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旅游节庆时空分异及驱动力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 年2 月,第 48 卷第1期,Feb.,2018,V ol.48,No. 1
Journal of Northwest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环境科学•
山东省旅游节庆时空分异及驱动力
栾福明,王芳
(浙江丽水学院商学院,浙江丽水323000)
摘要:采用3次样条插值法、P e a r s o n相关分析等方法,研究1990—2011年山东省旅游节
庆时空分异及驱动力。结果表明:①旅游节庆类型丰富,地方特产型和自然景观型节庆占
比为50%。②4-10月是旅游节庆的多发频段。秋季的数量占比达40%,而春夏之交的
比例约为38%。年内季节性分布从前期的“三峰三谷”型逐渐演变为中、后期的“双峰双
谷”型。③旅游节庆持续时间的峰值有8个,持续时间在一周之内的节庆数量约为55%。
④旅游节庆数量以及持续时间的空间分布均呈现“西弱东强”的特点,从西到东呈低、中、
高“三级阶梯状”。⑤资源禀赋、交通可达性、旅游发展水平是引起山东省旅游节庆时空
分异的主要驱动力。
关键词:山东省;旅游节庆;季节性;时空特征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D O I: 10.16152/j. cnki. xdxbzr. 2018-01-021
Study on tourism festivalsr spatial-temporal variation and driving
factors in Shandong Province
LU AN Fuming, W AN G Fang
(College of Business , Lishui University , Lishui 323000 , China)
Abstract:B y usin g the m ethods o f cu b ic spline interpolation , an d pearson correlation analysis , tourisim festi­
v a ls r sp atial-tem p oral variation s an d drivin g factors had b ee n researched betw^een 1990 an d 2 P rovin ce. R esults indicate th a t:①T y p es o f tourism festivals in Sh andong P rovin ce w as abun dan t , the n u m ber
o f lo ca l products an d natural la n d sca p es accounted for 50%o f the t o t a l.(②T h e t p e n ed from A p r il to O ctober. T h e n u m be r o f tourism festivals in autum n w as about 40%a ll year round , and
the ratio o f late sprin g an d early sum m er season w as about 38%.D u rin g the y ear , the seasonal distribution started to vary from th ree-p ea k an d th ree-valle y o f the early stage to tw o-p eak a late stage•③It h ad eigh t-p ea k tourism festival d u ration, an d the most quantity o f it w as less seven d a y s, a c­counting for 55%•④Both duration and the n u m ber o f tourism festiv als' s patial distribution ter
isties that 11 W e st w eak , E ast strong" , it roughly shows three-step that d eclin es from W e st to E a s t.⑤T hree
m ain factors contributed to the evolvem ent o f tourism festival developm en t diversity in nam ely le v e l o f tourism developm ent , tourism resource endow m ent , transportation accessibility.
K e y words:S h andong P ro v in c e; tourism fe stiv a ls; seaso n ality; spatial-tem p oral characteristics
