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长沙优秀教学设计 《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沁园春长沙优秀教学设计 《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一、导入沁园春,词牌名,又名“东仙”“寿星明”“洞庭春”等,沁园为东汉汉明帝为他的女儿沁水公主修建的皇家园林,园址位于焦作西北部的沁河出山口一带。据《后汉书窦宪传》记载:沁水公主的舅舅窦宪倚仗其妹贵为皇后之势,竟然变相强夺公主田园,后人感叹其事,多在诗中咏之叹之,渐成“沁园春”这一中国文人所钟爱的词牌。
    沁园春以一百一十四字为正格。上片四平韵,下片五平韵。前人认为换头句第二字有人用暗韵,实系偶合。上片第四句第一字和下片第三句第一字,必须用一字豆领以下四句,而所领四句例须用扇对。
    什么是"一字豆“?按古籍的说法:一句为“句”,半句为“豆”。
    在词里“一字豆”是词的句法特点之一。“一字豆”是指由一个字,领出后面若干句子(词组)。因之,“一字豆"也称“一字领”或“领格字”。领字与被领字之间在朗读时,应稍加停顿,例如:(《沁园春长沙》)在朗读时是这样的:“看——万山红遍,…。“看”字要稍加停顿,然后继读下文。
    词中为什么要设“一字豆”?这可能与词调的音乐拍节有关,它类似于音乐的“休止符”。词与音
乐分离以后,在朗读时依然讲究错落有致,而“一字豆”恰在这方面起着引领的作用,听起来感到抑扬顿挫,铿锵悦耳,韵味十足,因而是不可忽视的。
    二、文本赏析1、求同。自主诵读《沁园春·长沙》,与《沁园春·雪》,请学生试着寻求两者的共性。
    以豪情为基调,上片侧重写景,下片侧重抒情学生朗读《沁园春·长沙》中凸显豪情的句子2、存异一为冬景,一为秋景。
    3、整体感知题目为“长沙”,那么写的是长沙哪里的秋景?橘子洲头。
    橘子洲头在哪里?湘江中。
    跟谁一起去的?自己一人,词中交代“独立”。
    这地方他是第一次来么?不是,“携来百侣曾游”。
    站在橘子洲头,看到了什么?着一“看”字,领起“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其中“遍”“尽”“透”“争”“击”“翔”“竞”等词更多烙上了词人主观的印记。宏大意象、范围修饰词、张扬生命动力的动词,为读者展现了多维多元立体的生生不息的世界,每一种生命都极具动态、彩。
    问:首先,我们看到的是词人对于什么的描写?明确:山峰问:是怎样描写的呢?用了哪
些修饰词?明确:红遍、尽染问:给人一种什么感?明确:遍:红之广。染:人工染成。一种壮美之感跃然纸上。
    问:还描写了?明确:漫江。碧:碧绿是生命、生机的象征。
    问:还有对于湘江水上什么的描写?你又能读出什么?明确:百舸争流。
    问:回过头来看“舸”是怎样的?明确:“百”、“争”。
    问:一派什么景?饱含什么情?明确:千帆竞发、争先恐后。意气奋发、昂扬向上。
    问:请同学们讨论并分析上阙中剩余的景物,我们一起做总结。
    明确:鹰,击:展翅奋飞、迅猛有力。鱼,翔:似水中飞,轻松自由。
    这样绚丽多彩、生机盎然的景正是词人乐观主义、昂扬向上的革命情怀的体现。这样壮阔、自在的景,正是词人对自由追求的体现。也就是正是这些景语验证了这样的情,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景的摄入与捕捉,引发“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感叹,这苏教版教材文下注释对句子进行了翻译,即“面对广阔的宇宙惆怅感慨”,如果对应来看的话,这里把“怅”解释为“惆怅感慨”。而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诗词赏析》中,将“怅寥廓”的“怅”解释为“怅望,沉思地望着”。除此之外,臧克家主编的《诗词鉴赏》、公木主编的《毛
