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 两次战争 教学设计
一、教学理念
在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即将推开之际,我们须抛弃故往高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一个顽疾——过度重视知识的传授而疏于学科能力与学科素养。这是历史的教学和学习,甚或是考试,都始终未能摆脱死记硬背的关键所在。这或许正是修订后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所提倡的五大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目的和价值所在。因此,一种以学科素养的养成为鹄的的历史课堂,应该是理性的而非背诵的,应该是实证的而非结论的,应该是实事求是的而非想当然的,应该是人文的而非说教的。倘能如此,历史学科方能凸显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二、教科书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为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第16课《两次战争》的内容。19世纪中期,世界形势出现重大变化,工业革命在英国首先发生后于此时基本完成,并于19世纪上半叶蔓延到美、法等国。而满清王朝从经济、经济与文化,甚至是对外政策方面仍很顽固。在这样的背景下,战争必然地爆发了,其结局也必然地注定了。战争结束后,中国国门洞开,开始
沦为半殖民地社会。尽管之后许多年,国内形势并无多大变动,但出现了一批具有经世致用之精神的知识分子,他们对西方有所了解,成为睁眼看世界的先驱者。而自然经济的顽强抵制,造成西方第一波商品倾销难以扩大。随着工业革命的进一步发展,促使英法等国发动了旨在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的第二次战争。这场战争使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进而助推中国社会的发生了较大变化。
三、学情分析
笔者所在学校一所浙江省一级重点示范性高级中学,学校创办于20世纪初清末新政中,是一所具有悠久历史的百年名校。本校具有丰厚的人文底蕴,课程资源丰富,倡导教学以人为本,面向全体。本设计针对我校新高一学生,这些学生普遍学习成绩优异,社会学科的相关知识较丰富,认知水平较高。善于思考,长于表达,勇于展现。爱好广泛,学习兴趣较为浓厚;具有较强的自信心;关心国家大事,具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与爱国心。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 了解或掌握19世纪中期的中国和世界;两次战争的原因和经过;中国军民奋勇抵抗;第一批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及其内容;林则徐、魏源等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从而为学生将史事放在特定时空条件下进行考察奠定基础。 |
通过分析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培养学生运用“透过现象看本质”、“历史发展的必然性通过偶然性表现出来”等观点辩证地观察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通过运用和分析历史资料,养成学生史料实证素养,并尝试对历史进行解释。 | |
态度与价值观 | 通过对战争前夕中国和世界形势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当清朝封建统治危机四伏、腐败不堪的时候世界发生了最重要的变化,即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发展。中国远远落后于世界发展的时代潮流。通过对战争爆发原因的分析,使学生深刻地认识到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是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产物,是资本主义国家开拓殖民地、争夺世界市场和霸权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介绍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和战争中为国捐躯的爱国将领,培养学生家国情怀。 |
五、重点、难点分析
(1)战争前夕的中国和世界是重点。它实际上是在介绍战争的时代背景。战争前夕,统治中国近200年的清王朝已经腐朽没落,无论是在政治、经济方面,还是在对外关系及文化领域,都呈现出危机四伏的衰落景象。而此时的世界发生了最重要的变化,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和发展起来,并处于上升时期。其中英国已成为资本主义头号强国。到19世纪上半期,欧亚大陆两端的中英两国的兴衰局势已形成了鲜明的对照。通过对中国和世界形势的分析对比,有助于学生了解国情,并能将中国置于世界历史大背景中去考察,从而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和揭示战争爆发的必然性。
(2)中国在战争中战败的原因是难点。由于清政府政治腐败、中国封建经济落后、军事技术和装备落后、综合国力衰弱、掌握战争领导权的清朝统治集团战和不定及军事指挥失当,中国战败。但最根本的原因还是腐朽没落的封建主义不能对抗新兴的资本主义。通过对中国战败原因的分析,一方面可以使学生更深刻地认识清朝统治集团的反动腐朽、虚骄无能。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学生得出“落后就要挨打”的惨痛教训,并对学生认识当今的国情具有启示作用。此外还想通过中西的对比展开对这一问题的更深层次的思考认识。
六、教学过程概述
[多媒体课件画外音,同时呈现字幕与动态的马戛尔尼使华路线图,并在之后提出问题⑴]公元1792年9月25日,马戛尔尼子爵带着他的船队,从英国朴茨茅斯港起航,带着600箱礼品,还有大英帝国的信心及其优越感,以补贺清朝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80大寿为名,远涉重洋,于次年8月抵达北京。马噶尔尼代表英国政府向清朝郑重的提出了通商的要求,遭到清朝拒绝。有着“十全老人”称号的乾隆皇帝在给英国女王的国书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远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瓷器、丝斤为西洋各国及尔国所必须之物,是以加恩体恤,在澳门开设洋行,俾得日用有资。
问题⑴:200多年前,马戛尔尼子爵来到中国的目的是什么?是什么驱使着马葛尔尼不惜冒着生命的危险、那么不辞劳苦的大老远来到中国?