收稿日期=2015-6-19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671198);丽水市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LC201630);丽水市公益性 技术应用研究基金资助项目(2016GYX21)
作者筒介:栾福明,男,山东胶南人,博士,从事旅游地理与区域发展研究。
■ 144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48卷
随着现代旅游业的深入发展,旅游节庆活动逐渐兴起并得到广泛的关注。国外学者们多集中于旅游节庆概念、分类等方面的研究,也较为深入地研究了旅游节庆的经济和社会效应、经营、营销宣传等方面[“8]。
国内对于旅游节庆的理论研究多滞后于旅游节庆活动的实践和发展;研究的方法和尺度以描述性的宏观和微观居多[94°];旅游节庆研究的内容多是定义的界定、作用与功能、类型划分的探讨等方面[11],特别是缺乏旅游节庆策划与规划、组织行为管理、营销和经营管理、开 发模式、时空分异、驱动机制的定量研究[1 _ 1]。
然而,由于旅游节庆举办地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交通可达性、资源禀赋等不同尺度下的不同与异质性,致使旅游节庆呈现出不同的演化规律[1546]。因此,文章探讨了山东省旅游节庆的时空分异特征及其驱动力,旨在明确研究区节庆旅游的发展阶段、特点、演化规律。
1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1.1研究方法
1) P e a r s o n相关分析。用来研究自变量Z与 因变量F之间的相关性的方法称为P e a r s o n系 数,其相关系数(R)的值介于[-1,+1],一般认为0~0.2为不相关;0.2~0.4为弱相关;0.4~ 0.6为中等相关;0.6~ 0.8为强相关;0.8~1为极强相关[17]。
2)3次样条插值分析。该方法是通过对样本属性值的频率分布或均值、方差关系及其相应规则的分析,确定其空间分布格局。3次样条插值函
数S()是先将给定的《个观察时间a<*2<%
<〜<*…,得到71,,2,,3,",;^等》个观测值,然后,再用s()函数求出每一组的插值点上的函
数值及其一阶、二阶导数值[18]。
1.2数据来源
本研究数据来源于山东省各县市(区)旅游中关于旅游节庆的统计数据[1],对其逐年、分类统计、处理,得到1990—2011年研究区137个县级行政单位旅游节庆的相关数据。
2节庆类型及发展演化
2.1类型构成
山东省旅游节庆以地方特产型比重最高,约 占总量的30%;自然景观型节庆的数量居第二位,其比例约为19.52%,历史文化型、康体休闲型、民族民俗型旅游节庆分居第三、第四、第五位,其比重依次为10. 24%,10. 24%,10%;展销博览型和综合型旅游节庆的比例共计14. 52%,而特美食型和宗教祭拜型旅游节庆的数量较少,分别仅占总量的3. 35%和  1. 9%(表1)。
表1山东省旅游节庆类型表
山东旅游点
Tab.1The types o f tourism f e s t i v a l s i n Shandong Province
节庆类型节庆特征代表节庆比重/%民族民俗型依托地区民族风俗,展示民俗文化胶州秧歌节10
地方特产型依托土特产或农产品,展示特产品乐陵金丝小枣节30
自然景观型依托自然景观,展示独特的旅游资源胶南杜鹃花会19.52历史文化型展现当地历史人物、事件曲阜孔子文化节10.24宗教祭拜型依托宗教文化,展示祭祀敬拜长岛妈祖文化节  1.90康体休闲型举办康体娱乐、休闲活动城阳钓鱼节10.24展销博览型举办产品展销、博览活动临朐观赏石节  6.90特美食型以品尝特美食为主要目的泉城美食节  3.57综合型以多种主题组合而成潍坊旅游节7.62 2.2年际变化的时期(见图1)。
研究发现,1990年以来,山东省旅游节庆的1)前期:旅游节庆数量由1990年的31个增发展可分为1990—1999年(前期)、2200—2205 加到至1999年的57个,每个市的节庆数量均值年(中期)、2006—2011年(后期)3个差异性显著由1.82个增至3.35个。节庆年均增长幅度仅为
第1期
栾福明等:山东省旅游节庆时空分异及驱动力
■ 145 ■
8.6% ;节
庆平均出现频次为2
.5
个/年。
2
)
中期:该时期旅游节庆数量由63个(2000 年)增至
16
个(2
05
年),增长幅度均值高达
10. 05% [ 16 -17],节
庆平均出现频次达13. 8个/年。
3)
后期:全省旅游节庆的数量由2006年的
10
个骤增至2011年的427个。节庆年均增长率为
16.60%
,其最低值出现在2
11
(12. 2%);
最高
值则为
207
年(5. 8
8%);节庆平均出现频次为
42. 8
个/年(图1)
图1
山东省旅游节庆年际数量和增长趋势图
Fig . 1
The diagram of tourism festivals annual  number and growth trends in Shandong  Province
2.3年内变化
山东省旅游节庆的年内变化整体呈“夏、秋
季热,冬、春季冷”的特点。
1)
研究区节庆数量持续增长,且不同时期增
长态势各异。前期、中期、后期旅游节庆数量月度 均值分别为
3
个、11个、3
1
个。例如,前期,4
,
月份的节庆数量仅有12个,中期则增加到43个, 后期则激增至108个。
2)
研究区旅游节庆季节分布的差异性显著。
4
〜10月份是山东省旅游节庆最为集中的月份,
9
月份最多,占比为21. 34%,8和
10
月的占比
