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蝶恋花·京口得乡书》全词赏析
苏轼《蝶恋花·京口得乡书》全词赏析
苏轼《蝶恋花·京口得乡书》全词赏析
《蝶恋花·送春》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通过对比、反衬等艺术手法,层层递进的写出了作者强烈的思乡之情。全词语意沉痛,风格深沉凝重,情意缠绵,富有艺术感染力。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苏轼《蝶恋花·京口得乡书》全词赏析,一起来看看吧。
蝶恋花·京口得乡书
苏轼
雨后春容清更丽。只有离人,幽恨终难洗。北固山前三面水。碧琼梳拥青螺髻。
一纸乡书来万里。问我何年,真个成归计。白首送春拚一醉。东风吹破千行泪。
全文翻译
雨后春天的景更加青翠美丽。只有那远离故乡的人,深沉的愁恨总洗不去。北固山下三面都是水。弧形的江面,仿佛是碧玉梳子,苍翠的山峰,好象是美人的发髻。
万里外的家乡来了一封信,问我哪年真的能回去?我只有回头拼命喝酒,送春归去,春风倒还多情,抹去我的行行泪涕。
词语解释
①熙宁七年(1074),苏轼在杭州通判任上,曾到京口。
②北固山:在镇江北,北峰三面临水,形容险要,故称。
③碧琼梳:指水。青螺髻:喻山。
简析
最后两句不回答乡书中的问题,而以春光易逝,借酒浇愁作结,但有家难归之意已溢于言表。这种不答之答比直接回答具有更强烈的感染力量,充分抒发了他那种难以言状的思乡之情。
游宦在外,仕途凶险。一封乡书来自万里之外,勾起多少愁恨!借酒拼醉,只落得悲上加悲。山清水秀,更平添几多愁绪。
作者生平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公元1037年1月8日,苏轼生于眉州眉山。苏轼的父亲苏洵,即《三字经》里提到的“二十七,始发奋”的“苏老泉”。苏洵发奋虽晚,但用功甚勤。苏轼晚年曾回忆幼年随父读书的状况,感觉自己深受其父影响。当然,假若没有苏洵的发奋读书,也就不可能使苏轼幼年接受良好的家教,更不能年未及冠即“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也更不可能有日后的文学成就。
1056年(嘉祐元年),虚岁二十一的苏轼首次出川赴京,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翌年,他参加
了礼部的考试,以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获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却因欧阳修误认为是自己的弟子曾巩所作,为了避嫌,使他只得第二。
1061年(嘉祐六年),苏轼应中制科考试,即通常所谓的“三年京察”,入第三等,为“百年第一”,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其母在家乡病故,1069年(熙宁二年)服满还朝,仍授本职。苏轼的许多师友,包括当初赏识他的恩师欧阳修在内,因反对新法与新任宰相王安石政见不合,被迫离京。朝野旧雨凋零,苏轼眼中所见,已不是他二十岁时所见的 “平和世界”。
1079年(元丰二年),苏轼到任湖州还不到三个月,就因为作诗讽刺新法、以“文字毁谤君相”的罪名入狱,史称“乌台诗案”。
苏轼坐牢103天,几次濒临被砍头的境地。幸亏北宋时期在太祖赵匡胤年间既定下不杀士大夫的国策,苏轼才算躲过一劫。
元丰七年(1084年),苏轼离开黄州,奉诏赴汝州就任。由于长途跋涉,旅途劳顿,苏轼的幼儿不幸夭折。汝州路途遥远,且路费已尽,再加上丧子之痛,苏轼便上书朝廷,请求暂时不去汝州,先到常州居住,后被批准。当他准备要南返常州时,神宗驾崩。常州一带水网交错,
风景优美。他在常州居住,既无饥寒之忧,又可享美景之乐,而且远离了京城政治的纷争,能与家人、众多朋友朝夕相处。于是苏东坡终于选择了常州作为自己的终老之地。