说明:通过对这一问题的分析,学生感受到英国由于工业革命的刺激,以及急剧发展的社会生产,急需对外拓展商品销售市场和攫取廉价原材料。
[多媒体呈现如下文字与问题⑵]生产技术的革新,大机器和蒸汽机的使用,工厂制的推行,
空前的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英国1770年到1840年,每个工人的日生产率平均提高了20倍。由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社会生产得到迅猛发展。英国棉纺织品的产量从1785年到1850年增加了49倍,生铁产量从1720年至1840年增长了50倍,煤产量从1770年到1836年增长了4倍。
问题⑵:请概括材料提供的历史信息。造成材料中展现的历史事实的根本推动力是什么?为什么?
说明:学生通过概括材料提高对文字信息的归纳能力,并通过对事实了解明白工业革命对英国工业生产发展的巨大推进作用。由此深刻理解“工业革命导致的英国工业生产的迅猛发展是英国渴望打开中国大门的经济根源”这一历史结论。
[多媒体呈现图片㈠与问题⑶]
问题⑶读图㈠,说出你能观察到的战争前英国侵略扩张态势。从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说明:通过读图分析问题提高学生的空间意识,并通过对这一问题的分析感受“中国处于‘山雨欲来风满楼’之时”这一历史场景。cf英雄手
[多媒体课件画外音,同时呈现如下字幕]
metallica 上海马哥尔尼带着遗憾和失望回国,临行前记下了对中国的最后印象:中华帝国是一艘破旧的摇摇晃晃的巨大战船,一批有能耐的警醒的值班军官有幸在过去的150年间使其设法浮于水面,并以其巨大的身躯和外表吓住邻居。但是任何时候只要一位无能的人碰巧的掌握了船上的指挥权,那么这艘船的风纪和安全就会荡然无存。它可能不会马上沉没;它可能会象一艘失事的船一样漂浮一阵子,然后在不久的将来在岸边撞成碎片。但它永远不可能在旧的底板上重建起来。
说明:这一部分起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是从同一故事贯穿本课的探究过程;二是营造一种强烈的反差,以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与兴趣。
[师生共同探究学案上如下几则材料与问题]
材料一 mm是什么自乾隆末年以来,官吏士民,狼艰狈獗,不士不农不工不商之人,十将五六。……自京师始,概乎四方,大抵富户变贫户,贫户变饿者。四民之首,奔走下贱。各省大局,岌岌乎皆不可以支日月,奚暇问年岁? ——龚自珍:《西域置行省议》
问题⑷根据材料一,你能简单的描述出龚自珍生活年代(1792~1841)的一些情况吗?
材料二 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瓷器、丝斤为西洋各国及尔国所必须之物,是以加恩体恤,在澳门开设洋行,俾得日用有资。 ——摘自乾隆帝致英国维多利亚女王之国书,1793年英特尔未来教育作业
问题⑸根据材料二,当时中国人的什么思想观念?这一思想观念与其对外政策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说明:通过对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分析,学生能够从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思想诸多方面认识到中国当时的社会状况。
[师生共同完成表格㈠并在此基础上解决问题⑹]注摆摊卖什么挣钱[0]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