共计超过25. 66% [17],因此,秋季可谓“黄金季
节”;而
4
,
,6月
3
个月份的数量分别占全年的
15. 88% ,14.93% 和 7. 75%。所以
4 ~6
月堪称
白银时节”。
3)
前期,研究区旅游节庆月际分布特点为
“三谷三峰”。其中,“低谷”时段分别位于1 ~3
月、6,8月以及11〜12月,“峰值”区出现在4,7,9
月[16_17]。中期,山东省节庆的月际分布曲线特征
为“双谷双峰”,而前期“三谷三峰”的格局被取
代。其中,“低谷”区基本保持不变,而两个“峰
值”区依次转移到5和9月份。后期,研究区节庆
月际分布曲线依然为“两谷两峰
,其峰、谷的分
月份基本保持不变[16-17](图
2
)。
图2山东省旅游节庆数量月际分布图
Fig. 2 Number of tourism festivalsin every month
3节庆时间特征
3.1持续时间特征
研究表明
,20
多年来,山东省旅游节庆持续
时间表现为“峰谷交替、长短相间”
特征,其持续
时间的8个
峰值”分别是
7
,3,30,2,10,5,6,15
天。其中,位列前3
位的分别是7,3,30
天,其频
数和累计频率为
187和
43. 19% ;
其次则分别为
2
,10,6,5,15 天,其频数分别为 30,29,27,27,24
等5
个时间段的累计频率占比为31. 64% (图
3
)。
图3
旅游节庆时间分布累计比重图
Fig. 3
The proportion of tourism festivals' inter-annual variation
3.2持续时间空间分异
研究表明,研究区旅游节庆持续时间的空间
分布特点为明显的“西低东高”,除个别地区外,
基本上呈“三级阶梯状”分布的特点(图4)。
第一阶梯为山东省东部和东北部。该阶梯的
旅游节庆平均时间最长,约为1天,是高值集中
分布的地区。其中,最高值为威海(19. 75天)其
次是青岛(12.7天)烟台(11.4天)居第三位
■ 146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第48卷
图4
1990—2011年旅游节庆平均持续时间差异图 Fig .4
Regional differences of tourism festivals duration , 1990—2011
第二阶梯主要集中于日照、济宁、济南和泰安 东部,以及中部的潍坊、枣庄、淄博、临沂、东营、滨 州的全部。除上述
5
个地区外,第二阶梯其余县
市的平均时间值仅约为10天。
第三阶梯主要位于山东省西北部和西南部, 其旅游节庆平均时间最短,大约为
5
天。其中,最
低值为西北部的德州,平均值仅为3.4天(图
4
)。
4节庆数量空间分异
1)
前期,“双峰”鼎立、“东多西少”是山东省 旅游节庆最主要的空间特征,节庆数量约50
余 个,平均仅
0.4
个/县(市)。其中,青岛和烟台是
双峰”所在地市,两地节庆占比共计达36. 84% ;
西部地区的节庆则分布于淄博、泰安、济南等
6
市,其数量占比仅为32. 35% ;其余地级市则属于 旅游节庆的“缺失”地区(图
5a )
2)
中期,山东省旅游节庆数量达158个,增长 率接近
200%
节庆平均值达1.07个/县(市);节
庆数量不断增加,整体呈现出“
东部热,西部冷
的空间格局。
中期,研究区旅游节庆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 主要是鲁东,即青岛和烟台两地,并呈现出“双 峰”态势,其均值为3. 84。其中,烟台市的节庆均 值为
2. 5
个,部分县则超过
4. 2
个。青岛市的节
庆数量超过西部4地市的总和,共计62
个,均值
高达
5.17
个,是全省平均值的3.72倍。此外,研
究区节庆数量的高值区还有泰安、济南、淄博、潍 坊、滨州等部分县。除曲阜、鄄城之外的广大中西 部地区属于旅游节庆的匮乏地区(图
5b )。
3)后
期,山东省旅游节庆“西弱东强”的空间
分布态势更加明朗,“三级阶梯状”的格局基本不 变。至
2011年
底,山东省节庆总量超过400个,
增长幅度高达100%,均值为3.07
个/县(市)。
后期,研究区节庆数量快速增长区域多聚集 于胶东半岛地区,平均增加
6
个以上,如日照、潍
坊、青岛、威海、烟台等部分市、县(区)。旅游节 庆数量增加4个及其以上的地区则主要分布在中 部地区,如济南、淄博、泰安、莱芜、临沂、东营、济 宁等部分市、县(区)。其余地区的节庆数量增加 值多在
3
个及以下,为省内节庆发展缓慢的地区
(
图5c )。
图5
3
个时期研究区节庆数量空间分异图
Fig. 5 The Spatial analysis on tourisrm  festivals of Shan­
dong in three periods
5驱动力
先根据德尔菲法赋予各指标不同的权重,计
算出每个地区的资源禀赋值(&)、交通可达性值
(^
)
以及旅游发展水平值(尽),然后,将得到的
最终评价结果与旅游节庆发展水平做P e a r s o n 相 关分析,并进行显著性检验。其中,节庆发展水平 以各地区的节庆总量为评价指标,交通可达性选 取航空港客运量、公路网密度、海港吞吐量、铁路 里程,资源禀赋条件选择
A
级以上景区数量、星
级农(渔)家乐数量、工农业示范基地,旅游发展
水平则选取国内旅游收入、外汇收入、旅游总收入
等指标(图
6
)。
研究表明,旅游节庆发展水平(F
)
&
,心,
尽均呈正相关性,且与
3
者表现出极强正相关关
