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争。
战争前中国和西方世界的对比
中 国 世 界
经济
经济落后: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初步形成:
自然经济占据统治地位;土地高度集中 1840年英国完成工业革命;
19世纪中期法美相继完成工业革命;
自由资本主义发展起来
政治
政治腐败:官场腐败; 资本主义政治体系初步形成:
军备废弛;财政困难; 19中期西方先后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阶级矛盾激化
经济
经济落后: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初步形成:
自然经济占据统治地位;土地高度集中 1840年英国完成工业革命;
19世纪中期法美相继完成工业革命;
自由资本主义发展起来
政治
政治腐败:官场腐败; 资本主义政治体系初步形成:
军备废弛;财政困难; 19中期西方先后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阶级矛盾激化
外交
闭关自守、盲目自大 通过对外扩张,世界殖民体系初步形成:
手段:商品输出(掠夺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
军事
装备陈旧落后军纪败坏 坚船利炮
思想
极端的文化专制主义:
八股取士;大兴 自由主义思想发展(自由竞争、自由贸易)
科技
科技落后:
传统科技出现总结性成果,但没有产生近代科学技术 近代自然科学产生
总体特征
处于封建社会末期,危机四伏 欧美资本主义迅速崛起
战争前中英实力的对比
经济方面:道光年间(1821─1851年),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仍居世界之首,高于整个欧洲的总和,1700─1820年间的经济增长高于日本。据安格斯·麦迪森的统计,1820年中国GNP(国民生产总值)是欧洲的1.22倍,1890年中国GNP是日本的5.28倍;中国的GNP增长率从1700至1820年间一直领先于欧洲和日本。但在1820年后的20年即1840年,中国却被英国在战争中打败,1895年在甲午战争中又被日本打败。
军事方面:陆军:无论是从规模上还是从装备上看,大清陆军都是世界数一数二。军队数量对比:当时清军的总兵力大约在80万左右(包括八旗、绿营兵)。战争中调集并先后投入战争的大约在10万左右,而英军最初派出大约海陆军7000多人,后来增至最高达2万人。如果简单由数字上看,中方占绝对优势。但在具体的战役中,这种兵力上的优势却未能显现。英方船坚炮利的优势使其牢牢的掌握着制海权,也使其掌握着进攻的主动权。
为了防御英军可能的入侵,清政府在从盛京到广东的七个省、几十个海口都得到处设防,分到每个重镇上驻守的部队也不过4000-10000。如此分兵,自然在每一处都难以集合优势兵力,所以在中英间的多次战役中,清军能投入的兵力往往与英军相当甚至还处于劣势。当时的清朝交通不便,调兵速度的缓慢更加重了中方的困境。从《天朝的崩溃中》举了两个例子说明双方在这一方面的巨大差距。其一:1841年10月26日,道光帝调四川建昌、松潘两镇中精兵两千名前往浙江征剿。但是部队直到1842年2月才风尘仆仆赶至前线,3月10日参加进攻宁波的战斗。而英军于1841年10月10日攻占宁波,此时已休整近半年!!比较中英双方,英军以逸待劳,谁优谁劣,一目了然。其二:1841年4月16日,浙东反攻失败后,道光根据前方主帅奕经的请求,调广西兵1000名增援浙江。6月29日,该部的前半部550人到达目的地,后半部450名尚在途中。而英军此时已放弃宁波,攻陷乍浦、吴淞等地,正向长江进发。奕经连忙将该部再派往江苏,一直到战争结束,该部未参加任何战斗。
武器上的对比:战争时期,清军使用的火器主要不是中国自主发明研制的,而是仿造明朝引进的“佛郎机”、“鸟铳”、“红衣大炮”等西方火器样式制作的。就形制样式而言这种老式的武器与英军相比整整落后了200余年。
