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背景下高职毕业生就业现状及提升策略
新冠疫情背景下高职毕业生就业现状及提升策略
作者:高将 张宝军 张越
来源:《职业技术教育》2022年第23期
        摘 要 就業是民生之本,随着新冠疫情的暴发,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面临重重压力和挑战。毕业生总体规模和年终就业率是衡量应届毕业生就业情况的两个重要指标,如何合理控制招生规模以及保持较高的年终就业率,对高职院校的健康有序发展显得尤为重要。选取江苏省12所高职院校作为研究对象,基于高职院校毕业生总体规模及生源结构分析,结合高职院校毕业生年终就业率分析,总结出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呈现的三大特点:以就业和升学为主,校际差异较大;以本地就业为主,经济发达地区吸引力大;行业分布和学校特基本吻合,部分岗位受疫情影响较大。新冠疫情背景下高职毕业生就业的促进策略为:保持合理的招生规模;学校要创造就业机会;毕业生应积极主动就业;社会各界应形成合力。
        关键词 新冠疫情;年终就业率;毕业生总体规模;高职院校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22)23-0058-05
高职热门专业        作者简介
        高将(1985- ),男,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中国矿业大学博士研究生,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徐州,221116);张宝军(1963- ),男,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教授,博士;张越,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基金项目
        2019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乡村振兴战略下苏北地区高职院校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就业意愿调查及对策研究”(2019SJA0999),主持人:高将
        就业是民生之本,党和国家始终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推动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作为重要的就业体,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一直是中国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但随着新冠疫情的暴发,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面临重重压力和挑战。
        毕业生总体规模和年终就业率是衡量应届毕业生就业情况的两个重要指标[1][2],一般
而言,毕业生总体规模越大,待就业人数就越多,总体年终就业率就会越低。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大背景下,如何保证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率,是一个亟待深入思考的问题。近几年,高职院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3],总体招生数量不断增加,再加之新冠疫情的影响,最终势必会对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率产生影响,如何合理控制招生规模以及保持较高的年终就业率,对高职院校的健康有序发展显得尤为重要[4][5]。
        基于此,本研究选取江苏省12所高职院校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新冠疫情对江苏省高职毕业生就业的影响,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行的解决思路,以期为全国其他地区提供参考。
        一、高职院校毕业生总体规模及生源结构分析
        (一)高职毕业生总体规模分析
        在本研究中,毕业生总体规模是指当年应毕业的学生总人数。本研究选取了江苏省比较有代表性的高职院校作为研究对象,包括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简称徐州幼师)、徐州九州大学(简称九州大学)、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简称江苏建院)、宿迁职业技术学院(简称宿迁职院)、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简称连云港职院)、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简称淮安信息)、江苏医药职业学院(简称江苏医药)、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简称扬州工业)、泰州职业技术学院(简称泰州职院)、南通科技职业学院(简称南通科技)、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简称南京工业)、苏州市职业大学(简称苏州职大),以2020年江苏各高职院校就业质量报告为数据来源,对这12所高职院校的2020年毕业生总体规模和年终就业率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见图1。
        由图1可知,第一,整个江苏省内高职院校毕业生规模存在显著差异,毕业生规模最高的为苏州职大,超过4500人,其次为南京工业和江苏建院;而毕业生规模最少的为宿迁职院,不到500人;第二,苏北地区高职院校毕业生规模之间也存在显著差异,例如江苏建院和扬州职大毕业生规模在3500人左右,连云港职院和淮安信息等5所院校毕业生规模都在2500人左右,相差1000人左右;第三,文科为主的高职院校与理工科为主的高职院校之间也存在毕业生规模上的差异,例如徐州幼师和江苏建院毕业生规模相差近1000人;第四,公办高职院校和民办高职院校之间的毕业生规模也存在差异,除宿迁职院以外,其余11所公办高职院校毕业生规模皆超过了民办高职院校九州大学的毕业生规模。
        此外,选取民办高职院校九州大学与公办高职院校江苏建院和苏州职大进行进一步比较
