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过关训练17 五代史伶官传序
一、基础巩固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无误的一项是( )
A.仇雠(chóu) 凯(kǎi)旋
遗(yí)恨骄奢(shē)
B.离散(sǎn) 沉溺(nì)
剔(tì)除俳(fēi)优
C.度(dù)曲宝藏(cánɡ)
勖(xù)勉系(jì)颈
D.囊(nánɡ)括发(fà)誓
缱(qiǎn)绻伶(línɡ)人
2.下面加点词解释全对的一项是( )
①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原:推究
②及凯旋而纳之 凯旋:取得胜利
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尔、其、乃:第二人称代词
④抑本其成败之迹 本:推究
⑤逸豫可以亡身 逸豫:安乐
⑥泣下沾襟 泣:流泪
A.①②④⑤B.①⑤⑥
C.①④⑤D.③④⑤⑥
3.与“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一句中“乃”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若事之不济,此新组词语乃天也
B.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C.家祭无忘告乃翁
D.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4.选出下列各组中加点词语与例句中加点词语含义相同的一项( )
例:与尔三矢
A.遂与之俱出B.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C.玉斗一双,欲与亚父D.无乃尔是过与
5.下列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B.
C.
D.
6.选出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与例句中加点词语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
例:盛衰之理
A.自然之理也
B.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C.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
D.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
7.从文言句式看,下列各句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智勇多困于所溺
A.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B.此三者,吾遗恨也
C.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D.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8.下面对课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头以“呜呼”的感叹突兀而起,引发对历史的沉痛追问和感慨,开门见山地提出论点。
B.作者否定天命,强调国家盛衰由“人事”决定的观点,是十分正确的。
C.写晋王遗嘱,充分表现其克敌复仇的殷切期望,为庄宗的忧劳兴国张本。
D.写庄宗秉承父命,矢志报仇的决心和行动,突出了“人事”的作用,为后文的议论作铺垫。
二、能力提升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3题。
材料一 昔者,越王勾践问大夫种①曰:“吾欲伐吴,奈何能有功乎?”大夫种对曰:“伐吴有九术。”王曰:“何谓九术?”对曰:“一曰尊天地,事鬼神;二曰重财币,以遗其君;三曰贵籴粟槁,以空其邦;四曰遗之美女,以荧其志;五曰遗之巧匠,使起宫室高台,尽其财,疲其力;六曰遗其谀臣,使之易伐;七曰强其谏臣,使之自杀;八曰邦家富而备器;九曰坚厉甲兵,以承其弊。故曰九者勿患,戒口勿传,以取天下不难,况于吴乎?”越王曰:“善。”于是作为荣楯②,婴以白璧,镂以黄金,类龙蛇而行者。乃使大夫种献之于吴,曰:“东海役臣孤勾践,使者臣种,敢修下吏,问于左右。赖有天下之力,窃为小殿,有余财,再拜献之大王。”吴王大说。申胥③谏曰:“不可,王勿受。大王受之,是后必有灾。”吴王不听,遂受之而起姑胥台。三年聚材,五年乃成。高见二百里。行路之人,道死巷哭。越乃饰美女西施、郑旦,使大夫种献之于吴王,曰:“昔者,越王勾践窃有天之遗西施、郑旦,越邦洿下贫穷,不敢留,使下臣种再拜献之大王。”吴王大喜。申胥谏曰:“不可,王勿受。臣闻五令人目不明,五音令人耳不聪。大王受之,后必有殃。胥闻越王勾践昼书不倦,晦诵竟旦,聚死臣数万,是人不死,必得其愿。胥闻越王勾践服诚行仁听谏进贤士是人不死,必得其名。胥闻越王勾践冬披毛裘,夏披绤,是人不死,必为利害。胥闻贤士邦之宝也,美女邦之咎也。夏亡于末喜,殷亡于妲己,周亡于褒姒。”吴王不听,遂受其女,以申胥为不忠而杀之。越乃
兴师伐吴,大败之于秦余杭山,灭吴,禽夫差,而戮太宰嚭与其妻子。
(节选自《越绝书·内经九术》)
