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石家庄市新华区六上期末语文试卷
1. 口语交际
默读材料,完成问题。
小华的妈妈反对他阅读文学名著,理由是“那都是闲书,没什么用”。妈妈总是要他多做一些考试卷。小华请求你帮助他说服妈妈支持自己阅读文学名著,请把你要说的话写在下面横线处。你可以先说想法,注意把理由讲清楚并分点说明。
阿姨,您好!
2. 填空
默写古诗词,再完成后面的练习。
(1)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
, 。
, 。
, 。
, 。
(2) 这首词的词牌名是 。
(3) 《宿建德江》和《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都写了月夜的景,表达的情感却不一样:前一首表达了 的情感,后一首表达了 的情感。
3.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故事,完成练习。
伯牙鼓琴,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泰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1) 锺子期能从琴音中了解伯牙的心意,人们把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叫“ ”,用“高山流水”比喻 。
(2) 锺子期死后,伯牙为什么“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
4.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阅读材料,完成后面的练习。
材料一
国际在线消息,来自中国铁路总公司的最新数据显示,截止 2018 年年底,我国高铁营业里程已达到 2.9 万千米,超过全球高铁总里程的三分之二,我国成为世界上高铁里程最长、运输密度最高的国家。
材料二
近年来,中国高铁的发展速度突飞猛进,已渐渐成为广大旅客首选的出行交通工具。那么,高铁究竟为何如此受旅客们的青睐呢?
从最初的“绿皮车”到快速列车,速度的提升缩短了旅途的时间,拉近了人们的距离。高铁的速度更是在快速列车的基础上翻了一番。坐过高铁的人都知道,高铁舒适度高,服务质量跟航空不相伯仲,细节也追求尽善尽美。不仅提供无线 wi—Fi、充电插座、沙发床、平板电脑等用品,而且商务座还有乘务员的贴心服务。
说到服务,就要谈一谈价格了。众所周知,同里程的高铁价格一般是低于航空价格的。近期铁路集团投入的“高铁快运”服务,货运价格也低于其他快递行业,而且朝发夕至。
材料三
高铁在发展过程中也曾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因为受地形影响,广东深圳到茂名的高铁选线必须通过“鸟的天堂”。深茂高铁绝不能惊扰快乐的小鸟!工程涉及桥梁、接触网、结构、环评、材料、运营管理等多个领域,设计、施工及养护维修难度极大。研究团队通过计算机模拟、动力学试验及实测等实验手段,最终推荐了金属吸声板与改进 ECC 混凝土两种材料,研究设计出的拱形全封闭声屏障基本达到不增加环境噪音的效果,“鸟的天堂”核心区的声级仅增加 0.2 分贝,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1) 下列选项中与三则材料内容不相符的一项是
(2) 如果要了解中国高铁受旅客青睐的原因,我会阅读材料 ,通过阅读材料,我了解到以下原因:
① 。
② 。
③ 。
(3) 如果有人评论中国发展高铁带来了一些环境问题,我会阅读材料 。
5.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阅读短文,完成后面的练习。
恨
李春荣
接连好几天,他发现它晚上老是在围墙的石头上磨犄【jī】角,而第二天早晨,又浑身汗津津、疲惫不堪地卧在圈里头。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写作背景是什么 他既奇怪又担心。
夜里,他躲在圈口。刚到半夜,他看见它用犄角挑开挡在圈口的栅【zhà】栏,走了出来。他悄悄地跟着它出了村,钻进一个山沟,左拐右拐......
猛然,他惊呆了,也吓坏了,浑身发抖,连话都说不出来了——他看见从山沟里边迎头蹿出来一只土豹子!毛森森的身子,绿幽幽的眼睛,血盆似的大口,一股呛人的腥味儿......无须互通姓名,它们一照面儿就交上锋了。
豹有豹术,牛有牛招。
一个是扑、抓、咬;一个是踢、撞、顶。
它们是敌手,但它们的心却是相通的:同怀一种坚定的意志,那就是必胜的信心。坚信自己一定能战胜对方,不是在现在,就是在将来,迟早有一天!
豹的凶残狠毒;牛的倔犟勇猛。
凭着这些,它们顽强地拼搏着。真是势均力敌,互不相让,好一场鏖【áo】战!直到残月西斜,曙光初露,才各自收住招法,一个走回山里,一个走出山外。
他看了半宿,抖了半宿,尿了一裤兜子尿。
苦思苦虑一整天,他决定了......
