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莱克斯纳现代大学理念带来的反思与启示
弗莱克斯纳现代大学理念带来的反思与启示大学文科专业介绍
作者:水珂珂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上》2013年第09
        【摘要】《现代大学论》是弗莱克斯纳的现代大学理念的精髓,对处在转型期中的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有很强的借鉴意义。尤其是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我国的高等教育充满了功利化、世俗性、集权化,比本书写作时代的美国有更大的不足之处。因此,弄清大学的本质、职能、大学应如何让管理和组织以及学术严肃性问题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要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关键词】背景 大学理念 重要意义 精神 启示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9-0025-02
        一、提出的背景
        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Abraham Flexner1866-1959)是美国著名的高等教育家,他出生前后正是美国政治、经济多变的时期。美国资本主义经济在一战后高速发展,完成了从农业
国向工业国的转变,经济的发展带来诸多社会问题。19世纪末期,实用主义哲学开始形成,它一经产生就成为美国的官方哲学。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的泛滥,教育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影响,特别是以威斯康星大学为代表的大学要忠实地为社会需要服务的观念迅速传播[1],导致大学中学术浮躁、课程繁琐、管理机械等问题。面对教育中出现的种种弊端,一些教育人士开始关注教育问题,希望通过教育来改变这种局面。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弗莱克斯纳提出了他的现代大学理念。并且弗莱克斯纳曾在美国第一所研究型大学霍普金斯大学及德国的柏林大学学习,这些学校注重学术研究,倡导教学自由的理念对弗莱克斯纳大学理念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
        二、大学理念的精髓
        1.大学的本质是什么
        关于大学的本质,弗给出了明确的定义,大学, 就我所使用该术语的含义而言, 是指有意识地致力于追求知识、解决问题、审慎评价成果和培养真正高层次人才的机构”[2]。对于社会上出现的种种不符合大学本质的的现象,他说,真正的大学是一种以崇高的和明确的宗旨以及以精神与目的的统一为特点的有机体,以文理科研究生院为中心”[3]
        大学在社会中的定位一直是学者们争论的焦点,弗明确指出大学像其他人类组织一样,处于特定时代总的社会结构之中而不是之外。大学不是孤立的事物,不是老古董,不会将各种新事物拒之门外;相反,它是时代的表现,是对现在和未来都会产生影响的一种力量”[4]。但同时又对大学与社会的关系提出了限制,大学不是风向标,不能什么流行就迎合什么。大学应不断满足社会的需求,而不是它的欲望”[5]
        2.大学的职能
        弗提出,大学的职能有四:保存知识和观念、解释知识和观念、追求真理、训练学生以继承事业’”[6]。他明确指出现代大学最重要的职能是在尽可能有利的条件下深入研究各种现象:物质世界的现象、社会世界的现象、美学世界的现象,并且坚持不懈地努力去发现相关事物的关系”[7]。并且说:追求科学和学术的工作属于大学”[8]现代大学在最高层次上全心全意并毫无保留地致力于增进知识、研究问题(不管它们源自何方) 和训练学生。”“在增进知识、发挥理智的作用、创建和维护真正的优势方面,大学是或应该是所有机构中最为重要的”[9]
        3.大学中的学术研究
        研究生院是弗认为迄今为止美国大学里最值得称赞的部分。对当时美国著名大学存在的假研究或伪研究进行了大量的剖析之后,他明确指出:研究不是通过雇佣他人而是个人独自作出的静悄悄的和艰苦的努力,它是目前人的思想在一切可利用的设备与资源的帮助下能够做的最艰难的事情。课题必须是严肃的或具有严肃的含义;目的必须是没有私利的;不管研究结果对财富、收入或物欲的影响多么密切,研究者必须保持客观的态度”[10]
        弗以法国著名学者巴斯德的例子来说明这一问题,他没有给养蚕人、葡萄酒酿造者、啤酒酿造者或养鸡农户当顾问,也没有开设养蚕、酿酒或养鸡方面的课程。问题解决了,他的兴趣和活动也就停止了。他的确提供了服务,但他像一名科学家那样提供服务,并且他的服务适可而止”[11]
        4.大学中的教育与人才培养
        毫无疑问,大学里应该进行专业教育,但是我们怎样区别属于大学的专业和不属于大学的职业?弗为我们确定了区分专业和职业的标准,专业是学术性的,因为它深深扎根于文化和理想主义的土壤。此外,专业的本性来自理智。就目的来说专业首先具有客观的、理智的和利他的目的”[12]
        对于培养人才的类型,大学并没有给出明确的定位,正如弗指出的学院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想要智能? 想要勤奋? 想要性格?抑或想要领导素质? 它们盲目无助地从一端摆向另一端”[13]。但是,他他认为真正受过大学教育的人应该思维严密、知识丰富,具有批判精神而不是书呆子”[14]
