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工业互联网应用专业建设的现状及策略分析
高职院校工业互联网应用专业建设的现状及策略分析
摘 要:近年来,经济的突飞猛进,科技的进步,加快了教育的发展速度,高职院校也要不断地与时俱进,培养出更多能够适应社会需要的专业技能型人才。目前,我国高度重视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业互联网相关技术人才更是国家紧缺人才。因此,探索如何培养工业互联网应用高级技术人才成为高职院校管理者们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探析了当前高职院校工业互联网应用专业教学的现状,对培养学生技术技能的策略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高职院校;工业互联网应用专业;专业建设
伴随着近年来工业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普及和推广,各类先进技术手段层出不穷,工业软件技术、标识技术、边缘计算等相关应用技术的运用就是其中颇具代表性的重要发展方向,应该引起高度关注。基于该发展背景,高职院校工业互联网应用专业成为新兴热门专业,要求切实提升该专业的教育教学水平,从教师团队建设入手也就成为关键手段,只有确保教师具备较高胜任力,才能够较好优化教育教学任务,培养该专业高素质人才。
一、高职院校工业互联网应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高职院校工业互联网应用专业自开设以来,众多高职院校都开始积极筹备新专业的建设,该专业主要是力求实现各类机器、设备、设施以及系统网络等的全面连接,借助于传感器、控制系统以及软件、大数据等方式,发挥出较强的管控应用价值。伴随着当前大数据理论及其相关技术的成熟,工业互联网的应用更是表现出了极强的作用价值,可以较好实现对于生产效率以及生产成本的优化控制,促进信息技术与工业的深度融合。
基于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来看,因为相关知识和技能较为先进和高深,如此也就必然需要培养高素质综合型人才,促使其可以在未来工业互联网领域做出理想成绩。比如从知识和技能方面来看,学生不仅仅需要掌握工业互联网专业相关的所有知识和理论,还应该充分学习传感器检测、电工电子、程序设计语言、工业大数据应用等专业技能,由此表现出更强的实用价值。此外,因为工业互联网专业作为一门知识理论以及技术均相对较新的专业,必然也就需要同时确保学生能够具备较高的创新意识,避免仅仅是呆板地学习相关知识和技能,而应该具备探索精神,能够结合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不断创新和摸索,由此更好形成新的内容,推动该领域有序发展。
二、高职院校工业互联网应用专业建设现状分析
(一)偏重理论教学,忽视对学生就业方向的指导
工业互联网专业的实训内容主要是针对实践操作或者课程理论。目前,大部分高校的实训内容主要针对基础操作,而没有将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和实训内容相融合。工业互联网专业的综合性较强,但是如果在实训中没有注意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实训,学生会对未来的就业方向和目标不明确,实践能力难以得到提高,在就业时缺乏足够的竞争力。
(二)校企合作不够深入
部分高校虽然采取了校企合作的实训模式,但是对工业互联网应用专业仍然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把传统的授课模式当作提升学生能力的最佳途径,而忽略了校企合作对专业建设的重要性。在合作过程中,高校没有真正和企业进行有效地沟通。企业工作人员到高校开展教学时,讲授的内容比较浅显,并且实践内容较少;高校安排学生到企业实训时,由于时间较短,学生并没有真正学到实际技能,实训部分容易流于形式,导致校企合作教学不够深入,教学效果不理想。
三、高职院校工业互联网应用专业建设策略分析
(一)创新教学方法,优化实践活动
高职院校工业互联网应用专业在进行实践教学时,需要认识到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之后可以采用教学方法的创新,利用校企合作教学模式体系,优化教学内容。在采用这种教学方法的时候,需要学生在进行课堂上内容知识点学习以外,还需要将学生融入企业真实岗位当中。这种实践教学模式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理论知识能力,还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
这种实践教学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一种突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学习到基础的理论知识,也可以让学生感受到知识在岗位中的应用。当前学校实践设备有限,而且一些设备往往需要专门的场地和人员,所以加强校企合作可以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接触到行业先进技术。因此,在开展教学方法创新的过程中,需要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模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可以更好地适应工作生活,强化了课堂教学中学到的知识,也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是提高人才培养效率和增强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尤其是在当前的社
会发展背景下,人才需求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只有认清社会发展形势,正确分析人才需求,才能提高人才适配度,提升就业率。针对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问题,教育部也做出了重要指示,要求其在确立人才培养目标之前,需要先完成市场调研,主要针对专业领域内涉及的行业和企业用人需求以及人才市场的实际需求进行调查,此后根据本校的生源质量和师资队伍水平,确定自身的人才培养能力,有针对性地发挥高职院校的教学优势,充分展现办学特,致力于打造出目标明确,特鲜明的人才培养方案。
(三)科学设计课程体系
工业互联网应用专业进行课程体系设计时需要关注的要点为,对公共课程、实践课程、专业课程和选修课程等的合理设置,重点控制好课时占比。其中的公共基础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和人文素养,是优秀人才必备的能力之一,专业课程则主要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和专业知识,实践课程用于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是对专业课程的一种延伸,二者可以同期开展。选修课程则是根据学生的就业方向有针对性的补充相关的知识和能力,在人才培养中也具有较大的作用。具体进行课程设计时,可以根据专业特点和行业要求适当调整课时结构,如工业互联网应用专业对实操能力要求较高,可以适当增大实践课程的课时比例。
 (四)培养双师型教师
在未来高职院校工业互联网应用专业教师团队建设中,为了凸显理论与实训并重的原则,培养双师型教师成为重要解决手段,这也是未来高职院校教师发展的方向。双师型教师不仅仅具备教师资质,还具备中级以上技术职务或者职业资格,如此也就可以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具备相匹配的教学能力,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当前绝大部分教师都具备教学方面的资质,缺乏实训方面的经验和能力,因此需要学校为其创造理想的学习和成长条件,例如鼓励其进入企业学习,或者是考取相应职业资格。
结束语
高职工业互联网应用专业人才的培养,是一项重要的任务,对信息技术与工业的融合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高职院校应该结合当地的经济状况与地方特,进行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创新,探索人才培养的合理道路,促进高职院校工业互联网应用专业建设的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邹娜.高职工业互联网专业课教学中的实践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22 
高职热门专业[2]叶丕珍.浅谈高职工业互联网专业教学的现状与对策[J].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研究),2021(03) 
[3]黄宇靖. 高职工业互联网专业建设现状与对策探讨[J]. 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 2021 (06):  28. 
基金: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2022年度院级课题:“工业4.0”背景下基于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研究—以《边缘计算》课程为例,YJ-SK2207;数字经济时代下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工业互联网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YJ-ZX2208.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