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八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卷(含答案)
历史八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卷(含答案)
一、选择题
1.《二十世纪中国的崛起》指出:“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第一,这个民族……被逼到生死存亡的关头,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第二,还要……能看到出路……深信只要奋起救亡,勇于变革,就可以改变目前的艰难处境。”下列能够反映20世纪中国面临着两种形势的史实是()
A.《马关条约》和公车上书B.瓜分狂潮和义和团运动
C.《辛丑条约》和戊戌变法D.《辛丑条约》和辛亥革命
2.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写道:“《南京条约》签订后十年,感到更不满意的不是战败国而是战胜国。”列强发动第二次战争的根本原因是()
A.使贸易合法化B.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C.让外国使节进驻北京D.获得更多赔款
3.中国在19世纪上半期出现了“千古未有之变局”,政治上的独立自主、经济上的自给自足现状被打破。这种“变局”开始于()
A.战争B.第二次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4.有人用《增广贤文》中“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来比喻洋务运动。这里的“花”和“柳”分别指
A.自强,求富抵制西方列强的侵略
B.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创办中国近代工业
C.刺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开辟了中国近代化的道路
D.维护清朝统治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5.鲁迅回顾历史说:“中国太难改变了……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国自己是不肯动弹的。”第二次战争这一鞭,使中国开始认识到要学习西方军事科技技术,于是开始了
A.洋务运动B.维新变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
6.下表是香港问题的历史回顾表。由其内容可见,香港问题形成的相同原因是()
A.对英战争中,中国战败B.列强发动侵华战争屡屡得逞
C.洋务运动失败D.中英关系不断发展
7.1893年,中国消费品原料进口占总进口总额的13%。到1903年,这一比例上升到
22.3%。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南京条约》规定五口通商
B.《通商章程善后条约》规定贸易合法化
C.《北京条约》规定割让九龙司地方一区
D.《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8.孙中山在《民权主义》的演讲中说:“庚子年发生义和团,他们用大刀、肉体和联军相搏,虽然伤亡枕藉,还是前赴后继……经此血战后,外国人才知道中国还有民族思想,这种民族是不可消灭的。”材料中的“联军”指的是
A.英法联军B.八国联军C.英美联军D.联合国军
9.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指出:“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也……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瓦德西得出此结论的主要原因是
A.清政府军事实力强劲B.中华民族的抗争精神
C.太平军痛击洋队D.八国联军内部的矛盾
10.在下列有关孙中山活动的历史时间轴“?”处应填的是:
A.提出三民主义/领导二次革命B.成立同盟会/领导护国运动
C.提出三民主义/领导护国运动D.创办《民报》/领导北伐战争
历史上庚子年灾难11.,万恶之源。我国历史上曾发出“若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决心的“禁毒第一人”是
A.关天培B.陈化成C.林则徐D.琦善
12.当代某位历史学家写道:“它使中国二千余年的皇帝制度彻底崩溃,是中国帝制与共和意识的分水岭,尽管它的结局是悲剧性的。……”材料中的“它”是指()
A.戊戌变法B.辛亥革命C.新文化运动D.五四运动
13.如图是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与辛亥革命有关的一块浮雕,它反映的是
A.安庆起义B.广西起义C.广州起义D.武昌起义14.“帝国主义支持着的各派新旧军阀,从民国元年以来,相互间进行着持续不断的战争。”军阀割据混战时期中国的社会性质是()
A.资产阶级共和国B.君主立宪制国家
C.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
15.史学家常把1916年至1927年成为中华民国历史上最黑暗的时期。其主要依据是这一时期
A.帝制复辟B.军阀混战C.甲午中日战争D.战争
16.在《文学革命论》中主张推倒陈腐、雕琢、艰涩的旧文学,建设新鲜、平易、通俗的新文学的人物是()
A.B.C.D.
