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子的正确食用方法
粽子的正确食用方法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
“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古往今来,从古代的端午食粽到现在的天天食粽,粽子已经成为一种文化,一种食俗,但吃粽子也有许多讲究,您知道吗?
一、粽子的正确食用方法
(一)、真空袋包装粽子的食用方法
煮食方法
食用方法
微波       
粽子置于加盖容器中,撒少量水于粽叶上,上高火加热3分钟即熟。
水煮
粽子放入沸水中,水位浸没粽子,待水再次沸腾15-17分钟直至粽子煮透。   
锅蒸
粽子置于笼屉上,隔水蒸20分钟即熟。
一煮       
除去外包装,水煮锅蒸、微波皆可,趁热食用风味更佳。   
二剥
解开扎绳,捏住粽叶柄,环绕剥开即可。   
自己包的粽子要煮多久
三品
原味鲜香软糯,也可依个人口味蘸各种调味汁品尝。
(二)、食用方法注意事项:
1.打开粽子的内包装袋后,粽子一定要沾水再加热食用。
2.拆去包装后,将粽子加热至透,再去除扎线和粽叶。
3.粽子的正确食用:
(1)、粽子不好消化,因此食用粽子应注意适量,不要一次大量进食。   
(2)、对于糖尿病人等特殊人,可以根据身体情况选择适合的品种。   
(3)、对于散装粽子应注意少量购买,或现吃现买,避免粽子变质,影响健康。   
(4)、对于真空包装类和速冻类粽子,购买后注意按照标签所示保存方式保存,并按照标签指示的食用方法加工食用。
(三)、粽子的煮食方法如下:
1、 把粽子放入水中,水位没过粽子,旺火烧20分钟左右,直到粽子熟透,判断方法是用筷子按压粽子,觉得粽子很软了,就是熟透了,可以食用了。
2、 如果是放入微波炉,要把粽子放入加盖的容器里,撒少量的水在粽子叶上,高火加热3分钟就可以了。
3、 如果是用锅隔水蒸,需要的时间大约是20分钟,直接放到锅里煮有淡水的味道,有些人可能不习惯,可以在锅里放冷水然后把棕子放在架子上去蒸,隔水蒸大概二十分钟即可。
(四)、粽子的小资食用方法:
小心剥开蒸煮熟的粽子,解开绳子,摊开粽子叶。吃粽子叶讲究一个品字,要先品,闻其香,箬叶的清香,糯米或者栗子、精肉、蛋黄等等,香气扑鼻,回肠荡气,真是享受了得,人生之美莫过于此。
(五)、粽子的快捷食用方法:
将粽子放入小碗中加清水,用微波灶大火力加热2分钟,取出后用手捏一下,有柔软感即可食用。
二、粽子常见问题解答
(一)、市场上卖的真空包装的粽子是生的是熟的?
答案:无论是超市卖的真空包装的粽子还是街边卖的,都是熟的。请试想一下,粽子里面的
材料要是没有煮过会不会变成一饭团?
无论是大厂还是小厂,知名的不知名的厂家,生产的真空袋包装的粽子全部都是煮熟了,摊凉了再进入真空包装阶段的。但是回家以后你还是得煮热才能吃,就像放进冰箱了以后要再加热一样。回来再煮的粽子最好马上吃,要是第三次煮可能会容易变质。
(二)、听说吃粽子能解暑,是真的吗
在中医里,包粽子的苇叶及荷叶均是清热解暑的良药,就连我们司空见惯的糯米,在中医里也具有益气生津、清热的药效。中医认为,端午节后,便进入了夏季最热的月份。由于苦夏难耐,人们普遍会有上火、中暑现象发生,而此时常吃粽子,确实是药食同源的解暑良“药”。
虽然市场上粽子馅是林林总总,但以中医饮食的养生观点来看:由于枣味甘性温,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的功效,栗子具有补气健脾、益肾的功效,因此,选择红枣、栗子做馅儿的粽子,可算是粽子中的“极品”。
(三)、如何选购粽子
1、要选购有厂名、厂址、生产日期的粽子。   
2、如果购买真空包装的粽子,要查看是否有漏气或鼓气现象,如果有漏气或鼓气现象则不要购买。   
3、观察粽子形态。粽角端正,扎线松紧适当,无明显露角,粽体无外露。剥去粽叶,粽体具有应有的泽。无杂质,无夹生,不得有霉变、生虫和其他外来污染物。   
4、食用时若感到口味不正,不要食用,粽子应具有粽叶、糯米及其他谷类食物应有的香味,不得有酸败、发霉、发馊等异味。
(四)、粽子的鉴别
选购粽子要注意“返青粽叶”。购买粽子时不要贪图颜鲜绿好看,用传统风干粽叶包制的粽子虽然颜陈旧暗淡,但更加自然、安全。选购时,一要看外观,“返青粽叶”泽青绿,看上去很漂亮,而正常粽叶在制作过程中经过高温蒸煮,颜会发暗发黄;二要闻味道,“返青粽叶”包的粽子煮后粽香味不浓,反而有淡淡的硫磺味;三是可以看一看煮粽子的水,“返青粽叶”煮后水变绿,正常粽叶煮后水呈现淡黄。
(五)、粽子吃多了对身体有害处吗
凡事过犹不及,吃粽子也是一样,吃粽子也有很多讲究,都和日常健康息息相关。在中医里,包粽子的苇叶及荷叶均是清热解暑的良药,就连我们司空见惯的糯米,在中医里也具有益气生津、清热的药效。中医认为,端午节后,便进入了夏季最热的月份。由于苦夏难耐,人们普遍会有上火、中暑现象发生,而此时常吃粽子,确实是药食同源的解暑良“药”。
