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2020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纲要物理
Ⅰ.命题指导思想
一、命题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20年版)》和济南市教育局颁布的《济南市2020 年初中学生毕业评价及学业水平考试实施意见》 (济教办字〔2020〕7号)。
二、命题突出以能力立意为主的思路,注重考查考生的基本科学素养。在考查学生物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加强与社会实践和学生生活的联系,着重考查学生在物理学习中发展起来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考查学生对高中阶段学习乃至终生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能力。
三、命题在2020年的基础上保持相对稳定,进一步体现新课程理念,充分发挥考试对教学的正确导向和引领作用。
四、命题力求科学、公平、准确、规范,试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适当的难度和必要的区分度。
Ⅱ.考试内容与要求
考试内容包括学科内容和学科能力两个方面。对这两个方面的要求,都是根据国家教育部制定的《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20年版)》和国务院2001年7月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等文件的要求,并考虑到我市初中物理教学的实际确定的。
一、学科内容
要考查的学科内容分为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能量三大部分,具体内容及要求列在本纲要的“考试内容表”中。
对所列学科内容要求掌握的水平,在“考试内容表”中用字母A、B、C标出。A、B、C的含义如下:
A:能通过回忆,按照问题的要求陈述出来。与课程标准中的“了解”水平相当。
B:能领悟知识,并在具体问题中辨认和识别。与课程标准中的“认识”水平相当。
C:能把握与其他知识的区别与联系,转化为各种不同形式来呈现知识的本质特征。与课程
标准中的“理解”水平相当。
对所列学科内容相关技能要求掌握的水平属独立操作水平。它的含义是独立完成操作;进行调整或改进;尝试与已有技能建立联系等。所用的行为动词为“会(测量、选用、使用、根据…估测…)”。
对与所列学科内容相关的过程性要求,《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20年版)》中有明确要求的在说明栏中再行强调;对所列学科内容的考核要求,《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20年版)》中不够明确的进一步明确考试的要求。
考 试 内 容 表
主 题 一 物 质 | |||
一、物质的形态和变化 | |||
科学内容 | 掌握程度 | 技能要求 | 说明 |
1.温度和温度计 | A | 会用常见温度计测量温度 | |
2.固态、液态和气态的基本特征 | A | ||
3.物态变化 | A | 实验探究 | |
4.自然界中的水循环 | A | ||
二、物质的属性 | |||
5.物质的属性 | A | 实验 | |
6.质量 | A | 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 |
7.密度 | C | 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 实验 记住水的密度 不涉及合金密度的计算 |
三、物质的结构与物体的尺度 | |||
8.物质的构成 | A | ||
9.原子的核式模型 | A | ||
10.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大致尺度 | A | ||
四、新材料及其应用 | |||
11.半导体、超导体和纳米材料的特点及其应用 | A | 收集信息 | |
主 题 二 运 动 和 相 互 作 用 | |||
五、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 | |||
12.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 | A | ||
13.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 | A | ||
14.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 | A | ||
六、机械运动和力 | |||
15.长度与时间 | A | 会根据生活经验估测长度和时间; 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和时间 | |
16.速度 | A | 会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 | 用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
17.力及其作用效果 | B | 用示意图描述力;会测量力的大小 | 常见事例或实验 |
18.重力 | A | 常见事例或实验 用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 |
19.弹力 | A | 常见事例或实验 | |
20.摩擦力 | A | 常见事例或实验 不引入动摩擦系数 | |
21.二力平衡的条件 | A | ||
22.牛顿第一定律 | B | 实验 | |
23.物体的惯性 | C | ||
24.简单机械 | A | ||
25.杠杆的平衡条件 | A | 实验探究 不要求画力臂 | |
26.压强 | C | 实验 | |
27.液体的压强 | A | 实验探究 用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 |
28.大气压强 | A | ||
29.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 A | ||
30.浮力 | B | 实验探究 | |
31.阿基米德原理 | A | ||
32.物体浮沉的条件 | A | ||
七、声和光 | |||
33.声的产生和传播条件 | B | 实验 | |
34.乐音的特性 | A | ||
35.超声与次声 | A | ||
36.噪声的危害和控制的方法 | A | ||
37.光的反射定律 | A | 实验探究 记住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 |
38.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应用 | A | 实验探究 不要求作平面镜成像的光路图 | |
39.光的折射现象及特点 | A | 实验探究 | |
40.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 B | ||
41.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 | A | 实验探究 不要求作透镜成像的光路图 | |
42.白光的组成和光混合的现象 | A | 实验 | |
八、电和磁 | |||
43.电荷的相互作用 | A | 实验探究 | |
44.磁场 | B | 实验 | 济南市中考分数线|
45.地磁场 | A | ||
46.电流的磁场 | A | 实验 | |
47.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 | A | 实验探究 | |
48.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 A | 实验 | |
49.电磁感应的条件及其应用 | A | 实验探究 | |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