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毕业生就业能力提升途径
高职毕业生就业能力提升途径
一是科学调控各专业的供应量。目前,解决高职学生就业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解决专业结构性失业问题,解决此失业类型的核心是调控各专业的供应量。高职院校的专业重置率较高,热门专业报考学生多,学校对专业供应量如果不加以调控,很容易造成毕业生就业市场供大于求的局面。因此,高职院校应紧密切合市场需要,科学调控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合理调控专业人才供应量,不断提高人才质量,实现专业设置与市场的对接,充分满足市场需求。
二是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体系。高职院校应注重对学生进行就业前的相关准备工作,尤其是健全就业指导,完善就业服务、加强对学生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培养,增强学生对就业与职业发展的理解和把握,实现学生与用人单位和社会的顺利对接。
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应紧贴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高职院校需要建立起与社会需求密切联系的机制,并不断适应社会需要及变化,根据用人单位对学生能力的新要求,确定学校的培养目标。高校要在一般课程中,融入就业能力培养的内容,让学生在课程中共同协作完成指定工作,以培养学生的领导、管理、沟通、责任感等就业技能。并努力将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与职业技能培训项目的主要内容相统一,将专业考试与职业技能鉴定相联系,使高校毕业生专业
知识与职业技能相配套。
三是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工作过程的定义是在企业完成一项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特点就是能够体现工作过程的各项要素,并反映这些要素之间的关系。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的优势在于:一方面学生的学习目标明确,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高。另一方面学生的操作技能更符合企业岗位需求,更能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良好的工作习惯。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中熟练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让学生亲身经历完成整个工作过程,有助于学生整体思维和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因此,高职院校应该努力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改革教学内容和知识体系结构,促进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发展。
高职热门专业
四是加强校企深度合作。高职院校要建立起高水平的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习基地,要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共同发展的合作机制。通过建立工地课堂、项目化教学、资源共享,大力推行校企深度合作。校企合作不应是阶段性、浅表性、短视性的合作,应该是长期性、延续性、互利性的深度合作。一方面通过订单式、对接式、储备式等多种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推行“一年学基础,一年学技能,一年顶岗实习”的培养方案,为企业培养出优秀人才。一方面
通过校企合作,学校引入企业先进技术和理念,紧贴企业需求,瞄准行业需求,深化内部改革,提升自身发展水平,实现双方互利共赢。
五是实施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双证书”即要求学生毕业时不仅要拿到学历教育的毕业证书,同时应取得能够证明自己已经具有从事某一职业所必备的学识和技能的职业资格证书。高职院校应加强对学生的专业技能培训,要努力使相关专业符合条件的毕业生通过职业技能培训、鉴定,获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实现学生在取得毕业证书的同时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通过学校培养既提高了个人综合素质又掌握了相应专业技能,增强了岗位适应能力。实施双证书培养制度,既是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提升高职毕业生就业率的重要保障。
六是鼓励和支持毕业生自主创业。自主创业的理想是创业的强大动力。加强创业意识的培养是提升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有效途径。据调查,近年来高职高专自主创业比例均远高于本科。可见,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已经走在了前端。自主创业作为一种新的就业思路,应该大力提倡。高职院校应利用自身优势,大力开展创业教育,鼓励和支持毕业生自主创业,并将创业教育列入教学培训计划,重点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同时要建立高校毕业生创业培训基地,
强化毕业生创业指导服务,提供政策咨询、项目开发、创业培训、创业孵化、创业指导、跟踪指导的“一条龙”服务。高职院校应该把自主创业作为就业工作的突破口,创新工作思路,进一步推进学生就业工作。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