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黄河文化内涵”文献综述
286
CULTURE 区域治理
作者简介:胡屏华,生于1996年,学生,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关于“黄河文化内涵”文献综述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胡屏华
摘要:黄河文化的内涵极为丰富,且具有很高的时代价值,一直都是学界不断研究的主题。该文主要收集整理了近30年有关“黄河文化内涵”的研究成果,按照黄河文化的传统内涵、时代价值和黄河文化的传播将所收集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和梳理,并在最后总结已有研究成果的特点。
关键词:黄河文化;传统内涵;时代价值;传播中图分类号:G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595(2020)34-0286-0002
千百年来,黄河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孕育了独特的黄河文化,黄河文化在历史长河中源远流长逐步成了中
华民族的象征,并在时代的发展中不断丰富和完善。通过关键词“黄河文化内涵”在知网上面搜索,笔者得出1990年-2020年有关黄河文化内涵的研究成果分别为55、10以及5篇。从发表年限趋势图可以看出,学者们对黄河文化内涵的研究从未止步,可见黄河文化内涵的影响之深远。这些研究成果中,大多是对黄河文化传统内涵、时代价值以及黄河文化的传播的研究,因此该文从上述三方面进行归纳和梳理。
一、黄河文化传统内涵的研究
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也是中华民族成长的摇篮。在中华文明的发展史上,根植于黄河流域的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中最具代表性、最具影响力的主体文化,拥有“根”的地位和“魂”的作用。
(一)黄河文化
欲了解黄河文化,要先知晓“文化”的概念。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学者们对“文化”的定义也存在差异。杨国斌从哲学的角度研究,提出广谱哲学认为,所谓文化就是人的一定价值取向的对象化。不难看出,这个概念不仅适合于物态文化,也适合于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等。[1]解德辉从《说苑·指武》中的“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得到启示,认为广义的文化即人化,泛指人类在社会历史进程中创造的一切物质与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专注于人类的精神创造活动及其成果。可见文化与人是紧密相连的。[2]
对于黄河文化的概念,多数学者认为是与黄河两岸人民的生活实践息息相关的。朱伟利指出学者多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来讲。广义的黄河文化是指黄河沿岸全体劳动人民在黄河水域及其相关实践活动中产生的
全部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黄河文化是指黄河沿岸全体劳动人民及黄河水利工作者所具有的精神理念、价值标准、方法理论以及具体实践活动的综合,主要包括信念、价值观、方法论、制度等文化形象。
[3]
杨国龙也认为黄河文化是指黄河流域的人
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创造出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4]徐光春同样认为“黄河文化”“黄河文明”即生活、居住在黄河两岸、黄河流域的古代中国人创造的中国古代文化和古代文明。[5]
关于黄河的公益广告(二)黄河文化的传统内涵
黄河文化具有极为丰富的内涵,它所流经的每一方土地,养育的人民,并由此形成丰富多样的文化,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朱伟利提出黄河文化的传统内涵从抽象意义上来讲,是中国传统文化、道德、精神的体现。[3]解德辉也认为黄河文化之传统内涵,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精微的内在
动力、基本思想。[2]刘建霞提出黄河文化的内涵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黄河代表了中华民族的性格;第二,黄河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第三,黄河流域在中国历史上长期扮演着国家政治中心的角。
通过对以上学者观点的梳理,我们可知黄河文化在时间空间上跨度很大,内容极为丰富,以黄河流域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文化,在中华民族的形成、发展和不断壮大的历史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因此,对黄河文化的认识和解读应是多视角多维度的,对黄河文化内涵的探索和研究应是全方面的和发展的。
