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的电影
民国时期的电影
文章主演的电影
    打开文本图片集
    民国时期影片评选活动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我国曾举办四次国产影片评选活动。
    1933年5月,中国教育电影协会在南京成贤街会所召开第二届年会。会议期间,主办首届国产影片评选(比赛)会,选出15人组成评选委员会,由各委员在教育部及国民大戏院分别审阅打分。因时间紧迫,仅有三家影片公司的五部影片参加评选。评选结果为:第一名《人道》(联华影业公司)、第二名《狂流》、第三名《自由之花》(明星影片公司)、第四名《生机》、第五名《战地两孤女》(天一影片公司)。
    1934年5月,由国民党中央党部、国民政府内政部、教育部和中国教育电影协会共同组成国产影片评选委员会,主持第二届国产影片评选(比赛)会。评委会从10部参赛片中评选出《人生》为无声片第一名,《姊妹花》为有声片第一名。
    1936年6月,由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主持第三届国产影片评选委员会,根据“三分娱乐七分教育之原则”,在1935年出品的国产影片中评选出“佳片”七部,名次依次为:第一名《凯歌》(艺华影业公司)、第二名《天伦》(联华影业公司)、第三名《母亲》(天一影片公司)、第四名《小天使》(联华影业公司)、第五名《长恨歌》(新华影业公司)、第六名《翡翠马》(明星影片公司)、第七名《船家女》(明星影片公司)。为了奖励当选影片的创作人员,评委会制作颁发了奖章。
    中央宣传部国产影片评选委员会奖章(图1正面、图2背面),铜质,直径6.7厘米。正面中间雕刻一名健壮的勇士塑像,造型既像一名武士,又像一名运动员。美国奥斯卡金像奖的雕塑是一名手拄长剑的武士(于1929年5月16日首次颁发),该奖章中的勇士与奥斯卡像有异曲同工之妙。背景为民国徽志、太阳光芒、城市街景以及飞机等,外圈镌有象征荣誉的花环装饰图案。背面方框内铸有“中央宣传部国产影片评选委员会奖章”铭文和颁发时间民国“二十五年度”(即 1936年)。本次影片评选获奖者共65名,该奖章制作颁发了65枚,流传至今极其稀少珍贵。
    1937年6月 ,由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主持第四届国产影片评选委员会,从1936年出品的国产
影片中评选出“优胜片”六部,并在南京新都大戏院举行颁奖仪式。评选结果依次为:第一名《小玲子》(明星影片公司)、第二名《壮志凌云》(新华影业公司)、第三名《女权》(明星影片公司)、第四名《新婚大血案》(艺华影业公司)、第五名《母爱》(民新影业公司)、第六名《狼山喋血记》(联华影业公司)。
    民国中央宣传部国产影片评选委员会奖章(图3),银质,直径6.6厘米。正面中间雕刻一名骑马的英武军人,手指前方,仿佛指挥战士奔赴向疆场,表现了当时“国防电影”的主题内容,十分生动。背景为民国徽志、平原风光、农村住宅等,外圈镌有花环装饰图案。背面方框内铸有“中央宣传部国产影片评选委员会奖章”铭文和颁发时间民国“二十六年度”(即 1937年)。
    新华影业公司
    新华影业公司是民国时期著名的私营电影企业,1934年由张善琨创办于上海。1935年初拍摄完成第一部历史题材影片《红羊豪侠传》,是根据京剧连台本改编,内容反映太平天国金田起义,由杨小仲导演,除洪秀全由田方扮演外,其他均为原舞台演员,映出后受到觀众欢迎,获利甚丰。于是增添设备,扩大规模,特约田汉为编剧,进步力量从创作、人才等各
方面均予以支持,使之成为摄制国防影片的基地之一。
    从1936年起,摄制了故事片《长恨歌》、《狂欢之夜》、《壮志凌云》、《夜半歌声》、《青年进行曲》等11部,和戏曲短片《周瑜归天》、《林冲夜奔》等,并于1937年初,派摄影师赴绥远前线拍摄新闻片《绥远前线新闻》。
    1937年末,上海沦为孤岛。1938年,新华影业公司率先恢复拍片,先后摄制了故事片《貂蝉》、《武则天》、《岳飞尽忠报国》、《西施》、《欲魔》、《铁窗红泪》、《江南小侠》等40部和戏曲、曲艺短片《三娘教子》、《宁武关》等2部。其间,又设立华新、华成两家公司,拍摄《木兰从军》、《日出》、《少奶奶的扇子》、《林冲雪夜歼仇记》、《苏武牧羊》、《云裳仙子》、《葛嫩娘》等影片50余部。公司编辑出版的《新华画报》月刊,1936年6月创刊,以探讨电影艺术理论、宣传国产影片、报道影界动态及本公司拍摄花絮为主。曾发表《中国电影剧本的发展阶段》等文章,开展关于“国防电影”的讨论。1940年终刊。
    新华影业公司工役证章(图4),铜质,直径2.8厘米,图案为光芒四射的灯塔,背面“标准公司”戳印。
