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常用会计科目详解
常用会计科目详解
一、资产类 (表现为权利)
1.库存现金:企业存放在保险柜里的钱,由出纳保管,用于企业日常报销。
2.银行存款企业存入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钱,比库存现金安全、保险。
  如:支票,就是银行存款,见票即付。
3.其他货币资金视同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使用,是资金的其他表现形态。
如:外埠存款、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证保证金存款、存出投资款等。
(了解即可:
①外埠存款,是企业为了到外地进行临时或零星采购设备、材料、商品时,而汇往采购地银行开立采购专户的款项。
②银行汇票存款,是企业为取得银行汇票,按照规定存入银行的款项。
③银行本票存款,是申请人将款项交存银行,由银行签发的承诺自己在见票时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银行本票按照其金额是否固定可分为不定额和定额两种。
④信用证保证金存款,是指采用信用证结算方式的企业为取得信用证而按规定存入银行信用证保证金专户的款项。
⑤信用卡存款,是指企业为取得信用卡按照规定存入银行信用卡专户的款项。
⑥存出投资款,是指企业已存入证券公司但尚未进行短期投资的现金。)
4.交易性金融资产 企业为短期炒作赚取差价而买入的股票、债券、基金等。采用公允价值计量。
5.应收票据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而收到的商业汇票
商业汇票包括银行承兑汇票和商业承兑汇票,唯一不是见票即付的票据,期限最长不超过6
个月
6.应收账款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经营活动应收取的款项
7.预付账款企业按照合同规定预付的款项。先付了款,有收“货”的权利。
8.应收股利:企业投资应收取而未收取的现金股利及应收取其他单位分配的利润。
9.应收利息:债权人应收而末收的利息,如:企业的债券投资应收取的利息。
10.其他应收款:与企业业务,贸易交易无关的债权的其他各种应收及暂付款项。
包括:应收的赔款和,应收的租金,应收的员工借款,应收公司间借款,押金等。
11.坏账准备:(备抵类科目,为正确的评估资产类的价值。)属备抵类科目,为正确评估应收款款项的价值,企业对坏账损失的核算
12.材料采购:核算企业已购入但未验收入库的材料物资的实际成本,一般用于原材料按计划成本计价的企业。(现阶段不考)
13.在途物资:核算企业已购入但未验收入库的各种物资,实际成本计量,暂时不能买卖。
14.原材料:企业购入需要加工,用于生产产品的各种材料物资,工业企业会用到,商业不涉及。
15.材料成本差异企业采用计划成本计价法下核算的材料际成本与计划成本之间的差额。(现阶段不考)
16.库存商品:企业购入的不需要加工的货物,已验收入库等待销售的商品。
17.发出商品:已将货物发出,尚未实现真正的买卖,无法确认收入,商品的所有权没有转移,仍然是企业的存货
18.商品进销差价:售价金额法下,企业采用售价进行日常核算的商品售价与进价之间的差额。(现阶段不考)
19.委托加工物资企业委托其他单位加工的各种材料、商品等物资实际成本计量,仍然是企业存货
20.周转材料 :企业在商品交易中为了周转、过渡而使用的物资
    包括:包装物和低值易耗品(如:模具、量具,价值较低,使用期限短)。
21.融资租赁资产:核算企业(租赁)为开展融资租赁业务取得资产的成本。
22.存货跌价准备:属于备抵类科目,企业因存货价格下跌而做出的备抵准备。
23.长期股权投资:指企业投出的期限在一年以上(不含一年)有股权性质的投资,其核算方法有成本法和权益法。(了解即可)
24.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属于备抵类科目,企业长期股权投资的减值准备。(现阶段不考)
25.长期应收款:核算企业收款时间上大于一年(不含一年)的应收款项。如:企业收款时间大于一年以上的分期收款
26.固定资产企业固定持有就能够带来收益具有实物形态,使用期限较长的资产,原价新会计科目表现(初始购入时的价格)如:厂房,房子,机器设备,汽车等。
27.累计折旧:备抵类科目,对固定资产备抵。是固定资产由于磨损和损耗而转移到产品成本或构成企业费用的那部份价值,反映固定资产使用的新旧程度。在固定资产使用期限内对其损耗分期承担,计入累计折旧。
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不计提折旧,下月开始计提;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照计提折旧,下月不计提;已提足折旧还在使用的固定资产不再提折旧。
计算折旧的方法:平均年限法(又称直线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
(现阶段学习平均年限法)年折旧率=(原值—预计净残值)/预计使用年限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28.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备抵类科目,企业固定资产的减值准备。(现阶段不考)
29.在建工程:核算未达到预定和使用状态的固定资产,最终会变成固定资产。
如:企业基、更新改造等工程发生的实际支出。
30.工程物资:不是存货,不卖,企业为修建在建工程准备的各种物资的实际成本。
如:建厂房用的砖、瓦、石、水泥等。
