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提问促学生思维品质发展的教学实践
摘要:新时期下伴随着教育领域小学阶段课程目标改革的开展,素质教育成为了小学教育新的教学工作开展目标,结合小学数学学科特征及课程实际做出分析,可知当前时期小学数学的教育重点在于针对学生的思维品质展开培育,从而实现小学生思维层次和品质修养有力提升。许多教学名师与普通教师教学工作开展成效的存在差异的根本原因,在于其是否能够通过课堂提问的领会运用增强师生的交流互动频率,课堂提问质量能够得到保障,决定了课堂提问对于学生思维锻炼和品质培育的促进价值能否得到充分发挥。基于此类情况,本文针对课堂提问法所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所对于学生思维品质发展有益的有效策略及相应的价值效用进行了分析阐述,以期可以为相关教学研究和教育工作开展提供借鉴经验。
关键词:课堂提问;思维品质;学生发展;教学实践
小学阶段数学学科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每个人都应当获取良好数学教育,每个人都需要在数学上取得不同发展。新理念下数学课堂提问的定义则有了全新界定,其具体是指教师通过恰当问题情境的设置,在认知层面引发学生的思考与冲突,进而诱发学生做出信息收集和实践探索的行为活动,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体验中形成自身看法并塑造逻辑思维,进而辅以师生交流与
合作的形式提升学生对于问题的理解层次和思考深度,最终增强学生数学素养的教学方式。此种教学方式的运用离不开教师相应教学理念的转变和具备,更需要重点关注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提问质量的保障。教师唯有借助高质量课堂提问的开展,才能通过学生深入有效思考的实践推动其思维品质实现全面提升并达成素养培育目标。
1. 创设愉悦教学氛围,提升学生思考热情
相较于普通人的情感感知功能和感情迁移功能,小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与其特有的性格特性和认知偏好,决定了其必定比普通人更为强烈。因此,小学阶段数学学科的课程教学过程也可以被看作是一个情感交流过程。小学生唯有处于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下激发自身的学习积极性,才能够更加投入地参与至数学知识学习,数学问题思考与数学思维培育中。兴趣是小学数学教学工作有效开展的重要基础,而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则能够促使学生在兴奋状态下更为完整、饱满、清晰以及热情地表达自身观点。反之,如果学生难以通过沉浸热烈有效的学习氛围,教师在学生尚未激发学习热情的前提下盲目开展知识教学,则必定会对教学成效产生消极影响。
促其反正例如 教师在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四《分数的意义与性质》课程开展中,就可以为学生
设计生活中常见的抽奖环节,分别为学生展示所有抽奖纸条,并在部分纸条中写上如免去一天作业,奖励一块橡皮等奖项,将其混入到空白纸条中引导学生进行抽奖,从而在充分激发学生抽奖兴趣并使其具备高涨的课堂参与热情的前提下,为学生引出分数的概念,从而为接下来教学工作的开展做出铺垫。
2. 增强课堂提问质量,保障问题引导效用
小学数学教师在提问时所选用的问题如果具备着很高的思考价值,那么教师通过其运用能够持续有效地激发学生对于问题的思考热情和谈及兴趣,进而通过引导学生在深入探究问题的过程中灵活应用和有效内化所学理论知识,而实现自身思维品质的增强和课堂教学成效的提升。反正,课堂问题思考价值的缺失则极易导致学生在参与课堂学习过程中产生消极心理并做出懈怠表现,进而对于良好教学成效的达成造成阻碍。课堂提问问题制定与选用的核心,在于其是否能够围绕教学内容重难点与关键点等课程教学核心内容加以开展。而聚焦问题提问的过程,教师则需要注意不论在何种情境或是活动中,都需要为学生预留充分的思考时间,保障学生能够具有充足的数学学习计划,唯有如此,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提问教学法的运用才能真正激发学生探究热情,有力保障学生获取知识。
例如,小学数学教师在针对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六《圆》单元中圆的面积相关知识开展教学时,就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运用将圆转化成若干份,使其拼凑为近似长方形的方法对于圆的面积开展探究,但值得注意的是,学生在完成圆的等分后,并不能够向学生直接提出如“你可以在这个基础上完成圆的面积公式推导了吗?”的理论性过强且与所探究内容联系过于抽象的问题,而应当将这个探究过程分化为三阶段问题:圆与其分割重组拼凑而成的近似长方形在面积方面有什么联系?近似长方形的长与圆的哪个参数有关?近似长方形的宽与圆的哪个参数有关?从而使问题在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前提下实现引导性价值的充分发挥。
3. 恰当把控提问节奏,避免产生消极效果
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课堂提问时,应该注意提问互动针对性与推进性的具备,从而做到在一节课有限的时间内通过所提问题内容的科学制订,所提问题侧重的合理规划,所提问题节奏的恰当把控,有力确保课程教学目标高质量达成。如果教师发问过多过于琐碎,极易导致所提问题思考价值缺失,对于学生针对典型数学问题展开无益;如果教师发问太少太过笼统,则会导致学生无从下手,长此以往学生必定会逐步消磨直至完全丧失思考热情。部分教师为保障学生学习任务顺利完成,采取预先设定问题英灵学生探寻标准答案的教学形式,无法满
足学生的个性化思维品质发展需求。有的教师在教学时过多开展问答,但无法为学生预留充分的思维发展空间和问题思考时间,最终致使课堂表面热闹却缺乏深度。
4. 准确把握提问机会,充分发挥问题价值
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开展问题提问,对于学生的思维拓展深度和品质发展方向具有着决定性作用。因此,教师应针对课堂开展阶段引导性问题的提问机会做到准确把握,从而给学生留足问题思考时间和思维发展空间,实现对于学生创新意识的有效萌发和创造欲望的充分激发,帮助学生在科学正确引导下自主完成包涵想象、分析、发散、推理在内的综合思维活动,实现自身思维品质的有效锻炼和提升。
小学数学教师在课程教学实际开展过程中,能够运用延长侯答的方式,为学生留下充分的思考时间,也可以运用适度追问形式,引导学生针对问题开展深入思考,还可以使用适时点拨方法,帮助学生开启心智,发展思维品质。
综上所述,小学阶段数学学科提问教学法的运用应当引起相关教师的充分重视。伴随着新课改的广泛推行与深入开展,课堂提问由于所具有的生动性与变化性,将能够有力满足针对学
生开展素质教育的教学需要。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唯有在意识层面根本树立课堂提问正确观念,将学生放置于课堂教学的主体性地位,才能通过有效培育小学生的思维品质,真正在课改趋势中始终占据稳固地位。
参考文献
[1]杨靓.以提问促学生思维品质发展的教学实践[J].江苏教育,2020(25):49-52+56.
[2]朱凤琼.以提问为载体,促进学生思维发展[J].新课程(综合版),2019(10):184-185.
[3]吴艳,李震.以提问促进学生思维发展[J].中学语文,2019(24):105-106.
[4]张春燕.有效提问促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的实践探究[J].考试周刊,2019(57):3+5.
作者简介:石华琴(1980.1-),女,江苏苏州人,本科学历,一级教师,主要从事小学低年级段数学教学与研究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