    1940年底,张善琨将新华影业公司“出盘”于美商中国联合影业公司,但仍保留新华影业公司名义。1942年2月,并入中华联合制片有限公司(简称“中联”)。
    大光明电影院
    电影第一次触动中国人的视觉神经是在十九世纪末。1896年,法商在上海闸北西唐家弄的徐园又一村茶楼内放映“西洋影戏”,这是中国电影史上的首映活动;1908年,西班牙人雷蒙斯在上海虹口海宁路附近用铁皮搭建活动影戏院,这是中国首家电影院;1910年,雷蒙斯投资修建第一家正规电影院——维多利亚大戏院。民国以后,他又陆续开办夏令匹克、万国、恩派亚、卡德大戏院,成为上海最著名的电影商。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至抗战爆发前,上海的电影业进入了繁荣期,中资电影院大量出现,其中大光明电影院最富盛名。1928年,湖州商人高勇醒以每月6000两白银的价格租下跑马场对面,静安寺路一带的房屋,开办了“大光明戏院”,同年12月31日开业,放映美国影片《笑声鸳影》,一时轰动申城。
    1932年,英籍广东人卢根与美国国际抵押银公司经理合资组成了联合电影公司,投资一百
万两白银,买下大光明戏院。同年,大光明戏院原建筑被拆除重建。新址由匈牙利籍设计师邬达克设计,二层钢混框架结构建筑,占地面积4016平米,建筑面积6249平米,为美国摩登艺术派风格。外观的设计耳目一新,采用粗细横直的线条和大面积的玻璃处理,对比强烈,以方形半透明的灯塔形成不对称的重心。门口建有乳白的玻璃板雨棚,大门是12扇铝合金钢框玻璃门,省却了一切装饰。门厅宽敞明亮,地面铺钢条磨光彩磨石子,设有售票厅、休息室、小卖部、酒吧和盥洗室。对称的楼梯直通上层,楼梯两侧的墙面作护壁。楼厅的休息处建有飞溅式的水柱喷泉,配合彩的射灯,显得光影媚动,很吸引人。放映大厅分为上下两层,设有2000多个沙发座位,舞台的跨度是当时上海第一。
    1939年,大光明影院安装了先进的同声翻译装置,观赏外国电影时可直接戴上耳机听到中文翻译,开中国译制的先河。早年的“大光明”主要放映美国八大公司出品的影片,其中包括美国前总统里根主演的《卿何薄命》,以及《一夜风流》《翡翠谷》等多部奥斯卡获奖影片。大光明以先进的硬件设施和领先的电影播放资源号称远东第一电影院。
    上海大光明电影院老照片(图5)
    大光明不仅是上海最具影响力的电影院,在全国各地都有以“大光明”命名的电影院。
    民国时期成都大光明电影院股东证章(图6),铜质, 长宽4.2×4.6厘米,背面铸有“袛限一人,入楼堂座,损坏遗失,赔偿一元”。编号为三位数字。
    大光明影业公司演出纪念章(图7),背面铭文“演出纪念”“大光明影业公司赠”。
    新又新大舞台
    民国时期“新又新大舞台”在四川成都,即现在的四川电影院。原名“新又新大戏院”,由川军将领刘树成创办。刘本人酷爱川剧,戏院也专演川剧,而且是新派。不幸的是“新又新”连遭几次大火,修了又修,于是认为“新又新”名号不吉祥,改名为“西蜀大舞台”,因后来以演电影为主,又更名为“锦屏电影院”。
    新又新大舞台证章(图8),铜质珐琅,心形,通径3.2厘米。
    抗战时期汪伪“电检会”
    抗战之前,国民政府于1930年颁布《电影检查法》,并先后设立了教育、內政部及中央电影检查委员会,对各地上映的国产、进口影片实行统一检查。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西迁重庆,电影检查暂告中断。
    1940年3月30日 ,汪伪“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在南京成立,表明汪精卫集团完全沦为日本侵华的工具。汪伪政权成立后,将伪国民党中央宣传委员会改组为“宣传部”,隶属于行政院,实施一切宣传行政管理权,并恢复电影检查委员会。《宣传部电影检查委员会组织条例草案》规定其职权为:“一、检查本国及外国制之电影片;二、审发电影片之准演及出国执照;三、取缔违反电影检查法所规定之影片;四、处理电影业之违章议罚事项;五、指导各地依法检查电影工作。”该会设主任委员一人,专任委员四至六人,其余委员由内政、教育、警政、社会部各派一人兼任。1940年11月5日,汪伪政权电影检查委员会正式成立,历任主任委员为褚保衡、赵玄堂、刘硕甫、钟有才。电影检查委员会总部设在南京,因上海是电影制作与放映的重镇,另在上海设立办事处,由专任检查委员驻沪办理检查事宜。
    宣传部电影检查委员会证章(图9),铜质,直径2.4厘米,主章绘有徽志,刻有“宣传部”“电影检查委员会”字样,上方副章有缩写“电检”二字。
    1940年11月25日,汪伪政权立法院修正公布了《电影检查法》,当然,汪伪政权和其他沦陷区的电影检查,最终随着日本军国主义的彻底失败而告终结。这枚证章,就是这段历史的物证。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