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上海市浦东新区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1.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地球是太阳系中目前已知的唯一有生命存在的天体,这与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及自身条件密切相关。
(1)图1中代表地球的字母是__________。太阳系中八大行星各行其道,其公转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三大特征,使地球处于安全的宇宙环境中。
(2)太阳正值壮年期,为地球提供了稳定的光热来源。太阳辐射的巨大能量主要来自太阳( )
A.内部的核聚变反应 | B.内部的核裂变反应 |
C.炽热气体的燃烧 | D.外部剧烈的太阳活动 |
(3)太阳辐射对自然环境产生了根本性影响。下列地理事象直接或间接来自于太阳辐射的是( )
①黄河上游蕴含的巨大水能②我国北方地区储量丰富的煤炭
③我国南方地区丰富的有金属矿产④两极地区美丽的极光
⑤西双版纳地区丰富的生物资源
A.①②⑤ | B.②③④ | C.③④⑤ | D.①④⑤ |
(4)太阳活动也会对地球自然环境产生一些影响。简述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5)稳定的地球圈层结构为生命出现提供了舞台。在图2相应位置标注地球三大内部圈层的名称。
(6)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的依据是( )
A.物质密度的变化上海台风停课 | B.温度的垂直变化 |
C.内部压力的变化 | D.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变化 |
(7)大气层是地球生命物质的保护层。大气垂直分层中与人类日常生活关系最密切的是对流层。简述对流层的主要特征。
(8)得天独厚的生存条件使得地球上出现了原始生命,但生物开始大规模向陆地发展是在__________代,而人类则是在新生代的__________纪诞生。
2. 2021年7月25日,台风“烟花”在浙江舟山登陆,最大风力达38米/秒。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台风是影响我国的重要自然灾害之一。从自然灾害分类上看,台风属于_________灾害,该类型灾害发源于地球圈层中的_________圈。
(2)台风是一种发生在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的巨型_________。影响我国的台风主要发源于_________和_________,台风登陆时常伴有_________、_________等天气现象,主要影响我国的_________地区。
(3)从“台风逐月登陆频数”统计图中可以看出,影响我国的台风主要生成于( )
A.春、夏季节 | B.夏、秋季节 | C.秋、冬季节 | D.冬、春季节 |
(4)7月25日12时,台风“烟花”在浙江舟山登陆,此时,舟山和上海出现了不同的天气状况,舟山普陀沿海风平浪静,甚至还隐约看到太阳出现;上海则是大风和阵雨天气。试分析普陀沿海和上海出现不同天气的原因。
(5)台风“烟花”登陆时,可能在浙江沿海引发的海洋灾害是_________。简述该海洋灾害的发生可能给当地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的危害。
(6)简述为减轻“烟花”造成的危害,浙江省政府相关部门可以采取的预防措施。
3.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孕育了古老而伟大的中华文明。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 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自西向东横跨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等四大地貌单元,注入渤海。受季风气候影响,黄河径流量的年内分配很不均匀,每年7~10月份的径流量占全年径流量的60%左右,而3~6月份径流量占全年的10%~20%。
材料2 渤海是我国经济鱼虾类的重要产卵场和索饵育肥场,素有“鱼虾摇篮”的美誉。近年来,随着环渤海地区工农业的发展和人口的激增,渤海海域赤潮发生的频次逐年上升。
(1)黄河不同河段由于流水作用差异明显,塑造了不同的地貌形态。图中甲河段流水的_________作用强烈,多发育_________地貌;乙河段流水的_________作用占主导地位,往往形成_________地貌。
(2)在不同发展阶段,黄河河谷呈现不同的形态特征。右图为“黄河某河段河谷剖面”示意图,请在图中标出:河床、河漫滩、河流阶地。
(3)黄河中游流经世界上最为典型的_________地貌发育区,该地貌景观的特征是_________。下列四幅图中,示意该地貌景观的是( )
A. | B. |
C. | D. |
(4)古人曾发出“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的感叹。此诗句所体现的水循环类型是_________循环,体现“黄河水西归”的水循环环节是_________。
(5)入海径流会影响海水的盐度分布。据图,说明黄河径流对其入海口附近海域盐度变化带来的影响。
(6)环渤海地区为了解赤潮发生范围,检测部门可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全球定位系统 | B.地理信息系统 | C.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 D.遥感 |
(7)据材料2,推测环渤海地区为防止赤潮的发生可以采取的有效措施。
4. 上海某中学学生利用暑期到浙江某地开展红壤和植被野外观察活动。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在野外考察时,调查小组发现当地林木个体高大,四季常绿,林冠整齐一致,樟科、山茶科等是这里的优势树种。通过测量,他们还发现,白天林内的气温比林外低4-5℃。下图是考察地的“红壤剖面”图,及回校后,通过实验测得的红壤中各主要成分比重统计图。
(1)通过实验测定,同学们发现红壤中含赤铁矿较多。土壤中的赤铁矿主要来自于( )
A.生物 | B.气候 | C.母质 | D.化肥 |
(2)从土壤中各成分的比重看,浙江红壤的肥力相对较_________,判断理由是_________。
(3)理想状态下发育完整的土壤剖面一般分为有机质层、_________层、_________层、___
______层和母质层。“红壤剖面”缺失(或发育不明显)的土壤层是_________层和_________层。
(4)试从土壤的演化过程角度,简析这些土层缺失(或发育不明显)的原因。
(5)从材料中关于植被特点的描述可以看出,该地的天然植被类型为_________。
(6)运用已有的知识,简析考察地白天林内、林外气温差异形成的原因。
(7)林内、外气温的差异会影响局地大气的微循环,形成_________环流,这种环流是大气运动最常见的形式。请在下图绘制林内、林外间的大气环流示意图_____。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