泽东诗词鉴赏》等鉴赏类书中均语焉不详。那么,究竟“怅”是何意?在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辞源》中,“怅”解释为“失意;
左派右派是什么意思    恼恨”。在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版《辞海》中“怅”解释为“怅:失意;
    懊恼”。在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2004年第1版、2005年第2次印刷的《新华大字典》中,“怅”解释为“失意;
    伤感”,“本义指由于希望落空而产生的遗憾,引申泛指失意、不痛快”。在商务印书馆2012年第6版《现代汉语词典》中“怅”解释为“不如意”,且“惆怅”解释为“伤感;
    失意”。
    可见,就目前看来,不论哪一版本的何种词典,“怅”的意思都指向“失意”。那么,为什么面对彩绚丽、生机勃勃、辽阔壮观的湘江秋景,会产生“失意”之情,而又溢于言表呢?这里有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1925年前后的是什么样的处境,而当时的中国又是怎样的状况?1924年1月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建立。以国共两党合作为特征的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加速了中国革命的进程,在中国革命历史上出现了轰轰烈烈的大革命。
    因受陈独秀的赏识,于1923年6月中共三大之后进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层。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逝世。国民党内部夺权斗争趋于激烈,后逐步形成以蒋介
石、戴季陶、胡汉民为代表的新右派。这就使国共合作的关系更加复杂了。国民党的领导层发生变化,革命形势也很严峻。
    1925年8月20日,国民党左派领导人廖仲恺遇刺罹难,直接导致孙中山的主要助手胡汉民、许崇智的失势,汪精卫得以整合国民党的派系,而蒋介石从此跻身权力中心。
    1925年9月离开湖南到广州参加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筹备工作,词作就写于离开长沙前。
    从知人论世的角度来看,笔者揣摩的“怅”意也许有以下原因:
    第一,怅叹人之渺小、生之短暂。笔者认为,首先,大自然生机盎然,万物于霜天自由发展,展示出生命的美好和绚丽,一种生命的极致状态在这里呈现,这些,极容易触发人对生命、人生的反思和观照,特别是有着远大抱负、心怀天下之人的忧时伤己之情。这是一种人类共通的情怀。“怅寥廓,问苍茫大地”,面对广袤的宇宙不由会叹息人之渺小、生之短暂,一如孔子的“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一如陈子昂的“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更何况,当时的离妻别子,身体不好,由年谱可知,1925年9月中旬到广州的因身体极度虚弱,曾住进东山医院进行短期疗养。面对生机蓬勃的大自然,的内心涌上一些失意滋味,实为人之常情。
    第二,哀叹国家灾难深重,民生多艰。1925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工农运动形势高涨,革命的发展势头异常迅猛,各种形式的反帝反封建斗争正风起云涌地开展着;
    但另一方面反动势力为了维护其反动统治,对革命力量进行疯狂镇压。当时的中国外有强敌入侵(列强瓜分、日本侵略),内有军阀割据,通货膨胀。在自然的绚丽缤纷、寥阔宏大面前,心怀天下的怎能没有痛苦和伤感?第三,忧叹权力纷争,革命危机。笔者认为,这是最主要的。国共合作初始阶段就有不和谐因素;