二、黄河文化的时代价值
黄河是中国第二条大河,发源于青海省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脉北麓,在山东东营归入渤海,共流经九省,全长约5464公里。黄河给每个流经的地区都带来丰富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并且形成了内涵丰厚的黄河文化,
但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时期所形成的黄河文化内涵的时代价值是各具特的。
马建军和冯海英以宁夏地区为主体提出六点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即“多元一体”“天人合一”“自强不息”“求真务实”“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开放包容”的价值。李敬从中原区域出发,从国家层面提出黄河文化的价值一是寻根固本、铸魂聚气的集中体现;二是民族复兴、国家软实力的投射;三是国家形象、国家力量的重要展示;四是世界和谐、文明进步的推动力量。崔磊也以郑州为例,从历史、人文和生态三个角度探析郑州黄河文化时代价值。
针对黄河文化的当代价值,杨国龙提出黄河文化是坚定文化自信的有力支撑、是凝聚中国力量的动力之源、是增进人民福祉的坚实保障以及黄河文化为解决世界难题提供了中国智慧。[4]邢祥和邢军也指出黄河文化在新时代仍然体现出重要的时代价值:一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二是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重要助力;三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保障。
通过对相关研究成果的归纳,可以看出学者们对黄河文化的时代价值的研究从区域到国家,从增强文化自信到推动社会发展,无不体现黄河文化深厚的时代价值。但从研究成果也看出学者们更注重挖掘区域黄河文化的时代价值,这可能导致解读黄河文化时代价值的片面性和局限性。黄河文化是一脉相承的完整的思想体系,在探究黄河文化的时代价值时,将区域和区域之间联系起来,或许有助于更全面认识黄河文化,更全面探析黄河文化的时代价值。
三、黄河文化的传播
要客观全面地认识黄河文化,不仅要挖掘黄河文化的时代价值,更要促进黄河文化的传承与弘扬。黄河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不
CULTURE 区域治理
仅取决于它自身的魅力和精神,还取决于它如何被传播与被接受。学者们对黄河文化的传播建议大致可分为三种:
邢祥和邢军提出三点创新性传播途径:其一,将国家政策与基层情况相结合,构筑黄河文化传播渠道;其二,深度挖掘黄河文化的内涵,保证丰富文化“力量源”持续输出;其三,加大新媒体传播平台融入力度,改革文化传播和呈现方式。张庆指出要尊重规律,保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适度状态,保证每个地区的生态文化既健康又各具特;不断研究开发地域文化产业,让文化具体化形象化且贴近生活等方面的传播途径。张新斌和唐金培提出要持续加强对黄河文化挖掘的力度和深度,让黄河文化充分展现内在的精神品质和宝贵价值;科学全面研究黄河文化,了解区域之间的同与异,加大区域之间的交流与协作;不断丰富黄河文化的当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协调利用黄河历史文化资源,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韩晓东认为要多渠道、多方式、系统性弘扬好利用好黄河优秀传统文化;保护和修复有重要历史价值的黄河文化遗迹;切实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江凌提出积极将黄河
申报国际文化、生态遗产,加大对黄河文化
遗产全程全段的保护;重点挖掘研究夏文化,
持续加深对黄河文化的理解和解释;唱响“黄
河之歌”,塑造优秀的黄河文化品牌;加强
沿黄生态文化带建设,促进黄河文化与旅游
产业合作发展;持续完善传承和弘扬黄河文
化的制度,以机制建设作为文化创新的保障。
朱伟利提出黄河文化的传播可从以下四个方
面开展:一是加快建设黄河文化遗产数字库;
二是多途径深入挖掘黄河文化;三是构建多
样化的传播平台,加强宣传;四是借助文化
旅游产业拓展传播。[3]
从对上述学者观点整理的结果看,学者
们有的从黄河文化本身出发拓宽传播途径,
有的利用科技加快传播速度和广度,也有结
合区域文化突出地区特。关于黄河文化的
传播,笔者认为可以加强对黄河文化的传播
主体方面的研究,例如加强黄河文化在当代
青年这一主体中的传播。青年作为社会上最
富有朝气、创造性、生命力的体,作为传
承文化的主体,作为传播文化的使者,应勇
担传承和传播优秀文化的责任和使命,将坚
定文化自信落到实处。此外,当笔者在知
网上面输入关键词“黄河文化”,搜索得出
近30年有关“黄河文化”的研究成果分别
为296、84以及13篇。从数字上可以看出,
学者对“黄河文化”的研究成果更加丰富,
而对“黄河文化内涵”的研究相对不足。可
见,应加大对黄河文化内涵方面的探索、研
究和弘扬。
参考文献
[1]杨国斌.论文化的概念及其
特征和类型[J].马克思主义哲学论
丛,2019(4):253-261.