材料二 《书》曰:“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节选自《新五代史·伶官传》)
[注] ①种:文种,越国著名谋臣。②荣楯:饰有文采的栏杆。③申胥:伍子胥,名贠(yún),字子胥,吴国著名谋臣,因封于申,故称申胥。
9.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将相应位置的标号涂黑。
胥闻越王勾践服诚行仁听谏进贤士是人不死
1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疲,文中为使动用法,与《谏太宗十思疏》中“必固其根本”的“固”字用法相同。
B.说,文中为通假字,同“悦”,与“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说”字意思相同。
C.晦,由昏暗引申为夜晚,与《登泰山记》中“戊申晦”的“晦”意思不同。
D.利害,为偏义复词,与《六国论》中“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的“存亡”用法相同。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越王勾践要复仇灭吴,问计于文种,文种给出九术,勾践一一实行,最终如愿。
B.文种两次代表越王出使吴国,送物送人,言辞极其谦恭,不辱君命,成效显著。
C.越王勾践为完成复仇,勤于政事,节俭生活,施行仁义,采纳谏言,崇贤尚能。
D.伍子胥、文种均为得力的谋臣,吴王、越王对待谋臣的态度影响了各自的结局。
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婴以白璧,镂以黄金,类龙蛇而行者。
译文:
(2)灭吴,禽夫差,而戮太宰嚭与其妻子。
译文:
13.联系两则材料,简述吴王夫差灭亡及越王勾践取胜的原因。
答:
(二)[2022·新高考Ⅱ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8题。
吴汉,字子颜,南阳人。韩鸿为使者,使持节,徇河北,人为言:“吴子颜,奇士也,可与计事。”吴汉为人质厚少文造次不能以辞语自达邓禹及诸将多所荐举再三召见其后勤勤不离公门上亦以其南阳人渐亲之上既破邯郸,诛王郎,召邓禹宿,夜语曰:“吾欲北发幽州突骑,诸将谁可使者?”禹曰:“吴汉可。禹数与语,其人勇鸷有智谋,诸将鲜能及者。”上于是以汉为大将军。汉遂斩幽州牧苗曾,上以禹为知人。吴汉与苏茂、周建战,汉躬被甲持戟,告令诸部将曰:“闻鼓声皆大呼俱进,后至者斩。”遂鼓而进,贼兵大破。北击清河长垣及平原五里贼,皆平之。
吴汉伐蜀,分营于水南水北,北营战不利,乃衔枚引兵往合水南营,大破公孙述。吴汉兵守成都,公孙述将延岑遗奇兵出吴汉兵后,袭击破汉,汉堕水,缘马尾得出。吴汉性忠厚,笃于事上,自初从征伐,常在左右,上未安,则侧足屏息,上安然后退舍。兵有不利,军营不完,汉常独缮檠其弓戟,阅其兵马,激扬吏士。上时令人视吴公何为,还言方作战攻具,上常曰:“吴公差强人意,隐若一敌国矣。”封汉广平侯。吴汉尝出征,妻子在后买田业。汉还,让之曰:“军师在外,吏士不足,何多买田宅乎!”遂尽以分与昆弟外家。吴汉爵位奉赐最尊重,然但治宅,不起巷第。夫人先死,薄葬小坟,不作祠堂,恭俭如此。疾笃,车驾亲临,问所欲言。对曰:“臣愚无所识知,唯愿慎无赦而已。”病薨,奏谥曰:“有司议宜以为武。
”诏特赐曰忠侯。
(节选自《东观汉记》卷十)
1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吴汉为人质厚少文造次/不能以辞语自达/邓禹及诸将多所荐举/再三召见/其后勤勤不离公门/上亦以其南阳人/渐亲之/
B.吴汉为人质厚少文/造次不能以辞语自达/邓禹及诸将多所荐举/再三召见/其后勤勤不离公门上/亦以其南阳人/渐亲之/
C.吴汉为人质厚少文/造次不能以辞语自达/邓禹及诸将多所荐举/再三召见/其后勤勤不离公门/上亦以其南阳人/渐亲之/
D.吴汉为人质厚少文造次/不能以辞语自达/邓禹及诸将多所荐举/再三召见/其后勤勤不离公门上/亦以其南阳人/渐亲之/
15.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衔枚指在口中横衔着枚。枚的形状像筷子,是古代行军时用以禁止喧哗的器具。
B.差强人意,文中指表现较差,不能令人满意,后来的意思转变为勉强令人满意。
C.尊重,文中是尊贵显要的意思,现在一般表示敬重、重视,二者的意思不同。
D.车驾,文中以帝王所乘车马代指帝王,与古诗文中“丝竹”代指音乐用法相同。
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邓禹向皇上推荐吴汉承担调发幽州军队的任务,皇上命吴汉为大将军,吴汉斩幽州牧苗曾,完成使命,皇上赞赏邓禹有知人之明。
B.吴汉伐蜀,在水南水北,分设大营,北营不利,合兵南营,大破公孙述,但后来被延岑袭击后方,吴汉落水,拉着马尾才得以脱险。
C.吴汉为人质朴,忠心耿耿,深得皇上的信任,他跟着皇上征战四方时,常常随从左右,小心侍卫总是等到皇上安歇后才退出去。
D.吴汉处世俭朴恭敬谨慎,不置田产,不起巷第,他出征在外时家人曾置买一些田产宅业,他归来后全部都分送给了故旧部署。
1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禹曰:“吴汉可。禹数与语,其人勇鸷有智谋,诸将鲜能及者。”
译文: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