晚上,当它磨犄角累了躺在圈里的时候,他偷偷地把两把尖刀绑在它的犄角上。
果然,在这天夜里,它把敌手置于死地了。
第二天清晨,他在牛圈前面的碾【niǎn】盘上宰那头土豹子。周围围了一大人,人们一边听着他眉飞舞的叙说,一边交口称赞着它——凯旋的胜利者。
他把土豹子的皮披在碾轱辘上晒着,然后走进牛圈,去看望它。
当它看见他从自己的特角上解下那两把尖刀的时候,它短促地叫了一声,尔后,它久久地望着那披在碾轱辘上的血迹未干的豹皮。望着望着,它走了过去。
它围着碾盘转了两圈儿,猛然,它一头撞在那披着豹皮的碾轱辘上。犄角折断,头骨碎裂,倒在了敌手的皮前面。
这个不幸的消息传出去之后,人们说,它是把豹皮误当成了土豹子才撞上去的。大家埋怨他不该粗心大意,把豹皮披在碾轱辘上。
(选自《1984 中国小说年鉴·微型小说选》)
(1) 根据故事的发展顺序,给下面的情节排序。(填序号)
①得知真相 ②牛豹争斗 ③撞死碾上 ④施计杀豹
—— —— ——
(2) 短文中写到了牛,豹,他,人们,其中最主要的是 (填序号)
①牛与豹 ②他与豹 ③牛与他 ④人们与他
(3) 阅读短文划横线处。你认为“它”短促地叫了一声、久久地望着那豹皮时内心在想什么?
(4) 读了短文,你觉得这是一头怎样的牛?结合相关情节说说你的理解。
6. 写作
习作。
淘气惹的祸 | 唠叨的妈妈 | 改变自己 |
忙碌的时光 | 有它,真好 | 温暖的心 |
从表格的题目中任意选择一个,并以此为题目。接下来,你需要围绕中心意思,从不同的方面或者选取不同的事例来写一篇作文,注意将重点部分写详细些、具体些。
要求:①字数不少于 400 字;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答案
1. 【答案】示例:读课外书,特别是读文学名著对我们是非常有好处的,不仅可以拓宽我们的知识视野,丰富我们的知识储备,还可以提高我们的阅读及写作水平。莎士比亚说过:书是全世界的营养品。你就放心的让小华读文学名著吧!
【解析】本题考查了口语交际。完成本题要明确交际的主题,然后组织语言。本题可从读书的好处展开叙述,同时可用上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增加说服力。
【知识点】意见不同怎么办
2. 【答案】
(1)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2) 西江月
(3) 孤寂愁苦;丰收在望的喜悦
【解析】
(1) 本题考查名句默写,要注意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识记。本题要注意“鹊”“稻”的写法。
(2) 本题考查了文学常识。《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一首词,“西江月”是词牌名,“夜行黄沙道中”是题目。
(3) 本题考查了诗歌的情感。《宿建德江》这是一首刻画秋江暮的诗。结合诗句“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可知诗句先写羁旅夜泊,再叙日暮添愁,表达的是作者内心的孤寂愁苦。《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这首词描写的是人们熟悉的月、鸟、蝉、蛙、星、雨、店、桥,然而诗人把这些形象巧妙地组织起来,却让我们感受到一种恬静的美。结合诗句: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从这句词中的“丰收”可以看出作者对丰收所怀有的喜悦之情以及他对农村生活的热爱之情。
【知识点】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宿建德江
3. 【答案】
(1) 知音;高山流水
(2) 因为他认为世上再没有让他为之弹琴的人了,再也没有像锺子期那样真正听懂他琴声的人了。
【解析】
(1) 本题考查了对成语的积累与理解。结合文中“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可知,伯牙将自己的情操和志向融入琴声,钟子期每次都能快速、准确地听出来。伯牙琴技高超,钟子期能真正懂得琴声表现出的情怀,钟子期知其“音”,更知其“志”,这就是“知音”。后世人把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叫做“知音”,常用“高山流水”比喻知音难觅或者乐曲高妙。
(2) 本题考查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伯牙绝弦》是讲述知音难求的一个故事,俞伯牙与锺子期是一对千古传诵的至交典范。俞伯牙善于演奏,锺子期善于欣赏。他们之间是“知音”的关系。后锺子期因病亡故,俞伯牙悲痛万分,认为知音已死,天下再不会有人像锺子期一样能体会他演奏的意境。所以就“破琴绝弦”,终身不再弹琴了。
【知识点】高山流水、知音
4. 【答案】
(1) D
(2) 材料二;高铁速度的提升缩短了旅途的时间,拉近了人们的距离;高铁舒适度高,服务质量好,讲究细节;高铁价格普遍低于航空价格,且货运价格也低于其他快递行业。
(3) 三
【解析】
(1) 本题考查了对材料内容的理解。
A 选项,由材料二的“近年来,中国高铁的发展速度突飞猛进,已渐渐成为广大旅客首选的出行交通工具”可知 A 选项说法正确。
B 选项,由材料一的“我国高铁营业里程已达到 2.9 万千米,超过全球高铁总里程的三分之二,我国成为世界上高铁里程最长、运输密度最高的国家”可知 B 选项说法正确。
C 选项,由材料二的“近期铁路集团投入的‘高铁快运’服务,货运价格也低于其他快递行业”可知 C 选项说法正确。
D 选项,由材料三的“深茂高铁绝不能惊扰快乐的小鸟”可知高铁的发展还要考虑生态问题,故 D 选项说法错误。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