家长写给孩子的评语中英海军对比:根据记录,最初参战的英国皇家舰队共包括军舰16艘,运输舰28艘,武装汽船4艘,载炮540门,舰队的总人数包括海军陆战队在内约12000人左右。在战争过程中还有部分船只加入用以替换在战争中因受损的船只。清军的水师当时主要有福建水师和广东水师两支,其任务并不时出洋作战,而是近海防御,守卫海岸。当时清军战舰的吨位小,火力差,不能与英军的军舰相抗衡。而且英军舰队是多年来一直“风里来浪里去”练就出来的,几次大的海战造就了一支无往不胜的无敌舰队!但清军舰队从清建立初始,没经过大型的海战,经验欠缺,造船工艺也大大不如英国,水兵的训练程度也不如英军。战争前福建水师共有舰船242艘,在营驾驶者118艘,在航率仅为48.8%!!如此大的差距使得清军不敢出海迎战,所以只能放弃海上交锋,从而丧失了主动权。英军以其强大的海军在沿岸不断进攻,而且畅行无阻,所以英军掌握了战事的主动权,清军陷入了被动挨打的局面。
战争中清军调动10万人马与7000余英军作战,结果却死了1个总督2个提督7个总兵2个都统数千士兵(英军损失百人上下,但主要是印度兵)这不能说清军将士不够用命,武器装备是很成问题的!!英军是船坚炮利,攻占沿海要塞的是船舰,用舰炮。英军火炮的射程可达2000米,每分钟射速1-2发,而清军火炮最远不过1200米,且射速要慢得多。上面
也说到,英军3艘战舰是有74-78门炮的,5艘战舰都是有22-48门炮的。但中国战船一般只有一门中型炮,4-6门小型炮,且船上没有装甲舰首,没有冲角保护。沙角之战双方火炮比例168:29。
总结原因:主要在于中国军事实力落后所致。第一,英国挑起这场战争是蓄谋已久的,早在1836年英国就已拟定好详细的侵华作战方案,并曾多次派船只在中国沿海进行侦察活动。但清政府直至战斗打响之后,依然认为这是一场局部战争,始终未把它放在一个正确的位置上予以对待,在战前准备上中国已是棋差一着。第二,从军队装备来看,英军已普遍装备了滑膛,射程射速均为清军同类武器的两倍!而清军仍以刀矛弓箭等冷兵器为主,虽有为数不少的火炮,但其制造粗劣,工艺落后,海防亦腐朽不堪,各处炮台年久失修,大炮式样陈旧,铸造时偷工减料使其施放时格外危险。炮弹同样质量低劣,放一炮可能对自己造成的威胁还大于敌人。第三,从后勤运输和军队调遣来看,作为本土作战的清军理应具有优势,但事实却不是这样。英军虽是远涉重洋,但仍可以利用东南亚、南非等殖民地就近补给,其以蒸汽机为动力的运输船此时就可大展拳脚了!与此同时,那些大型战舰在非战时亦兼作运输船,英军人数不多,但机动性强,在作战时往往兵力能占优势!而且英军是按近代军事编制组织起来的,制度规范,调动指挥十分方便。反观中国,运输
方式十分落后,仍是肩挑马负,而且清军编制混乱,调遣速度奇慢无比,各省部队协同作战能力低下,从以上几点不难得出最后的结论。
比较两次战争的异同
认真分析比较“中英战争”和“第二次战争”两课,不难发现,第二次战争实质上是中英鸦 片战争的继续,同是资本主义列强侵略和掠夺中华民族罪行史的一部分。
两起战争皆因而起,都以清政府丧权辱国为结局。它们不是孤立的,是有着内在联系的历史事件,有 其共性。因此在教授这两课时,采用纵横比较的方法,则能使学生对两起历史事件、现象的全过程有一个全面 的系统的理解和认识。它有利于帮助学生透过现象看清本质,培养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观察、理解、分析和评价历史以及识辨大是大非的能力。这也是根据学生怎样学来设计自己怎样教的重要原则 。
首先,这两次战争,有相似之处,可把它们进行比较、分析,出它们的异同点。奥迪敞篷跑车报价
两次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西方列强的侵略扩张。第一次,是英国迫切需要对外夺取商品销售市场和原 料产地;第二次是英、法、美等国,想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并使之合法化。所谓战争的导火 线,仅是发动战争的借口。基于此,可廓清这一特定历史现象所反映的本质问题。第一次战争的借口,是 三角棕的最简单包法中国的禁烟运动,第二次战争的借口是“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试想,当时如果没有禁烟运动 ,没有两起事件的发生,它们就会偃旗息鼓吗?否。它们依然会寻另外的借口发动战争。因为它们早已选中 中国作为其侵略对象,蓄谋已久,战争迟早要爆发。
