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2《甜甜蜜蜜》
教学活动设计
4-2美术活动:
  糖果爸爸放在糖果旁的是我很想回忆的甜
一、 活动目标:
1. 学习用报纸包物品的方法。
  2.能用颜料涂抹、装饰包装物。
二、活动准备:
  做糖果的可乐罐、薯片罐、足够的废报纸、颜料、画笔、抹布
三、活动过程
(一)神奇的糖果爸爸
  1.小糖果们想要个糖果爸爸,这个糖果爸爸呀,比别的糖果都要大,比别的糖果都要甜,比别的糖果都要神奇!多神奇的糖果爸爸呀!
(二)我们来做“糖果爸爸”
  1.教师:演示用报纸卷包糖果;(将糖果包在报纸中间)然后两头拧紧。
  2.幼儿:尝试把糖果包起来,尽量包得严实。
  3.在自己做的糖果爸爸的衣服上涂抹颜料,注意良好作画习惯的培养。
(三)活动延伸
  1.让孩子回家在继续做各种各样的糖果。
2.把幼儿的作品放在区域中的食品店。
效果分析:
教师给孩子们准备了报纸,首先让孩子们把报纸揉成圆圆的,放在报纸中间,然后在卷包糖果;(将糖果包在报纸中间)然后两头拧紧。由于教师重点提醒孩子将糖果包在报纸中间,然后两头拧紧。孩子们都能掌握。
涂糖果爸爸的衣服上涂抹我改为油画棒,孩子们能图上各种颜。
教学活动设计
4-4数学活动:
幼儿园里的1和许多
一、 活动目标:
1. 在生活情景中,区分1和许多。
  2.对1和许多的关系产生探究的兴趣。
二、活动准备:
积木、花  《幼儿园里的老师和小朋友》挂图第5
三、活动过程
(一)我们的幼儿园
1.教师出示挂图:请小朋友说说这事什么地方。(幼儿园)
2.引导幼儿观察图片:
                你看到几个老师,多少小朋友?
                你看到几个老师,多少小朋友在做早操?
(二)活动室里的1和许多
1.教师:拿出一筐玩具,问玩具筐里有多少积木?(幼儿:许多积木)
2.老师把玩具筐里的积木分给小朋友。(小朋友手上有几块积木) (一块)
3.玩具筐里的许多积木,现在怎么没有了?(小朋友一块一块拿走了)
教师小结:许多积木被小朋友一块一块拿完了,许多积木被分成了一块一块。
①.同理:出示花
(三)游戏1和许多
1.教师:变变变,一架钢琴、许多木珠、一辆汽车、许多书、等等让幼儿说说:1和许多。
效果分析:
  小朋友知道1和2 ,在教室里到一张大椅子许多张小椅子;一个老师,许多小朋友等等,在生活情景中,能区分1和许多。
教学活动设计
4-6常识活动:
糖果聚会
3、活动目标:
1.能观察、了解糖果的形状,知道糖果的种类很丰富。
2.愿意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和感觉。
3.知道不乱扔糖纸。
二、活动准备:
  各种各样的糖,糖果屋三个,大糖果屋一个
三、活动过程
(一)认识各种各样的糖果。
1.糖果宝宝有个家,请你们剥开自己带来的糖果的糖纸(提醒幼儿先观察再吃),为糖果宝宝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家,放入糖果小屋。
2.糖果宝宝可真多啊!看看有哪些不一样的糖宝宝。
  3.引导幼儿说说自己的发现与感受(引导幼儿从糖果的大小、颜、软硬、糖纸等角度说)。
(二)尝尝甜甜的糖果。
1.大家一起来吃糖。尝一尝甜不甜,闻一闻香不香。
2.嘴里的糖果有什么变化?(变小了)
3.教师与幼儿一起念儿歌:“花纸包里,有个宝宝,剥开尝尝,宝宝变小。”
(三)给糖果穿花衣。
1.请幼儿将吃完的糖纸贴在桌上的“糖果小屋”里。
2.幼儿与教师一起把糖果小屋“搬”进墙上大屋。
效果分析:
  教师准备了许多食物的糖,孩子们通过实物观察解糖果的形状,知道糖果的种类很丰富。最后让孩子尝尝甜甜的糖果,孩子们多开心,个别孩子还有再尝尝甜甜的糖。
教学活动设计
5-1数学活动:
1和2
一、 活动目标:
1.多种感官感知1、2。
2.能从许多物体中取出数量为1、2的物体
二、活动准备:
  1.积木及各种文具,纸盒子1个,有一面留一个洞,能伸进一只手。
2.每个幼儿1、2点卡各一张。
三、活动过程
(一)说说1和2
1.教师将一块积木放在桌子上,问幼儿:桌子上有几块积木?然后手里拿一支铅笔,问幼儿:我手里的东西和桌子上的积木一样多吗?都是多少?教师手里拿两块积木,问幼儿:老师手里有几块积木?
(二)看图说出1和2
1.分别出示画有1个、2个实物的贴绒图片,让幼儿说出其数量,教师将其放在贴绒板上,让幼儿分别在实物上方贴上相应的点卡。
2.幼儿根据点卡上的圆点数,分别从一堆物体中拿出相应数量的实物。
(三)听声音说出1和2
1.教师敲击琴键1次、2次,幼儿根据发出的声音次数,举起相应数量的圆点卡片。
(四)游戏活动
1.摸一摸,这是多少?事先把长短不一、大小不一的文具和积木放在盒子里,让幼儿不用眼睛看,从里面摸出1、2件东西,摸好后未拿出来时要说出:所拿物体的名称、数量和特征,如:我拿的是一块大(小)积木或一支长(短)的铅笔。
2.游戏反复进行。
效果分析:
通过让小朋友感官感知1和2,小朋友都能说出什么东西1,什么东西2,也能从许多物体中取出数量为1、2的物体。通过几个环节的教学,孩子们掌握了1和2。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