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 912,0. 891和0. 873。由图6 可知,旅游节庆发展水平折线与心,尽均表现为 相对一致的特征;而与。则呈现出非同步的特征 (表 2)。
5.1节庆资源禀赋
济南、青岛、淄博、烟台、威海、潍坊、日照、滨 州
8
个地区的旅游节庆发展水平高于其资源禀赋
在省内的地位,东营、泰安等2
个地区旅游节庆的
发展水平与其资源禀赋在省内的地位相当,而
第1期栾福明等:山东省旅游节庆时空分异及驱动力• 147 •
济南青岛淄博枣庄东营烟台潍坊济宁泰安威海日照莱羌临沂德州聊城滨州菏泽
山东省各地市
图6旅游节庆发展与3个因子拟合曲线图
Fig. 6 The fitting curve of tourism festivals and three fac­tors
余7个地区的旅游节庆发展水平和其资源禀赋在省内的地位不相符,旅游节庆的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图6)。
表2旅游节庆与各指标Pearson相关系数
Tab. 2 Tourism festivals' Pearson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F F F2F3
F1
F10.912* *1
F20. 891 **-0. 0451
F30. 873 **0.1520.4351
注:*说明显著相关(P=0.05),**说明极显著相 关(P =0.01)。
5.2交通可达性
研究结果显示,旅游节庆发展受山东省交通可达性的影响为呈极显著水平,此因子并未成为山东省节庆发展的“瓶颈”,其标准化数值均高于2;再者,各地市的交通可达性较好,虽有一定的地区差异,但山东省整体交通发展处于较高的水平;而节庆发展水平和交通可达性折线的契合度不完全一致,原因是部分地区节庆发展与交通建设具有非同步性,造成了二者空间位置上的“错位”(图6)。
5.3旅游发展水平
政策良好、资金充足的旅游中心城市,发展旅游节庆具有天然的优势,所以,旅游中心城市及其周边地区主办或者协办的节庆数量较多,举办频次较高。研究表明,旅游节庆与经济发展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即旅游发展水平发达的地区其节庆举办次数及其影响力较大,反之亦然,这与先前学者的研究结果基本吻合[17]。6结论
1山东省旅游节庆以地方特产型和自然景
观型为主,4〜10月是多发频段,并呈现出显著的
“春、冬季冷,夏、秋季热”的特点。旅游节庆的年
内变化特征则由前期的“三峰三谷”型向中期、后
期的“双峰双谷”型演变。
2)旅游节庆的举办及持续时间“长短相间峰谷交替”的特征显著,且7,3,30,2,10,5,6,15
天分别称为其举办频次的峰值。
3)山东省旅游节庆数量及持续时间的空分布均具有显著“西弱东强”的特点,从西到东表
现为低、中、高“三级阶梯状”分布格局。旅游业
发展程度、资源禀赋差异、交通可达性是其时空分
异的驱动力。
参考文献:
[1] GARTNER W    C. Rural tourism development in the
U S A[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ourism Research,
2004,6(3) :151-164.
[2]GETZ D. Event Studies:Theory,Research and Policy
for Planned Festivals [ M]. Oxford : Butterworth-Heine-
m a,007: 12-54.
[3]GETZ D. Event tourism: Definition, evolution, and re­
search [J ].Tourism Management, 2009,30(4) : 403 -
428.
[]戴光全,保继刚.西方事件及事件旅游研究的概念、内容、方法与启发[J].旅游学刊,2003,18(5) :6-
34.
[5]约翰•艾伦.大型活动项目管理[M].北京:机械工
业出版社,2002:35-38.
[6]THOM AS R,W O O D    E. Event-based tourism: A survey
of local authority strategies in the U K[ J]. Local Gov­
ernance, 2004,29 (2):127-136.
[7]HIGH AM J E S,RIT^CHIE B. The evolution of festivals
and other festivals in rural Southern New Zealand [ J ].
Event Management,2001,7(1) :39-9.
[8]XIE P. Visitors'perceptions of authenticity at a rural
heritage festiva1 [ J ].Event Management,2004,8
(3):151-160.
[]黄翔,唐楠.湖北省旅游节庆系统的构建[j].经济 地理,2007,27(3) :513-515.
[0]余青,吴必虎,殷平,等.中国城市节事活动的开发
与管理[J ].地理研究,2004,23 (6) : 845 -855.
[1]侯兵,
陈肖静.现代城市节庆活动旅游效应研究与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