        5.大学的组织和管理
        弗对美国大学的组织进行了批判,我们用来作例证的那些大学却不是有机体, 他们仅仅是行政的集合体”[15]它们的中心都是资金进进出出的财务主任办公室和保存学生名册的注册办公室”[16]。他认为大学的组织和管理,在服务于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时,必须坚持四个有利于的标准:我们有理由(为学生)创造最为有利的条件——有利于个性发展,有利于建设性的交往,有利于进行合作,有利于维护学术标准”[17]
        以上是关于大学精神的论述,而弗书中所写的美国大学存在的问题在我国几乎也都存在。虽然社会制度不同、文化背景不同,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处在转型期的大学需要更多的指导和关注,弗的大学理念值得我们反思和学习。
        三、反思与启示
        1.大学的过度组织和行政化问题
        而对于大学的过度组织化和行政化问题,恐怕没有哪个地方比我们的大学做得更到位了。中国有根深蒂固的官本位、行政本位的思想,在大学实行集权统治。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使大学丧失了独立性, 形成了对大学自主权的严重干预和限制;而在校内, 行政权力的无所不至又形成了对教师的学术权力与学术自由的严重干预、限制。一位中国学者负责任地分析道:高校里的学术腐败, 使人们有理由提出这样的问题和担忧: 在中国的校园里, 是否有可能形成一个以权力作支持与保护的, 试图占尽大学资源( 包括政治、思想、文化、学术与经济诸方面) 的既得利益集团, 或者正在悄悄萌生? [18]
        中国大学要独立,首先就要免受行政权力的干扰,无论校内校外的行政人员都要给大学充分的自由,并为其保持自己的特性提供宽松的环境。中国大学的问题很多,但不是依靠学者们提出的简单的某些改进或改革就能够解决的,问题的本质在于中国的社会制度,是社会的问题,要依靠各种社会力量尤其是国家行政人员的共同努力才能逐步有效解决。
        2.学分制的不合理性
        学分制存在很多不合理性,弗对此深恶痛绝,他说可恶的学分制危害学生作出长期的、无私的理智努力”[19],因此任何院校都可以废除它而不必事先通告”[20]。我国几乎所有的大学也都采取学分制,这给学校统一管理提供了很大的方便,学分制虽然存在很多弊端,但是目前还没有到一个可行的好方法去取代它。学分制不是罪不可赦,关键是我们如何利用它,我们可以努力把学分制与科学合理的课程结构统一起来,充分发挥学分制其优点,减少其危害。
        3.大学过分热衷于为社会服务
        弗对美国的大学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对著名的哥伦比亚大学,他讽刺说,作为一个教育机构而享受免税待遇的哥伦比亚大学正在经商,它有教育可供出售’”[21]。弗莱克斯纳告诫我们:大学不是垃圾场。忠于职守的大学不适合做其他工作,因此有必要进行一次意义深远的教育改造”[22]。中国的大学又何尝不是如此,我们的大学时时处处为社会着想,流行什么就开什么课,用人单位怎么要求就怎么培养,各种服务型专业充斥着大学校园,完全迷失了自己。大学的根本在育人,我们的大学应该进行反思,如何服务社会,在多大程度上服务社会,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4.学术科研的严肃性问题
        教师和研究生进行的不严肃的研究充斥大学。弗反对将小学门卫服务学院女性指导等毫无价值的问题作为文科硕士甚至哲学博士的学位论文题目。近年来我国研究生数量急剧增加,同时涌现了一些只为了拿文凭而读研的人,学术的严肃性受到了极大的冲击,真正做学问的寥寥无几。而由于扩招带来的资源紧张问题,导致一师多徒,放羊式的管理更恶化了这种现象。并且老师们几乎也都忙于评职称或奔波于行政事务之中,自己都没有时间做学问,更别提督促管理学生了。
        5.实用化和功利主义问题严重
        弗在书中对哥伦比亚大学的函授推广教育进行了严厉批判,认为它将本应展示学术优势的机构降格为专买药贩子的水平”[23]。他明确提出:大学必须脱离商业行为、政治行为以及这样或那样的改革”[24]。实用化和功利主义同样也充斥着我国的大学,如今中国的大学正变得越来越浮躁和不安。近些年,学生大多集中于经济学、计算机等热门专业,而对教育学、哲学、文学等专业却鲜有人问津,认为这些学问都是无用的,各个高校也都争相开一些实用专业去吸引学生。学生们更多的关注的是如何快速挣钱、如何获得奖学金、如何取
悦于招聘单位而对真正的学问却则不屑一顾。布里奇特总结过:教育的意义在于是你能够做你以前从未做过的事。他们或许能快速学得一门手艺,但只是局限于某个方面,对其他的可能会一无所知,更领悟不到教育的本质和乐趣了。
        参考文献:
        [1]赵风丽. 弗莱克斯纳现代大学理念及其现实意义.河北大学硕士论文,200712.
        [2]-[17][19]-[24][]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现代大学论——美英德大学研究 [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18]张建永. 我们缺什么?[J].吉首大学学报,20066);138-141.
        作者简介:
        水珂珂,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