31.固定资产清理:固定资产被处置时会用到的科目。固定资产处置如:出售、报废、毁损等。
32.无形资产企业持有的没有实物形态的长期资产,但持有就能带来收益。
如: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等。
33.累计摊销:备抵类科目,类似累计折旧,对无形资产备抵。反映无形资产所消耗的价值,企业对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计提的累计摊销。
34.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备抵类科目,企业无形资产的减值准备。(现阶段不考)
35.商誉:对企业的综合评价,不可能被出售,不是无形资产
36.长期待摊费用:不是费用,又称为长期待摊资产,企业已经发生但应由本期和以后各期负担的分摊期限在年以上(不含一年)的各项费用
:装修费,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发生的改良支出等。
37.待处理财产损溢:等待被处置的财产的盘盈、盘亏和毁损。企业在清查财产过程中查明的各种财产盘盈、盘亏和毁损的价值。物资在运输途中发生的非正常短缺与损耗,也通过本科目核算。
过渡科目,未处理前先放在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里。
 
二、负债类 (表现为义务)
38.短期借款企业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等借入的偿还期限在年以内(年)的各种借款。
39.交易性金融负债企业承担的交易性金融负债的公允价值。(现阶段不考)
40.应付票据企业购买材料、商品和接受劳务供应等开出、承兑的商业汇票,包括银行承兑汇票和商业承兑汇票。
41.应付账款企业因购买材料、商品和接受劳务等经营活动应支付给供应方的款项。
42.预收账款企业按照合同规定预收的款项。先收了钱,有付“货”的义务。
43.应付职工薪酬企业根据有关规定应付而未付给职工的各种薪酬。可设置“工资”“福利”、“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等进行明细核算
44.应交税费企业按照税法等规定计算应交而未交给国家的各种税费。
45.应付利息企业按照合同约定应支付债权人的利息。
46.应付股利企业分配给股东的现金股利或利润。
47.其他应付款:核算与企业购销日常业务没有直接关系的各项应付、暂收的款项。不能计入负债类其他科目的暂收,应付款。
如:暂时收取将来要退还的押金,公司间借款债务人应偿还的款项等。
48.长期借款 企业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借入的偿还期限在年以上(不含年)的各项借款。
49.应付债券:核算企业为筹集长期资金而实际发行债券的本金及应付的利息。公司债券属于有价证券,发行期限超过一年。为了吸引投资者,其利率大于国家债券(如:国库券)利率。
50.长期应付款企业除长期借款和应付债券以外的其他各种长期应付款项。
如:付款期限超过一年(不含一年)的分期负债。
、所有者权益
51.实收资本投资者投入企业的资本股份有限公司将本科目改为“股本”科目。
投资者的投入可以是资金、设备、厂房,技术等。
52.资本公积:核算由股东投入,但不能构成“实收资本”或“股本”的部分,主要包括股本溢价等。主要用途:①转增资本,②用于弥补亏损。
53.盈余公积企业从净利润中提取的盈余公积。包括法定盈余公积和任意盈余公积。
法定盈余公积按净利润的10%提取;任意盈余公积的提取由企业自行决定,法律不作强制规定
提取盈余公积的最大目的防止所有盈余都给股东分完以便企业将来扩大规模或其他用途。主要用途:①转增资本,②用于弥补亏损。
54.本年利润:核算企业本年实现的净利润或发生的净亏损,扣除了企业所得税。“本年利润”科目年度终了转入“利润分配”科目,年度终了无余额,
55.利润分配:核算企业历年来累计未分配的利润和历年分配(或弥补亏损)后的余额。
、成本类 (用于工业企业核算)
56.生产成本:核算企业进行工业性生产发生的各项直接费用,包括科工费
57.制造费用:用来归集和分配企业生产车间为生产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月末转入“生产成本”科目如:水电费、折旧费、车间管理人员薪酬等。
58.劳务成本企业对外提供劳务发生的成本。(现阶段不考)
59.研发支出企业进行研究与开发无形资产过程中发生的各项支出。(现阶段不考)
、损益类 (收入性科目和费用支出性科目)
60.主营业务收入:核算企业确认的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主营业务所带来的收入。
如:工业企业销售产品、服务企业提供劳务等。
61.其他业务收入:核算企业确认的除主营业务收入以外的其他销售或其他业务实现的收入。如:工业企业材料销售、代购代销、包装物出租等收入。
62.投资收益 :核算企业对外投资所取得的收益或发生的损失。
63.营业外收入:核算与企业日常经营活动无直接关系的经济利益的流入——利得
(非日常)。如:收入,资产盘盈收益等。
64.主营业务成本:核算企业确认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或让渡资产使用权日常活动而发生的实际成本。确认主营业务收入时应结转的销费成本。
65.其他业务成本:核算企业除主营业务收入以外的其他销售或其他业务所发生的支出。
包括:工业企业销售材料、提供劳务等而发生的相关成本、费用以及相关税金及附加。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