[2]王莹.如何推进新时期黄河文化建
设[J].治黄科技信息,2011(6):1-3.
[3]朱伟利.刍议黄河文化的内涵与传
播[J].新闻爱好者,2020(1):32-35.
[4]杨国龙.黄河文化的时代价值
及其实现路径[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
报,2020(1):102-107.
[5]徐光春.黄帝文化与黄河文化[J].
中华文化论坛,2016(7):5-14.
(上接第260页)
管理路桥的第一件事是进行定期检查从而确定养护方式。简单定期检查可分为三种类型:每月、每季度和每年检查,根据需要计划不同的程序。每月一次,可以抽取检查、定期检查、突击检查等,以确定路桥的状况;季度检查是三个月检查一次,对高速公路和桥梁进行检查,看是否发生病害;年度检查是高速公路使用最先进的检测仪器对路桥进行精确的路桥检查。通常,检查高速公路桥梁的结构、性能,并进行评估,确定最佳和最适当的质量级别,制定维护措施,保证路桥的正常运行。
(二)规范养护管理原则
在养护公路桥梁的过程中,必须遵循适当的管理和制度的原则,完成养护工作。因此,在进行养护工作之前,必须先开发并改善桥梁的养护体系,以便可以照常进行养护。公路桥梁管理需要建立一个良好的管理系统并在整个系统中进行分配各种模块用于确定路径,在模块中输入适当的规则,路径的每个部分的编号都会显示在屏幕上。根据评估标准,可以设立更好的养护方案,从而使检测更加准确,完善养护工作。
(三)重视日常养护
公路桥梁整日风吹雨淋,暴露在空气当中。由于气候变化或交通事故等,还有闪电
和雷暴很容易遭到损坏,影响高公路桥梁的
品质。因此,汽车运输部应注意日常的高
速公路和桥梁的养护,每天进行维护工作,
消除隐藏的风险并避免产生小问题造成大事
故。可以通过路桥监控系统快速发现病害,
并对病害进行典型分析,确定病害是什么,
并立即出病害所在,及时根除。同时,
交通运输部需要采取特殊措施,建立专门的
养护部门,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随着
时间的推移,高速公路运输行业正在快速全
面地发展,养护技术部门必须不断改进以满
足需求,应建立道路管理专业团队,从技术
角度解决养护问题。
(四)加强监管力度
高速公路桥梁养护的监管工作应同时进
行,在监督中发挥积极作用,首先要从发现
问题的细节开始,并尝试尽可能多地了解情
况,并给出具体的意见。首先,不同的地
方公共机构需要了解维护公路和桥梁工作的
重要性,现场人员应参与所有活动,以确保
执行每个养护任务。部门支持机构需要利用
和发展舆论力量增加道路和桥梁养护的实际
成本,同时清楚地表明道路养护中需要做的
事情。第二,管理者需要主动了解如何管理
和制定正确的规则,以便正确执行工作计划。
同时主动承担责任,掌握学习先进的方法和
思想,有风险意识,促进工作的顺利进行。
五、结束语
简而言之,不同地区的高速公路桥梁有
不同的问题,在公路桥梁上存在各种安全风
险。为了确保正常的车辆安全,应对公路桥
梁进行彻底分析,发现隐藏的问题并提出解
决方案。良好的工作管理,定期维护测试设
备,及时高效解决工程安全中的隐患,为我
国的经济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张海波,张志国.高速公路桥梁
养护管理中有关技术问题探讨[J].低碳世
界,2017(36):280-281.
[2]王钊.高速公路桥梁养护管理
的现状与对策探讨[J].工程建设与设
计,2018(11):122-123.
[3]储智峰,刘其伟.开放式的高速公
路桥梁养护管理系统及其关键技术[J].交
通信息与安全,2008,26(2):107-110.
[4]孙金鑫.G30连霍线西安至临潼高速
公路沥青路面与桥梁检测评价及其成套养护
施工技术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2012.
[5]雷剑.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精细
化管理关键问题研究[D].西安:长安大
学,2011.
287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