17.如果要查阅新文化这一运动的原始资料,应该查的报刊是()
A.《民报》B.《新青年》C.《湘江评论》D.《每周评论》18.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彻底的反帝反
封建的爱国运动是
A.五四运动B.维新变法运动C.洋务运动D.新文化运动19.“痛殴卖国贼,火烧赵家楼。锄奸不惜死,来把中国救。”青年学生,总是用他们满腔的热血与辛勤汗水书写着永不褪的青春传奇。1919年,就是这样一学生揭开了一个“新时代”的开端。从此中国开始进入()
A.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B.近代史
C.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D.近代化的起步阶段
20.清末我国从传统社会逐步向近代社会转型,下列选项最能体现这一趋向的是(  ) A.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
B.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
C.战争——第二次战争——甲午中日战争
D.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
21.洋务派出版机构翻译出版的图书偏重于自然科学,实用工艺和军事方面。而维新派刊印的图书以介
绍各国政治、历史、地理、律例和宣传维新变法理论的居多。这一变化表明A.欧洲列强对华侵略加剧B.近代民族工业加快发展
C.维新派主张制度改革D.中体西用思想广泛传播22.1885—1998年间,一系列学会、报纸纷纷创办(见下表)。这些学会、报纸大力宣传名称地点报纸
强学会北京《中外纪闻》
上海强学会上海《时务报》
南学会长沙《相学报》
蜀学会成都
天津《国闻报》《直报》
A.师夷长技以制夷B.自强求富C.维新变法D.民主科学
23.历史漫画以一种独特的方式诠释历史,让人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引发对历史的思考。与下图漫画反映的历史事件不相符的是
A.宣告了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B.领导者是孙中山
C.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
24.中国近代史上救亡图存的探索都以思想传播为先导,下列搭配不正确的是
A.维新思想—戊戌变法B.“民主”“科学”--新文化运动
C.三民主义--北伐战争D.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诞生
25.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转衰的事件是()
A.金田起义B.定都天京C.天京事变D.北伐、西征
二、综合题
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现在日本在万国和会上要求吞并青岛,管理山东一切权利,就妥成功了!我们的外交大失败了!……我们学界今天排队游行,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举了!
——摘编自《五四运动史》材料二1921年夏,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陈独秀在上海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按看,北京、长沙、武昌等地也先后建立了共产党早期组织。
——摘自统编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教材材料三13名代表,五十多位党员,星星之火,终成燎原;90年艰苦辉煌,60余年国运昌隆,气壮山河,声震寰宇!90多年前,中国共产党为黑暗的中国点起了一盏明灯,照亮了漫漫革命之路;90多年后,《建党伟业》追本溯源,去寻和讲述光明源头的故事。
——《建党伟业》中的特殊数字解读(1)根据材料一指出五四运动的核心精神。有学者指出,“五四运动是第一场历史巨变的补课,又是第二次历史巨变的起点”。这里“起点”的含义是什么?
(2)材料一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有何关系?
(3)材料二叙述了什么情况?
(4)材料三中的“数字”:从“13”名代表、五十多位党员,到今天9000多万中共党员,这一数据的变化给我们什么启示?
2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为国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人君与千百万之国民,合为一体,国安得不强?吾国行专制政体,一君与大臣数人共治其国,国安得不弱?……今变行新法,固为治强之计。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材料二我们推倒满洲政府,从驱除满人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并不是把它分作两次去做。讲到那政治革命的结果,是建立民主立宪政体。……外人断不能瓜分我中国,只怕中国人自己瓜分起来,那就不可救了!所以我们定要由平民革命,建国民政府。
——孙中山《民族的、国民的、社会的国家》(1906.12.2)(1)据材料一,概括康有为认为国弱的主要因素以及强国的具体主张。
(2)据材料二,指出孙中山“政治革命”的目的。并概括孙中山“民权主义”思想的特点。
(3)综合上述材料,归纳康有为和孙中山思想的共同之处。
28.近代列强侵华给中华民族带来了苦难。,中国人民积极寻求摆脱苦难的答案。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若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
——《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材料二: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
——《全球通史》材料三:17世纪后期至18世纪末,是中国清代的鼎盛时期,史称“乾隆盛世”。那个时期,中国的工业产量居世界前列。但正是在这个时候,欧洲诸国先后开始了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和产生革命,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后来居上。而中国当时的统治者对这一历史性大变革却茫然无知,仍沉迷于盲目自大之中,视西方科学技术为“奇迹淫巧”。“康乾盛世”之后的100多年,中国的发展大大落后了,国际地位急剧衰落,沦为半殖民地,备受外强欺侮。
一一在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演讲(1)材料一中,“这场战争”是指什么?这场战争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2)面对列强侵略中国人民进行了哪些反抗?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原因有哪些?近代中国的屈辱历史告诉我们哪些启示?
【答案】(1)战争。影响:战争使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事件: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
(3)原因:外国列强的侵略,没落的封建专制制度、综合国力的衰弱。启示: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也是一部人民的抗争史。
【详解】
(1)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可知,“这场战争”是指战争;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战争使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2)依据所学可知,面对列强侵略,1851年洪秀全领导了太平天国运动,1899年山东直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