分析,发现尽管民办高职院校九州大学毕业生规模不如公办高职院校江苏建院和苏州职大,但是与上述两所高职院校不同的是,其毕业生总体规模在2017-2020年间呈现逐渐递增的趋势,见图2。究其背后原因,与民办高职院校具有灵活的招生政策和极强的生源危机意识有关。
        (二)高职毕业生生源结构分析
        生源是一个学校发展的根本,会直接影响到学校的经济收入和办学效益,进一步间接造成地区之间职业教育发展的不平等。通过对江苏省12所高职院校的生源结构进行分析后发现:第一,省内生源占据主体地位。在所选取的12所高职院校中,除九州大学外,其余11所高职院校50%以上的生源皆来自于江苏各市,最高占比接近95%,一方面反映出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的办学定位,另一方面反映出不同地域、不同专业背景的高职院校在生源来源上不存在显著地域差异。第二,省外生源占据一定比例。除南通科技以外,其余高职院校省外生源占比均超过了20%,江苏建院、盐城医药、连云港职院3所院校省外生源占比最高,均接近40%。第三,民办高职院校生源以省外为主。民办职业院校九州大学省外生源占比近70%,由于民办高职院校招生政策和设置专业更加灵活,尤其一些新兴、热门专业对学生往往有较
强的吸引力。在江苏省内生源数量减少的大背景下,民办高职院校想要保持足够的生源数量,增加省外生源招生无疑是一种可行措施。见图3。
        二、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呈现的特点
        就业率是反映大学生就业情况和社会对学校毕业生需求程度的重要指标和参考依据。通过对江苏省12所高职院校的就业率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出了高职毕业生就业呈现的三大特点。
        (一)以就业和升学为主,校际差异较大
        由图4可知,12所高职院校2020届毕业生以就业和升学为主,每所高职院校就业学生数量和升学学生数量之和均超过当年毕业生总数的85%,其中南通科技接近99%。在学生纯就业占比方面,连云港职院最高,超过90%,苏州职大最低,保持在40%左右;在学生纯升学占比方面,苏州职大最高,超过50%,连云港职院最低,接近5%。
        以苏州职大为例做进一步剖析。苏州职大地处长三角经济区核心位置,生源比较充足,人才培育质量较高,按理培养的毕业生大部分应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但是苏州职大20
20届毕业生最后升学的却占了半壁江山,其缘由有部分学生想继续深造,也有遇到本科院校扩招提供了机会,但新冠疫情对中小企业的冲击导致就业岗位的骤减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从就业率来看,校际间的毕业生就业情况差异较大,尤其是在不同的专业方面表现较为明显。以江苏建院和连云港职院为例,江苏建院2020届毕业生纯就业占比不足50%,而连云港职院纯就业率为91%。这是因为,江苏建院以建筑类专业为主,而连云港职院以机电工程、医药与化学工程为主,涉及制造、土建、电子信息、生化、环保、农林、财经、公共事业、文化教育、艺术设计、交通运输、旅游12个专业大类,专业面比较广,受疫情影响小。此外,民办高校九州大学待就业率最高,超过了10%,可见,疫情对民办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影响更大。
        (二)以本地就业为主,经济发达地区吸引力大
        由图5可知,从毕业生就业去向上看,12所高职院校2020届毕业生总体上还是选择在本地就业,例如苏州职大选择留在苏州就业的学生占比接近70%,徐州幼师、南京工业选择留在本地就业的学生占比皆超过50%。当然,也有个别高职院校本地就业学生占比较低,例如江苏医药不到20%。除了选择本地就业之外,许多毕业生首要选择到经济发达城市就业,尤
其是省会城市南京和经济发达的苏锡常地区。可以推测,尽管疫情对苏州、无锡、南京等经济发达城市的影响更大,但是毕业生在最终选择就业去向的时候还是更愿意去这些城市。当然,也有部分学生选择留在经济欠发达城市就业。以徐州为例,一方面由于徐州生源较多,这部分学生毕业之后更愿意返乡工作;另一方面,徐州的地理位置、人文环境以及经济发展潜力也是吸引毕业生到徐州就业的重要原因。
        (三)行业分布和学校特基本吻合,部分岗位受疫情影响较大
        从就业行业分布来看,12所高职院校2020届毕业生就业去向较多的行业为制造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农林牧渔业,较少的为金融业、教育业以及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一方面与江苏省大力发展制造业和软件产业有密切关系,另一方面由于各高职院校主办强势专业和特专业不同,最终导致学生就业行业分布也不同。例如,苏州职大、连云港职院等综合类院校毕业生就业行业分布广,各主要行业之间的占比相差不大,而淮安信息、江苏建院以及徐州幼师等专业性强的院校,行业分布较窄,学生就业主要集中在几个强势专业所涉及的行业。另外,由于受新冠疫情影响,毕业生在交通运输、住宿和餐饮业等行业就业占比较小,而选择到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就业的占比比以往有大幅增加。
        三、高职院校毕业生规模对就业率的影响分析
        在新冠疫情持续影响的大背景下,毕业生总体规模、生源结构等因素都会对高职院校学生年终就业率产生影响。从本研究所选取的12所高职院校2020年毕业生总体规模和年终就业率变化情况就可以看出,高职院校地区之间生源总数差异明显,位于苏南地区的高职院校生源总数要高于苏北地区。不同高职院校之间年终就业率存在很大差异,盐城医药最低,为94.7%,南通科技最高,为98.94%;苏北地区,仅盐城医药和泰州职院年终就业率较低,其余高校均高于97%。为进一步研究毕业生规模和年终就业率之间的关系,本文选取2所国家示范高职院校和1所民办高职院校作为研究的案例。
        由图6可知,对于苏州职大而言,在生源总数上,近4年均超过了4000人,只不过在2017-2019年生源总数呈逐年递减趋势,但2020年又出现反弹,升高至近4500人;在年终就业率方面,呈逐年下降的趋势,由2017年的近99%下降至2020年的不足96%,下降了近3个百分点。对于江苏建院而言,在生源总数上呈现下降趋势,由2017年的4050人下降至2020年的3850人,减少了近200人;在年终就业率方面,也呈现下降趋势,由98.4%下降至97.6%。与苏州职大和江苏建院两所国家示范高职院校相比,民办院校九州大学生源总数虽
然较低,但是近几年有逐年增加的趋势,而年终就业率在2020年有所增加,接近90%。总之,从2019年三所院校的数据分析来看,该年度所有院校年终就业率都比以往有较大幅度降低,可见疫情的暴发对高职毕业生就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