哲宗即位,高太后以哲宗年幼为名,临朝听政,司马光重新被启用为相,以王安石为首的新党被打压。苏轼复为朝奉郎知登州(蓬莱)。四个月后,以礼部郎中被召还朝。在朝半月,升起居舍人,三个月后,升中书舍人,不久又升翰林学士知制诰(为皇帝起草诏书的秘书,三品),知礼部贡举。
当苏轼看到新兴势力拼命压制王安石集团的人物及尽废新法后,认为其所谓旧党与新党不过一丘之貉,再次向皇帝提出谏议。
创作背景
苏轼于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出任杭州通判,他和故乡亲友的联系全靠江船通邮,熙宁六年(1073)腊月,苏轼受转运司之命赴常、润、苏、秀等州赈灾救济。次年,即熙宁七年(1074)春,苏轼在润州京口(今江苏镇江)收到家乡来的一封书信,信中殷勤致意,询问归期,苏轼的思乡之情便难以抑制了,在身为宦游之人身不由己的痛苦下,作了这首词。
文学赏析
苏轼是圣于情者,读其词会感到他所爱者极多。即以异乡异土来说,凡有井水饮处,他都能发现它们的山水之美、出产之美、人物之美,所以人们常常引用他的“日啖荔支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食荔支》)、“水光潋滟晴方好,山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饮湖上初晴后雨》)来说明他对生活的热爱之忱,这当然是有见地的。不过人们往往又因此而忽略了他对故乡的爱,似乎他志在四方,已经乐不思蜀了。事实并非如此。他的故乡之情和李白一样,浓如美酒,真醇之极。此篇就有这种特点。
上片开篇,词人先写经过春雨洗涤浸润过的眼前景物,一切山水都是焕然一新的,“雨后春容清更丽,只有离人,幽恨终难洗。”春雨过后的千百种景物都显得如此清新,清新得给人美的享受,然而在这一片烂漫的春光里,唯有我这个游子的离恨忧郁无法被洗去。一个“洗”字,用得妙,春雨是美好的,能经过春雨洗礼也是一件乐事,然而雨只能拂去事物表面的尘土凡垢,那难以释怀的思乡之情却是深深地埋在心里,是春雨无法触及的。这场好雨可以滋润青苗绿篱,但却滋润不了词人惆怅的心底,这种在美好事物面前产生的强烈的对比,一个“洗”字,道出千种万种的辛酸与无奈。此时的'词人,又放眼向远方望去:“北固山前三面水,
新组词语碧琼梳拥青螺髻。”远远看去,一条江水环北固山潺潺流过,那层层叠叠的青山如同少女头顶上青螺形状的发髻,而那蜿蜒的江水就像是碧玉做成的梳子一般,依偎在北固山的旁边。古人喜欢以物喻人,用美好的事物形容美好的女子或男子,同样,苏轼此处的描写更形象生动地把北固山美丽的景如画卷般展示给读者。这样的山水虽美,但是终究不是故乡的景,这么美的景不属于我,又给词人的离愁添上了一笔浓重的彩。
这时词转下片,看到这美景,本来思归之心就已经很难耐了,此时又偏偏收到了乡书,“一纸乡书来万里,问我何年,真个成归计。”词人说:终于还是收到了故乡的家书,家中亲人挂念,问我什么时候才能成一个计划准备回家呢?家人盼着我回家,我又何尝不想还乡?但这个归期,我又去问谁呢?想到这里,漂泊的日子仍然遥遥无期,词人也无奈,最后逼出了末句:“挥手送春拚一醉,东风吹破干行泪。”读到此处,读者的情绪也被激发到高潮。心里的离愁和无可奈何,使词人实在目不忍视眼前的美丽春了,只能蓦然回首,真是想大醉一场就让春天这样过去,不要再让词人的心更难受了。人人盼春而词人在此却要“送春”,个中滋味,实在是催人泪下;而词人的心是多情的,是容易被感动的,这么忧伤的情,不妨转过头迎着风,让温暖的东风来吹散词人脸上的泪痕。这里的“吹”和开头的“洗”又构成一组呼应,词人想让美好的春雨洗掉自己的忧愁不得,到最后就是想让东风吹去脸上的泪痕也不得,太难
过,太悲凉,眼泪一行一行不住地流下,千行的思乡泪,就是东风也吹不干,只能把它们吹乱吹“破”。情之至,问之至,百转千回的惆怅,尽在两片词中,两个字里。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