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次战争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樟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晚清上海报刊开展过一场俭与奢的讨论。1877年《申报》发文指出;节俭的传统美德"可行诸三代以上,不能行之三代以下也……裕国足民之道,不在乎斤斤讲求崇尚节俭,盖自有其道也"。这表明
A.传统农耕经济结构趋于瓦解 B.西方奢靡之风冲击传统文化
C.社会发展引发消费观念变化 D.报刊传媒引领社会风气改变
2.下图是《海国图志》的部分目录,这反映了
A.近代知识分子开眼看世界 B.近代海防意识的正式确立
C.西方启蒙思想的广泛传播 D.传统夷夏观遭到彻底摒弃
3.清代前期,地方社会士绅的社会职能局限于办理修桥铺路这样的地方公共事务;咸、同以后,士绅势力在地方社会趋于活跃,时人指出:“自治机关所概甚广,远如保甲守望,戒烟各局,近如理财、财政、公议各所,亦皆系地方自治性质。”这说明( )
A.洋务运动改变了晚清政局 B.维新思想影响了士绅职能
C.传统的政治秩序受到冲击 D.地方士绅阶层产生了分裂
4.1840年8月15日,钦差大臣琦善给英方复函时,放弃“谕”“批”等回复夷书定例,改用“照会”样式。此式旋被仿效,成为中国外交文书的重要范式。从12月3日开始,照会中“天朝”两字被悄悄取消,自后成为定例。上述变化
A.表明中英两国实现平等交往 B.反映中国国家主权遭到破坏
C.体现了清政府主动学习西方 D.折射出传统外交观念的转变
5.19纪中叶,沿海城市的人们在模仿西方生活方式的时候,内地城市人们的生活却基本上毫无变化。据有关研究表明,辛亥前夕,四川棉织业中洋布对土布的替代率仅为11.8%,低于同时期全国平均替代率。这从本质上说明了
A.四川手工棉纺织业仍然占主导地位
B.西方生活方式成为沿海城市的主流
C.列强商品输出迟滞内陆省份的发展
D.西方侵略对中国经济冲击的不平衡
6.近期据媒体报道,“圆明园马首铜像划拨入藏仪式”在北京圆明园正觉寺举行。据此推算圆明园马首铜像(下图)流失时间约
A.150年 B.160年 C.170年 D.180年
7.福建布政使徐继畲在福建处理对外交涉事务,搜集外国事务和西人著述,撰成《瀛环志略》一书,系统介绍了当时世界上近80个国家和地区的地理位置、历史变迁、经济文化、风土人情,内容丰富,叙述完备。这本书
A.是先进的中国人首次提出的发展资本主义方案
包头景点B.标志着清朝中央政府正式摆脱了传统的华夷观
C.对当时的中国知识分子产生了广泛深刻的影响
D.是中国封建士大夫开眼看世界的世界地理著作
8.1852年,英国驻广州全权代办撰写关于对华贸易的调查报告:秋季收割结束后,不分老幼所有农家都进行纺棉和纺织,织成能够耐用两三年之久的厚重结实的手织布,剩余的棉布卖到城镇……在这个国家十人中有九人都穿着这种手织棉布做成的衣服。这反映了
A.中国的家庭手工业发达 B.中属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C.英国尚未打开中国市场 D.英国想要对中国扩大侵略
9.1842年以后,中外贸易不断扩大,和棉纺织产品为主要进口品,茶叶、丝绸、初级矿产品、手工制品等为中国的主要出口品。19世纪70年代后,贸易的比重就逐渐减少了,而正常的商品交易量则越来越大。从本质上表明
A.近代中国对外贸易的品种范围扩大 B.出口商品主要为科技含量低的农产品
C.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D.中国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程度加深
10.战争后期,道光帝派钦差大臣耆英、两江总督牛鉴、乍浦副都统伊里布为全权代表同英军议和,但他们三人在后续的几次谈判中却只是委派了几批低等级的官员来承担具体的交涉谈判事务。耆英三人的这一做法意在
A.展现灵活的谈判技巧 B.维护清政府的尊严
C.宣示清朝的等级秩序 D.延缓中英和谈的进程
11.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后,英国人强行要进入广州城,地方官员被迫同意。但是广州士绅与百姓坚决不同意,甚至不惜开战。地方官员只得以“民情未协为由”,推迟英国人入城的时间。1849年,英国人再次要求进入广州城,广州人民10万多人齐集在珠江两岸示威,激烈反抗,地方官员不敢履约,英国人未入广州城。英国人进入广州城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A.英国驻华的兵力有限 B.清政府对民众的支持
C.地方官员的积极抵制 D.广州民众的坚决反对
12.战争后,一些开明士大夫开始觉察到空谈义理无法解决现实问题,他们开始呼吁“更法”“改制”,提出了一系列新主张。这些主张