在教学中启发学生透过历史的表面现象,认清侵略者的本质和狡诈手段,区别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历史阶 段、不同发展进程的特点,从而提高学生鉴别事物的能力,这是历史教学应遵循的原则之一。
在这两次反侵略战争中,我们试比较一下清政府、爱国官兵和中国人民各持什么态度,就很容易看出清政 府的丧权辱国和人民大众的英勇不屈。如:第一次战争时,清政府内:道光帝惊恐万分,派琦善到广州与 英军谈判,琦善妥协,奕山投降,牛鉴临阵脱逃,后来签订了屈辱的中英《南京条约》、中美《望厦条约》、 中法《黄浦条约》。爱国官兵
哪天入伏天2022和广大人民:三元里人民抗英,关天培、葛云飞、陈化成等英勇牺牲。第二次鸦 片战争时,清政府不作认真的战争准备,完全寄希望于俄美两国“调停”。当英法联军攻占天津后,咸丰帝逃 往承德避暑山庄,最终签订了《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瑷珲条约》等。与此相对照的是,南海、番禺 两县几万人民成立团练局,抵抗侵略;防守大沽炮台的士兵开炮打击入侵者,大沽人民冒着林弹雨,给战士 送饼送面。
我们再分析一下战争的性质、结局、战败的主要原因。这里应指出的是,两次战争对于中国人民来说 ,都是反对外来侵略的正义战争。英、法、美等国是侵略者,是非正义的,而中国都是战败国。正义之师折旗 受辱,究其最主要的原因,是腐朽的封建制度造成的,尤其是清政府长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导致中国经 济和军事落后,经不起洋洋炮的打击,亦是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战胜了落后的、腐朽的封建制度,铸成民族 的奇耻大辱。
那么,战争给中国造成的影响又如何呢?战前,中国是一个独立的封建国家。战后,列强通过一系列 不平等条约攫取了巨大权益:中国领土丧失,中国主权遭破坏;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品源源不断地倾销中国市 场,中国经济遭到扼杀。中国从此由封建社会沦为半
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主要矛盾发生了变 化。除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更加尖锐外,还增添了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中国人民被迫肩负 起反帝反封建的双重革命任务。战争成为中国历史的转折点。
再将《天津条约》、《北京条约》联系《南京条约》加以比较分析,可以进一步认清列强们得寸进尺的强 盗嘴脸和清政府步步退让的腐败无能。
《天津条约》签订前,外国与清政府办理外交事务,是由两广总督出面的,而签约后,外国公使则直接控 制清政府,干涉中国内政。清王朝开始逐步蜕变为傀儡政权,成为列强镇压人民革命的工具。《南京条约》规 定州美食定的“五口通商”,只限于东南沿海地区,而《天津条约》中的“堆组词十口通商”,却扩大北至营口,南至海南岛 的琼州,而且还深入到中国内地——长江中游的汉口。它表明西方列强鲸吞中国已逐步深入。第二次战争 扩大了第一次战争中掠夺的侵略权益,使输入合法化,达到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的目的。外国船舰 可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使侵略者取得了内河航行权。侵略者特权不断升级,这是《南京条约》中所没有的 。《南京条约》中把香港岛割给英国,《北京条约》又把九龙司拱手相让,等等。这些事实都佐证了第一次鸦 片战争是第二次战争的开头,第二次鸦
片战争是第一次战争的延续。其共性是资本主义列强向外侵略 扩张,清政府的腐败无能造成民族耻辱和灾难。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