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和宗,族亲和宗亲有何区别?
族和宗,族亲和宗亲有何区别?
社会发展到我们这一代人,由于历史的原因,造成现在大家家族意识普遍淡薄,尤其是生活在城市里的人。对亲人的概念只限于爸妈的直系亲属,而对于家族各种亲属的概念,大多都是一知半解,不太清楚,甚至使用混乱,更有甚者对家族人员间的亲情冷若冰霜。
但是尊宗敬祖,孝字当先是我国古老的传统。家族成员里认亲戚是有宗法的,是要认宗亲族亲的。
在宗族概念里,只有宗亲之称,而没有族亲之谓。当然,社会上也会有族亲的说法,但这种说法所说的族亲,则与宗亲的名词属性不同,是个形容词,是指不同宗族之间的亲近——异姓族之间或不同民族间的亲和。因为族亲与宗亲是属于不同词性,所以“族亲和宗亲有何区别”之问,其实是个伪命题。
实际上,提问者是想问族和宗有何区别。
那么,族和宗究竟有什么区别呢?
宗的本意是祖宗,延伸意是同根同源。因此,宗族中的宗,是指同源同祖。所以,宗是指以纵向为主导的亲缘。
族的本意是族,延伸意是同类。因此,宗族中的族,既可以指同源同祖的族,也可以指不同源祖的族。所以,族的亲缘关系可以是纵向的,也可以是横向的。
由此可见,与宗比较,族的内涵比较宽。族,可分为六个层面。1、家族,2、氏族,3、姓氏族,4、同行族,5、民族,6、国族。
1,家族。一般指同姓同宗的若干代宗亲。如民国时期的四大家族、封建社会时灭九族的九族。这里要说明的是,九族为什么是属于家族的范畴?九族是指父系四族、母系三族、妻系二族。父系四族包括本家族、出嫁姑母的所属家族、出嫁妹的所属家族、出嫁女儿的所属家族;母系三族包括外祖父家族、外祖母的娘家家族、出嫁的姨母所属家族;妻系二族包括岳父家族、岳母的娘家家族。由此可见,九个家族里,每一个家族都分别是“同姓同宗的若干代宗亲”,所以说,九族是属于家族范畴。
2,氏族。一般指同姓同宗的很多家族组成的族人。名称头衔或冠以开朝始祖之名,或冠以开居始祖之名,或冠以名人之名,或冠以地域之名。如爱新觉罗努尔哈赤氏族、苏轼氏族等等。
3,姓氏族。指同姓同宗历代族人。如陈姓族人、李姓族人。为了区分同姓而不同宗,一般在姓氏前面加上“堂口”——发源地名。如颖川钟氏。
4,同行族。指不一定同祖宗、不一定同源地、不一定同性别或年龄的同类人。如上班族、月光族、丁克族等等。
5,民族。指种族。如汉族、蒙古族、壮族、维吾尔族、彝族、瑶族、黎族······。6,国族。指一国各族。如我国56个民族统称中华民族。
上述六个层面之族,前三个层面的族,与宗共性,即表示以纵向为主导的亲缘,相互之间具有或远或近的血缘关系。而后三个层面的族,则与宗毫无共性,即使族中有所谓的亲缘,也仅仅是横向的友谊关系,相互之间不存在一般的血缘关系。
由于族与宗具有共性,因此两者之间会有同义词。如族人和宗人、同族兄弟和同宗兄弟等。但由于历史习惯的称谓固化,有些词语是不可相互替代的。如宗庙不可以叫族庙,宗亲不可以称族亲。等等。
如果根据上述族的六个层面就来判断,族的内涵等于并大于宗,就不对了。宗的有些词义,族是不可及的。如儒宗、宗师等等。什么是丁克族
说到宗族,最后想说说“宗社”这个词。何为宗社?其实就是宗庙与社稷。中国的历代皇朝,都把宗族兴盛和江山稳固放在首位。其具体体现在皇宫前的“左宗右社”,即左建宗庙右建社稷坛。所谓社稷,社是指土地神,稷是指五谷神,社稷合言寓意就是江山。所谓社稷坛,可以理解为臣服一统的各个民族。所以,社稷就是“各族”的演义。可见,“宗社”之义,其内涵的实质就是宗与族——宗兴族统。
一句话:“族亲是同一个家族的成员之间的称呼;宗亲是一个姓氏成员和与之有亲情的成员之间的称呼。”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