虽然市场上粽子馅是林林总总,但常教授以中医饮食的养生观点给大家提出建议:由于枣味甘性温,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的功效,栗子具有补气健脾、益肾的功效,因此,选择红枣、栗子做馅儿的粽子,可算是粽子中的“极品”。
粽子虽为节日中的鲜品,食之不当也会伤人。常教授说,以糯米做主料的粽子不宜消化,过食会因伤脾胃而引起腹胀、腹泻等症状,因此,老人、孩童及消化功能差的人不可贪吃。即便是脾胃功能健强者,也应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则。如果过节家里自己包粽子,要把握“现包、现吃”的原则,而从超市中购回的冷冻粽子,应蒸煮透了再吃。
此外,端午节这天,很多地方还有饮雄黄酒杀肚虫的习俗,但常教授认为,应该抛弃饮雄黄
酒习俗!虽然雄黄可杀虫、除湿止痒,但却是剧毒,日服0.3克便可致人中毒,轻者呕吐、恶心、腹痛、大小便不下,并可继发喉炎、头痛,严重则可使心、肝、肾及肠受损。
(六)、“粽子病”是怎么回事
粽子是传统的美食佳品,也是一种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糖尿病、肾病、高血脂、高血压患者由于自身患病的原因,在吃粽子时往往比较谨慎,所以因吃粽子使病情加重的情况越来越少。一些年轻人,或者平时比较健壮的人,由于对自身体质的过于自信,忽视了对疾病的预防,和老人儿童一样也会在节后罹患上“粽子病”。下面三种情况最为多见:
  1.过期:许多人因经不住粽子美味的**,在端午节前就开始买来食用,因此在节后一小段时间内对粽子都提不起太高的兴趣。而中国传统习俗中,为了显示节日的丰盛,往往要准备大量的超过食用量的粽子贮存起来。这些粽子虽然是在冰箱里存放,但由于食用不及时,仍会有细菌滋生。尤其是一些从冷冻室里拿出来后吃不完又被反复加热的粽子里面导致胃肠道疾病的细菌会越来越多。还有一些老人喜欢吃剥开皮后拉黏丝的粽子,认为制作这种粽子的糯米比较好,其实当粽皮与粽囊之间有黏丝出现的时候,证明粽子已经开始变质了,最好不要再食用。
  2.过量:在各种粽子中,以豆沙及一些蛋黄、糖类为馅料的最容易发生腐化变质。节中贮存的粽子一时吃不完,但扔了又很可惜。一些家庭就把它当作主食或替代米饭来顿顿食用。制作粽子的糯米性味甘平,少量食用具有健脾生津益气的作用。但是糯米的质地黏滞,长期大量的摄入会延长排空时间,增加胃肠道的负担,引起消化吸收障碍,产生恶心、打嗝、腹胀、腹泻等症状。并且每天以高热量、高糖分的粽子作为主食会使身体迅速肥胖,或者引发诸如糖尿病、高血脂等其他疾病。
  3.过时:制作粽子的馅料和糯米在胃肠道完全消化需要很长的时间。如果在交感神经不兴奋、胃肠蠕动较缓慢的时间内食用,更会增加对胃黏膜的刺激,使胃酸大量分泌,引起慢性胃炎、胃溃疡。早上起床后和晚上临睡前,胃肠蠕动都较白天慢得多,因此把剩粽子当早餐或夜宵来吃都是不可取的。尤其是从冰箱里拿出来未经加热的剩粽子,更不能在这个时候吃。例年医院里都会接诊到因在不适当的时间吃糯米食物发生窒息的危重病例,这种情况在老年人和儿童中比较多见。
  因此,提醒各位在节后吃剩粽子时千万要当心。在吃的时候可以搭配一些水果、蔬菜以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如果您吃的是肉馅的粽子,还可以加食一些山楂片以助消化。
(七)、孕妇可以吃粽子吗
可以,吃后对身体不但无害,还有益处。
粽子主要是由糯米做成。糯米又叫江米,是大米的一种,常被用来包粽子或熬粥。中医认为,其味甘、性温,能够补养人体正气,吃了后会周身发热,起到御寒、滋补的作用,最适合在冬天食用。
  糯米的主要功能是温补脾胃。所以一些脾胃气虚、常常腹泻的人吃了,能起到很好的效果。此外,它还能够缓解气虚所导致的盗汗、妊娠后腰腹坠胀、劳动损伤后气短乏力等症状。中医典籍《本草经疏论》里对糯米的养生保健作用做了充分的说明,说糯米是“补脾胃、益肺气之谷。脾胃得利,则中(指人体胃部)自温,力便亦坚实;温能养气,气顺则身自多热,脾肺虚寒者宜之”。
  冬季不同病症的人吃糯米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由阳虚导致的胃部隐痛,可用糯米、红枣适量煮粥食用;若脾胃虚弱、腹胀、倦怠、乏力,可用糯米、莲子、大枣、山药一起煮粥,熟后加适量白糖食用;由脾胃虚导致的腹泻、消化不良,可用糯米酒煮沸后加鸡蛋煮熟食用。
糯米营养丰富,具有滋阴保健作用。吃后对身体不但无害,还有益处。所以,怀孕不论几个月都可以吃粽子。
  由于糯米黏滞、难于消化,所以吃时一定要注意适量。 
(八)、自己家里包的粽子,在煮粽子时应注意什么?
1,冷水入锅,最下面最好使用笼箅(bi),水要没过粽子;
2,要大火煮开再用中火保持,不可中途停火;
3,煮的时间要3个小时以上,中间不要翻弄,
4,停火后要焖一焖,等到水温下降,不烫再开锅,防止夹生.
笼箅:蒸笼里的一个配件,起承载物品的作用。
巧讲粽子的煮食方法和食用方法 - 粽子团购 - 淘宝特卖-首页
/45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