较优势,将不具竞争力的最终产品生产转移至发展中国家,同时集中资源专业化于研发设计和零部件产品的生产。发展中国家被动接受生产转移的结果是,一方面最终产品的生产能力得到迅速扩张,进出口比例由11380上升至11851;另一方面是由于国内资源集中到最终产品的生产部门,削弱了高端零部件产品的研发和生产能力,零部件产品的进出口比例由01935下降至01827。当然,这只是针对总体情况所得出的结论,就具体国家而言可能表现出不同的演进结果,例如中国和马来西亚通过参与国际分工,零部件产品的国际竞争力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升。
表2 电子制造业国际分工的地区格局
国家/地区
19952004
零部件产品最终产品零部件产品最终产品
进口(出口)出口/进口进口(出口)出口/进口进口(出口)出口/进口进口(出口)出口/进口
发达国家 1649(1861)111291358(1313)019672406(2682)111153281(2397)01731美国 700(613)01877414(224)015431091(819)017511041(320)01308日本 206(623)31029107(290)21706368(709)11930172(317)11847德国 253(261)11031169(194)11149492(497)11011393(456)11161法国 93(104)1111898(94)01966135(144)11066189(150)01797
发展中经济946(884)01935520(717)113802894(2394)018271018(1884)11851中国 124(72)0158766(108)116341070(757)01708168(722)41309
 马来西亚139(195)1140828(107)31902219(327)1149348(113)21363
 墨西哥 89(107)1121134(85)21529259(275)1106395(217)21289韩国 114(268)2134636(91)21570296(379)1128281(318)31939
    注:(1)数据来源于UN COM TRADE Database并经作者计算整理;(2)根据Lemonie和Kesenci(2002)的划分标准,电子制造业中属于BEC代码为42和53的贸易品为零部件产品,属于BEC代码为41、61、62、63的贸易品为最终产品;(3)表中贸易数据的计量单位为亿美元。
要素禀赋、地理因素与新国际分工
①为简便起见,此处以进出口比例(出口/进口)作为衡量国际竞争力的近似指标,比例越高意味着该国
或地区在该类贸易品上的净出口量越大,国际市场份额越高,从而具有更强的比较优势。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