A.丰富了经世致用的思想内涵 B.表明变革制度成为社会共识
北京银杏大道C.突破了传统夷夏观念的束缚 D.标志着西学东渐现象的开始
13.19世纪中期,上海周边的南浔、震泽等地丝商将买进的土丝按等级分发给农户或小作坊再次缫制成经丝,专供出口,出现了产销两旺的局面,时人称为“洋经丝”,其价格也远高于未经再加工的丝。这一现象可以反映当时
A.中国在对外贸易中的出超地位 B.近代民族工业得到了初步发展
全运会西安2021年几月份举办C.传统手工业积极适应市场变化 D.自然经济具有顽强的抵制作用
14.英法发动第二次战争后,英国建议美国与其共同行动;但美国宣布实行中立政策,并派遣列卫廉出使中国,试图调节中国与英法的关系。由此可知当时美国
①在对华贸易中占优势地位②无意插手列强在远东的争夺
③为了争取更多的侵华权益④受孤立主义外交政策的影响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5.战争前,中国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及商品粮有所增加;战后,在外国资本主义经济的一系列刺激下,其出口增加的幅度大为提高,1840- 1894年,仅桑蚕茧的产量增加了147万担,价值为4157万余两关银。这一变化
辅导员工作总结A.反映出中国日益卷入世界市场 B.表明中国逐渐收回了关税主权
C.便利了西方列强对华商品输出 D.说明中国经济作物竞争力提高
16.对下表中数据变化原因解释合理的一项是
年份 | 白银外流量(单位:银元) |
道光十一年 | 6843873 |
道光十六年 | 15862220 |
道光二十年 | —3519872 |
道光二十五年 | 23989500 |
A.西方工业品大量进入中国市场 B.走私导致白银大量外流
C.闭关锁国导致对外贸易额缩减 D.中英贸易中国处于顺差地位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均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战争后英国输华货物总值一览表(单位:英镑)
年份 | 1840 | 1843 | 1844 | 1845 |
货值 | 524198 | 1456180 | 2303619 | 2394827 |
战争后中国出口生丝数量一览表(单位:万镑)
年份 | 1843 | 1845 | 1853 |
出口量 | 1787 | 13220 | 62894 |
(1)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现象?该现象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二 清政府正式派官员和商人携物出洋赴赛,始自1876年美国举办的费城国际博览会。大清国的展品“物件悉遵华式,专为手工制造,无一借力机器”。经评判,中国赛品“以丝、茶、雕花瓷器、景泰瓷器,在各国中推为第一”。
——摘编自《中国走向世界的新步幅——清末商品赛会活动述评》
情人节 歌曲材料三 1905年,清政府奏准《出洋赛会章程》,指明凡有国际博览会,商部即咨行各省督抚,晓示商人,劝谕参加。商部在博览会会场设立事务所,经理华商与会有关事务,向华商提供各种帮助……1910年6月,南洋劝业会在南京正式开幕……共设农业、医药、教育、工艺、武备、机械、美术等9个展览馆和1个劝工所,另设暨南馆1所,陈列南洋各埠华侨之出品;参考馆3所,主要展出外国产品。
——摘编自《近代中国经济政策演变史稿》
(2)根据材料二、三指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清政府的政策与战争前有什么不同?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近现代经济与世界市场的关系的认识。
18.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和农民问题始终是中国发展的根本问题。
材料一
朝代 | 粮食亩产水平 (市斤) | 人均粮食占 有量(市斤) 情人节祝语 | 全国耕地面积(亿市亩) | 粮食作物播种 面积所占比重 | ||
总面积 | 北方 | 南方 | ||||
春秋战国 | 91(全国) | 614.8 | 2.3 | 94% | ||
秦汉 | 117(全国) | 1048.35 | 5.72 | 94% | ||
魏晋 南北朝 | 122(北方粟、麦 215(南方稻谷) | ) 1167.7 | 3.85 | 1.925 | 1.925 | 90% |
隋唐 | 124(北方粟、麦 328(南方稻谷) | ) 1450.92 | 6.42 | 3.21 | 3.21 | 90% |
——卜风贤《传统农业时代的灾荒风险和粮食安全》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