    随着革命高潮的到来,统一战线内部争夺领导权的斗争日益加剧,特别是1925年3月孙中山逝世后,国民党右派篡夺领导权的活动,日益猖獗。国民党二大召开在即,形势错综复杂,扑朔迷离。国共合作何去何从?共产党如何应对目前形势?一切都是未知数,敏锐地觉察到乱象背后的种种危机,叹息、焦虑、担忧、怅恨难免。
    一个“怅”字,的确有含蓄难尽之意,最是词作关节点。“怅”可以说是全词构思的关节点,一个“怅”字,由景入情,抒发胸中深沉的心事。“怅”字亦是全词情感的转折点,词作开篇激昂,由“怅”字转入短时间的惆怅低沉,继而引发沉静回忆,寻觅答案,这即景生发的一问,下片有回应么?学生请根据下片自由回答。譬如“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在水流湍急处击水(游泳),掀起的浪花都能将快速行进的船只阻止,极尽夸张的表述也让我们感
受到了词人的豪情壮志。年少气盛,敢说敢为的自由的少年形象跃然纸上,精气神喷涌而出。
    一种认为是游泳激起的波浪,几乎把飞快行驶的船只都阻挡住了;
    一种认为“浪遏飞舟”时“到中流击水”。你同意哪一种理解?请说明理由。如果按前一种理解,尽管写出了同学少年在风浪中劈风斩浪,生龙活虎,气势如虹的精神风貌,与作品的主旨切合。但却夸张过分,与前文“百舸争流”的描写也不符。按照后一种理解,这三句大意是:还记得吗?当年我们一同到江心游泳,尽管风浪巨大,连船只行进也很困难,但我们这些人却以同汹涌的急流拼搏为乐。不但与时代精神切合,也与词中塑造的同学少年奋发向上、敢作敢为的精神形象切合。
    词言情,补充的《咏蛙》:“独坐池塘如虎踞,绿荫树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这是17岁的在湘乡东山高等学堂入学考试时所作,考题《言志》。学生们写的大都是些尊孔读经、追求成名成家的内容。而满腔热情地抒发了一个青少年藐视天下的气概和胆略。在1919年7月14日《湘江评论》上,发表了如下的作品:“什么不要怕?天不要怕,鬼不要怕,死人不要怕,官僚不要怕,军阀不要怕,资本家不要怕。我们知道了!我们觉醒了!天下者我们的天下,国家者我们的国家,社会者我们的
社会,我们不说,谁说?我们不干,谁干?”这里不怕的精神、主人翁的姿态、担当的情怀,表露无遗。
    “看”寒秋景致,“忆”峥嵘岁月,这一切的行为都源于独立寒秋的抒情主人公。上片虽“独”立寒秋,笔下却无悲景;
    下片虽“独”游故地,心中却无悲情。
    最后再到寻到答案的坚定和高亢。词作下片正是在“怅想”“慨叹”基础上的自我寻和自我肯定!高歌猛进之英雄亦会有曲折深婉之情感,这是人之常情。我想,的“怅叹、失意”并不会损伤他作为伟人的形象,反而更显其伟大,当我们领悟全词之后,我们会发现这一“怅”字是担忧,更有关切;
    是失意,更有希冀;
    是怅叹,更有担当!独立的对于橘子洲的寒秋有了别样的体验,还记起在中流击水的场景。那么正值青春的学子又有什么难忘的学习生活场景?试以“曾记否”为开头,仿照《沁园春·长沙》的结尾,当堂完成自我创作。
    刚经历军训的高一学生,对烈日下的经历记忆犹新,也就流淌出了“曾记否,那汗如雨下,军姿如松”“曾记否,到军营一喊,声彻云霄”等有真情实感的诗词片段。课堂教学结束,
为了巩固学习成果,要求根据对沁园春词牌名的理解,自主创作《沁园春·正始》(正始中学)。由于是一次新鲜感十足的作业,关乎自己的观察体悟,且没有可供参考的样板,因此有了更多的碰撞,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批阅后,发现有些局部写的比较好,如“正始如此美好,引无数学子竞报考”“问何日,化鹏鸟长啸,声彻九霄?”等。更意想不到的还有出彩的整篇。特附录如下:
    沁园春·正始独立寒秋,横溪边上,靠柳池旁。望卵石小道,落英缤纷,梧桐微黄,茶花静幽,松鼠顽幼,池水碧透,正始森林风景优。望萃聚,梦当年璀璨,谁与争锋?和朋友学于此,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仰兰藻实验,国家专利,教授院士,人才辈出。从严求实,创新勤韧,美名远扬领风骚。想粲然,看今朝学子,更加辉煌。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