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游天姥吟留别》知识梳理(高语二册)
一、填空
不够高却不为权折腰什么歌1、《梦游天姥吟留别》属古代诗歌中的古体诗 (体裁),又称古诗 ,古风 。句式特点是:多数通篇是五言句或七言句;用韵比较自由,可一韵到底,也可以中途换韵。 诗人在这首诗中运用浪漫主义手法,通过梦游天姥,表现了他对污浊现实的弃绝,对腐朽权贵的蔑视,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吟,吟咏,即作诗。“吟”也是一种诗体名称,属歌行体。
2、表现全诗主旨和诗眼的句子是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描写天姥山高大挺拔的句子是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由梦境转到现实,仙境倏忽消失的句子是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2、表现全诗主旨和诗眼的句子是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描写天姥山高大挺拔的句子是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由梦境转到现实,仙境倏忽消失的句子是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3、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被誉为“诗仙”,又自称“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其诗风豪放飘逸,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他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彩,是屈原以来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与杜甫并称“李杜”。
二、字词整理
1、通假字
列缺霹雳 列:通“裂”
须行即骑访名山 须:通“需”
2、重点实、虚词
云霞明灭或可睹 有时。
天姥连天向天横 遮断。
我欲因之梦吴越 介词,凭借,依据。
渌水荡漾清猿啼 渌:清。 清:凄清。
迷花倚石忽已暝 天黑、夜晚。
云青青兮欲雨 黑沉沉的。
忽魂悸以魄动 连词,而。
惟觉时之枕席 醒。
失向来之烟霞 原来。
且放白鹿青崖间 副词,暂且,姑且。
3、古今异义
烟涛微茫信难求(信:古义指的确、实在,副词;今义指书信,名词。)
云霞明灭或可睹(灭:古义指暗,形容词;今义指消灭,动词。)
势拔五岳掩赤城(拔:古义指超出,动词;今义指抽出,动词。)
4、一词多义
开 訇然中开(打开,动词)
使我不得开心颜(舒展,动词)
事 古来万事东流水(事情,名词)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侍奉,动词)
5、词类活用
⑴ 虎鼓瑟兮鸾回车(名词“鼓”用作动词,弹奏)
⑵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名词“事”作动词,侍奉)
云青青兮欲雨(名词“雨”用作动词,下雨)
栗森林兮惊层巅(使动用法:栗,使……颤栗;惊,使……惊)
对此欲倒东南倾(名词作状语,表示动作的方向,向东南)
訇然中开 (名词作状语,从中间)
古来万事东流水(名词作状语,表示动作的方向,向东)
熊咆龙吟殷岩泉(形容词作动词,震响)
三、特殊句式:
1、海客谈瀛洲,(大海)烟涛微茫(瀛洲)信难求 (省略句)
2、对此欲倒(于)东南倾 (省略句)
3、一夜飞渡(于)镜湖月 (省略句)
4、(我)脚著谢公屐 (省略句)
5、(我)且放白鹿青崖间 (省略句)
四、 默写
1、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2、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
3、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4、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5、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五、 《梦游天姥吟留别》在构思上有何奇特之处?
参考答案:奇特的想象,极度的夸张。这首留别诗别出心裁地用“梦游”这一奇特方式来构思全诗。诗歌围绕一场游仙的梦幻而写,以“梦”为线索,分别写出了如梦缘由,梦游之景和梦醒时的惆怅、梦醒后的感慨。由瀛洲引出天姥,由“或可睹”引出梦游;再由天姥引出神仙洞府,由梦醒而生感慨。这样从现实的梦境,又从梦境到现实;借描绘仙境美好,来揭示现实之丑恶;借抒发对理想的追求。以显示对权贵的憎恶;借惜别的机会赋诗,却写访游名山,以明自己的志向,来表现“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主题。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